高一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试题_第1页
高一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试题_第2页
高一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试题_第3页
高一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试题_第4页
高一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测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之邯郸勺丸创作1.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物体在分歧时刻的位A.物体运动的时间C.物体在分歧时刻的速度.物体在分歧时间内的位移2.手拖动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 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A.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3 .如图15所示,是某人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 的右端后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痕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 运动

2、情况是.若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从打下A点到打下D点, 共13点,历时s,位移为ml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是m/s. BD段的平均速度是 m/s.4 .某组学生研究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实验:*得到如图16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计数点用 Q鼠、1 B;5C、D. E暗示.根据图上数据, 小车经过 D点时的速度是 cm/s(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可判断小车湍端.”不C.ribH102030_Cm/S,40 cm 1'.为 0.1s)5 .有的同学怕下雨天的电闪雷鸣,其实看到闪电与听到雷声的时 间差较大时,说明它离我们较远.假设闪电与雷鸣的时间差为t,试着计算一下雷电发生地的距离.6 .

3、图1-7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心艮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ABC DE段的平*向二小;一断体W动的,上质.-LcmS 1.90 2.40 1.20 -4 2.38 *7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图1s专源工作,它是利用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仪器.工作电源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丈量时,实验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成60Hz,仍按50Hz的频率计算,这样算出的速度值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是(填“偏大”或“偏小”)8 .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 纸带应 穿过,复写纸片应套在上,并要放在纸 带的面;打点时应接通电源,释放纸带.根据

4、图1 3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9 .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14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 A 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10.08DE,7.75X10-2m,4404.力口速盲动J 65cm/sJ1955.5cm/s5 , v).323m/s单位:cm,0.203m/s解析:设闪电速度为光速 图q,_4鸣速度为声速 v,雷电发生地的距离为x则有x -t x 2v CC v因光速远大于声

5、速,可近似认为 x v t6.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 19.0cm/s、60cm/s、60cm/s、59.5cm/s ,物体运动的性质是先加速,后匀速.解析: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190 cm/s 19.0cm/s0.1BC段的平均速度为 v2 240 cm/s 60cm/s0.04CD段的平均速度为v3 120 cm/s 60cm/s0.02DE段的平均速度为 v4 238 cm/s 59.5cm/s0.04在误差范围内,可认为 v4 60cm/s,则物体先加速,后匀速.7. 220,电火花,偏小8 .限位孔,定位轴,上,先,后;接线柱线圈振片永久磁铁振针限位孔复写纸定位轴纸带9 .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只有5个间隔,则计数点间运动的总时间为 t=0.02 X5s=0.1s,每隔0.1s纸 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 2.15cm、2.89cm、3.74cm、4.32cm、5.15cm, 说明纸带作加速运动.A、F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