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前再回首易错题之牛顿定律易错题清单易错点1: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 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 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 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典例1】(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
2、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答案】CD.【解析】 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及所受合外力大小无关,故C、D正确,A、B错误。易错点2 :不会处理瞬时问题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所谓 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 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 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1)轻绳模型:轻 绳不能伸长,轻绳的拉力可突变;(2)轻弹簧模型:弹力的大
3、小为F=kx , 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弹力突变的特点:若释放未 连接物体,则轻弹簧的弹力可突变为零;若释放端仍连重物,则轻弹簧的弹 力不发生突变,释放的瞬间仍为原值。【典例2】如图2-9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为A. ai=g a2=gB . ai=2g a 2=gC. ai=2g a 2=0D. ai=0 a 2=gAQ8 Q 图2-9【错解分析】错解:剪断细绳时,以 (A+B)为研究对象,系统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为g,所以A, B球的加速度为go故选Ao出现上述错解的原因
4、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正确。由于剪断绳时,A, B球具有不同的加速度,不能做为整体研究。【正确解答】 分别以A, B为研究对象,做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分析。剪 断前A, B静止。如图2-10 , A球受三个力,拉力T、重力mg和弹力F。B球受三个力,重力mg和弹簧拉力FA 球:T mg-F = 0 B 球:Fz mg = 0 由式,解得T=2mg , F=mg正方向(a)(b) M图 2-1Q图 Z-ll剪断时,A球受两个力,因为绳无弹性剪断瞬间拉力不存在,而弹簧有形米, 瞬间形状不可改变,弹力还存在。如图 2-11 , A球受重力mg、弹簧给的弹力F。同理 B球受重力mg和弹力F。A 球:mg
5、F = ma A B 球:Fmg = maB 由式解得aA=- 2g (方向向下)由式解得aB= 0故C选项正确。【名师点拨】(1)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对应关系。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合外力瞬间改变,加速度瞬间改变。本题中A球剪断瞬间合外力变化, 加速度就由0变为2g ,而B球剪断瞬间合外力没变,加速度不变。弹簧和绳是两个物理模型,特点不同。弹簧不计质量,弹性限度内k是常数。绳子不计质量但无弹性,瞬间就可以没有。而弹簧因为有形变,不可瞬间发生变化,即形变不会瞬间改变,要有一段时间。当F二受吟3产时,物体力斜向下运动。cos 3 + si n n【些吟也臀时,物体以通向上运规c
6、os & - pc si n p易错点3:不理解超、失重的实质易错分析:要头透彻理解对超重和失 重的实质,超失重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取决于加速度情况.物体具有竖直向 上的加速度或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失重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或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的物体仍受重力,只是视重 (支持力或拉力)大于或小于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视重为零。(1) “单个物体”超、失重一一“加速度”和“受力”两个角度来理解。(2) “系统”超、失重一一系统中只要有一个物体是超、失重,则整个系统何以 认为是超、失重。(3)加速度“向上、斜向上”都是“向上”一一超重;(4)处于“完全失重
7、”状态的物体一一内部竖直方向上的自然压力(非外在人为 压力)处处为零。【典例3】(多选)“天宫二号”绕地球运动时,里面所有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则在其中可以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A.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B.做托里拆利实验C.验证阿基米德原理D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答案】AD【解析】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一切物理现象都消失了 .托里拆利实验用到了水银的压强,由于 p = p g点重力加速度g有关,故该实验不能完成;阿基 米德原理中的浮力 F= p gVb也与重力加速度g有关,故该实验也不能完成;水银温度 计测温度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弹簧测力计测拉力与重力无关.
8、故能完成的实验是 A、D.易错点4:找不到两物体间的运动联系而出错易错分析:动力学的中心 问题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除了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外,还必须正确分析 物体的运动情况.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 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特别注意物体的位移都 是相对地的位移,故物块的位移并不等于木板的长度.一般地,若两物体同向 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木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木板长。【典例4】如图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以不计,盘内放一 个物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为12kg ,弹簧的劲度系数 k=800N/m 。现给P施加一 个竖直向上
9、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已知在前0.2s内F是变化的, 在0.2s以后F是恒力,则F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是多少?、电,、:【错解分析】错解:F 最大值即 N = 0 时,F = ma+mg=210(N)错解原因是对题所叙述的过程不理解。把平衡时的关系G = F+N ,不自觉的贯穿在解题中。【正确解答】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 0.2s前F是变力,0.2s后F是恒力的隐含条件。即在0.2s前物体受力和0.2s以后受力有较大的变化。以物体P为研究对象。物体 P静止时受重力G、称盘给的支持力 No因为物体静止,EF=0N = G = 0 N = kx 0 设物体向上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10、。此时物体P受力如图2-31受重力G,拉力F和支持力N02-31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N - G = ma 当0.2s后物体所受拉力F为恒力,即为P与盘脱离,即弹簧无形变,由 00.2s内物体的位移为X0。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则%7将式,中解得的X0= 0.15m 代入式解得a = 7.5m/s 2F的最小值由式可以看出即为N最大时,即初始时刻N =N = kx 。代入式得Fmin = ma + mg -kx=12 X (7.5+10) -800 X 0.15=90(N)F 最大值即 N=0 时,F = ma+mg = 210(N)【名师点拨】本题若称盘质量不可忽略,在分析中应注意P物体与称盘分
11、离时,弹簧的形变不为0, P物体的位移就不等于x。,而应等于Xo-x (其中x即称盘对弹簧的 压缩量)。举一反三,纠错训练1 .(多选)(2019 全国卷田)女画,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 = 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 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 重 力加速度取10 m/s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012 5 4 5ISf(b)A .木板的质量为1 kg8. 24 s内,力F的大小为0.4
12、N9. 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答案AB解析结合两图象可判断出02 s物块和木板还未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的摩 擦力为静摩擦力,此过程力 F等于f,故F在此过程中是变力,即 C错误;25 s内 木板与物块发生相对滑动, 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 对24 s和45 s列运动学方 程,可解出质量 m为1 kg , 24 s内的力F为0.4 N ,故A、B正确;由于不知道物 块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科 ,故D错误.I r I10. (2018 全国卷I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
13、的力 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 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 能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由牛顿运动定律,F - kx = ma , F = kx + ma.x为离开原平衡位置的位移, 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11. (2019 海南卷)如图,两物块P、Q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质量分别为 m、2m, 两者之间用水平轻绳连接.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对Q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使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的张力大小为A. F - 2 mg B.1F+ ,3,mgC-F- mg D. F 33
14、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PQ的整体:F 3mgWma ;对物体P: T- m mg1=ma ;解得T = 3F,故选D.4 .(多选)某人在地面上用体重计称得其体重为490 N ,他将体重计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卜至t3时间段内,体重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动的v-t图象可能是以下四个选项中的(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答案】AD【解析】由题图可知,在t。3阶段,体重计示数小于实际体重, 则处于失重状态,此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在 tlt2阶段,体重计示数等于实际体重,说明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在t 2t 3阶段,体重计示数大于实际体重,则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15、.故选项 A、D正确.5 . 一个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当该同学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600 N ,现在该同学突然下蹲,则从开始下蹲到静止全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A. 一直大于600 NB . 一直小于600 NC.先是大于600 N ,后小于600 N ,最后等于600 ND ,先是小于600 N ,后大于600 N ,最后等于600 N【答案】D【解析】该同学下蹲全过程中,他先是加速向下后又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故 他先是处于失重状态, 体重计示数小于重力 600 N ,后又处于超重状态, 体重计示数大于600 N ,最后处于平衡状态,体重计示数为600 N , D正确.6.力F作用于质量
16、为 m i的甲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i,此力作用于质量为m 2的乙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 a2,若将甲、乙两个物体合在一起,仍受此力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是()a1 + a2A. 2|a i a? |B. 2a 1 a2C. ai + a2a1 + a2D.aa2【答案】C.【解析】力产作用于用时,4僦犹(D力户作用于乙时,4或注力f作用于用, N整体rt,人如+成)小联立得生=子,极选项C正磁, 31十a7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 = 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 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现对 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使 A、B均静 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长度为
17、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ga.弹簧的原长为L+-r2kB .水平恒力大小为C.撤掉恒力的瞬间小球 A的加速度为gD.撤掉恒力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g【答案】C.mg【解析】 对小球B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kx = mgsin a,解得x = j:,则弹 2k簧的原长为L x=L 得,选项A错误;又W、球 A受力分析,则Fcos a = mgsin a 2k+ kx ,解得F = 23mg,选项B错误;撤去F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则 B球的加 3速度为零,由mgsin a Hkx =ma a,解得小球A的瞬时加速度为aA=g,选项C正确.8 .如图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
18、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 (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 的高度()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受力分析.设橡皮筋原长为1。,小球静止时mg设橡皮筋伸长xi,由平衡条件有kxi=mg,小球距离悬点高度h = 1。+xi = 1。+:,加 k速时,设橡皮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e,此时橡皮筋伸长X2,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一、mg一有kx2sin 8 mg ,小球距离悬点高度 h = (
19、Io + X2)sin 0 losin 0因此小球高k度升高了.9.如图甲所示为杂技中的“顶杆”表演,地面上演员B肩部顶住一根长直杆,另一演员A爬至杆顶端完成各种动作.某次顶杆表演结束后,演员 A自杆顶由静止开始 下滑,滑到杆底时速度正好为零,其下滑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演员 A 质量为40 kg ,杆质量为10 k g, g取10 m/s 2 .,则()甲乙A.演员A的加速度方向先向上再向下B.演员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保持不变17C . t = 2 s时,演员B肩部所受压力大小为 380 ND. t=5 s时,演员B肩部所受压力大小为 540 N【答案】BD.【解析】解析演员A先向
20、下匀加速运动,然后向下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先向卜再向上,选项A错误;下滑过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上 (不变),选项B正确;由图像知,前、 Amo4 s内A的加速度21 = 二=0.5 m/s ,对A演员,由牛顿第二定律 mgFf1解得Ff1 = mg ma 1 = 380 N,所以演员B肩部所受压力大小为Fn = F fi + mg= 480A也N,选项C错误;同理,后2 s内A的加速度a2 = -=- 1 2m/s 2, mg Ff2=ma 2F N=Ff2+m g= 540 N ,选项 D 正确.10.如图所示,质量m = 1 kg的物块A放在质量M=4 kg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
21、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由=0.4 ,地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包=0.1,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 2,求:(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若F=30 N ,作用1 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木板至少多长;从开始到A、B均静止,A的总位移是多少.解析(1)对于A,最大加速度由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决定,即由 mg = ma m, am =4 m/s 2对 A、B 整体 F- (M + m)g=(M + m)a m ,解得 F = 25 N设F作用在B上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ai、a2,撤掉F时速度分别
22、为Vi、V2, 撤去外力F后加速度分别为a/、a? , A、B共同运动时速度为V3,加速度为a3,对于 A:田mg = ma1,得 a1二4 m/s 2, Vi = a1ti = 4 m/s对于 B : F (nmg (i2(M + m)g = Ma 2,得 a2=5.25 m/s 2, V2 = a2ti = 5.25 m/s撤去外力ai =ai = 4 m/s _2,一一十. m/s 2M经过t2时间后A、B速度相等vi+a/t2 = V2a2 t2解得 t2=0.2 s共同速度 V3 = Vi + a/t2 = 4.8 m/s从开始到A、B相对静止,A、B的相对位移即为木板最短的长度LV
23、2V2 v21L=xB-xA = 2a;+ 2ai(ti +12)2 = .75 mA、B速度相等后共同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3 = g = 1 m/s 2从v3至最终静止位移为*=蒋=11.52 m所以A的总位移为*人总=*人+ * = 14.4 m.11.(多选)如图所示,由电动机带动的水平传送带两端A、B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以速度v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 A端滑上传送带,运动到B端,此过程中物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相等,两过程中物块运动的位移之比为3 : 4,重力加速度为g,传送带速度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vA.物块的初速度大小为-37V之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8gL4C.整个过程中物块与传动带间的相对位移为7L8LD .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 7v答案BDVo +VV解析设物块的初速度大小为 V0.根据题意知一2t : vt=3 : 4,解得:Vo = 3,故Vo + v4L8LA错误;由L=-2 t +vt,可得t = 7v, t总=2t =7v,故D正确;由运动学公式v2v0 = 2ax可得v2- v =2ax:L,解得:a =一.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上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荆门驾考试题及答案
- 电脑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 瓷砖店铺装修合同范本
- 银行正式借款合同范本
- 采购工程用门合同范本
- 酒水回购销售合同范本
- 湖北空调清洗合同范本
- 民间石器销售合同范本
- 游船购票协议合同模板
- 测绘项目劳务合同范本
- 六年级 统编版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法律作用大》课件 第三课时
-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 0.4mm隔潮膜报告及首页20230605
- 维修成本优化研究
- 八大员-标准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企业研究院建设行业管理模式及未来发展规划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
- 员工大会制度
- GB/T 44311-2024适老环境评估导则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全册】
- JTS-204-2008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