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篇一:?秋兴八首其一?教学设计?秋兴八首其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体会?秋兴八首其一?中萧瑟的意象和浓重的悲秋情怀3、背诵全诗二、教学重点体会?秋兴八首其一?中萧瑟的意象和浓重的悲秋情怀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步骤1、导入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公元前500年之前,我国就诞生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了唐代更是到达了一个顶峰,前几天呢,我们已经通过?蜀道难? 、通过?琵 琶行?了解了唐代古体诗的创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诗三首?,来感受唐代近体诗的 创作.2、介绍杜甫生平及创作背景出示幻灯片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
2、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作,因多涉及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作“诗史.杜甫20岁以后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读书壮游时期35岁之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困守长安时期35岁45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陷贼为官时期45岁48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漂泊西南时期48岁58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创作背景:唐代社会:国家一一风雨飘摇人民一一水深炽热杜甫自身:生活一一“布衾多年冷似铁身体一一“牙齿半落左耳聋“缓步仍须竹杖扶3、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学生单独读4、具体赏析1好,大家已经反复读过这首诗了,那么我想请问大家在这首
3、诗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景的,哪些句子是由景入情的呢?提问着重写景:前两联由景入情:后两联2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首联都写了那些景物呢?提问板书记录提示: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为什么诗人要用凋伤而不用凋落呢?提示:用拟人的手法,凋伤一词将人的感情赋予给物,融入了一种诗人的自身的忧伤凄凉的 感受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里是一种上天入地,天地连成一片的景象,诗人写这种景为了什么?读到这样一种景象, 你们有什么感受?提示提示:这就是一种环境气氛的衬托,极言阴晦萧森之状.4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诗人的情感,那就是悲,那么诗人因何而悲呢?那么我们反过来看题目,秋兴,题目是什么意思?提问
4、提示:因秋感兴,秋天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丛菊两开是指诗人在 765年在云安重病,不能回到故土, 766年诗人因兵乱在夔州,有 不能前行,一个时刻想回到故土的人却久久不能前行,那么他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情绪?这里 的“他日泪,是怎样的泪水啊?提示:思乡之泪大家看这里 “系蕴含了多重意思,这里是一个双关用法,那么就请同学说一说这里都蕴含了什么意思呢?提示:“系字,一指系孤舟,又指系住了诗人思乡的心.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提示:想起家人、故土,增添一种孤独的情绪5、个性阅读 6、小结:齐读全诗7、课后作业:背诵?秋兴八首其一?板书设计及幻灯片设计篇二:秋兴八
5、首其一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秋兴八首其一人教版高一必修课型:讲读课文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 “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 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 “安史之乱战争中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
6、 “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阚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 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层次结构】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乱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那么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内容述评】?九辨?中感慨“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
7、主旨,刘禹锡诗韵【艺术特色】面:一、章法谨严 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二、情景无间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稹、直 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 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 “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乱不安和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三、语言练达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句之“两开,既前应“
8、丛菊,说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 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 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参考资料】周甸日:江涛在地而日“兼天,风云在天而日“接地,见汹涌阴晦,触目天地间,无不可范椁日:作诗实字多那么健,虚字多那么弱,如杜诗“丛菊“孤舟 一联,此等语亦何尝不健??金人瑞?杜诗解?钱谦益日:首篇颔联悲壮,颈联凄紧,以节那么杪秋,以地那么高城,以时那么薄暮,刀尺苦寒,【板书设计】秋兴八首其一玉露
9、降,枫林凋,秋气萧森景 波浪汹涌,连接天地巫山风云,下接地阴深沉悲壮故园心气韵雄浑情忧国泪篇三:?秋兴八首其一?教案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杜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 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 就是意象.二、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
10、,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 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 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 秋分手,再未相会.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
11、献权贵,以求 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 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拟客观地熟悉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 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 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 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 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
12、,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 “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三、时代背景?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阚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 仅消除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 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四、鉴赏诗歌一解题:二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1、玉露凋伤枫树林: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4、
13、丛菊两开他日泪: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 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 到这里.三层次结构 四诗歌大意: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五、艺术特色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1、章法谨严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论及.2、情景无间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
14、至终,情景互为依托、 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 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那么似 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 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乱不安和阴晦不 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俳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那么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 兴,使情思
15、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 显,景因情而深.3、语言练达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 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说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 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 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那么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 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 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附录?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日?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浦东新区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 浙江省杭州市青春中学2025-2026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无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含答案)
- 道路运输土方合同范本
- 闲置东西收购合同范本
- 托管联盟经营合同范本
- 入股养殖公司合同范本
- 单位电脑采购合同范本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全部含翻译-重点解析)
- 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
- 纺织行业主要工艺流程和用水环节
- 《大数据金融》教学大纲(第六学期)附课程考核标准
- DB62∕T 3083-2017 HF永久性复合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建筑保温体系技术规程
- 现浇梁劳务分包合同
- 大学团支书竞选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Q∕GDW 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
-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全可打印
- 环氧金磨石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