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 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 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 还是沉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 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 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 大小
2、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 的容易沉。(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 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 中的(沉浮原理)。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3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改变大小,如做成空 心的各种形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 排开的水量指物体 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与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 开的水量就是物
4、体自己 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 面部分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四造一艘小船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 随之增大。2、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 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五浮力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 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2、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 重力。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5、,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 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 (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4、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 水底,浮力=拉力5、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与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 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7、把泡沫塑料
6、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答:因为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所以会上浮。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一水中的重力。 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 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2、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浸入水中的体 积)有关。3、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原因吗?答: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会下沉;当物体在水中受
7、到 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会上浮。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 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2、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马铃薯在(浓盐水、浓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 来。八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液体对于相同的物 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 往往 利用相同的体积比较轻重。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相同体积的铜和水银, 水银重于铜,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
8、清水中沉, 因为相同体积的马铃薯轻 于浓盐水而重于清水。2、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2、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答: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关。 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下沉; 比同体积的水轻,上浮。4、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 下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第二单元热一热起来了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 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2、加穿
9、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 起来保暖的 作用。二给冷水加热1、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相同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2、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重,热水轻;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比较,冷水体积小,热水体积大。3、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变大,重量不变。三液体的热胀冷缩1、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 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 这种水体积的 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10、。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金属锡和韧具 有热缩冷胀的性质。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 不会装满。2、热胀冷缩: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 变化叫做热胀冷缩。3、(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4、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 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四空气的热胀冷缩1、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 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化要明显,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释热胀现象: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
11、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 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 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 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2、(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 性质。4、与水相比,气体的热胀冷缩变化的更快、更明显。5、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 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 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
12、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 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五金属热胀冷缩吗1、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 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 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狒、钱、韧等金属正好与大多数相反,是 热缩冷胀。2、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3、大多数固体和液体会热胀冷缩,但是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狒)和(韧)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04之间)的水是冷胀热缩。4、为什么水泥路面、铁轨、建筑物的各部分之间等都留有一小段缝隙?答:因为水泥路面、铁轨、建筑材料等
13、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留有缝隙是为它们在温度变化时有自由伸缩的空间。5、为什么架设电线时候不能太紧?答:电线在夏天会热胀,冬天会冷缩。如果电线架设的太紧,冬天受冷收缩就 会发生断裂。6、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水表、饮料瓶里的饮料)会冻裂?答:因为水在4摄氏度以下会热缩冷胀。冬天气温低,自来水管(水表)里的 水(饮料瓶里的饮料)会结冰体积膨胀,所以就冻裂了。六热是怎样传递的1、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 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 的物体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2、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
14、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 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3、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者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 体,因此,热量绝不会消失。4、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从物体的一 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 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七传热比赛1、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 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 铝钢2、不同的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15、。3、金属等传导热量快,我们把它们叫做热的良导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 热快。木头、塑料等传导热量慢,我们把它们叫做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吸热 慢,散热慢。4、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 的(不良导体)。八设计一个保温杯1、制作保温杯方法: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 的盖子。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棉衣棉被作 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止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 冷柜断电盖棉被 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一时
16、间在流逝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准备地知道时间。 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几个字、看()行字,跑()米路等。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 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 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
17、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二太阳钟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一一(天)。2、古埃及人把天空分为36个星座,通过观察星座的运动,把夜晚确定为 12 个小时,同样,白昼也被确定为12个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 8个小时。3、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如日号。(日辱)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 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而计时的。日客又叫“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暮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客针)和石制的圆盘(客面)组成。日客依辱面所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地平日暮和赤道日客两
18、种。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客”)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三用水测量时间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 制作(水钟)用来计时。2、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 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受水型水 钟的工作原理: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 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泄水型水钟工作原理: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 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
19、间。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 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 四我的水钟1、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行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设计制作的 一般步骤为:一、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二、确定总水 量,三、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总水量保持不变。) 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四、测出一分钟的水量。五、推测出其余十分钟的水 量。五机械摆钟1、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第分钟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 幅度越
20、来越小。2、虽然像日暮、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 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是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3、单摆由摆绳、摆锤组成的,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 的;单摆具有等时性。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座钟、挂钟)。,使 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4、(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六摆的研究1、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 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无关。 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
21、绳越长,摆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摆动越快。七做一个摆钟1、在不改变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化,发现摆锤越长,速度 越慢,得出结论,摆的速度与摆的长度(摆绳加摆锤的长度)有关。摆越长, 速度越慢。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现挂了重物的摆比不挂重物的摆速 度要慢。都挂了重物的摆在比较时发现:摆的速度与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 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变快。我们要调整一个摆的摆动速度 只需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变可以了。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八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1、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齿轮控制器由摆来
22、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个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 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3、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4、垂体时钟工作原理(摆锤与齿轮操纵器工作方法)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 可以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而 齿轮操纵器又与摆锤相连。当摆锤来回摆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 让它可以跳过一个齿。这样,摆锤每摆动一次,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 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的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
23、。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昼夜交替现象1、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2、(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3、(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1、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提出了 “地心说”,主要观点:、地球是个球 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转动。2、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 “日心说”,主要观点:、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宇宙的中
24、心,地球等星体绕太阳转动。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三证明地球在自转1、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 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 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1851 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 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 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2、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四谁先迎来黎明1、(天体的东升
25、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 (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4、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据自转方向自转周期球形傅科摆、星体东升西落自西向东(逆时针)24小时5、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6、从世界时区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24 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 定为。度经线。从0度经线 向东180度属于东经,向西180度属于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 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差一小时。由于地
26、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 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 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 要加上时间差。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 于西五区,相差13个小时,北京是白天时,纽约是黑夜。五北极星“不动”的秘密1、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 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 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 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
27、直指向于北极星。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 球自转)产生的现象。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4、北极星为什么“不动”? 5答: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 称为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 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 密。六地球在公转吗1、地球公转的证据是:、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 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人们 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证明地球在公转。我们在地球上观看两颗远
28、近不同的星星时,不同的季节两颗星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位置发生了变化。(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 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 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365天/一年)。3、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 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1、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 长度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 空中的高度有关。2
29、、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 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以春秋季气温适宜。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 南半球在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 球地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 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3、四季的成因: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关有规律性 的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4、(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八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1、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
30、且南北两极正好 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 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2、地球的运动:自转: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地轴且倾向于北方,大约 24 小时为一周期,用傅科摆来证明,产生了昼夜交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 不同、北极星不动等现象。公传:自西向东逆时针绕着太阳转,一年为一周期, 用恒星的周年视差、不同季节同一时间天空中星座的位置的移动来证明。产生 了四季、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3、在认识地球的运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日照冬短夏长、地球公转 的轨道是椭圆形等。4、(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31、。地轴倾 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5、(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6、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答: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倾斜大约23度,导致阳光有规律的直射或斜射南半球或北半球,形成了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或极夜现象。第一单元沉浮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 没有关系。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 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 的。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2、大小相同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小)越容易(沉),体积越(大)越容易
32、(浮)。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4、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5、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6、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7、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9、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10、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在
33、水中也受到(浮 力)的作用。11、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和重力 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1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或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14、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 (下沉),在盐水中(上浮)。15、马铃薯在(浓盐水、浓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34、。17、物体比相同体积的水重会(下沉);比相同体积的水轻会(上浮)。18、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第二单元热1、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只能起到(保温)的作用。2、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 化叫做(热胀冷缩)。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 瓶子都不会装满。5、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具有(热 胀冷缩)的性质。所以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 隙。6、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5、,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7、有些固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如:(狒)、(韧)。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9、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1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 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11、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12、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13、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
36、),空气是一 种热的(不良导体)。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 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一一(天)。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辱)是我国古 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4、我们古时把一天分成(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 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小时,晚上(12)个小时。5、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6、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 慢)。7、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 人们制成了(摆钟)。9、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15∕T 3398-2024 《沿黄灌区盐斑地块快速改良技术规程》
- 调试考试题及答案
- 智慧教育合作协定履行承诺书(7篇)
- 地狱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地理国情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护理类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保证及免责条款协议
- 固定资产管理清单资产盘点与报废流程
- 平安养老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党课筛选考试题及答案
- 岳母刺字100子作文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硬件测试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集团公司)
- 血液透析病情观察及护理
- 《车辆产品公告技术审查规范性要求汽车部分版》
- Unit 1 (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三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译林版三起·2024秋)
- 现代诗二首-花牛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HG∕T 3792-2014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DL∕T 5342-2018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