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理学第一节绪论1、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2、刺激引起反响的三个条件:足够的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强度变化率.3、阈值为能产生反响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上下的指标是阈强度.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水平称为兴奋性.5、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液总量约占身体体重的60%6、细胞外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非血液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1/3.人体内的细胞外液,叫做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内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1,叫细胞内液.约占成人体内液体
2、 2/3 约占体重的40%.由于人体的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7、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8、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例如:蟾蛛的屈腿反射、手触及火焰立即回缩、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等.9、反射的结构根底是反射弧,包括5个根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0、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如吸允反射、膝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如望梅止口等.11、神经调节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多数内分泌腺也受神经支配调节12
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快速、短暂、精确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广泛14、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15、反响是指将受控局部 效应器或靶细胞 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限制局部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的过程.16、反响分为:负反响血压、体温的调节、正反响血液的凝固、排尿、分娩等过程17、负反响是体内的一种重要而又普遍的调节方式.第二节 细胞1、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局部构成.2、细胞膜的功能是物质转运功能,包括以下几种:1单纯扩散:顺浓度差进行,属于被动转运,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如氧和二氧化碳;2易化扩散:顺浓度差进行,属于被动转运
4、,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以载体为中央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营养物以通道为中介的异化扩散通道转运:Na+、K+、Ca2+3主动转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细胞需要消耗能量,Na+、K+4入胞和出胞作用:入胞:大分子或团块物质从细胞外到细胞内的过程出胞:细胞的分泌物和代谢物产物的排出3、跨膜转运中无饱和现象的是: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跨膜转运中有饱和现象的是: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b 6 ng钙泵.4、细胞内外正常的 Na+、K+浓度维持主要是由于膜上 Na+、K+泵的作用5、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发生的共同反响是:产生动作电位.6、具有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峰电
5、位.7、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主要有:不衰减性传导:幅度不会因距离增大而减小“全和无现象:要么不产生,一旦产生就是最大值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中段,可沿膜的两端传导 第二节 血液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水组成血浆蛋白:葡萄糖.贰基酸、无机款等功能;运囊血细胞,运输有困废物一留学网wwwJruxuca6,coi-J -细胞(RBG 血细胞*白细胞(WBC) I小板(PLT)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约为全血容积的50%-60% 2、血液总量占体重的 7%-8%,正常血浆 PH值为7.35-7.45.3、白细胞数量最少,为 4.0-10.0*10九次方/L;血小板体积最少,为 100-300*10
6、九次方/L;红细胞数量最多,男性5.0*10十二次方,女性4.2*10十二次方.4、以水的黏度为1 ,血液的黏度那么为 4-5,血浆的黏度约为1.6-2.45、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6、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碳酸氢钠/碳酸(NaHCO3/H2CO3),正常比值为 20/17、血液的运输依赖红细胞、血浆蛋白和水共同完成;血液的免疫和防御功能依靠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多种免疫物质完成.2,血细胞红细胞门细胞血小板形态结构呈曲阑凹的圈起 状,成热的红细胞 没存维胞核体枳较大, 有维胞核形状不规那么. 没节细隐核功能运转乳气和 局部:轨化碳吞噬病函, 防御保护止血和加诩瓶血异常症贫也
7、炎血检1、血液的比重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沉降率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叠连.1、正常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2、红细胞RBC主要功能:运输 O2和CO2,缓冲血浆的PH值;这两项功能都是血红蛋白完 成的.正常男性血红蛋白值 120-160g/L,正常女性血红蛋白值 110-150g/L.3、白细胞WBC的种类有5种:中性粒细胞:吞噬外来的微生物,机体自身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炎症时,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抑制过敏反响,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响单核细胞:是血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吞噬细菌和衰老的细胞、参与免疫反响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可参
8、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4、血小板,无核;可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理性止血.5、凝血时间,正常人为 5-10分钟,凝血因子共 12种.6、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表I不同血型红细胞上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血型一灯触胞上的抗原血清中的抗体A型A抗BB圈B抗A.型无At无B抗A,抗BAB型AfirB7、O型血可以少量缓慢的输给其他血型的人,A型或B型血的人也可以输给 AB型血的人.8、人体主要造血原料是:铁、蛋白质9、输血原那么是防止出现凝集反响,交叉配血主侧凝集不能输血,次侧可缓慢少量输血.第四节 血液循环1、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在收缩时把血液射入动脉,舒张时接受由静
9、脉回流的血液.2、安静时正常成人心率平均为75次/分,每个心动周期持续 0.8秒.3、血液在心脏中是单向流动的,心脏在泵血过程中,主要靠心室的舒缩功能完成.4、心排出量的多少是评价心功能的最根本指标.5、心肌具有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等生理特征.6、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每分钟100次,心脏的节律由此限制,窦房结是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7、心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早搏.8、当血Ca2+升高时,心肌收缩力增强.9、健康成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为100-120mmhg ,舒张压为60-80mmhg10、收缩压的上下,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11、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升高.
10、12、高血压病人主要是由于小动脉狭窄,外周阻力增大,故以舒张压增高为主.13、老年人或动脉硬化者,由于大动脉管壁弹性贮器作用减弱,故收缩压明显升高, 舒张压稍升高或变化不大.14、当身体由卧位忽然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导致心排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引起脑、视网膜供血一时缺乏,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现象,称为体位性低血压.15、动-静脉短路:血流快,几乎不进行物质交换;此通路开放,可提升皮肤血流量、皮肤 温度升高,有利于散热.16、一旦组织液生成增多,积聚组织间隙,便形成水肿.17、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病患者大量蛋白尿丧失,肝病患者血浆蛋白合成障碍.18、当淋巴回流受阻时,会使组织液回流减少而
11、导致水肿,如丝虫病.19、心血管根本中枢位于延髓.第五节 呼吸1、呼吸:摄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O2,排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CO2.2、呼吸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3、组织换气又称内呼吸,肺通气及肺换气合称外呼吸.4、肺活量:正常成人男性为 3500ml左右,女性为2500ml左右.5、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6、肺通气的原动力是胸廓的节律性呼吸运动7、影响肺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因素是:气体分压差8、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率高.9、换气时,O2和CO2的交换都是以单纯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实现的.10、正常成年人没分肺泡通气量为4.2L,肺血流量为5L
12、,通气/血流比值为0.84.11、O2与血红蛋白结合快、可逆、不需要酶催化;C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HCO3.12、延髓是根本呼吸中枢.第六节 消化1、食物入胃腔后约 5分钟,胃即开始蠕动,通常进餐的混合性食物,需 4-6小时由胃完全 排空.2、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3、纯洁的胃液是无色酸性液体,PH值为0.9-1.5,正常人每天分泌量为 1.5-2.5L.4、假设内因子分泌缺乏,将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恶性贫血.5、胰液为无色碱性的液体,PH值为7.8-8.4,正常人每日的分泌量为 1-2L6、胰液是消化液中消化作用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
13、7、碳酸氢盐可保护胃黏膜免受食物的摩擦损伤.8、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是蛋白质的主要消化酶.9、肝细胞分泌的肝胆汁,是金黄色液体,每日分泌量为 0.8-1L,胆囊储存的胆囊胆汁,因浓缩而颜色较深,呈弱酸性;在非消化期,胆汁进入胆囊储存.10、胆汁的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水解和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11、小肠液是弱碱性液体,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促进蛋白质的消化.12、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13、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局部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主要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第七节能量代谢与体温1、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分解供应,其余由脂肪供应.2、骨骼肌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的最
14、明显因素.3、人体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在环境温度Wie20-30C时最稳定.4、进食蛋白质、糖和脂肪后,额外增加的热量分别为 30%、6%、4%,进混合食物那么为10%. 5、人在精神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等促进物质代谢的激素分泌 增多,从而使机体产热量增加.6、一般来说,临床测得的根底代谢率的实际数值与正常值比拟,相差±15%以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可引起根底代谢率增高;当人体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C,根底代谢率升高13%7、体温是指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正常腋窝温度:36-37.4 C, 口腔温度:36.7-37.7 C,直肠温度:36.9-37.9 Co8
15、、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运动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9、当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但热成为散热的唯一方式.10、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正常情况下,体温调定点定为37 C.第八节泌尿系统1、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排泄物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2、原尿主要是由入球端的毛细血管滤过形成的.3、肾小球滤过率是指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原尿量.4、当肾炎时,滤过膜带的负电荷减少,导致对蛋白质的通透性增加,出现蛋白尿;肾炎时 导致滤过面积减小,滤过率减小,尿量减少.5、近球小管重吸收水平最强,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6、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糖浓度超过8.96-10.08mmo
16、l/L时,尿中即出现葡萄糖.通常将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肾糖阈的正常值为 8.96-10.08mmol/L.7、在酸中毒时,由于排 H+、Na+交换增多导致K+、Na减少,使得排K+减少,导致高血钾.8、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经神经垂体释放入血;抗利尿素主要是增加远曲小管和集 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第九节 内分泌1、激素按化学性质可分三大类: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固醇类激素;含氮激素(甲状腺 素除外)一般不可口服.2、下丘脑-神经垂体激素(1)抗利尿素(2)催产素3、腺垂体激素:(1)生长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可促进软骨生长和骨化,但对脑的生
17、长发育无影响;幼 年时分泌缺乏那么为侏儒症,分泌过多那么为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可出现肢端肥大症.(2)催乳素(3)促激素4、甲状腺素(1)当碘摄入减少时,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2)甲状腺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及发育过程,特别是对骨和脑的 发育尤为重要.(3)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产热量增加,根底代谢率可升高60%-80%,体温偏高,怕热,容易出汗.由于代谢率增高,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都增加,如果进食量没有相应增加, 病人就会消瘦,体重降低.30%-50%,体温偏低,喜热(4)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产热量减少,根底代谢率可降低 怕冷.(5)对物质代谢的影响:加速蛋白质的
18、合成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肠黏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同时又增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降低;甲状腺激素还能促进小肠对糖的吸收.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脂肪酸氧化,加速胆固醇降解,也可促进胆固醇的合成;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常低于正常.(6)胚胎时期缺碘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缺乏,或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婴幼儿,脑的 发育有明显障碍,智力低下,且身材矮小,称为呆小症,即克丁病.(7)甲亢患者常出现心动加速、心肌肥大,甚至因心肌过度劳累而导致心力衰竭;甲亢患 者的脉压增大(8)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9)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甲状腺激 素的分泌.5、肾上腺皮质激素(1)分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2)糖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3)盐皮质激素中以醛固酮的作用最强 6、肾上腺髓质激素(属于含氮激素)(1)分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2)肾上腺素对心肌的作用较强,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3)去甲肾上腺素对缩血管的作用增强,使血压升高(4)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能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5)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能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反射活动的敏感性.7、胰岛素(1)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生产质量培训
-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25年资金申请政策解读报告
- 高压安全技术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文化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的2025年资金申请报告
- 工商银行2025绍兴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三沙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型制造研究
- 邮储银行2025淮北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创新应用领域
- 建设银行2025来宾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GB/T 43934-2024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高流量湿化仪的使用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
-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加快工会数字化建设工作方案》
- 精神病人吞食异物的护理
- 透析液质量控制方案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及答案
- QC七大手法及品质8D方法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有时候有时候造句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教学查房课件
- 洗浴中心项目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