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_第1页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_第2页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1 计算测设数据图1直角坐标法如上图所示,I、U、M、V为建筑施工场地的建筑方格网点,建筑物的四个角点,根据设计图上各点坐标值,可求出建筑物的长度、建筑物的长度IVa、b、c、d为欲测设宽度及测设数据。yc ya 580.00m 530.00m50.00 mxc xa 650.00m 620.00m30.00m测设a点的测设数据(I点与a点的纵横坐标之差):建筑物的宽度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至于 采用那种方法,应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地形情况、现场条件及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一、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

2、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直角坐标 法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xy:xxax620.00m600.00m20.00myyay530.00m500.00m30.00m2 点位测设方法(1) 在I点安置经纬仪,瞄准W点,沿视线方向测设距离,定出m点,继续向前测 设,定出n点。(2) 在m点安置经纬仪,瞄准W点,按逆时针方向测设 90?角,由m点沿视线方向 测设距离,定出a点,作出标志,再向前测设,定出 b点,作出标志。(3) 在n点安置经纬仪,瞄准I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 90?角,由n点沿视线方向测 设距离,定出d点,作出标志,再向前测设,定出 c

3、点,作出标志。(4) 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 内。测设上述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二、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极坐标法适用于量 距方便,且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D图2极坐标法1 计算测设数据如上图所示,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其坐标值分别为 A (xa,yA)、B (xb、yB),P点为建筑物的一个角点,其坐标为 P (XP、yp)。现根据A、B两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P点, 其测设数据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AB边的坐标方位角OAB和AP边的坐标方位角 ap

4、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ABarcta nyABXABAParcta nyAPXAP注意:每条边在计算时,应根据?x和?y的正负情况,判断该边所属象限(2)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AB AP(3)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AParctan yAPXAParctan 458.°°°m 433.570m370.000m 348.758m48 59 34DAP(XpXa)21(yp yA)2. xap22yAP例 10-1已知Xp=,yp=, xa=,yA=, oab=1O3?48' 4,试计算测设数据B 和 Dapo解ABAP 103 48 4848 59 34

5、54 49 14Dap (370.000m 348.758m)2(458.000m 433.570m)232.374m2 点位测设方法(1) 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按逆时针方向测设 B角,定出AP方向。(2) 沿AP方向自A点测设水平距离Dap,定出P点,作出标志。(3) 用同样的方法测设Q、R、S点。全部测设完毕后,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 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同样,在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三、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1 计算测设数据Pa)图3角度交会法如图所示,A、

6、B、C为已知平面控制点,P为待测设点,现根据A、B、C三点坐标(xa , yA )、(,).(C点忽略)用角度交会法测设P点,其测设数据计算方法如下:(1) 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 OAB、 CAP、OBP、OCB和 OCPo(2) 计算水平角 乩(69° 11' 03)、宙(59° 42' 39)和 伍。2 点位测设方法(1) 在A、B两点同时安置经纬仪,同时测设水平角沏和仪定出两条视线,在两条 视线相交处钉下一个大木桩,并在木桩上依 AP、BP绘出方向线及其交点。(2) 在控制点C上安置经纬仪,测设水平角 阪同样在木桩上依CP绘出方向线。(3) 如果

7、交会没有误差,此方向应通过前两方向线的交点,否则将形成一个“示误三角形”,如图所示。若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则取示误三角形重心作为待测设点P的最终位置。测设向、伦和他时,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四、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是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段已知水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图4距离交会法1 计算测设数据如上图所示,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P为待测设点,现根据 A、B两点,用距离交 会法测设P点,其测设数据计算方法如下:根据A、B、P三点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出 Dap和Dbp。(坐标反算,勾股定理法)2 点位测设方法(1) 将钢尺的零点对准 A点,以Dap (假定计算结果为15米)为半径在地面上画一 圆弧。(2) 再将钢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