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八单元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1页
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八单元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2页
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八单元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3页
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八单元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4页
西经(微观第四版)课后题第八单元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单元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一、单项选择1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中,若一种要素可变,则该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由(A)给出。A. VMP曲线B. MPP曲线C. MFC曲线D. MRPft线2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若一种要素可变,则该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由(D)给出。A. VMP曲线B. MPP曲线C. MFC曲线D. MRPft线3 因为(D) ,所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A 两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B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4 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10 美元的时候每周挣400 美元,每小时15

2、 美元的时候每周挣450 美元,由此可以断定(D) 。A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等B 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C 没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D 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5 假设某足球运动员的年薪为100 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 2 万元,那么该足球运动员所获的经济租金为(B) 。A 100 万元B 98 万元C 2万元D 102 万元二、多项选择1.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具有(ABCD的特点。A 买卖双方人数众多B 生产要素同质性C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D 买卖双方信息完全2厂商对任何生产要素的需求都是(BCD) 。A 直接需求B 间接需求C 引致需求D 派生需求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供给

3、曲线是一条与( BQ重合的水平线。A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B 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C 要素的平均成本曲线D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4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而言,生产要素价格均衡条件是(ABCD)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它的边际收益产品B 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它的边际产品价值C 生产要素的平均成本等于它的边际收益产品D 生产要素的平均成本等于它的边际产品价值5.劳动的供给与其他产品的供给不同,它由( ABCD等因素决定。A 劳动力的训练和质量B 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C 劳动条件D.劳动者对工作的偏好三、判断题1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的、共同的需求。(,)2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

4、素需求曲线和MRPffi线重合。(X)3 .只要厂商购买要素的数量使得VMP=w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4由于劳动的个别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所以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才是向右上方倾斜的。(X)5.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收入与机会成本的和。(X )四、辩析题1一个竞争性厂商,在其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量大于全部雇佣工人的平均产值时,该厂商必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错。因为: ( 1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是为了使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因此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竞争性厂商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则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

5、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就是劳动要素的价格, 表现为劳动者的工资率。 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实际上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和价格之积,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因此, 竞争性厂商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其使用要素的原则是:MP (L) P=W( 2)本题中,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并不是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而是生产规模最优化的条件。 即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厂商并没有达到最优规模的产量, 只有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 才达到最优规模的产量。 但产量最优并不意味着利润也最大。 因为利润是否最大,不仅取决于边

6、际产量,还取决于产品价格和工资率。只有当MP=W/P寸,才实现利润最大化。(3)根据MP=W/脑个条件,利润最大化的边际产量,将随着产品价格和工资率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数值, 它与平均产量没有关系。 所以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厂商可以没有实现最大利润,也可以实现最大利润,还可以是亏损的。2假定厂商使用的两种要素价格相等,那么厂商在生产中最优的选择是投入相同数量的两种要素。错。因为: ( 1 )厂商的最优选择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 厂商只有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不断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其条件是产量既定成本最小或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其条件是两

7、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比。公式为:MPx/MPy=Px/Py。( 2)当两种要素的价格相等时,生产者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相等。但对不同的要素来说, 其相同的投入量之处,边际产量不一定相等。 因此投入相同数量的两种要素不一定能保证是最优的组合, 当然也就不一定能保证厂商获得最大利润。3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错。因为: ( 1 )说要素的均衡价格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一种循环推理:边际生产力决定要素价格要素的使用量决定边际生产力要素的价格决定要素的使用量。 即要素的价格决定要素的使用量,要素的使用

8、量决定边际生产力,也就是要素的价格决定边际生产力。( 2)生产要素的价格与边际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只反映了要素的需求方面,影响要素价格的另一个方面是要素的供给力量。 因此准确的表述是: 要素供求相等决定了要素的均衡价格,该均衡价格恰好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4在劳动力市场中,货币工资率越高,个别劳动的供给量越大。错。 因为: ( 1 ) 在劳动的供给中, 工资率的变化, 将使劳动的供给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实际工资率提高, 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量增加, 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量减少。 实际工资率提高劳动供给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取决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强度的对比, 替代效应强度大于收入效应强度,劳动供

9、给量增加,替代效应强度小于收入效应强度,劳动供给量减少。( 2)货币工资率的提高,实际工资率不一定提高。当劳动者不存在货币幻觉时,劳动的供给量也不一定提高。5 在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 要素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要素的均衡价格。错。因为: ( 1 )在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不存在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 由于要素买方是垄断者, 垄断者可以控制要素的价格, 同一个要素使用量, 卖方可以支付不同的价格, 因此要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就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无法找出有规律的需求曲线。( 2)这样,只能根据要素使用原则先确定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在该要素使用量下,厂商按要素供给者

10、愿意接受的价格来支付要素报酬。如图 8-1 ,要素使用量线AL0与要素供给曲线 S 的交点决定的要素价格为W0。图 8-1 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要素价格的决定五、简答题1生产要素需求有哪些特征?答: ( 1 ) 派生性。 指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于消费者对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需求派生 出来的,也称引致需求。( 2)共同性。厂商必须把多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才能生产出产品来,意指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对各种要素同时的需求,也称联合的需求。2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什么?答: ( 1 )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服从于利润最大化。 它可以概括地表述为:要素使用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即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

11、际要素成本,表示为MRP= MFC(2)当MRP> MFC表明厂商增加要素投入时,收益的增加大于成本的增加,利润增加,反之则相反。因此,只有当MRP= MFC寸,厂商才能获得最大利润,从而也就确定了要素的最佳使用量。(3)在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MRP(VMP =W(以劳动的价格代表要素的价格) 。在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MRP( VMP)= MFC 3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是什么? 答: ( 1)消费者(原始要素所有者)在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给 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 2)消费者要素供给可获得收

12、入,用收入购买商品进行消费可间接获得效用,消费者 要素自用可直接获得效用。( 3)如果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减少要素供给增加保留自用将增大总的效用; 反之, 如果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 减少要素保留自用增加供给将会增大总效用。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 上述调整过程直至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等于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而后止,达到消费者均衡。( 4)所以要素供给原则为: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与要素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4个别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答: ( 1)在短期分析中,一般把劳动供给看作为工资的函数,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下,劳动与闲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劳动

13、供给对于工资率变动的反应就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因素。当工资上升时,有一个替代效应,它使得个人缩短闲暇时间,延长工作时间,用工作替代闲暇, 因为此时闲暇的成本提高了。 但工资上升也有一个收入效应, 它使得人们缩短工作时间, 增加闲暇时间, 因为工资的上升, 个人现在可以享受更多的娱乐和消费更多的 各种商品,从而限制了劳动供给的进一步增加。( 2)当一个人没有工作时,他的工资率为零,此时不存在收入效应,只存在替代效应。当工资水平较低时, 劳动供给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 因为工资率的提高意味着闲暇和娱乐活动的代价增大, 所以人们往往愿意牺牲娱乐和闲暇时间而增加劳动时间, 此时表现为替代效

14、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水平已经很高时,劳动的供给却会随着工资的提高而减少,因为工资的增加, 使劳动者货币收入的单位边际效用递减, 与此同时, 闲暇和娱乐活动时间的单位边际效用递增, 结果导致为增加收入而增加的劳动供给时间的代价越来越大, 此时收 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3)综上所述,以横轴表示劳动的供给量,以纵轴表示劳动的价格工资,则劳动 的供给曲线就成为一条先向右上方倾斜,然后再向左上方倾斜的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5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一些地区,有些低技能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只有300 元左右,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水平,但应者如云,为什么?答: ( 1 )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原理,在竞争性劳

15、动市场中, 劳动的价格取决于劳动的供求 关系。通常情况下,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劳动的价格低,劳动的供给小于需求,劳动的价格高。( 2)我国目前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它们包括失业者、下岗者、待业者、提前退休者等, 而适合这些求职者的岗位又少之又少, 求职者远远大于岗位的供给, 工资必然很低。( 3)求职者中,有些是职业技能老化不能从事其他工作, 有些是有点固定的离职收入,有点收入或增加一点收入总比没有这份收入强, 所以那些低技能要求的工作岗位往往会应者 如云。六、论述题1试述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答: ( 1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微观经济学是以价格理论为中

16、心,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依靠市场价格机制解决其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 消费者行为理论及生产理论和市场理论分析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及“如何生产?”的问题,要素市场理论在于分析价格机制如何解决“为谁生产?” 的问题。据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是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基本来源, 生产要素的价格乘以要素所有者提供的要素量, 就是要素所有者所 获得的收入,所以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理论,也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2)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可说明如何调节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生产要素市场理论除了说明收入如何分配, 解决 “为谁生产?” 的问题之外,还被用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调节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即生产要素的价格

17、及其变化对经济资源如何在厂商之间配置具有调节作 用。 2试述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之间的关系。答:(1)从不同的考察角度出发,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既可以表述为MC MR也可以表述为 MFG= MRP(2)在产品市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FR= MG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 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 则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厂商把产出量调整 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MG= MR(3)在要素市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P= MFC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作为选择变量, 将总收益、 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 则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可表 述为MRP

18、= MFC这一条件也就是厂商要素最佳使用量的确定原则。(4) MC=M氏口 MRP=MF这两个式子可以互相转换。由于MRP= MP-MR所以 MRP/MP=MR MFC示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多支出的成本,亦可看作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多增加的产量(边际产量)所支出的成本,则MFC= MC- MP所以MFC/MP= MC所以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实际上是厂商利润极大化条件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所采取的不同的表述方法。3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条件下,为什么一个行业对某种要素的需求曲线,不是由该行业的各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 (数量轴) 加总而成?怎样由单个厂商对要 素的需求曲线推导出行业的

19、需求曲线。答:(1)单个厂商对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以产品价格不变为前提,VMP曲线不变;要素价格变动行业内所有厂商均调整产量,单个厂商VMP 曲线变动,厂商使用的劳动量不是沿着原VM咄线变动。厂商对一种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表示,厂商在不同的要素价格水平下所愿意雇佣的劳动量。 这里以产品价格不变为前提, 劳动的需求量随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的数量变化而变化。 但若考察行业的要素需求曲线, 就不能假定产品的价格不变。 因为在整个行业中, 当可变要素价格下跌时,其他厂商也会增加对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即使不增加要素使用量,同样产量所需的成本减少。 这意味着, 既定成本下可生产更多的产量, 或者既定产量下可用更少

20、的成本。 就是说, 当可变要素价格下跌时, 厂商可在总成本不变条件下生产更多的产品,则产品市场的供给将增加,产品价格必下降。而 VMP=P MP, VMP将减少,导致 VMFffi线 向左下方移动, 则要素的需求曲线也要移动, 因此必须考察全体厂商均对生产要素使用量进行调整时, 单个厂商的实际需求曲线, 这称为行业调整曲线。 行业调整曲线加总才能得到行 业需求曲线。 (2)行业调整曲线的推导。如图 8-2所示,设初始要素价格为W1相应地有一个产品价格P1,从而有一条P1 MPLI勺边际生产力曲线,则相应的劳动需求量为L1,得A点。若劳动的价格下跌到 W2按原VMP曲线,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可增加

21、到 L2。但现实中, 由于其他厂商也进行要素调整,使产品价格下跌,则VMP曲线平移至P2- MPL该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实际上是L3 而不是L2 ,得 B 点。用同样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类似于A、 B 的点,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多个厂商调整的情况下,单个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dmi这称为行业调整曲线。8-2 行业调整曲线这样, 我们看到, 当整个行业内所有厂商均对一种生产要素进行调整时, 单个厂商实际的要素需求曲线就不再与产品价格不变时的VM咄线重合,它比VMP曲线要陡峭一些。( 3)行业调整曲线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把行业内所有厂商的行业调整曲线水平加总,即得到完全竞争行业一种可变要素的行

22、业需求曲线,即市场需求曲线。D = 2 dm, D比dm要平坦一些。4假设原来是完全竞争的许多厂商合并为一个纯粹垄断者。又假设垄断者使用原有各厂商的厂房设备和生产技术, 并且市场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状况没有发生变化。 问: 垄断者使用的可变要素的数量为什么不是原有各厂商使用的要素相加之和?答: ( 1 ) 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该行业各个厂商对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由要素边际产品价值VM咄线来表示,该行业对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则是行业调整曲线加总而成。原因同论述题2。( 2)若该行业所有完全竞争的厂商合并为一个纯粹垄断者,此时该垄断者即该行业对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不再是行业调整曲线加总而成,

23、而是由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来表示。 因为在产品市场垄断的条件下, 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再固定不变, 而是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而边际收益不等于产品价格且总是小于产品价格,MRP(= MPP MR就不等于VMP(= MPP- P)。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该垄断者必须使用满足MRP= MFG= W的可变要素投入量。他对可变投入要素的需求曲线便只能由要素的MR咄线来表示。( 3)由此,当行业为完全竞争时,要素的使用量由行业调整曲线加总的市场需求曲线决定;当行业为完全垄断时,要素的使用量由厂商的MRPffi线决定。两者所决定的要素使用量必然不同。所以,垄断者使用的可变要素的数量不是原有各厂商使用的要

24、素量相加之和。5两种要素可变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答: ( 1)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中,当两种要素可变时,一种要素价格的变动,将会引起两种要素投入量的变动, 该要素的边际产量将不再按一种要素可变时的轨迹变动, 从而导致边际生产力曲线的移动, 则该要素使用量随价格变动的实际变动轨迹就是两种要素可变条件下 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2)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时,厂商对一种要素的需求曲线为VMP曲线,产品市场为不完全竞争时,厂商对一种要素的需求曲线为MRP曲线。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上P>MR所以如果把两种需求曲线合并在一个图中,则VM咄线一定在MRPffi线的右方,且斜率也不相同。但由于两者均向右

25、下方倾斜,所以本问题将两条曲线合在一起来进行讨论。图 8-3 两种要素可变时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图8-3中VMP1(MRP1曲线为假定资本不变时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最初的工资率为W1,则厂商雇佣的劳动量为 L1。现在假设工资率降至 W2按原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可使用劳动 量是L1'。但现在假定资本也是可变的,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下降,厂商使用的劳动量 将不是L1',而是L2。因为当工资率下降时,厂商增加劳动使用量将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减 少,相对而言,资本的边际产量提高,厂商出于最大利润的考虑,将增加资本的使用量。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使用的任何劳动量,其推动的资本量都随之增加,如 L1

26、'的劳动使用量, 其边际产量将大于 W2这意味着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外移。按VMP(MRP =W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将进一步增加劳动使用量,直至其VMP(MRP =W2为止。若VMP2( MRP2为移动后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则在W2工资率下,劳动的使用将为L2。这样一来,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既不是 VMP他不是VMP2而是任一给定工资率所对应的劳动使用量的坐标点的 轨迹。如图8-3中的d,就是两种要素可变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七、计算题1 .已知劳动是唯一的可变要素,生产函数为Q= A+ aL-bL2,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劳动的价格为W试推导证明:(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

27、 = a/2b W/2bR( 2)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 3)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解: ( 1 )因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根据W= VMP三P - MPPL P dQ/dL即W= P-(a2bL) = aP-2bPL,得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 a/2b W/2bP(2)因dL/dW=-1/2bP <0,故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3)因dL/dP = W/2bP2>0,故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动。2 .设某厂商只把劳动作为可变要素,其生产函数为Q= 0.01L3 +L2 + 36L, Q为厂商每天产量, L 为工

28、人的日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均为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 0.10 美元, 小时工资率为4.80 美元。试求当厂商利润极大时:( 1) 厂商每天将投入多少劳动小时?( 2) 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 50 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多少?解:由题设, Q= - 0.01L3 +L2+36L, P= 0.10 , W= 4.80(1) 当厂商利润极大时,有W= VMPL= P - MPPL= P- dQ/dL即:4.8 =0.10 X (-0.03L2 +2L+36)0.03L2-2L-36+4.8 = 00.03L2-2L + 12= 0(0.3L-2 ) (0.1L-6 ) = 0解得

29、L= 20/3 ,舍去。因 dMPPL/dL=-0.06L+2=0.06L X 20/3+2=1.6 >0故L = 60,即厂商每天将投入 60劳动小时。(2)兀=TR-TC= P Q- ( FC+ V。= P Q-(50 + W L) = 0.10 X (-0.01 X 603 + 602+36X 60)-(50 + 4.8 X 60) = 360-338=22 (美元)即每天获得的纯利润为 22 美元。3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0 元,月产量为100 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AVG= 5元,平均固定成本 AFG= 4元。试求其准租金和经济利润。两者相等吗?解:由题设 P=

30、10, Q= 100, AVC= 5, AFC= 4,得:准租金 Rq= TR-TVC= P Q- AVC- Q= ( P-AVQ Q=(105) X 100= 500 (元)经济禾1J润 t = TR-TC= TR- (TVC+ TFQ=P- Q- (AVC+AFC Q=(10-5-4 ) X 100= 100 (元) 由此可见,准租金与经济利润是不等的。4 假定一垄断厂商仅使用劳动L 去生产其产品,产品按竞争市场中固定价格 2 出售,生产函数为Q= 6L+3L20.02L3 ,劳动供给函数为 W= 60+3L,求利润极大时的 L、Q W之值。 解:根据VMPL= MFCL不难求得利润极大时

31、的L、Q W由 Q= 6L+3L2-0.02L3 ,得 MPPL= 6+ 6L-0.06L2于是 VMPL= P - MPPL= 2 (6+ 6L-0.06L2 ) = 12+ 12L-0.12L2由 CL= WL= 60L+ 3L2,得 MFCL= 60+6L根据 VMPL= MFCL 12+ 12L-0.12L2 =60+6L,有0.12L2-6L +48=0得 L1= 10 (舍去),L2 = 40这样,禾【J润极大时 L=40Q= 6X40+3X402-0.02 X403=3 760VW= 60+ 3X40 = 1805.设某企业只有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劳动力) ,其生产函数为:Q (L

32、) =10L+5L2-L3,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时,需增加成本为 20 元,若产品销售价为 30 元(相对稳定) 。如果你是企业决策者,怎样才能求出你认为是最优的投入量?解: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利润表达式为:兀=30X ( 10L+5L2-L3 ) -20L对L求导并令其为 0: 300+ 300L-90L2-20 = 0得:L1 = 4, L2= -0.76 (舍去)代入利润表达式:1 =1 600 (元)即劳动投入量为 4 时,企业的利润最大,为 1 600 元。八、案例分析1 一个和两个挣钱者家庭的劳动供给20 世纪劳动市场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妇女不断加入劳动大军。在1950 年,

33、妇女占劳动力的 29%,而到1996 年,已超过60%。在这一增长中,已婚妇女占了很大比重。妇女在劳动市场上增长的作用还对住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成为丈夫和妻子的共同决定。一项研究分析了工作选择的复杂性质,它比较了 94 个未婚妇女的工作决定和 397个家庭户主及其配偶的工作决定。描述各种不同家庭组别工作决定的一个方法是计算劳动的供给弹性。 每种弹性都把工作小时数与家庭户主得到的工资联系起来,也与两个挣钱者家庭中另一个成员的工资联系起来。表 8-1 概括了其结果。表8-1 劳动供给(工作小时)的弹性从劳动供给的角度分析,我们能得出哪些结论?答: ( 1 )当较高的工资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