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公园避灾救灾功能研究-以广州东风公园为例目录1城市中避灾救灾公园的概念1.1 城市公园的定义1.2 防灾公园的概念1.3 防灾公园的功能2城市公园避灾救灾的发展趋势2.1 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2.2 历史教训总结的要求2.3 我国地理位置的要求3城市应急避灾公园类型体系研究3.1 按照面积划分3.2 根据对避难行为在不同的避难阶段的避难行为和所需设施之间的关系3.3 按照服务半径与规模大小3.4 根据防灾救援的目标4广州市东风公园避灾救灾的功能分析4.1 东风公园简介4.2 东风公园内的避灾救灾的标识4.3 东风公园的避灾救灾的分布点4.4 东风公园避灾救灾功能设计要点4.5 东风公园避灾救
2、灾功能的意义摘要城市公园是城市应急避灾场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城市公园避灾救灾体系是城市应急避灾场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灾时,城市公园 成为市民的避难场所,是医疗救援、物资中转与发放的基地,有效的减少一次灾害的发生。研究城市公同的避灾救灾体系规划是为了能够使城市公园在灾时能恰如其分的充分发挥其避灾、救灾的功能,平时则是市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场所,不影响城市公园其他功能的发挥。本文讨论的城市公园的避灾救灾功能,是对城市公园生态、景观、 游憩、文化四大功能的补充。增加了对城市公园避灾防灾避灾能力的认识,提出了城市公园生态、景观、游憩、文化、避灾救灾五大功能。关键词:城市公园避灾救灾避灾场所1城市中避灾救
3、灾公园的概念1.1 城市公园的定义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有一定使用功能的绿色空间,是城市主要的 公共开放空间之一。它不仅是城市居民主要的休闲游憩活动场所, 也是城市文明 的传播场所,是自然化的绿色基础设施。1.2 防灾公园的概念防灾公园最早出现在日本,被定义为:“由于地震等灾害引发市区发生火灾等 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城市的防灾构造而建设的, 起到广 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或缓冲绿地。”1.3 防灾公园的功能防灾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供避难者避难及对避难者进行紧急救援。具体包括:防止火灾发生和延缓火势蔓延,减轻或防止因爆炸而产生的损害,成为临时避难场 所
4、(紧急避难场所、发生大火时的暂时集合场所、避难中转点等)及最终避难场所、 避难通道、急救场所、灾民临时生活的场所、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 扎地、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等,中心防灾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地, 平时则作为学习有关防灾知识的场所。2城市公园避灾救灾的发展趋势2.1 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随着对城市环境、生态的重视,绿地被逐渐引入城市公园以取代传统的完全硬 质地面的广场,城市公园被引入了生态的功能;随着对城市防灾、避灾思想的推 进,割断灾难的延续、避难等功能会逐渐取代一味强调景观效果的公园,城市公园被引入了避灾救灾功能。城市公园应该在注重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功能的基础上,
5、增加对其防灾 避险能力的认识,实现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避灾救灾五大功能。 城市公园内避灾救灾体系的规划建设,应是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重要趋势。2.2 历史教训总结的要求2008年以来,汶川、玉树、海地等接连发生的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 大损失,引发了人们对于抗震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灾时,人们选择在街头、路 边道上进行避险,在公园、绿地等场所建立临时的家。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 规划和设施配置,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无功能分区,人员混杂、管理混乱;堵塞 救护通道;缺乏必要的用水供给、供电以及污水排放和垃圾储运等设施,给避难 人员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在城市中应该进行科学系统的
6、规划和建立规 范的应急避难场所,以保障人们的应急避难时安全以及解决其必需的生活问题。2.3 我国地理位置的要求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交汇处,是地震发生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高开发强度、高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往往是受地震 破坏最严重、人们生命财产损失最大的人居场所。据学者测算,我国45%勺城市位于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 70%t于地震区。3城市应急避灾公园类型体系研究3.1 按照面积划分有不少学者沿用了日本的做法,把防灾公园体系按面积划分为六种类型: 一、是面积在1010公顷以上,作为大区域避难场所功能的城市公园; 二、是作为急救、各种减
7、灾活动,面积在 50公顷以上,作为大区域防灾据点 功能的城市公园;三、是作为附近居民的紧急避难场所或中转站的面积在1公顷以上,具有暂时避难场所功能的城市公园;四、是作为避难通道的绿色大道,道宽在 10米以上;五、是阻隔石油联合企业所在地带等与一般城区的缓冲绿色地带;六、是平时作为防灾活动的地点的面积在 500平方米左右的街心公园。3.2 根据对避难行为在不同的避难阶段的避难行为和所需设施之间的关系由避难时间的从短到长把人类生活需求分为紧急避难、初期避难、一时避难生 活到应急避难生活的不同需求,把防灾公园绿地分为临近防灾据点、区域信息交 换防灾据点、地区防灾据点和广域防灾据点。3.3 按照服务半
8、径与规模大小把防灾公园按照服务半径与规模大小分为三级:一是应能够满足避难人员步行 0.51小时之内到达,服务半径23公里以内,场地规模在50公顷左右或大 于50公顷中心防灾公园;二是指能够为避难人员提供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 救援的以步行510分钟内到达为宜,服务半径 500米,场地在1050公顷的 固定防灾公园;三是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能够 3分钟内到达,提供紧急、临时避 难的场所,场地不小于1公顷的紧急防灾公园。3.4 根据防灾救援的目标按照防灾救援的目标不同(生命确保、财产保护和对应灾害对策) ,系统归纳 出防灾规划三级体系:避难地规划建设、救援基地规划建设、燃烧遮断带规划建 设。4广州市
9、东风公园避灾救灾的功能分析4.1 东风公园简介东风公园位于广州大道北西侧,占地面积4.2公顷,公园以亚热带风光为特色, 环境优美。4.2 东风公园内的避灾救灾的标识4.3 东风公园的避灾救灾的分布点4.4 东风公园避灾救灾功能设计要点避灾场所应包括绿化隔离带与避难空间的营造。绿化隔离带是避难空间安全舒适的重要保障;避难空间是避灾场所的空间主体。(1)场所面积东风公园占地面积4.2公顷,其中草坪绿地3公顷。中间大草坪为主要的人群 疏散以及避灾位置。人均避灾面积约为 1.5m2/人。(2)地面铺装东风公园公园内避灾场所的形式主要有广场、 草坪、疏林地等。地面形式主要 有铺装和草坪两种,有的避灾场所
10、(如停车场)常常采用嵌草铺装的形式。绿化隔离带绿化隔离带是保障避灾场所安全舒适的重要部分, 可以结合地形的起伏形成防 火防洪与防疫情发生的重要手段。东风公园位于市中心,边缘全部设置绿化带, 预留比较宽的绿化隔离带,防火作用明显。(4)空间营造形式根据地形条件与避灾场所平时的功能,避灾场所空间的营造应该是形式多种多 样。就东风公园而言,有的结合地形形成自然分割或者缓坡地 :有的形成矩阵式的 树林;有的利用乔灌木形成围和与半围和的开敞空间;有的只是一片开阔的场地 (停车场、休闲大草坪等)0(5)紧急措施设置将避灾场所的设施配置分为3大方面: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综合设施。其中 基本设施包括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御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 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设施、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设施、 应急标志设施;一般设施包括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 设施;综合设施包括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 功能介绍设施。(6)日常的防灾救灾宣传在东风公园正门广场两侧设置防灾救灾宣传,方便市民阅读以及学习防灾救 灾的知识。4.5 东风公园避灾救灾功能的意义位于市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