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一)_第1页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一)_第2页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一)_第3页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一)_第4页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一)【摘要】从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开始时间、治疗方式、早期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近 5年来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早期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第一站,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方式,能 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时,同时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要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随着医学的发展,脑卒中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达 80%Z上1。此类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促进病人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早期

2、康复治疗 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各种功能和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将脑卒中后 早期康复治疗的近况作一综述。1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脑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是康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最重要的理论基础。缪鸿石等2认为,通过反复的特定的康复训练可使脑损伤区丧 失的神经功能由原不承担该区功能的脑区部分代偿。经失神经超敏反应,潜伏 通路和突触的启用及轴突出芽等机制3可实现CNS勺功能重组。早期康复治 疗可以促使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大脑对刺激发生反应性的突触形成,周围 神经组织通过轴突的侧枝芽生,可能使临近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支配, 病灶周围组织的代偿使神经反馈回路得以重建。早期康复针对病灶

3、周围半暗带,通过增加脑血流量 (CBF),从而改善短期内 尚存活的脑细胞。李飞等4的研究证实,早期康复组大脑平均 CBF比对照组 明显升高(P0.05)。CBF的增加对减少半暗带区神经细胞死亡有益,反复的感觉 冲动传入中枢,对轴突出芽,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早期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以前普遍认为脑卒中后半年以内开始的康复治疗都属早期康复治疗。目 前,康复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只要急性脑卒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 状不再进展,48 h后即可开始康复治疗,也有学者认为早期康复在生命体征稳 定后12 h开始5。对于中枢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 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

4、可在发病数日开始,13个月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3个月后恢复减慢,6个月后有90%勺病人恢复达到顶点6。由此可 见,脑卒中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目前还有学者提出了超早期康复训练。宋成忠等5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12 h)、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 稳定后24 h),观察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显示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 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积极的意义,且比较安全。3早期康复治疗的方式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脑卒中康复治疗都是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尚 没有单纯使用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的

5、临床报道。目前广泛应用的康复疗法有 Bobath技术、Brunnstrom 技术、Rood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MRP、强制性 使用运动疗法(CIMT、反复抗阻力练习等等,以及其他一些借助于机械的训 练方法。大量文献报道以上康复方法均是有效可行的。程立山等7在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基础上,运用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偏瘫患者200例,与单纯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治疗作对照。结果显示早期康复疗法的康复质量高于对照 组。目前国内倾向于常规康复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形成综合的早期康复方 式,临床上应用的康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3.1 早期康复治疗与药物结合这一方式在国内应用较多,多是早期康复疗 法与西药或中药相

6、结合。这一方式的临床疗效也被大家认可。3.1.1 早期康复与西药结合李国辉等8用早期康复结合依达拉奉治疗急 性脑梗塞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后第1天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 加用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 , 14 d为1个疗程,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 数比较。结果治疗后30 d依达拉奉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统计学 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提高,但依 达拉奉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 )。张新等9采用早期康复

7、加低 分子肝素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 52例,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88.5%,与对照 组51.9咐目比有显著差异(P0.01)。3.1.2 早期康复与中药结合吴佳明等10应用早期康复结合中药制剂金 纳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与早期康复加低分子右旋糖酊对照研究,结果显 示治疗组血脂、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 肢体运动功能及ADL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曾凡均等11采用 早期康复并三七提取物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变 化,结果取得显著疗效。刘惠宇等12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应用中药水蛭 干粉及血栓通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也取得明显

8、疗效。在早期康复与中药结合这一方面,还有其它许多方式,如早期康复与中药 烫疗、中药足浴等理疗方法的结合。如王恰如等13针对患肢有血液循环障 碍及易出现患肢的肌张力过高和肌挛缩的特点采用中药烫疗疗法治疗,同时开展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治疗,有效地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运动障碍。3.2 早期康复治疗与针灸结合在早期康复治疗时常将现代康复方法与针灸 疗法相结合,如康复结合头针、康复结合体针、康复结合头体针并用,疗效以 康复结合头针最为显著14。马来莹等15用早期康复及针灸治疗脑卒中38例,取得满意疗效,还指出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合理的针灸与现代康复既 注重局部,也注重整体,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指导,标本兼治,

9、能促进瘫痪肢体 功能恢复。陈增力等16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针刺结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肢体 运动功能恢复及ADL的影响,总结出针刺结合康复给脑细胞早期运动的信息, 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单纯的神经内科治疗,并且指出针刺结合 康复的介入时间越早,疗效越好。3.3 早期康复治疗与治疗仪器结合张德梅等17用早期康复配合神经网 络重建仪治疗脑卒中25例,治疗组用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照 组仅用康复训练。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开始早期康复训练,同时使用神经网络重 建仪治疗,2030 min/次,1次/d , 5次/周,总疗程36个月。治疗后 Brunnstrom分级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10、0.05)。此外尚有肌电生物反 馈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等等其它诸多仪器,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4 早期康复治疗与其它方法结合苏国栋18将早期康复治疗与高压氧 结合起来治疗脑卒中,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40例, 高压氧治疗在两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1次/d , 10 d为1疗程,平均23个 疗程,康复组在脑梗塞生命体征平稳 48 h,脑出血病情稳定、神经学体征不再 进展1014 d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经过30 d高压氧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康 复组FMA分和MMSEF分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王艳玲等19用静脉充氧(高氧液)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对脑梗塞病人愈后

11、的影响, 结果显示高氧液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改善肢体功能预后,降低致残率,提高 生存质量,具有满意的疗效。田贤先等20还将点穴疗法和早期康复治疗结 合起来用于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早期康复疗法。止匕外,与 早期康复结合运用的还有推拿、按摩等等。4早期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脑卒中患者大多起病急,无心理准备,得病后对预后情况不了解,病人表 现为痛苦、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必须做好心理工作。适当的心理治疗不仅 可以唤起病人的积极情绪,发挥心理防御能力,还可改善、消除病人的抑郁情 绪。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开展心理干预,不但能帮助病人改善运动功能,而且 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病人的日

12、常自理能力21。早期康复训练要 注意因人施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训练方式,由易到难逐步适 应。训练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肌力改善情况。尽量不引起患者疼痛,训 练要缓慢进行,勿使患者疲劳,切勿过猛粗暴地活动每个关节22。止匕外,在康复过程中正确地判断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不同阶段,对异常的运动模式予 以抑制,对丧失了的正常运动模式进行诱发训练,是偏瘫运动功能能否恢复好 的关键23。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早期康复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早期康复治 疗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第一站,要把握好治疗的时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地遵循规范的治疗模式,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以促进脑卒中病人各种功能最 大限

13、度地恢复。21世纪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脑卒中的发病率将继续上升。因此,对于脑卒中的早期康复研究应该更进一步深入,康复的方法可以更加多样化。【参考文献】1戴红,王威,于石成,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 (6) : 344.2缪鸿石.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功能恢复白理论(一)J.中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5, 1 (1) : 1.3缪鸿石.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功能恢复的理论(八)J.中国康复 理论与实践,1997,3(3) : 97.4李飞,邓时慧,谷德祥,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等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

14、996,2(4) : 152.5宋成忠,崔爱庆,李义召,等.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 身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 7 (7) : 109.6张昕红.脑卒中的康复治疗J.医学与哲学,2004,25(7) : 29.7程立山,高朋杰.早期康复治疗偏瘫的疗效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 11 (3) : 68.8李国辉,陈 惠.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 60例疗效观 察J.实用老年医学,2006, 20 (1) : 51.9张新,蒋居臣.低分子肝素加早期康复综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 3 (3) : 8.10吴佳明,陈冬青.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 ,11 (12): 985.11曾凡钧,陈宗华,蒋庆华,等.三七提取物并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 8 (31) : 7078.12刘惠宇,朱丽芳,何小燕,等.早期康复训练并活血化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 9 (5) : 153.13王恰如,刘 泰,甘照儒.中药烫疗配合早期运动疗法对改善脑卒中 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 7 (13) : 122.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