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_第1页
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_第2页
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_第3页
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_第4页
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4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4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教学计划:6课时.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多元函数高阶偏导数的求法;二元函数的中值定理和泰勒公式;二元函数取极值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教学重点:高阶偏导数、泰勒公式和极值的判定条件.教学难点:复合函数高阶偏导数的求法;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步骤:一 高阶偏导数由于z f(x,y)的偏导函数fx(x, y), fy(x, y)仍然是自变量x与y的函数,如果它们关于x与y的偏导数也存在,则说函数 f 四种情形:具有二阶偏导数,二元函数的二阶偏导数有如下y x2z2yx22x y注意 从上面两个例子看

2、到,这些函数关于22x y22 2 ,x y22x y22 2 ,x y2xy22 2 .x yx和y的不同顺序的两个二阶偏导数都相等(这种既有关于x混合偏导数),2zx, y2, xxyx2,x0,又有关于y的高阶偏导数称为2zx y但这个结论并不对任何函数都成立,例如函数0.0,x2它的一阶偏导数为fxx, yfyx, y2 24x y22 2x y0,x24,22x x 4x y2y4y0,0,22 2x y0,x22,x0,y2 0,进而求f在(0, 0)处关于x和y的两个不同顺序的混合偏导数,得fxy 0,0fx lim 一 y 0fyx 0,0fy lim x 00, yfx0,0

3、yx,0fy 0,0xlim y 1,y 0 y. x .lim 1 .x 0 x由此看到,这里的 f x, y在原点处的两个二阶混合偏导数与求导顺序有关,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混合偏导数与求导顺序无关呢?为此,我们按定义先把fxy x0, y0与fyx x0, y0表示成极限形式.由于fx x, y因此有fx xo,yoyfx xo, yofxy xo,yoImy 0y.1 . f xox, yoy f(xo,yolim lim y 0 y x 0xlim f %x,yof(x0,yo)x 0y)limy o类似地有. f xox, yo y f (xo, yo y) f x0x, y°

4、; f (xo, yo)lim x 0x yfyx xo , yofxox,yoy f (xox,yo) fxo, yoy f (xo,yo)lim lim -x 0 y 0x y为使fxy xo, yofyx x0,yo成立,必须使 ,(2)这两个累次极限相等,即以交换累次极限的极限次序.下述定理给出了使极限(1), (2)相等的一个充分条件.定理17.7 若fxy, x, y和fyx. x,y都在点连续,则fxy x0 , 丫0fyx x0 , No证令F( x, y) f (xo x, yo y)f(x0x, yo)f(xo,yoy) f (xo, yo),xf(x, yoy) f (x

5、, yo)于是有F( x, y) (x0 x)(xo).4由于函数f存在关于x的偏导数,所以函数可导。应用一元函数的中值定理,有(xox)(xo)' x i x xfx xo 1 x, yoyfx xo1 x, y°x.(0 i 1)又由fx存在关于y的偏导数,故对以 值定理,又使上式化为(Xox)(Xo)y为自变量的函数 fx(xofxy Xo 1 x,yo 2 y1 x, y)应用一元函数中x y.由4则有f( x, y)fxy Xo如果令(y)f (x0则有(01, 21),1 x, yo2 y x y.(01, 21),x, y)f (xo,y),F( x, y) (

6、yo y) 用前面相同的方法,又可得到(yo) .F( x, y)fyx(Xo3 x, yo4 y) x yf x x, y f x, ylim x 0(03, 41)(6)当x, y不为零时,由(5), (6)两式得到fxy (Xo1. x,Vo 2 y) X y fyx(Xo 3 x, yo4 y) x y(01, 2, 3, 41)由定理假设fxy x, y与fyx x, y在点(xo, yo)连续,故当 x 0, y0时,式两边极限都存在而且相等,这就得到所要证明的(3)式.这个定理的结论对 n元函数的混合偏导数也成立。如三元函数u f (x, y, z),若下述六个三阶混合偏导数fx

7、yz(x,y,z),f yzx (x, y, z) ,fzxy(x,y,z),fxzy(x,y,z),f yxz(x, y,z),fzyx(x,y,z)在某一点都连续,则在这一点六个混合偏导数都相等;同样,若二元函数z f(x, y)在点(x,y)存在直到n阶的连续混合偏导数,则在这一点m( n)阶混合偏导数都与顺序无关.今后除特别指出外,都假设相应阶数的混合偏导数连续,从而混合偏导数与求导顺序 无关.下面讨论复合函数的高阶偏导数.设z是通过中间变量x,y而成为s,t的函数,即z f(x, y)其中x (s,t), y (s,t),若函数f,都具有连续的二阶偏导数,则作为复合函数的 z对s,t

8、同样存在二阶连续偏导数。具体计算如下:zzxzysxsyszzxzytxtyt显然上与上仍是s,t的复合函数,其中二,二是x,y的函数,上,上,上,N是家s tx ys t s t的函数。继续求z关于s,t的二阶偏导数2zzxzx2一一一ssxsxssz _y zys ys ys s2 z x-2x s22z yxzx2x y ssxs222z _x z y y z y22y x s y s s y s22z x2x s22z y2y s2z x2x s2y2 . s同理可得2 zF2 zy2 zs t2 z2 z2x2yt2z22xz x y-2t2z xx t2x xs t2z xt2x

9、y x y s tt s2y2y s2zat sx例3设z f x, ,求 y2 z-2 x解 这里z是以x和y为自变量的复合函数,它也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f(u,v),u x, v由复合函数求导公式有zx注意,这里上,f仍是以u vu,v为中间变量x,y为自变量的复合函数.所以2 z2 x2 f u-2'u xf1 f.x uf v22f v 1 f u2f vu v2f2 uy2fv u x1 2fy2fy v2f vu2 y2fu v y2f vy2fv u yx 2f二中值定理和泰勒公式二元函数的中值公式和泰勒公式,与一元函数的拉格朗日公式和泰勒公式相仿,对于n元函数(n 2)

10、也有同样的公式,只是形式上更复杂一些.在叙述有关定理之前,先介绍凸区域的概念.若区域D上任意两点的连线都含于 D,则称D为凸区域(图17-6).这就是说,若D1),,恒有为凸区域,则对任意两点P1 (x1, y1), P2(x2, y2)D和一切(0P(xi(x2 xi ), y1(y2y1) D.凸区域定理17.8 (中值定理) 可微,则对D内任意两点图l"西设二元函数f在凸开域D R2上连续,在f (a h,bfx(a证令P(a,b),Q(a h,b k) f(a,b) h,b k )h fy(ak)h,bint D,存在某 (0k)k.D的所有点内都1),使得(8)(t) f

11、(a th,b它是定义在0,1上的一元函数,由定理中的条件知tk).t在0,1上连续,在0,1内可微.于是根据一元函数中值定理,存在(01)使得 (0)().(9)由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fx(a由于D为凸区域,所以(a注意若D是闭凸域, 都有h,bh,bk)hk)fy(aD ,h,b k)k.故由(9), (10)即得所要证明的(且对 D上任意两点R(xi, yi), P2(X2, y2)及任意(0(10)8)式.1),P(X1(X2X1),则对D上连续,int D内可微的函数例如D是圆域(x,y)(x)2y1 f ,(y则必有(8)式成立,倘若D是矩形区域(y2 只要y)2 a,

12、 byj)P,Q2rc,dint D,D ,也存在 (0,1)使(8)式成立.f在D上连续,在int D内可微,那就不能保证对D上任意两点P,Q都有(8)式成立(为什么?)公式(8)也称为二元函数(在凸区域上)的中值公式.它与定理17.3中值公式(12)相比较,差别在于这里的中值点(a h, b k)是在P,Q的连线上,而在定理17.3中1与2可以不相等.推论若函数f在区域D上存在偏导数,且 fxfy 0,则f在区域D上为常量函数.请同学们作为练习自行证明(注意本推论与§1习题16(2)两者证明的差别).定理17.9 (泰勒定理) 若函数f在点Po(Xo, y°)的某邻域U

13、 (Po)内有直到n 1阶的连续偏导数,则对U(Po)内任一点(X0 h,y°k),存在相应的(0,1),使得f (xo h, y° k) f(Xo,y0) (h k)f (Xo, yo)x y12 .金y k-) f(x0,y0)1n,MG k-) f(X0,y0)n 1 -(11)(h k)f(xoh, y。k).x y(11)式称二元函数f在点Po的n阶泰勒公式,其中mm(h k)m f (xo,yo)CmI-imy f (x0,yo)hikmx yi o x y与定理17.8的证明一样.作函数 f(x° th,yo tk).,于是有由定理的假设,一元函数(

14、t)在0,1上满足一元函数泰列定理条件(1)(0)(n)(0) n!'(0)"(0)1!2!(n 1)()3(0(n 1)!1).(12)应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可求得(t)的各阶导数:(m) (t) (h k)mf(x0 th,y° tk). (m 1,2, ,n 1). x y当t 0时,则有(m)(0) (h k )mf(x0,y。)(m 1,2,n).(13)x y及(n 1)n 1()(h k)f(x° h, y°k).(14)x y将(13), (14)式代入(12)式就得到所求之泰勒公式(11).易见,中值公式(8)正是泰勒公式(11

15、)在n0时的特殊情形.若在公式(11)中只要求余项R ( n)(相一"),则仅需f在U(P0)内存在直到n阶连续偏导数,便有f(x° h, y0 k)n 1 ,、P ,、, n、f(x0,y0)(h k ) f(x0,y0)().(15)p 0 p! x y,并用它计算(1.08)3.96.例4 求f(x, y) xy在点(1,4)的泰勒公式(到二阶为止)解 由于x01, y04,n 2,因此有f (x,y) xy, f (1,4)1,fx(x, y) yxy1,fx(1,4)4,fy (x, y) xy In x, fy (1,4)0,fx2(x, y)y(y 1)xy

16、2, f .x(1,4)12,fxy (x, y)xy 1yxy 1 In x, f (1,4)1.fy2(x,y)xy In x 2, fy2(1,4)0.将它们代入泰勒公式(15),即得 y422xy 1 4(x 1) 6(x 1) (x 1)( y 4) o .若略去余项,并让 x 1.08, y 3.96,则有1.08 居61 4 0.08 6 0.082 0.08 0.04 1.3552与§ 1例7的结果相比较,这是更接近于真值(1.356307)的近似值.因为微分近似式相当于现在的一阶泰勒公式.三极值问题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是多元函数微分学的重要应用,这里仍以二元函数为例进

17、行讨论.定义 设函数f在点P0x0,y。的某邻域 B内有定义.若对于任何点P x,y UP。,成立不等式f Pf (P0)或 f Pf(P0),则称函数f在点P0取得极大(或极小)值,点P0称为f的极大(或极小)值点.极大值、 极小值统称极值.极大值点、极小值点统称极值点.注意:这里所讨论的极值点只限于定义域的内点.例 5 设 f (x, y) 2x2 y2, g(x, y) / x2 y2, h(x, y) xy.由定义直接知道, 坐标原点(0,0)是f的极小值点,是g的极大值点,但不是 h的极值点.这是因为对任何点 (x, y),恒有 f(x, y) f (0,0) 0 ;对函数(x, y

18、) (x, y)x2 y2 1 ,恒有 g(x,y) g(0,0) 1;而对于函数h,在原点的任意小邻域内,既含有使h(x, y) 0的I、m象限中的点,又含有使h(x, y) 0的n、iv象限中的点,所以 h(0,0) 0既不是极大值又不是极小值.口由定义可见,若f在点x0,y0取得极值,则当固定y y0时,一元函数f x,y0必定 x x0在取相同的极值上.同理,一元函数f x0,y.在y y°也取相同的极值.于是得到二元函数取极值的必要条件如下:定理17.10 (极值必要条件)若函数f在点P0 x0,y0存在偏导数,且在P0取得极值,则有fx x0, y00, fy x0, y

19、00.(16)反之,若函数f在点P0满足(16),则称点P0为f的稳定点.定理17.10指出:若f存 在偏导数,则其极值点必是稳定点。但年I定点并不都是极值点,如例 5中的函数h ,原点 为为其稳定点,但它在原点并不取得极值.与一元函数的情形相同,函数在偏导数不存在的点上也有可能取得极值。例如 f(x,y) xxy2在原点没有偏导数,但 f(0,0) 0是f的极小值.为了讨论二元函数 偏导数,并记f在点P0 x0,y0取得极值的充分条件,我们假定f具有二阶连续Hf(P0)fxx(P0)fxy(P0)fyx(P0)fyy(P0)(17)它称为f在P0的黑赛(Hesse;)矩阵.定理17.11 (

20、极值充分条件)设二元函数f在点P0(x0, y0)的某邻域U (P0)内具有二阶连续导数,且P0是f的稳定点。则当H f (P0)是正定矩阵时,f在P0取得极小值;当H f(P0)是负定矩阵时,f在P0取得极大值;当H f(P0)是不定矩阵时,f在P0不取极值.证 由f在P0的二阶泰勒公式,并注意到条件fx(P0) fy(P0) 0,有f(x, y) f(xo,yo)1T222( x, y)H f (Po)( x, y) o x , y .由于 Hf(P0)正定,所以对任何(x, y) 0,0, 恒使二次型Q( x, y) ( x, y)Hf(Po)( x, y)T 0.因此存在一个与 x,

21、y无关的正数q,使得_22Q( x, y) 2q( x , y ).从而对于充分小的 U(Po), 只要 (x, y) U(Po) 就有222222f x,y f x0,y0q x y ox y x y q 10即f在点(x0,y°)取得极小值.同理可证H f (P0)为负定矩阵时,f在P0取得极大值.最后,当Hf(P0)不定时,f在P0不取极值.这是因为倘若f取极值(例如取极大值),则沿任何过 P0 的直线 x x0 t x, y y° t y, f (x, y) f(x0 t x, y° t y) t , 在t 0亦取极大值.由一元函数取极值的充分条件&quo

22、t;(0) 0是不可能的(否则 在t 0将取极小值),故"(0) 0.而'(t)fx x fy y,、 一 22(t)fxx x 2fxy x y fyy y ,"(0) x y H f (P0) x y T.这表明H f (P0)必须是负半定的。同理,倘若 f取极小值,则将导致H f (P。)必须是正半定的。也就是说,当 f在P0取极值时,H f (P0)必须时正半定或负半定矩阵,但这与假设相矛盾.根据正半定或负半定对称阵所属主子行列式的符号规则,定理17.11又可写成如下比较实用的形式:若函数f如定理17.11所设。P0是f的稳定点,则有:(ifxxP。0,(

23、fxx fyyfxy)P00 时,f 在点P。取得极小值;(ii)当fxxP00,( fxx fyyfxy)P00 时,f 在点P0 取得极大值;(近)当(fxxfyyfxy) P00时,f在点P0不能取得极值;(iv)当(fxx fyyfxy) P00时,不能肯定f在点P0是否取得极值例 6 求 f (x, y) x2 5y2 6x 10y 6 的极值. 解由方程组fx 2x 6 0,fy 10y 10 0得f的稳定点P0 3, 1 ,由于fxxP0fyyP0因为f在点P0取得极小值f(3, 1)2, fxy P00,2_10,( fxx fyyfxy) P020.8.又因f处处存在偏导数,

24、故(3, 1)为f的惟一极值点.例7讨论f (x, y) x2 xy是否存在极值.解 由方程组fx 2x y 0, fy x 0得稳定点为原点.因 fxx fyyfx21值点。例8讨论f (x, y)解容易验证原点是0,故原点不是f的极值点。又因f处处可微,所以f没有极(y x2) yf的稳定点,22x在原点是否取得极值.2f在原点是否取到极值.但由于当x22 、y 2x 时 f(x, y) 0,而当 y 2x 或yx2时,且在原点fxxfyyfxy0,故由定理17.11无法判定f(x,y) 0,(图177),所以函数f不可能在原点取得极值.图 17-8在区域由极值的定义还知道,极值只是函数f在某一点的局部性概念.要获得函数f地D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上一章知道在有界区域上的连续函数一定能取得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一元函数的问题一样,必须考察函数f在所有稳定点、无偏导点以及属于区域的界点上的函数值.比较这些值,其中最大者(或最小者)即为函数在D上的最大(小)值.例9证明:圆的所有外切三角形中,以正三角形的面积为最小.证 分别为设圆的半径为a .任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