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学科单元集体备课记录簿主备人时间2015年10月年级九 年 级语文单元第六单元主讲人教学 目标三 维 目 标知识技能1 .反复地诵读,熟悉并背诵重要的篇章,提高阅读能力,学会一些阅读技巧。了解有美作者、文体及相关知识,积累义言词语,培养义言语感。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能力。3 .积累古今异义词,揣摩、品味精彩文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适时的点拨 讲练结合巩固所学内容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1、从文章中学到历史人物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并从他们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 砺忌志,自强不息。2、欣赏古代诗词,体会作者表
2、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重 难 点第六单兀教学重点:1 .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及中国几大历史著作的有美知识。2 .反复地诵读,熟悉并背诵重要的篇章,提高阅读能力,学会一些阅读技巧。3 .培养学生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能力。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4 .欣赏古代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第六单元教学难点:1 .学生对特定的历史背景难以理解。2 .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掌握有较大的难度,应重点训练。3 .文言文的一些语法知识与现代文的有所不问,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4 .指导学生,从文章中学到历史人物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并受到思想教育。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缺之
3、兴趣,不喜欢的人也不少,而喜欢文言文,对文言文感兴趣的学生 寥寥无几。基于这种情况,文言文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主体的学习兴 趣不浓,处于被动地位,这是急需改变的;好在大多数学生同时也认为学习文言文是必要的,应该认真 学习文言文。只是他们的目的绝大多数仅是为应试,在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 题:学生自身对学习文言文目的不明确,目标肤浅,自然不会深入多方面去探究;再者,在文言文教学 中,不少教师仅是为了分数而教学,这自然容易使学生误解,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文言的学习不仅为了 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
4、,进而传承 中华文明。教师作为引导者有时付出很大努力也见效甚微,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需要解决的头等问题,文言文教学讲究多诵读,老师可开展班级诵读古文比赛,激发学生兴趣,或者多听优秀的朗诵音 频,模范朗读,教师也可以和学一起进行诵读。其次,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比学习现代文要大得多,其原因主要是文言文年代久远,文字形式远离现 代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艰涩难懂的实词和句子,虽费时费力却难懂其意,时间长了也 就不愿意去深究弄懂,因此阅读障碍较大。同时,文言文行文简练,单音节词占优势并多省略,多特殊 的语法现象,如宾语前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再加上古人锤炼语言,讲究微言大义”。因此,教师在讲授
5、文言文的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字词句,还应加强文化常识的讲授,鼓励学生多查阅古汉语工具书,多 看文言篇章名著。总体来说,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要取得好成绩,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义言知识,给学杯水,自己要一桶水,一定要把每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吃透,特别是名篇,更要讲究教学方法,懂得教学艺 术,要设法引导学生自己努力探究积极积累,教师与学生才能达到双赢。陈涉世家两课时; 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 隆中对两课时课时; 出师表两课时; 词五首一课时; 写作两课时; 综合性学习一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三课时。1 .本单元共四篇文章,三篇史传篇幅较长,囊括了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多种要求,五首词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词作,从内
6、容、风格、艺术上都各具典型性和代表性。2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积累重要的文言文知识,还可以增长历史知识并受到古人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知 识 结 构 示 意 图3 .学习这个单元的内容, 引导学生去同古人作心灵对话,理解他们特殊的思想情感,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精神,弘扬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 .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历史作用,脱离特定环境审视人物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 雄观人生观和远大抱负
7、;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人物。5 .朗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时应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齐读、散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等方式,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尽可能在课堂上识记相关名句。书读 百遍,其义自见。6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掌握知识,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互相质疑,“有疑而问”或是“明知故问”,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掌握文章的大 意,进一步熟悉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法学法1 .熟读成诵法:古代诗文教学中,诵读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学生能流畅诵读,对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掌握,而且诵读本身就能够使
8、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2 .疏逋文意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浅显的文言词语,归纳积累重要词语,掌握疏通文言文内容的 技巧和方法。3 .阅读欣赏法:通过阅读欣赏,将自我与课文中的情感与思想相融合,走进人物心灵,在碰撞中获得 自己的感悟和思考。4 .比较阅读法: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除了朗读之外,词语和句式的归纳 对比练习,也是文言阅读训练的重要方式。对词语和句式的归纳比较练习,可以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 程度的时候,训练学生自己动脑、 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 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 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5 .拓展练习法:组织拓展性的语文活动
9、,比如组织一次野外活动,让学生仿照所学课文写一篇游记;利用图书资料围绕历史名人作一些综合探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的朗诵比赛,对干-些情节性较强的 诗可以编成诗剧表演。6 .背景分析法: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辩证地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汲取精华,提升思想,完善自我。单 元 练 习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九上第六单元测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23分)1 .卜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z e n g 忿恚f e nhu i裨补b i脉脉 ma im a iB.怫然f u
10、徒跣xi an休裱j i n咨取z o uC.诣y i汉沔mi an信大义x i n臧否p iD.崩殂cu麾下hu i引擎j f n g斟酌zh e nzhu o2 .卜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陈胜自立为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B.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将军向庞,性行淑均D.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3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天下/二分,益州/疲弊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后司论具/刑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4 .卜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唐雎这种凛然/、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
11、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C.不日心逑,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6 .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 出自于其中的魏策。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
12、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 体。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 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7.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古诗文。(6分)(1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 的, 意思一致。(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 ,本词 的主旨句是。(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5 )江城子
13、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二.现代文阅读。(20分)夏之绝句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体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已有许久,未尝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 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 见蝉声。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 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 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 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
14、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注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 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地,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 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也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 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达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
15、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 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晨间听蝉,想其高洁。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蝉亦是禅。午后也有蝉,但喧嚣了点。像一群吟游诗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树荫下,闲散地歇他们的脚。拉 拉杂杂地,他们谈天探询、问候季节,倒没有人想作诗,于是声浪阵阵,缺乏韵律也没有押韵。他们也 交换流浪的方向,但并不热心,因为“流浪”,其实并没有方向。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在黄昏。走进蝉声的世界里,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
16、唱会一般,如果懂得去听的话。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器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 有什么比一面散步一面听蝉更让人心旷神怡?听听亲朋好友的倾诉,这是我们常有的经验。聆听万物的倾诉,对我们而言,亦非难事,不是吗?聆听,也是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音响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踞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 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 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
17、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 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然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 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地攫走了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如夜的 语言的时侯,那该是情歌吧!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 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绵绣文章被猛烈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篇,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蝉声何尝不是生命之歌?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8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会说“夏天,像一首绝句” ? (4分)9
18、.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而蝉声的急促,在最高涨的音符处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绵绣文章被猛烈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 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简残篇,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10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依照什么顺序咏夏的? (4分)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敏于感受,巧于构思,富于联想,精于炼字见长,是一篇以见识广博,字句老辣取胜 的叙事散文。B.全文犹如一篇绝佳的咏蝉诗章,蝉声作为整体意象笼罩全文,层层递进,回旋往复,而章法 井然,形象突出。C. “有时候我们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也有所谓的天籁。”这句话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告诉人们要客观地看
19、待事物,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好,倾听自然。D.本文吸引人们的是作者细致入微的感受、新颖贴切的意象和机警而妩媚的文句。12.炎热的夏季,蝉鸣阵阵,往往让人生出无限烦躁之意,可是作者却从蝉声中感受到如绝句般的美丽,感悟到了人生的道理。这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5分)三.古诗文阅读(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21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
20、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 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 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 目陈胜。(选自陈涉世家)13 .陈涉世家选自 朝历史学家 的巨著,它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历史事实,这部书是我
21、国第一部 体通史。(3分)14 .对文段的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3分)A.叙述起义的过程,揭露秦王朝对人民残暴的统治。B.交代起义的原因,说明陈胜、吴广善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举行大事。C.叙述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D.交代起义的方法,说明陈胜、吴广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发动起义。15 .用原文句子填空。(3分)(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2)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是16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A.宜多应者功宜为王B.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C.皆指目陈胜卜者知其指.之次所旁丛祠中皆次当行17 .解释下面加点字词(4分)(1)度已失
22、期(2)等死,死国可乎(3)为天下唱(4)陈胜王()18 .翻译: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分)19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位的人。(3分)(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0.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3分)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D.沙场秋点兵。21.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
23、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B. “醉里挑灯看剑”, 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C. “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D. “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四.写作(50分)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 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 我们无数的联想请以“一枚书签”为题(也可根据上面材料自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附答案:第六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 .语文知识与运用1.B 2.D 3.C 4.C 5.D 6.A 7.(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频洲(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餐厅员工雇佣合同范本:个体雇佣店员合同协议
- 2025吊车司机安全合同协议书
- 人教版PEP2024-2025四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5型材购销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商业房产预租合同模板
- 2025家居销售合同模板
- 2025智晟人力资源公司与通许局农电工再签劳动合同
- 2025办公设备及附属设施租赁合同
- 《国防教育课》课件
- 《智慧交通建设之路》课件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小学的古诗80首(带拼音版)
- 世界现代史(上册) 马工程 02
- 第18章氢和稀有气体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饲料厂)课件
- 分 包 工 程 量 确 认 单
- 产后抑郁的护理共45张课件
- T∕CSRME 016-2021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技术规范
- 员工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要点清单
- 山东省危废处理名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