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_第1页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_第2页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_第3页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_第4页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时间:2021-06-05 20:18 来源:unknown 作者:wowglad 点击:&17 次2021年12月19日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1、地震波的频谱及其分析频谱:谐和振动的振幅和初相位那么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的关系 谱.频谱分2021年12月19日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统称为地震波的频1、地震波的频谱及其分析频谱:谐和振动的振幅和初相位那么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的关系 : 谱.频谱分为:振幅谱: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为振幅谱.相位谱:初相位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称为相位谱.作用:频率分析,根据有效波和干扰波的频段差异指导野外工作方法的选择给数字滤波和资料等工

2、作提供依据.频谱分析的方法:为了研究地震波的频谱特征,可用傅立叶变换把波形函数a (t) 得到振幅随频率的变化函数A(f),这个变换过程称之为频谱分析方法.统称为地震波的频变换到频率域中假设波形函数a(t)(1.3.1)-傅氏正变换 (1.3.2 )-傅氏反变换这两式是等价的,即A(f)与a(t)是一一对应的6脉冲函数A6 (t)函数:函数:可以看出:不同时间函数具有不同的频谱.图1.3.52、地震波的频率特征地震波是人工激发的振动,具有连续的频谱,如图1.3.6所示IfmI3 X.k.l工勤图1.3.6主频f0 :振幅谱曲线极大值所对应的频率.两者图1频带的宽度:假设|A (f) |最大值为

3、1,那么可找|A (f) |=0.707的两个频率fl和f2, 之差 f=f2 -f1为频带宽度.大量的实际观测和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地震波的能量主要分布频带是不同的.如 .3.7所示. 学 1f.-心与早微共力 xs r jk图 1.3.73、地震波的振幅及其衰减规律影响地震波激发和接收时振幅和波形的因素:激发条件.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影响.接收条件的影响.其它如地下岩层界面的形态和平滑状态.%,什图1.3.8大地低通滤波器效应: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距离或深度的增加,高频成分会很快地损失,而且波 的振幅按指数规律衰减.实际地层对波的这种改造,称之为大地低通滤器效应.波前扩散球面扩散:在

4、均匀介质中,点震源的波前为球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球面逐渐 扩展,但总能量仍保持不变,而使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减小,振动的振幅将随之减小,这 称之为球面扩散或波前扩散.设某一时刻球面的波前面 S,总能量为E,单位面积上的能量为e,那么有 其中r为半径由于E ,故,因而可得 式中c为与E有关的常数结论:均匀介质中,地震波的振幅与传播距离成反比,即按 1/r的规律衰减.吸收衰减吸收衰减: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 实际岩层并非理想弹性介质,地震波传播过 程中其质点间相互摩擦消耗了振动能量,造成地震波振幅的衰减,称之为吸收衰减.理论上证实,地震波这类衰减与f有关外,还和r有关即:A为振幅,A0为初始振幅,R为传播距离a f为与频率有关吸收系数,有时 a f的单位可用分贝表示.分贝:每 波长距离振幅衰减分贝数dB/入介质吸收系数与介质性质有: 某一种介质,吸收系数可为常数.致密岩石,吸收系数较小,一般沉积岩的吸 收系数为0.5dB/人左右. 与地震波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吸收越大.因此,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高频成份损失较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