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XX项目地基静力载荷试验报告_第1页
桂林市XX项目地基静力载荷试验报告_第2页
桂林市XX项目地基静力载荷试验报告_第3页
桂林市XX项目地基静力载荷试验报告_第4页
桂林市XX项目地基静力载荷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月历桂林市X公司与桂林市XX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拟联合兴建桂林市XX工 程,其中一期工程G1G5、D1-D7、会所及幼儿园的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已由 甲方委托我院(以下简称乙方)完成。为了进一步确定-2层粘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甲方继续委托我院对该粘土层进行三个点的地基静力载荷试验。接 受任务后,乙方即于2003年12月13日20日进行了为期8个昼夜的现场测 试工 作;之后,于20日22日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工作。整个试验测试及资 料整理工作由我院XXXXXXXXX共同完成,XXX参加了现场测试工作。二、试验点位置选择及完成的试验工作量本次静力载荷试验位置选择主要依据勘察报告中-2粘

2、土层的分布特征、试 验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情况,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分别选定场地111#129#及119#钻孔等3个试验点。后因试验条件所限,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将 119#钻孔改为103#钻孔,实际试验地点为111#、129#及103#钻孔等3个试验 地 点。共完成静力载荷试验工作量如下表1。静力载荷试验工作量表1试验地点(位置)试验点编号试验类型试验深度(米)111 #钻孔No.1静力载荷试验0.80129#钻孑LNo.2静力载荷试验1.70103#钻孔No.3静力载荷试验1.40三、试验设备及主要技术指标1 .加荷设备:为立式油压千斤顶,最大出力400kN,加荷顶出力精度误差小于士

3、1%,加荷顶最大行程100mm,承压板为圆形厚钢板,直径56,4cm,面 积为 0.25m2。2 .反力装置:8根地锚(长2.90m,入土深度视土体具体情况为2.22.6m), 8根拉杆,8根撑杆及适当的钢管立柱等共同组成伞式构架装置。3.量测系统:百分表,检测精度为0.01m m,可估读至千分之一毫米;精密压力表,量程分为6MPa和10MPa,检测精度为O.IMPa,可估读至O.OIMPa。4 .试验技术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的规定执行。5 .加荷等级及稳定标准:本次试验加荷等级按预计总加载量的1/10确定,其中No.1试验点为12级,N

4、o.2、No.3试验点均为10级,级差均为50kPa。加载 后,地基沉降的相对稳定标准为连续两个小时,每一小时内的沉降量增量小于0 . 1 m m。加载后,地基沉降量的测记时间为0分、10分、10分、10分、15分、 15分、30分各测记一次,然后每隔30分测记一次,直至稳定为止。6 .试验终止标准:(1 )承压板周围出现裂缝;(No.2)(2)累计沉降量已大于承压板直径的0.06倍。(No.1、No.2、No.3)四、试验点工程地质条件概述试验场地位于桂林市桂大路以西、五里店路以南, 桂林砂轮厂职工宿舍区西侧。场地地基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冲洪积粘土、冲洪积含卵砾石粘土以及泥盆系上统融县组灰

5、岩。其中 填土层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厚度变化大,承载力低。粘土层主要分为可塑与硬塑 两种状态,个别地段分布有软塑状态。可塑状态承载力较低,硬塑状态承载力较 高,土层的空间厚度变化较大。含卵砾石粘土与粘土层相仿,在硬、可塑状态时承载力较高,软塑状态时承载力低,该层土的空间厚度变化也较大。本次试验主要 是测定可塑硬塑状态的冲洪积粘土-2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No.1试验点位于111#钻孔西侧,地表为0.8m的填土,0.8m之下即为试验 土层,其岩性为粘土,黄褐色,稍湿,坚硬硬塑状态,含少量植物根系,局部含 石英砂粒,手捏呈碎裂状。该点加压至600kPa后,累计沉降量已达破坏标准,试 验终止。No.

6、2试验点位于129#钻孔以西约5m,1.2m以上为杂填土,1.23.7为结 构疏松的粘土,1.7m到达试验土层,其岩性为粘土,棕黄棕红色,稍湿,硬可 塑状态,结构较松散,手捏呈碎粒状,内含少量石英砂粒,偶见植物根系及有机质 浸染斑点,可见少量虫孔。该点加压至500kPa后承压板周边出现裂缝,最大缝宽 1mm,延伸长度50mm。累计沉降量也已达到破坏标准,试验终止。No.3试验点位于103#钻孔南侧,地表12m为填土,其下即为试验土层,该 点试验深度1.4m,试验土层的岩性为粘土,黄褐色,稍湿,硬可塑状态,含少量植 物根系,局部含石英砂粒,手捏呈碎粒状。该点加压至500kPa后,累计沉降量已达破

7、坏标准,试验终止。五、试验资料整理与成果1 根据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表,分别计算出每级压力下的沉降量及累计沉降 量,见表2。根据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表,绘制S-T曲线,详见附图附图3静力载荷试验各级压力下的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总表表2压力 Pi(kPa)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No.1 (111#)沉降S(mm)00.110.810.8351.180.891.762.014.4273.5184.5624.7859.17侏稳定)累计沉降量刀Si (mm)00.110.921.7552.9353.8255.5857.59512.02215.54 20.102

8、24.887 34.057No.2 (129#)沉降S(mm)累计沉降量刀& (mm)压力 Pi(kPa) 050100150 20025030035040045050000.3850.531.1752.692.544.339 4.857.29 7.459 4.96 (未稳定)00.3850.9152.094.787.3211.659 16.509 23.799 31.258 36.218压力 Pi(kPa)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No.3沉降S(mm)00.190.4750.781.42.585.144.4695.9355.9357.53 (未稳定

9、)静力载荷试验各级压力下的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总表(103#)累计沉降量刀 Si (mm) 00.19 0.665 1.445 2.845 5.425 10.565 15.034 20.969 26.904 34.4342 .根据每个点的Pi、ESi的关系绘制P-S曲线,并用Excel进行曲线拟合 详 见附图4附图6。3 .承载力特征值fak的确定承载力特征值fak的确定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执行,即(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 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3) 当不能

10、按上述2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根据上述规定,结合本次实验各试验点拟合后的P-S曲线及地区经验,确定各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如表3。由表3可得,-2层粘土的平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8kPa各试验点承载力特征值fak表3试验地点(位置)试验点编号承载力特征值fak(kPa)确定方法111#钻孔No.1240按条款(3)129#钻孔No.2215按条款(3)103#钻孔No.3230按条款(3)六、结论与建议本次试验严格按国家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执行。试验结果与场地土层的实际 情况相吻合。No.2

11、试验点由于大树根系的影响,结构较为疏松,故承载力相对较 低,No.1试验点土体含水量较低,呈坚硬硬塑状态,故承载力相对较高,No.3 试验点土体结构的致密程度与稠度状态介于上述两个试验点之间,其承载力特征值 也介于两者之间。综合分析三个点的试验结果及其实际情况,在土体结构及稠度状 态相同情况下,-2层粘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采用220 kPa 0建议在施工中,对结构较疏松的土体作适当压实或采取其他适当加固措施,防止生产及生活废水浸泡地基。0-5-10-15-20呼-25沆-30-35-400-5-10米-15S -20沉-30-35-40时间T (分时间T (分附图 2 No.2 (129#) S-T 曲线500kPaoo-41.i1 I1V_1 I-1时间T (分钟)60120180240300o2乙、一 ml Ink、5 o2 35050kPa .100kPa150kPa+ 200kPa一 250kPa300kPa 350kPa400kPa450kPa500kPa附图3No.3(103#) ST曲线压力P(kPa)100 150 200 250 300350 400 450 500 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