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_第1页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_第2页
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白僵菌与绿僵菌介绍白僵菌 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具有营养器官-菌丝和繁殖器官 -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白僵菌的分布范 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 2000 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 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 6个目 15 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 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不断产生白僵素(大环脂类毒素)和 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使体液发现机能发 生变化,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白僵菌分类: 常见白僵菌共有三种:球孢白僵菌、小球孢白僵菌、卵 孢白僵菌。球孢、小球孢、卵孢三种白僵病菌,其不同发育 阶段,虽具有共同的形态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区 别是:球孢和小球

2、孢白僵菌, 分生孢子虽都为球形或卵形 (约 各 50% ),均生于对称成直角的茸状产孢细胞顶端,分生孢 子梗呈直角分支聚成集团。 所不同的是前者孢子大, 一般 2.5 3.0 微米,菌落呈平绒状,在明胶培养基本逐渐从白色变 到乳白色,而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培养的底部无色或淡黄色。 后者孢子较小,一般为 2-2.5 微米,菌落白色至乳白色初为 疏茸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乳粉状的孢子层,不使马铃薯琼 脂培养基斜面变色,但在清淅明交培养基上呈粉红色,颜色 很不显著,而且 10 天后便消失。卵孢白僵菌不同于前两种 的主要特征,是其分生孢子大多是亚园形或椭圆形,而且分 生孢子开差较大,一般为2.0-6.0X

3、1.5-4微米,生于产孢细胞 顶端新延伸的 “乙” 形丝形器上, 菌落表面高低不同, 白色, 初为茸毛状或棉絮状,后期形成粉状,在明胶培养基的底部 呈深红色至桑色,某些菌丝命名马铃薯培养基呈不同程度浅 紫色至红色。目前在农业部登记的白僵菌有两种:一、白僵菌(beauveria)名称又为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是生物源杀虫剂。原药外观为乳白色粉末,制剂外观为乳黄 色粉状物。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植物源杀虫剂。 本 产品主要通过触杀作用,可以穿透昆虫体壁,在昆虫体内增 殖,进而致死目标害虫。外观为土灰色条状。所谓白僵虫就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昆虫体上,在高 温条件下,即

4、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以昆虫体内的血细 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 大量增殖, 以后菌丝穿出体表, 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害虫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 虫。白僵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 (2428C,相对湿度90%左右, 土壤含水量 5以上)才能使害虫致病。害虫感染白僵菌死 亡的速度缓慢,经 46 天后才死亡。白僵菌与低剂量化学 农药( 25对硫磷微胶囊、 48乐斯本等)混用有明显的增 效作用。注意事项(1)养蚕区不宜使用。 (2)菌液配好后要于 2 小时内用完, 以免过早萌发而失去侵染能力,颗粒剂也应随用随拌。不能 与化学杀菌剂混用。 (3)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4)人体接触过多, 有时会产

5、生过敏性反应,出现低烧,皮肤刺痒等,施用时注 意皮肤的防护。 (5) 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用。绿僵菌绿僵菌中文通用名 : 绿僵菌 类别:真菌杀虫剂 其他名称 : 黑僵菌 性状 : 本剂为活体真菌杀虫剂,真菌的形态接近于青霉素。 菌落绒毛状或棉絮状,最初白色,产生孢子时呈绿色。制剂 为孢子浓缩经吸附剂吸收后制成。其外观颜色因吸附剂种类 不同而异,含水率小于 5%。分生孢子萌发率 90%以上。 绿僵菌属半知菌类、丛梗菌目、丛梗霉科、绿僵菌属,是一 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应用其防治害虫的面积超过了 白僵菌,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能够寄生于多种害虫的一类真菌,通过体表或取食作用 进入害虫体内,在害

6、虫体内不断增繁殖通过消耗营养、机械 穿透、产生毒素,并不断在害虫种群中传播,使害虫致死。绿僵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对人畜无害,同时还具有不污染 环境、无残留、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中国研究开发绿僵菌起步晚,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在菌 株选育、 生产工艺、 剂型和防治对象上已有长足进步。 目前, 重庆大学基因研究中心完成了杀蝗绿僵菌生物农药的研制, 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生产的产品已在国内多个省份示范 试验。与传统的化学药物不同,绿僵菌复合剂用虫生真菌消灭 白蚁、蝗虫等害虫。田间大规模应用试验的结果显示,绿僵 菌能适用于室内外,在防治桉树白蚁方面具有用量少、成本 低,保证苗木成活率 95以上的特点。据悉,目前绿僵菌灭 白蚁、蝗虫的方法已经作为国家重点推广应用项目,可广泛 应用于农田、林木、桥梁等多个领域的防治工作。每株桉树 增加 2 分钱的成本,就能使 95以上的桉树逃脱白蚁的摧残。 注意事项应用绿僵菌防治农林害虫应与虫情预报、气象预报紧密配 合,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