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胃的内镜诊断_第1页
皮革胃的内镜诊断_第2页
皮革胃的内镜诊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皮革胃的内镜诊断1997 年 7 月 1999 年 6 月, 我院检查胃镜 13650 人次,查出进展期胃癌 730 例,检出率 5.35 ,其中皮革胃 36 例,占进展期胃癌的 4.9 。1. 一般资料:男 26 例,女 10 例,男女 =2.6 1, 年龄 3774 岁,平均 57.5 岁,病程 10 天 1 年,平均 3 个月。主要症状依次为上腹隐痛、腹胀、呕吐、进食受阻、消瘦、纳差,乏力、贫血、黑便、腹水、腹块等。2. 内镜表现: (1) 病变部位:累及全胃 16 例( 自贲门或胃底至胃窦 ) ,胃体胃窦 14 例,仅累及胃窦 6 例。 (2) 胃粘膜表现:粘膜光滑伴充血,糜烂或出血似

2、胃炎样改变8 例;粘膜呈结节或颗粒样隆起伴或不伴皱襞肥厚、糜烂、溃疡 28 例。 (3) 胃腔形态变异: 36 例均见不同程度胃腔变形,表现为胃腔容积缩小,镜身抵达幽门距离缩短,胃角正常形态消失。 (4) 胃动力障碍:表现胃壁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充气后扩张受限或不张,胃底者潴留液较多。3. 病理结果: 36 例均通过内镜下病理活检证实,其中 6 例初次活检阴性,随后经反复多次活检而确诊。病理类型:腺癌16 例,粘液细胞癌 13 例,低分化腺癌 7 例。4. 误诊情况: 36 例中有 6 例误诊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其中 3 例因症状不见改善短期内复查胃镜再次活检确诊,另 3 例经 X 线钡餐

3、检查提示胃癌后再次复查胃镜病理确诊。5.X 线检查与外科情况: 36 例中经 X 线钡餐造影者 20 例,其中 6 例先于胃镜前检查, 14 例于胃镜后进行,均见有不同程度的胃腔变形缩小,边缘不规则,蠕动差及充盈缺损等改变,提示胃癌,仅 6 例诊断为皮革样胃。在我院外科手术探查者 18 例, 8 例手术切除, 10 例因病变范围广,周围浸润粘连而失去切除机会,在探查者中手术病理与内镜病理相符。讨论皮革胃是进展期胃癌第型即弥漫浸润型的一种特殊类型 1 ,因其内镜所见胃形态呈革袋样改变而得名。本病虽属晚期,但常有误诊或漏诊。据国内资料记载,其误诊率高达 10 302 。本组误诊率为 16.6 ,均

4、为胃炎样皮革胃误诊为慢性胃炎。为提高内镜对皮革胃的诊断率,结合本资料,现将皮革胃诊断特点介绍如下:(1) 男性及中老年多见,病程较短,平均约3 个月。起病隐袭,多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有上腹隐痛、腹胀、呕吐等伴恶病质表现。 (2) 内镜下胃粘膜病变表现多样化,但基本表现可分为三类:似胃炎样改变,胃粘膜表面光滑或伴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糜烂灶,亦称胃炎样皮革胃或胃炎样3进展期胃癌,这类皮革胃最易误诊;呈结节或颗粒样改变伴或不伴皱襞肥厚、浅表溃疡或糜烂等表现;以隆起浸润病变为主,胃粘膜呈高低不平隆起性改变,与正常粘膜界限不清。(3) 胃粘膜病变累及范围较广,多侵及全胃和胃体及胃窦,少数以胃窦部浸润为主

5、。(4) 胃腔形态发生变异 , 内镜下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胃腔变形,容积缩小,正常胃角形态消失。(5) 出现胃动力障碍。因胃壁僵为主,则胃底潴留液增多此时虽见幽门开放,但内镜却不能通过幽门抵达球部。 (6) 病理以粘液细胞癌及低分化腺癌为主。本组占 55.5 ,可见其恶性程度较高,提示预后不良。基于皮革胃的生物学特性首先侵及胃粘膜下疏松组织,然后向四周扩散 4 ,若向胃壁外层扩散,则易过早地发生腹腔浸润及转移,而出现癌性腹水或腹块,这时胃粘膜病变尚不明显,活检往往找不到癌细胞,极易误诊为慢性胃炎 4,只有在疑似情况下经反复多次多点活检才有望得到明确诊断。为此我们认为内镜对皮革胃的诊断除观察胃粘膜病变外,胃腔形态的变异及胃动力障碍是诊断的重要线索。然后再结合 X 线钡餐造影及病理检查,定会大大提高诊断率,使误诊率降低至最低。作者单位:朱明钦( 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翟力新( 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浦晓雷(南京市迈皋桥医院)参考文献1,安子元,徐大毅 . 皮革胃 20 例分析 . 中华消化杂志, 1985, 5: 227.2,郭进华,张正坤 . 弥漫浸润型胃癌的内镜诊断探讨.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36 37.3,诸兆虎,池仁远,许立华,等 .27 例胃炎样胃癌的临床分析 . 中华消化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