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二讲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_第1页
2011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十二讲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讲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盐类的水解【考纲要求】1 1 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导致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原因,能熟练地写出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2 2 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微粒浓度之间存在的几种等量关系的应用。3 3 掌握对离子共存问题的分析与判断。4.4. 了解其它水解反应类型。理解水解反应能否进行到底的条件。 酸碱中和滴定【考纲要求】1 1 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2 2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和特点、对仪器洗涤的要求3 3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批示剂的选用以及滴定终点的确定4 4 能正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

2、误差分析。一、 盐类的水解:1.1. 概念:在溶液中 _ 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所电离的 _ 或_ 结合生成的 _的反应。2 规律:有弱就 _ ,无弱不 _ ;都弱都 _ ,谁强显 _ ,同强显 _ 。3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_内因:_ ; (2 2)外因: 温度 _PHPH 值。练习写出下列物质水解的离子方程式NaNa2C0C03FeChFeCh4.应用配制 FeClFeCl2溶液时,既要加 _ ,其作用是 _ ;又要加_ ,其作用_ 。把 AICIAICI3溶液蒸干后在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_,其理由是 _ 。二. 酸碱中和滴定:1 1 原理:用 _ 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定未

3、知浓度的 _ 溶液,使完全反应,测出两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 _ 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2.2._关键:准确测定 _;准确判断。3.3. 仪器:(1)酸式滴定管:构造特点:_ 下端是旋钮精确到2_ 不能盛放的溶液:_ 。(2)_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的溶液: _。(3) 锥形瓶4.4.操作:(标准浓度 HCIHCI 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NaOH.准备:查漏T洗涤TT装液体TT读数.滴定:(1 1)用_滴定管移取一定体积的 NaOHNaOH 到_中,力口_ ,在瓶底垫_ ;(3)_滴定时左手 _、右手_ 、目光注视。(4) 终点判断:_(5) 读数时注意:视线与 _。(6)重复滴定:

4、目的减少误差5.5.误差分析:(针对上面实验)1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使滴定结果 _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用含NaNa2COCO3杂质的 NaOHNaOH 固体来配制未知浓度的溶液,使测得的 NaOHNaOH 浓度,使滴定结果 _。3洗涤锥形瓶后,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然后装待测的NaOHNaOH 溶液,用标准 HCIHCI 溶液滴定时,对测得的结果_。4装 HCIHCI 溶液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终了无气泡,结果 _。参考答案一、 盐类的水解:1.1. 概念:在溶液中 盐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所电离的H H 或 0H0H 结合生成的弱电解质的反应。2 . .规律:有弱就 水解

5、,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 1)内因:离子本身性质。(2 2)外因: 温度 浓度 PHPH 值练习写出下列物质水解的离子方程式W2COCO3COCO31 1 2 2 3 3 4 4 5 5 6 6+ + H H2O O = = HCOHCO3+ + OHOH3+把 AICIAICI3溶液蒸干后在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AIAI2O O3,其理由是AICIAICI3+3+3 H H2O O= = AI(OH)AI(OH)3+ + 3 3 HCIHCI 2AI(OH)2AI(OH)3= AlAl丄OpOp + + 3 3 H H/0/0二.

6、 酸碱中和滴定:1 1原理:用 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使完全反应,测出两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 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2.2.关键:准确测定 体积 ;准确判断反应终点。3.3.仪器:2 酸式滴定管:构造特点:a a:下端是旋钮 b b :精确到 0.01ml0.01ml不能盛放的溶液:碱性溶液。3 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的溶液: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4锥形瓶4.4. 操作:(标准浓度 HCIHCI 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NaOH.准备:查漏T洗涤T润洗T装液体T调整液面T读数.滴定:(1 1)用碱式滴定管移取一定体积的NaOHNaOH 到锥形瓶

7、中,力口 2-32-3 滴酚酞溶液,在瓶底垫一张白纸;(3) 滴定时左手 控制旋钮、右手振荡锥形瓶、目光注视 锥形瓶内颜色变化。5终点判断: 红色变无色,并且半分钟之内不变色6 读数时注意:视线与 滴定管内液面最低点相平。(6 6)重复滴定:目的减少误差5.5. 误差分析:(针对上面实验)1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使滴定结果偏低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用含NaNa2COCO3杂质的 NaOHNaOH 固体来配制未知浓度的溶液,使测得FeClFeCl3FeFe +3+3 H H2O O = = Fe(OH)Fe(OH)3+ + 3 3 H H4.应用配制 FeCbFeCb 溶液时,既要加铁粉,其作用是防治 FeFe2+2+被氧化;又要加稀盐酸,其作用防治 FeFe2+2+水解的 NaOHNa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