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课中学生 生生互动”能力的培养摘要:所谓”生生互动”是指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敢于发表 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见解和主张,并敢于对别人的见解发表 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形成课堂讨论的氛围,达到生生撞 击的目的。采用这种形式,可以高效能,大面积地训练学舌 的多种能力,达到学生之间平等竞争,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之目的。关键词:科学课生生互动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 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 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科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 一定
2、要向学生传递多少科学知识和概念,而应该向学生提供 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 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因此, 培养学生在科学课中善于质疑,敢于对老师和同学的见解提 出疑问,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科学课中尤为重要, 自本学期担任科学课以来,为了培养学生 生生撞击”的能力, 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确立学 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这种互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 地位呢?特级教师章鼎儿在 科学课编辑部与厦门市教育学 院初教室联合举办的教研活动中,做
3、了精彩的讲话,从三个 细节的处理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细节一: 课堂教学中提问谁”的处理。对这个问题,大 家会毫不犹豫地说,不就是学生吗?大不了就是 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吧。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章老师却给了大家不曾注意或关注不够的思考:学习有困难的那 部分学生,不爱学习的那部分学生,老师有没有问到,如何 去问他们,如何让他们主动发问?章老师用他自己的做法给大 家作出了解答:问他们简单的问题;课前先把问题和答案告 诉相应学生;鼓励学生到时举手,上课时再提问他;下次则 只先告诉学生问题,不说答案,让学生预先考虑,再主动来 回答这样的循序渐进,必定能够让这一部分学生都能参 与互动
4、,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一个看似简单的做法,体 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心关爱,体现了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 真谛。细节二:学生回答问题面向谁”的处理。长久以来,没有谁对学生面向黑板,面向老师回答问题提出过异议。在这 里,章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不让学生面向学生, 让学生也像老师一样直接面对同伴回答问题,讲述理由?其实,学生的回答并不只是对老师而言,他更重要的是面向全 体同学,让大家都获得提高,让大家都明白自己的理解,分 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让学生身体转个方向,看似小事,但却 体现着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体现着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的转变。细节三:红黄蓝的故事”的处理。这是章老师自己的教学体验。
5、章老师这样讲述了故事的情节:第一节课,章老师 准备好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液体,在讲清了实验的相关 步骤与注意事项后,将三种颜色的液体同时发给学生,让学 生通过不同颜色液体的勾兑,不同量的勾兑,观察会出现哪 些不同的颜色。章老师满以为学生会与他设想的那样勾兑出 不同颜色的液体来,并回答好老师设想好的问题,从而顺利 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事与愿违,学生们最后只看到了把三种 颜色的液体全混在一起了的颜色。因为他们不停地勾兑,只 注意了倒液体,忘了量的多少和及时停下来观察。第二次上课,章老师不把三种颜色的液体一起发下去 了,而是只发两种颜色的液体,让学生操作完并汇报后再发 另一种颜色,让学生继续操作,结
6、果学生能按老师的设想进 行操作、观察,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这两节课,一样的内容,但却不一样的收效,体现的就 是教师的教学设想、教学组织是否符合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特点。第一节课的失败,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好奇、 好动,不易控制自己行为这一特点。而第二节课,教师考虑 到了这一点,并采取有效方法控制了学生的心理、行为,因 而收效也就必然会不一样。以上三个细节,看似简单,但却包含着许多观念的更新, 思维角度的变换,体现出一位教师是否真正以人为本,以学 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像章老师那 样,不断地从小事中,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多思考,多探 究,多实践,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
7、生为主体”,真正改变教学观念,真正实践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要求。一、巧设序曲,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路在短时间内是否能够 打开,能否讨论起来,发言是否踊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 情感有很大的关系。兴趣和情感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 入、过程与效果。传统的教学,教师一般喜欢学生在课前预备时背背古 诗、口诀,以及唱歌等,不能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达不到 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的。在科学课中,如何设计序曲,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服务呢?在稻谷的观察这一课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我在口袋里分别放了一个橘子和一块红领巾,让学生通 过摸来猜猜里面是什么。摸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观察技能,三 年级
8、的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观察训练,基本上能够猜出口 袋里放的是什么东西,再让学生说明猜测的理由,再把猜到 的东西奖励给猜对的学生,这样,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积极 探索的情感,为整堂课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相互讨论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如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方面的特 点,就必须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时时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 声,一位高高在上的,居高临下的教师,绝对不会使他的课 堂充满童趣。于是我们的办公室里放满了孩子们喜欢的玩 具,布袋熊,四轮车,我们看孩子们喜欢看的书,玩孩子们 喜欢玩的玩具。我们曾经为了研究如何让模型飞机飞得更 远,而像孩子们那样一次又一次地试玩,曾经像孩子们一样 在秋
9、天时收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落叶,并把他们当宝贝似地 珍藏起来。正因为这样,我们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大朋友, 也成为孩 子们最尊敬的科学家”。我们的科学办公室始终向孩子们敞 开着,是孩子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孩子们由怕老师变得喜欢 老师。孩子们愿意跟我们讲他们的心里话。曾经有孩子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说: 老师,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老师,你是 科学家吧?”老师,我喜欢像你这样的老师!”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老师是科学学习活 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 中的表现应给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因为我们做到了这一 点,所以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我们和学生一 起享受师生互动的
10、亲切感,对未知现象的神秘感,发现奥秘 时的喜悦感,得到肯定(验证)时的成功感,同伴合作的支 持感 使科学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二、启发思维,点拨开窍学生经过细致的研究和观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自己 的认识,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讨论一开始,有时会出现 短时的冷场,这时需要教师在启发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点 拨,不是催促学生 快说”,而是逗引学生说话的欲望。方法 有(1)教师带头打破僵局,抛”砖”弓I玉”(2)指名让平时 发言积极,思维敏捷的学生先发言。(3)事先指名个别学生稍微准备,在课堂上起带头作用。科学课程标准(3 6年级)明确指出,让探究成为儿 童学习科学的主要活动,科学探
11、究活动是以质疑、研究,发 现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的活动,为了让孩子喜欢 科学,乐于探究,我们精选了活动内容,在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养蚯蚓,养蜗牛,采落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到秋天的稻田里拾稻穗,并把拾来的稻穗加工成糙米, 我们还 异想天开”地让大米发芽 通过这一系列儿童喜欢 的活动,孩子们开始喜欢我们的科学课,喜欢我们的科学探 究活动,他们招呼我们的时候,不再叫我们的姓氏,而是叫 我们 科学老师”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已经不仅仅是老师,而 是搞研究的 科学家”。他们把我们的科学课称为科学活动课”他们从星期一开始,就盼望着上科学课,经常有孩子在上 课前问我们 老师,今天我们玩什么? ”就
12、在我们玩科学的同 时,孩子们会不时地给我们一个个惊喜。不时有孩子告诉我 们:老师,蚯蚓喜欢呆在阴暗的地方。”老师,蜗牛也有嘴巴。他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痕迹。”蜗牛喜欢吃青菜。”老 师,稻谷的两头有尖角。外面有毛,能挂在衣服上。”老师,我们加工的米和市场上买到的米不一样。买来的米有个缺 角,买来的米没有胚芽。”我种的糙米发芽了,而精米不发 芽,那一定是精米没有胚芽。” 我们现在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可谓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狂轰滥炸。我们根本不可能把样样东西都学会了,弄通了, 再去传授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 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学会探究,才能适应当今 社会,才可能积极主动
13、地去掌握科学信息。随着季节的推移,我们还将和孩子们一起玩泥土、养蚕宝宝、种凤仙花也许我们这样做比拿着一本书到教室里去讲课要辛苦 得多,但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认为这样做值得。在教学稻谷的观察时,学生大米是怎样来的还有一 定的疑问,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只知道经过加工后的大米,不知到稻谷如何快速加工成大米,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师:刚才我看到有几个同学用稻谷加工了几颗大米,今 天中午同学们吃的米就由我们剥出来好不好?生:(齐声)好,(同学们兴致很高)剥了一会儿,发现这样剥来不及,抓住时机:师:这样剥行不行?生1:不行。生2;来不及,应该借助工具。生3:把他送到城里
14、去,用机器加工生4;不用送到城里去,我好象看到过这样的工具,就 在我们村里。师:是这个吗?(播放碾米机碾米时的录象)生:对对,就是这个,他碾米的速度可快了。生:我也见过,他把稻谷加工成大米,要碾三次呢!然后引导学生明白因为经过几次加工,使稻谷里的胚芽 损失了,大米也就失去了一部分营养,所以我们要从其他食 物里面去补充营养。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教材 的作用是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 的科学书已经由 教本”转变成 学本”为了让我们的科学课堂 充满童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我们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充 分体现了这一点。如三上科学教材中的 寻访小动物一课, 对于蚂
15、蚁这种平时常见的小动物,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研 究兴趣,能不能把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放在对蚂蚁的研究中 呢?我们进行了尝试,学生既然对蚂蚁那么感兴趣,我就放 手让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去寻访蚂蚁。于是,当有的孩子 爬在地上追踪蚂蚁,我一笑置之,有的孩子翻砖倒石,我只 叫他们注意安全,有的孩子用课间餐的糕点引诱蚂蚁,我还 称赞他有创意,活动快结束时,意料之中的结果出现了,在 我完全不加点拨的情况下,学生的研究成果出来了,学生们 纷纷跑来告诉我 老师,我发现蚂蚁行动时是有路的,它总在自己的路上走。”两只蚂蚁迎面交会时会主动让路,它们真 守秩序。”它们是用头上的触角说话的,它们见面时也用触 角打招呼。”
16、我发现我们学校里有好几种不同的蚂蚁,但他 们都喜欢吃糖。”食堂旁边的蚂蚁最多”蚂蚁喜欢住干燥的 地方。”诋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儿童天生的好 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它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辰都具有 极大的好奇性,它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即使是低年级的 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 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儿童的好奇性,我们只要善加引 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儿童在课堂 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天真行为,我们不能加以否定和制止, 而是应该善加引导,要想方设法从课堂内容、组织手段,教 学习惯等多方面加以优化,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并把这种好奇心
17、吸引到学习内容上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巨 大动力,当学生发之内心地渴求去探究某项事物是,他会有 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就达到了不教自会的目的。三、生生质疑,引发争论观点一致,众口一词的现象可能有,但对有些问题应该 存在不同意见并且畅所欲言,特别是在科学观察活动时,学 生难免会有不同的见解,在一种意见占上风时,另外的潜在 的不同意见可能会占上风,此时教师要善于煽风点火,使不 同意见也有发表意见,。我还是以稻谷的观察这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这一方 面的做法。通过观察,一组学生认为稻谷是香的,另一组的学生却 认为稻谷不是香的,提出了不同意见,但因为后一组同学一 向是众望所归的 高才生”前一组同学虽然确实闻到稻
18、谷的香 味,他们并没有提出反驳,课堂上出现了短时的冷场,针对 这一现象,我设计了这样的 挑拨”过程:师:不香的吗?那你们刚才怎么说是香的?师:你们这么没花头的,这么快就被他们驳倒了?生1:不,我们确实闻到了稻谷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我 们组的四位同学都闻到了。生1:可能他们的鼻子都感冒了,所以闻不到。生2;我们确实没有闻到,难道我们组四个人都会感冒 吗?生1:但我们确实是闻到了,可能是你们闻的方法不对 吧,你们是怎么闻的,能闻给我们看一看吗?生2:我们是这样闻的。(拿起一颗稻谷,放到鼻 子边闻一闻)生1:怪不得,我们是整堆稻谷闻的,(做闻的动作)稻 谷的香味很淡的,你们只闻一颗,当然闻不出来,应该
19、像我 们一样闻。教师表扬两组同学能将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实事求是说 出来,并鼓励以后要用更多的方法进行观察。四、尊重学生,顺思推进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总是希望学生沿着教师设计的路 走,一旦出现与事先设计不一致的情况,就千方百计的吧学 生的思路往自己预先设计的方向拉,甚至打断学生的思维, 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尊重学生主体的表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 性的,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确定自己的思维方向,是非常 正常的,反之,如果学生总是沿着教师的思路前进,那恰恰 是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的体现,所以,吴光鉴老师一再强调我 们要 顺着学生的思路推进”。在教学稻谷的观察这一课时,学生剥掉了几颗稻谷 的外壳,发现里面是米,并且
20、发现这样的米与经常吃的米有 比较大的区别,产生了强烈的要了解糙米和精米到底不同在 那里。这与事先设计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一致,(原先设计此时是要讲胚芽的)但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环节,我给了学生一 些精米。让他们与糙米进行比较,因为有了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通过比较,很快发现糙米与精米的不同,并且发现精米 少了胚芽,于是,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尊重,求知欲得到了 满足,教学环节也更加完善和优化。有时,学生的见解往往都是错误的,学生众口一词,坚 持自己错误的观点,这是我们许多教师最头痛的,好多教师 此时会急于把自己正确的观点塞给学生,这样就扼杀了学生 的创造性,打消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精米与糙米哪个营养好时,由于受平时习惯的影 响,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经历证明(7篇)
- 农业智能化灌溉技术应用服务协议
- 教育培训市场调查报告
- 室内设计空间分析
- 水利工程的玄机与考点解读试题及答案
- 校园设施承包协议
- 中级经济师复习知识体系评估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2025年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应急响应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水电工程相关课题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甘肃省大数据中心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崇左市人民检察院招聘机关文员笔试真题2024
- 2025-2030煤油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二模)2025年4月潍坊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香港劳务服务合同协议
- 园林喷洒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软管接头第2部分:24°锥形
- 高二下学期感恩母亲节主题班会课件
- 道路运输汛期教育培训
- 高一信息技术Python编程课程讲解
- 患者投诉处理与护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