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香菱学诗》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香菱学诗教案教学内容分析:小说节选。通过人物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对语言 特色有一定的体会。在教学中队人物言行的分析和揣摩,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而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对香菱这一形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完整的认识。教学背景分析:1.1. 学情分析:香菱学诗是初中教材中唯一入选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初三学生普遍 的认知水平,唯有充分了解相关背景,才能可能深入理解文章。2.2. 对以往教学情况的分析:以往在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教学很失败,主要问题在于没有讲清此案所涉及的错综复杂的背景, 因而学生无法理解人物、案情间微妙的关系,造成 了课堂上教师个人全

2、情投入而学生们却云里雾里的尴尬场面。第一课时思路:走进红楼梦- -走进曹雪芹- -走进红楼梦中人- -走进香菱,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为第二课时的人物形象分析做好铺垫。第二课时思路:分析学诗,理解把握人物形象,并最终联系人物在小说中的命运,实现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仅仅抓住“痴”字,痴言一一与探春对话,说探春“错了韵”痴行一一为读诗“诸事不顺” 写诗“梦中得诗”痴情一一“缘何不使永团圆”痴心一一学诗,一个孤苦无依女子苦苦追寻的唯一精神寄托。将“痴”字定位于理解香菱人物的切入点和关键。教学目标:1.1. 通过对香菱学诗过程的分析,把握香菱这一人物形象。2.2. 了解香菱的命运,引发阅读红楼梦的

3、兴趣。教学重点:把握香菱学诗中所表现的人物特点 痴教学难点:理解香菱学诗的原因,整体把握人物形象。(“诗言志”,香菱的第三首吟月诗,便是解读香菱苦志学诗原因的钥匙。补充第四十九回开篇的部分相关情节,这是对香菱学诗结果的必要交代,对整个学诗过2程更趋于完整。)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引得四百余位痴男怨女纷纷登场,又都黯然离去。这位位列情榜副册首位的香菱, 便是这幕人生大戏中公认的出场最早、最孤苦无依、最薄命的女子。而在全书的第四十八回, 作者曹雪芹通过写她“学诗”这一情节,又给予这个女子怎样一种诠释呢?有待于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上细细品读。1.1. 香菱学诗的全过程分为三阶段:拜师

4、论诗 读诗品诗 写诗改诗2.2.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一下香菱学诗学到了什么程度?一一痴二、品读学诗过程,分析人物形象1 1“拜师论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香菱的“痴”?2 2“读诗品诗”中,香菱又是如何痴迷其中的?3 3“写诗改诗”中,益发表现出的“痴迷”之态,我们来分析品位一下。三、深入探究,突破难点1.1. 读香菱的第三首诗(红楼梦的第四十九回开篇交代了香菱痴心学诗的结果,大家对其评价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2.2. 交流讨论第三首的特点,品味一下它的“新巧”与“意趣”表现在哪里?第一首:措辞不雅(月很亮)第二首:月色而非月亮第三首:句句写月,句句写人,句句抒情。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

5、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山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精华欲掩料应难一一月的光华是无法遮住的,让我们联想到一一香菱。宝玉慨叹: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性情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个人竟速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 公”。影自娟娟魄自寒一一外貌美好,内心孤寒,不也正是香菱的写照吗?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山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一一中间两联化用李白“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3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借助“月下捣衣” “秋江闻笛” “倚栏望月”等意向,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旧之情。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一一点出了全文的主旨“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借天上最孤独寂寞的女子之口, 问人间最漂泊 无依之人的心声,再合适不过了,且香菱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 她身世之可怜连思念的 亲人,所萦绕的故乡的影貌都不记得了。3.3. 香菱本出身乡宦世家,她骨子里面流淌着诗书翰墨人家的血液!这个人毕竟俗不了!4.4. 脂砚斋对香菱的评价: 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