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过秦论训练题及答案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那么知识点你 都掌握了吗?接下来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过秦论训练题及答案,一起来看 看吧。高中语文过秦论训练题1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1)因蒙故业,因遗策。()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策振长策而御宇内。()蒙故业,因遗策。()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策之不能尽其道。()(3)制覆至尊而制六合。()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吾不能举
2、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4)兵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吴起、孙膑……之伦制其兵。()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兵者,国之大事。()致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6)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低眉信手续续弹。()2.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给其归类。会盟而谋弱秦。序八州而朝同列。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天下云集响应。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吞二周而亡诸侯。乃使蒙恬
3、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外连衡而斗诸侯。(10)据靖函之固。(11)追亡逐北,伏尸百万。(1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13)却匈奴七百余里。(1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5)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答:第一问,活用的词语:。第二问,归类:(1)使动用法:;(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名词用作动词:;(5)形容词活用名词:;(6)动词活用作名词:。3 .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孝公既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威振四海。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 .下列词语在句中意义完全相同的
4、项有。爱: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士 : A.于是六国之士。B.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延:A.秦人开关延敌。B.延及孝文王、庄襄王A.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由6 己己.A.秦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B.强国请服,弱国人朝答:5 .古人为了使文章有变化,不呆滞,遇到上下文有相同的字词重复 出现的情况就用近义词代替,避免“同字互出”。这种情况在连用结构相 同的句子时,更为常见。试找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井附上相关的句 子。(1)秦孝公据靖函之固。(2)席卷天下。(3)南取汉中。(4)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
5、谋(5)宰割天下。(6)蒙故业。(7)率疲敝之卒。(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6 .对下句子的翻译正确的有:(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 十二个金属人,认为天下百姓从此懦弱无能。B.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 成十二个金属人,认为天下百姓从此懦弱无能。C.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 成十二个金属人,用这个办法削弱天下百姓。D.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经 过铸造做成十二个金属人,用这个办法来削弱天下百姓。(
6、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淋卜以为固。A.(秦始皇)踏上华山修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上占据亿 丈高的城堡,下面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他的江山)十分坚固。G.(秦始皇)踏上华山、凭借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 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他的江山)十分坚固。C.(秦始皇)凭借华山筑城,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凭借黄河修护城 河,面对着不可测量的深渊,把它们当作坚固的防卸工事。D.(秦始皇)凭借华山当做城墙,凭借黄河当做护城河,占据着亿丈 高的城墙,面对着不可测量的深渊,把它们当作坚固的防卸工事。7 .参考括号内的注释,阅读下面文字,然
7、后回答(1) - (3)题。6秦王怀贪鄙之心,行(施展)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 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治)天下始(前提)。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 离(通“罹“,遭遇)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 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掌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 危 之患也。(1)指出下面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先诈力而后仁义。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秦离战国而王天下。(2)这些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它为什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3)
8、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8 .下面有两首诗,一首是李商隐写的贾生,一首是毛泽东写的贾谊,请品读后答题。贾生李商隐贾谊毛泽东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世无伦,贾生才调更尢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可怜夜半虚前席,梁王堕马寻常事,不问苍生问鬼神。何须哀伤付一生。注:贾生诗的背景是:贾生自长沙返回,被汉文帝征见, “孝 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在坐席上移动靠近对方,形容听得入神)。既罢,日:“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1)对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贾生才调更
9、无伦”,毛诗将“更”改为“世”,更突出了贾 谊是旷世少有的才人,表现了诗人对贾生的赞美之情。B.毛诗“哭泣情怀吊屈文”,指的是贾谊的吊屈原赋,作者引此 旨在感叹屈谊和屈原一样失意不得志。C.李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以汉文帝“虚前席”的行动,从侧面表 现了贾谊令汉文帝折服的学问和才能。D.李诗“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内中也含“可悲、可叹”之意。 毛诗“寻常”,是“平常、普通”,不值得小题大做的意思。(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生“宣室求贤” “夜半虚席”,在一般封建土大夫心目中, 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李商隐却独具只眼,翻出新意。B.贾生前三句极力描写汉文帝如何虚心
10、向贾生求教,渲染一代圣君的形象,最后一句跌出真意,原来汉文帝是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君啊。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C.贾谊对贾谊因梁王堕马哀伤而死,深表惋惜。贾谊既以天下为己任,却又为梁王陪上一条性命,真是不值得啊!暗中批评贾谊 心胸过于狭窄。D.贾谊启示我们,一个人怀才不遇,原因是多方面的,贾谊仕途 多舛、赍志而没,在很大程度上事属偶然,如果不是梁王堕马,他的后半生 又当如何?9 .古人探讨秦之兴亡的诗文很多,你是否也感兴趣?请于课后把这些 诗文搜集整理一下,看看自己还有什么新的见解,写一篇短文发表出来,好 吗?。答:高中语文过秦论训练题答案1 .解析: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要注意积 累,而且要尽量
11、联系学过的课文,加深印象,进行归纳。答案:因:沿袭。(“因”与“蒙”对文同义)凭借,依仗。(“践” 与“因”对文同义)由于,选自雁荡山。因而,选自石钟山 记。于是,乘机,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经由、通过……(导引、带路)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策:马鞭子。策略。鞭策。鞭打,引申为驾驭。选自马 说。制:控制。统率。制服。规模。选自岳阳楼记。控制。选自赤壁之战。兵:兵器。军队。军备。军事,战争。选自孙子兵法 兵器。致:到,达到。得到,获得。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招致。表示,表达。选自赤壁之战。信:可靠的。言语真实,守信用。选自曹刿论战。通“伸”,伸张。选自隆中对。
12、随便,随意(信口开河)。选自琵 琶行10 解析:对于词类活用问题,要熟练地掌握判定词类活用的基本方法,比如名词如果在句中用作谓语,或者后面带了宾语,则可断定 其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宾语,或者位于定心词组中心语的位置,则可 断定其活用作名词。动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则是活用为名词;动词和后面的宾语如果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特殊的使动或意动的关系,则是一般动词活用为使动和意动用法。如此等等,务必非常熟悉。答案:第一问,句中活用的词语有:(1)弱,形容词活用动词,使 动用法。序,名词活用动词潮,动词使动用法。席、包、囊,名词活用作 状语。云、响,名词活用作状语。(5)小弱,形容词活用
13、 动词。亡,动词 使动用法。北,名词活用作状语。愚,形容词 活用动词,使动用法。外,名词活用作状语;斗,动词使动用法。(10)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1)亡、北,动词活用名词;伏,动词使动 用法。(12)利、便,形容词活用名词。(13)却,动词使动用法。(14)帝王, 名词活用动词。(15)亡,动词使动用法。第二问,归类:(1)使动用法:(11 )(13)(15) ;(2)名词活用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1)(5)(8); (4)名词活用作动词:(2)4 ; (5)形容词活用名词:(10)2; (6)动词活用作名词:(11) o11 解析:对于通假字,一要熟练掌握常见的通假用字,二是
14、只有在用其本义在文中不能得到合理解释时才考虑通假替代,三是要注意上下文,例 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中的“弊”字,课本上释“弱点、毛病”,取其本 义,不妥,应释通“敝”,疲敝、困敝。因为这个句子与前文“而天下诸侯 已困矣”相照应,知“弊”即“困”之义;又后有“率疲弊之卒”佐证。答案:衡,通“横”。没,通“殁”。从,通“纵”。弊,通“敝”。振,通“震”。何,通“呵”。倔,通“崛”。景,通 “影”。12 解析:此题旨在启示我们注意多义词。A.吝啬、吝惜。B.爱护、珍惜。土,古时四民之一,位于庶民之上。谷梁梁传:“古者有四民:有土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土民,学道艺和习武勇的 人。A.延纳,延
15、请。B.延续,延长。通“敝”,困敝,疲敝。A.形容 词使动用法,使……变弱小,肖U弱。B.形 容词,弱小。答案:。13 解析:本题旨在了解古文中为避免“同字重出”而用近义词替代的 手法。掌握这一点,对于利用“对文见义”的方法来解读生疏难懂的文言词12答案:(1)拥雍州之地。(拥、据,近义。)(2)包举宇内,囊括(包举、囊括、并吞、席卷,近义;宇内、四海、八1荒、天下,近义。)(3)西举巴蜀。(举、取,近义。)(4) ……之属通其意,……之伦制其兵。(徒、属、伦,近
16、义。)(5)分裂山河。(分裂、宰割,近义。)(6)因遗策。(因、蒙,近义。X7)将数百之众。(将、率,近义。)(8)氓隶之人,迁徙之 徒。(人、徒、子,近义。)14 解析:文言文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错 译或漏译;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1) “兵”指兵器,不是军队;锋镉,用了借代手法,代指兵器。“弱”形容词使动用法。(2)“践”课文注为“踏”有误。根据对文,应与“因”近义。康熙字典引释文:“
17、践,借也”,凭借。“以为”是“以(之)为",译为“把它们当作“。这个句子用了 “合叙”的方法,翻译时语序宜作适当调 整。答案:(1)Do(2)Co15 解析:这是课后阅读题,选后过秦论中篇。本段文字的突出特 征是,和课文同样,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通过阅读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先、后,形容词活用动词,意动用法,把& hellip;…放在 前头,把……放在后头。高、贵,形容词活用动词,意动用 法,以……为高,以……为贵。王
18、,名词活用 动词,统一。(2)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秦为什么灭亡。文章的论证方法有,正反对比论证,先论述秦何以灭亡,后从正面假设,秦怎样才不会灭亡:如 果秦拟用上世、殷周治国之策,则“未有倾危之患也”。而在论述秦何以灭亡的时候,又用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个推理的大前 提是: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这是公认的道理,不用证明)。小前提是: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 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前面已列出材料证明:秦王怀 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 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因此,推出的结论是:(秦)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3)译文: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 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 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 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实力;安定国家,要重2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 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它夺天下和保 天下所用的 方法没有不同。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殡葬陵园环境美化与绿化养护工作计划中级
- 船员职业发展规划书模板
- 低保招聘面试高分策略
- 户外探险俱乐部年度活动策划及安全保障措施
- 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梯队建设与组织架构优化
- 外贸业务员英语年度出口目标达成与客户维护计划
- 跨境电商工作部署与长远规划
- 特殊天气条件下电力市场交易应对措施总结
- 水泥中控面试经验
- 民航安全员应急响应演练手册
- 2.4《 气味告诉我们》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 (高立牌)SC型施工升降机说明书
- 中医基础理论-初级课件
- DL∕T 1455-2015 电力系统控制类软件安全性及其测评技术要求
- 人教版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 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 鱼腥草的药理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 广东清大智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介绍
- 长沙中心医院体检报告
- 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变革
- 0和它的数字兄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