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练案2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选择题 1. (2017 银川模拟)下列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B ) A. 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无子西瓜 B. 某人由于血红蛋白中的某个氨基酸发生改变,导致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S 型 DNA 和 R 型菌混合培养出现 S 型菌 D. 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不但有黄色圆粒,还出现了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解析将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染色体变异; 镰刀型 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S 型 DNA 和 R 型菌混合培养出现 S 型菌是基因重组的
2、结果;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不但有黄色圆粒, 还出现了黄色皱粒、绿色 圆粒和绿色皱粒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2 . (2017 南昌测试)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导学号 21962795 ( A )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 的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基 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在镜检某基因型为 AaBb 的父本 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 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 解析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减数
3、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即生殖细胞 的形成过程中,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某片段的移接, 可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 中,错误;同卵双生兄弟的性状差异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可能是基因突变或环境导 致的,错误;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错误;基因型由 AaBb 变为 AaB, 此种变异为染色体变异,错误。 3. 下图为人 WNK4 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 知 WNK4 基因发生 种突变, 导致 1169 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导学号 21962796 (B ) 廿熬體:GCG 1#枣龍 t AAA. AAG 导学号 219
4、62794 2 WNK4S 因 -G G G A A G C A G Y C C T T C G T C 善电 BE 胺:CAG. AA 眷眾臨 GAAh GAG l 鏗握粳:ACC 正常凿白匝 甘潁酸-粉岂战-答拭醸胺 丙氨酸:GCA II6S 169 1170 艾务 fit 按:AAU A. 处插入碱基对 G C B. 处碱基对 A T 替换为 G- C C. 处缺失碱基对 A T D. 处碱基对 G C 替换为 A T 解析 根据图中 1 168 位的甘氨酸的密码子 GGG可知 WNK 基因是以其 DNA 分子下 方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转录形成 mRNA 的,那么 1 169 位的赖
5、氨酸的密码子是 AAG 因此取代赖氨酸的谷氨酸的密码子最可能是 GAG 由此可推知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处碱基 对 A- T 被替换为 G- Co 4. (2017 新乡一中月考)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 E2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它 的等位基因 E,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 21962797 ( D ) A. 基因 E2形成日时,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其上的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 B. 基因 Ez突变形成 日,该变化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导致的 C. 基因 Ez 形成 E 时,定会使代谢加快,细胞中含糖量增加,采摘的果实更加香甜 D.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该种群
6、基因库中基因 E2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改变 解析发生基因突变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变, A 错误;由题中信息可知该基 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发生变化, 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或缺失导致终止密 码子提前出现,B 错误;基因突变的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不一定能产生优良性状,因此不能 确定该基因突变能使代谢加快、 果实变甜,C 错误;突变形成的基因 巳若在自然选择下能保 留下来,则基因库中基因 E2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若不能则相当于基因库未改变, D 正确。 5 .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 213 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 210 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 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
7、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 导学号 21962798 ( D ) A. 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 B. 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 C. 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 D. A、B 都有可能 解析突变后少了三个碱基对, 氨基酸数比原来少 1 个;若少的三个碱基对正好控制 着原蛋白质的一个氨基酸, 则少一个氨基酸,其余氨基酸顺序不变, 若减少的三个碱基对正 好对应着两个密码子中的碱基, 则在减少一个氨基酸的基础上, 缺失部位后氨基酸顺序也会 3 改变;若减少的不是三个连续的碱基对,则对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影响将更大。 6. (2018 黑龙江省伊春二中高三期中 )如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 其中
8、a、b 是核 酸链,c 是肽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21962799 |( C )4 GCC b CGC CGG I J c 稱貳瀬 蒂貳瀬 A. 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 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C. 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D. 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解析bc表示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A 错误;密码子的第三个氨基酸改变时,其 所编码的氨基酸有可能保持不变, B 错误;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C 正确;除图示情况外,突变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而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添属于 染色体变异,D
9、 错误。 7. 自然界果蝇的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现用一对野生型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 突变型雄果蝇。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 突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 21962800 ( D ) A. 该突变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 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 C. 若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 D. 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一定来源于母本 解析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替换, A 正确;自然界果蝇的 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 说明野生型是纯合子, 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 个基因发生
10、了基因突变,若该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说明该突变是显性突变, B 正确; 若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可能是显性突变,也可能是隐性突变, C 正确;若该突变基因 在常染色体上,则可能来自于母本或者父本, D 错误。 &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 X 染色体上,B 和 b 指导合成的肽 链中只有第8 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 X1BXb(如图所示)。h为 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 B 始终连锁在一起,h纯合(XhBB、X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21962801 |( C ) GCC 5 A. B 是 b 的等位基
11、因,B 是 b 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6 B. 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C. 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 X 染色体分别携带 B b 基因,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D. 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 Fi不会出现棒眼雄果蝇 解析B 和 b 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 8 位的氨基酸不同,B 是 b 基因碱基对替换导 致的,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 A 项正确;h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核基因,其转录场所只 能是细胞核,翻译的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B 项正确;B、b 基因在 X 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 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基因,不可能是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 C 项错
12、误;棒眼雌果蝇的基因 型为 XhBXb,野生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为 XbY,Fi中XhBY致死,不会出现棒眼雄果蝇, D 项正 确。 9如图表示在生物的一个种群中某一基因的类型及其关系。下列不能从图中分析得到 的是导学号 21962802 ( D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基因突变的特点。 A 基因可以突变成 ai、a?、a3,说明基因 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同时 A 基因可以突变成 ai基因,ai基因也可以突变成 A 基因,说明基因 突变具有可逆性;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几种,其根本原因是其碱基的序列不同。 iO .下列育种或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解析B 项中单倍体育种是将离体的花药通过
13、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 然后再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ii.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 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缺失染色体上 具有红色显性基因 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 b(见右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 A. 表明基因的突变B. 表明基因的突变具有可逆性 导学号 2i962803 ( B ) 普適怖崔 单伯 体青种 坑虫棉花 纯弁子植抹 A 剋 S墩活曲 次级搐母细胞 C D 7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 i 或 2 上的基因 b 突变为 B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导学号 2i962804 (
14、D ) 8 B.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 3 与 4 自由分离 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突变植株为父本,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为 b 和 B,后者花 粉不育。正常情况下测交后代表现型应都为白色性状, 而题中已知测交后代中部分为红色性 状,推知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含 B 基因的可育花粉,而产生这种花粉最可能的原因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12.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 21962805 |( C ) 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
15、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所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A. B. C. D.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 即对某种生物而言,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 低的,正确;自然突变具有普遍性, 正确;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 即多数是有害的, 但也有少数对生物体是有利的,错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是不定向的,正确;基因 突变是随机发生的,错误。 、填空题 13. (2017 西安模拟)图 1 为具有 2 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 (纯 种)的一个 A 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 B 基因
16、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 A 基因和 B 基因是独立 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21962806 TGC A慕因 TGC AGG TCC ACG TGC 9 (2) 图 2 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 它的基因型为 _AaBB(写 Aa 不正确)_ ,表现 型是扁茎缺刻叶(写扁茎不正确)_,请在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表示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可 _。 (3) 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为什么? 该突变均为隐性突变, 且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甲和乙的体细胞中, 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 递给子代。 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
17、。 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试管苗, 让其自交,其子代 即可表现突变性状 。 (4) a 基因和 b 基因分别控制两种优良性状。请利用已表现出突变性状的植株为实验材 料,设计实验,培育出同时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植株 (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杂交育种 P aaBBx AAbb J Fi AaBb J ? F2 A_B_ A_bb aaB_、aabb 选择双隐性性状(aabb)植株 (5) 该种植物野生型都为矮茎,现在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高茎植株。若已证明高 茎为基因突变所致, 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 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 加以判定。 选用多株突
18、变型植株自花传粉, 若后代出现野生型, 则为显性突变所致; 若后代全为 CGT CAA GTT CC A GGT (1)上述一个碱基的替换 (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 10 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解析(1)由图可知甲植株和乙植株都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2)因为 A 基因和 B 基因是 独立遗传的,所以这两对基因应该分别位于图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又由于甲植株(纯种) 的一个 A 基因发生突变,所以该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 AaBB 性状是扁茎缺刻叶。(3)植株虽 已突变但由于 A 对 a 的显性作用,B 对 b 的显性作用,在植株上并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当 突变发生于体细胞时,突变基因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要想让子代表现出突变性状,11 可对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而后让其自交,后代中即可出现突变性状。 (4) 杂 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两种方法都能达到育种目的。 (5)野生型都为纯种,若是显性突变则突 变型有杂合子与纯合子之分,若是隐性突变,则不发生性状分离。 14. (2018 淄博一中高三期中)在一个鼠(2N)的种群中,鼠的毛色有野生型黄色 (A)、 突变型灰色(a 1)和突变型黑色(aj 三种表现型,基因 A 对 ai和 a?为显性,ai对 a?为显性,三 (1) 由图可以看出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 _缺失、替换_能导致基因突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辣椒种植机械化推广与劳动生产率提升
- 2025-2030辣椒油树脂生产工艺升级与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趋势报告
- 2025-2030辣椒制品出口贸易壁垒与国际化战略研究
- 2025-2030超低损耗光纤商业化进程与长途干线网络改造商机报告
- 2025-2030购物袋行业数据资产价值挖掘与应用场景报告
- 2025-2030购物袋行业共享经济模式探索与平台搭建报告
- 2025-2030购物袋印刷工艺革新与品牌视觉营销效果评估报告
- 2025-2030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市场渗透率预测
- 2025-2030航空航天新材料研发趋势与产业化突破方向分析报告
- 2025-2030腊味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与产地认证价值挖掘研究报告
- 2025年服装行业快时尚营销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税法试卷含解析及答案
- 花卉工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顺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主要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
- 2023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面试笔试真题题答案
- 护士长述职报告PPT通用模板
-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课件第五章
- 某公司保险项目保险建议书课件
- 六大茶类制作加工及品质特征 培训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