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一)假如,天空中突然不见了阴晴圆缺变化无穷的月亮,世界将会 怎样?人类将有何反应,作何感想?将来,或许是不远的将来,便有 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叫“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是 已经存在了 46亿年的月亮,其存在的合理性却遭到了质疑:一二十 年来,相继有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月亮是引 发地球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的说法,乃至建议政府摧毁月球。1991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数学教授亚历山大阿比安曾 异常肯定地说:“我现在无法预测人类何时会摧毁月球,但这件事 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据说,美国政府的确曾经有过
2、在月球表面引 爆原子弹以摧毁月球的计划。但是,经过权衡,这一计划的风险过 大,使得该计划以流产告终。10年之后,又有五名俄罗斯科学家称月球是一只体格庞大的 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将地球拉歪了,使得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无 常,导致地球自然灾害不断。而如果将月球摧毁,地球也就不再倾 斜。如果地球的倾角变成0度,季节变化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 地球就会拥有适宜的气候,沙漠会变成绿洲,农作物会茁壮成长。 克里姆林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幕人士表示,俄罗斯政府向这些 科学家承诺,将对这一建议的可行性进行认真的研究。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耸人听闻的大事件。此时此刻,作为有着悠久的仰望星空历史的诗歌大国的一个匆 匆过
3、客,我的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众多与月亮有关的美好诗句:张若 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 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朦胧美丽而又无奈哀愁的世界与人生,是如此地真实与亲切,令人留恋 不已。当然,科学家和政府也可能在摧毁那个上帝创造的、业已存在 了 46亿年的月亮之后,弄一个人造月亮,悬在天空,以安慰我等有 怀旧情结的人们。但是,假造的月亮,真的能有安慰心灵的作用吗?我深表怀疑。(摘自2011年12月24日“新华网”,有删改)1 .科学家要求摧毁月亮的理由是什么?假如没有了月亮,会给人 类带来哪些好处?(4分)2 .第段画线句中的“据说”能删去吗?
4、为什么?(3分)3 .假如真的摧毁了月亮,世界将会怎样?请你发挥想象,写出可 能出现的情形。(不少于三点,3分)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1 .理由:月亮是引发地球许多自然灾害的罪魁祸首 (2分)。好处: 季节变化就将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就会拥有适宜的气候,沙漠 会变成绿洲,农作物会茁壮成长,人们就不会挨饿 (2分)。2 .不能去掉(1分)。“据说” 一词表明美国政府摧毁月球这一信 息并不确定(1分);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3 .每一个黄昏过后,大家焦虑地等待,却再也没有等到月亮升 起。潮水慢慢平静下来,海洋凝固成一面漆黑的水镜,世界变得
5、清冷幽寂。正要登陆月球的太空船,在星海中迷航,没有人知道 他们在哪里。与月亮有关的美好诗文不再出现。(只要想象合理即可,每点1分)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二)近年来,地球表面的温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很多科学家认为, 这是二氧化碳增多的结果。一方面,全世界目前每年向大气中排入 50多亿吨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本应为绿色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 的玻璃遮在地球上空,使得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那么,有没有办法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增加了呢?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让二氧化碳重新变成对人类有用的东西。科学家发 现,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极高,能将二氧化
6、碳转换为对人 类有用的物质。于是有人设想,利用生物技术大量培养浮游生物, 这就等于建立起了一座大型海上工厂,以太阳光为能源,用细菌和 藻等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回收有用的物质。也有的科学家设想,用现代的技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 回收、液化,然后倒进深海海底的凹处,让它们在海底和碳酸钙进 行中和反应,这样就可以把二氧化碳储存起来。还有科学家设想,将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 气体,又是极有用的还原剂。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变废为 宝了。从理论上讲,把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并不复杂,只要给二氧 化碳的碳两个电子,就可以大功告成,但实际上做起来却不这么容 易。法国的一批化学家起初在水溶
7、液中用电化学的方法供应电子, 想把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但结果很不理想,因为在水溶液中无 法用电化学方法供应大量能量,也就无法使二氧化碳获得电子。法国能源研究所的一批化学家,别出心裁地利用一种含有氮、 碳、银、钻的大环化合物为催化剂,通电后使二氧化碳顺利地变成 了一氧化碳。但应用这项技术获得一氧化碳的成本太高,因而只是 在理论上有价值,不能进入实际应用。尽管如此,人们在这方面进行的尝试还是大有益处的,一旦找 到了再生二氧化碳的实用方法,就会使我们居住的地球获得新生。(选自人类科学史上等待回答的未解之谜)1 .为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增加,科学家设想了哪些办法?(3分)2 .第段划线句中的“
8、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3,结合语境,回答下列问题。(3分)(1)第段中说“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请问:“这一点”是 指什么?(1分)(2)阅读两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列举“法国化学家把二氧 化碳变成了一氧化碳”的实验。(2分)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链接材料的看法。(3分)材料一:CO福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目前国内有关研究部门已 经利用该技术提纯一百多种生物的精素,尤其是在生物制药领域和 食品保健品等方面,国内已经有几套工业装置。材料二:应用CO2弋替Ar用于转炉炼钢吹炼气,可大幅度降低 炼钢成本。材料三:CO2可用作汽水、啤酒、可乐、碳酸饮料等充气添加剂。 美国人均消耗饮料为147公斤
9、,全球的饮料人均消耗量为 21.3公斤 /年。而我国在98年,饮料人均消耗仅为4.5公斤/年。近年来, CO2f乍为饮料添加剂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1,利用生物技术大量培养浮游生物,用细菌和藻等微生物固定二 氧化碳;用现代的技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液化,把二 氧化碳储存起来;将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3分,每点1分,意 对即可)2 .不能删(1分)。“目前”的意思是“现在”(“时下” “眼 下” “现今”)的意思,说明“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入 50多亿吨 二氧化碳”只是现今的状态,并不涵盖过去和将来,如果删去了, 意思就变成“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入 50多亿吨二氧化碳”,与原 意不符(1分,划线句写出其中一句亦可,意对即给分)。这个词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3 .(1) “这一点”是指将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1分)(2)举法 国化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食品杀菌设备合作协议书
- 心理健康课件存档方法
- 空乘说课课件视频大全
- 空中飞屋儿童课件视频
- 2025年消防装备生产与销售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电力设备买卖与检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物业管理租赁合同
- 2025版银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食品运输质量保障合同
- 2025版旅游景区夜间守护更夫工作聘用合同样本
- 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与备案服务协议
- 超高层公共建筑 投标方案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桥梁检测车租赁合同
- 膝骨关节炎中医护理
- 数控车床安全培训课件
- 全媒体运营师舆情监测技巧与建议
- 2025届广东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海域价格评估技术规范
- 2020-2025年中国船用发动机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题》教学大纲
- 煤矿多工作面平行交叉协调作业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