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案2_第1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案2_第2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案2_第3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案2_第4页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 跳水说课稿一、说教材跳水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训练主题是 :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 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 本单元训练主题与各单元文化主题的融合 : 抓 关键词句,品读文字中的生活,感受生活中智慧的灵光。跳水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 一只猴子把船 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 孩子为了追回帽子 走上橫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 , 命令儿子跳水 , 使孩子转 危为安。教材的编排意图是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 学习船长在危急中 , 冷 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了解作者记叙一件事情经过的方法。本篇课文

2、情节惊险 , 扣人心弦,易于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 形象 逼真的教材插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二、学情分析孩子们在暑假读过女水手日记,对文中所描述的内容 , 应该不 是很陌生,对于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也有一定了解,这篇课文不是很 长,学生读起来比较好理解。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 , 依据课程标准 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 梳理出文章所描写的角色,知道他 们之间的联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 学习用注意事物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 抓住二、三、四自 然段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猴子的放肆和孩子的着急以及水手的 三次大笑和孩子的神态变化,正

3、是因为水手的三次笑 , 而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重点读孩子获救的段落, 引导学生想象船长当时是怎样想的, 感受船长的当机立断、沉着果敢 , 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 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3、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 谈谈自己最想对水手、孩子、船长说些什 么,学习船长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 展、变化的。2、学习船长急中生智 , 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五、说教法 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认知能力 和已有知识经验 ,本课教学充分体现 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情感 为主线 引导学生

4、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 2. 语言点拨 3. 抓重点词句 4, 朗读感悟等等。六、说学法1. 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比如“哭笑不得” 、“气极了”、“吓呆 了”、“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 结合语言环境,对这些词句的未尽之意进行表象理解体会孩子和水手们的心情,这是在巩固和运用以前的读书方法。2.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自由读,默 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故事中 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色身上去体会。3. 自觉运用和积累词语: 比如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角色之

5、类间 发生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强调用词来概括其主要内容和感受在学 习“孩子处境危险”时,用提示句“当时的情形真是呀 ! ”引导学生 用上千钧一发、万分危急、迫在眉睫等词语。4. 小组合作与交流七、说程序(一)激趣导入,整知感知以体育运动项目跳水引入课文, 与文中的跳水对比来激发学习兴 趣,交流作者的资料,在初读课文后吗,让学生明确课文所描写的角 色,和这些角色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调动其学习 积极性。(二)自主探究感悟情理 以“你认为这个惊险故事中的关键性人物到底是谁呢?”进入文 章,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抓住二、三、四自然段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体会猴子的放肆和孩子的着急。 以及水手

6、的三次大笑和孩子的神态变 化,正是因为水手的三次笑,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重点读孩子获救 的段落,引导学生想象船长当时是怎样想的,感受船长的当机立断、 沉着果敢,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 不要一时冲动。讲读一、二段时 , 在弄懂段意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取乐、放肆、 哭笑不得”这些重点词。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使学生知道水手取乐猴 子是故事的起因。三、四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 , 自悟去体 会文中角色特点, 重点抓住孩子情绪变化和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办 法三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文。1孩子情绪变化的探究以孩子的情绪变化为线索, 引导学生懂得孩子情绪变化原因有

7、三 方面:猴子的放肆,水手的过分,孩子的不冷静,从中告诉学生做事 要冷静要考虑后果,开玩笑要注意分寸。2抓重点语句体会险境利用幻灯出示惊险语句, 先让学生自主感悟孩子的险境然后通过 指导朗读、 填读形容危急情况的词语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使学 生入情入境达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效果。3寻求挽救办法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 , 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依据 这一理论 ,我设计了这一环节 ,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 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办法后,发现均不很得当,从而得出:船长 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五、六自然段集中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所以在教学这部分

8、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先通过体会船长心情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使 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然后通过分析跳水的好处, 为什么用 枪逼孩子跳水来学习船长在危急中, 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 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三)总结全文学习表达方法精读全文后结合板书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最 后以“你想对孩子、船长、水手说些什么?”结合教学,使学生既对 本课知识有及时的整理,又感到意犹未尽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17. 跳 水【教学内容】教科书P8788内容。【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

9、境。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 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学习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2.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如何得救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1.同学们, 你们喜欢看跳水吗?这是一项体育项目, 在各种赛事上, 我国的体育健儿在 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我们要欣 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2.出示课题, 看了课题, 你想知道些什么? (谁跳水?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况下跳 的水

10、?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等。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3.跳水是谁写的?你还知道什么?(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自学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3.再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熟、读通顺。4.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字、词的掌握情况。(1)出示电脑课件,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这些生字词你掌握了吗?想一想:这 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2)理解词语。 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然后在小组内互相 交流,教师

11、做适当点拨。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朗读课文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师生进行评议。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3.在书中标画出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他们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船长要孩子跳水, 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孩子得救了。 )四、自主合作,学习课文1.课件出示思考题: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 境十分危险?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在班上 汇报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五、品读感悟,理解重点 通过刚才的学习,

12、同学们不但对课文做了细致的学习,还做了认真的讨论探究,这 对我们学习文章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尝读书的果实。学生品读课文中 的段落,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品读以下段落。(一)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1.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 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 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1)指导学生理解“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因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2)“哭笑

13、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 水手们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3)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 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 轻易便宜了它;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 服它。)2.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它用后脚钩住绳子, 把帽子挂 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 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

14、摇晃 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引导:区分“气急了”与“气极了”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 端横木的原因。(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 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二)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只要孩子 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等 词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1.学习方法引导: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可联系上文。2.出示电脑课件, 指导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

15、 横木的宽度, 理解孩子的危险 境地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3.引导: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4.指导朗读: 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 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5.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你们读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师欣赏了!(三)看到这里紧张吗?你想救他吗?如果当时你就站在甲板上, 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 你会怎样做呢?你想用什么办法救孩子?赶快想办法,时间可不等人啊!(让学生各抒己见)采用小组讨论的办法,逐个分析,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 (找海绵 垫(床上被褥)、让水手围

16、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机、让水手上去救孩子)(四)这些办法实际上都不行,默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 什么作用? (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 这句话是个过渡句, 上文讲孩子处境危险, 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五)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 那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自读课文的最后两 个自然段,看一看船长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再把这几个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船 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1.研究:如果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小组展开辩论)2.研究:船长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机智、勇敢、果断。 )3.研究:“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

17、相矛盾吗?(不矛盾。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 )(六)船长逼孩子跳水的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作为 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七)文章对船长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但却把一个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船长形象活 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觉真实又生动。这种对人物的描写手法,是我们在写 作中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六、总结全文,深入感悟1.教师结合板书总结全文。2.学习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事不要慌,不要束手无策,要 想办法,用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 )3.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