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写块、插入块、编辑块、属性定义块分解_第1页
cad写块、插入块、编辑块、属性定义块分解_第2页
cad写块、插入块、编辑块、属性定义块分解_第3页
cad写块、插入块、编辑块、属性定义块分解_第4页
cad写块、插入块、编辑块、属性定义块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建和使用块一、创建新图块(一)创建新图块的三种方式要创建一个新图块,首先要绘制组成图块的实体,然后用创建块的相应命令完成块的创建。AutoCAD 2006提供了三种方法调出创建新图块的对话框。菜单方式:【绘图】一【块】一【创建】图标方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 电创建块按钮。键盘输入方式:BLOCK(二)创建新图块下面我们介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来创建一个新图块。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创建块”按钮 电后,AutoCAD 打开“块定义”对话框,如图8-1所示。8-1块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中各部分的功能如下:1 .“名称”文本框在其中输入图块名称。2 .“基点”选项组用于确定图块插入点位置。单击拾取点按钮,

2、然后移动鼠标在绘图区内选择一个点。也可在X、Y、Z文本框中输入具体的坐标值。3 .“对象”选项组选择构成图块的对象及控制对象显示方式。单击“选择对象”按钮, AutoCAD将隐藏块定义对话框,用户可在绘图区内用鼠标选择构成块的对象,右击鼠标结束选择。则块定义对话框重新出现。单击“快速选择”按钮,打开快速选择对话框。用户可通过该对话框进行快速过滤,选 择满足一定条件的对象。选择“保留”选项,则在用户创建完图块后,AutoCAD将继续保留这些构成图块的对象,并将它们当作一个普通的单独对象来对待。选择“转化为块”选项,则在用户创建完图块后,AutoCAD将自动将这些构成图块的对象转化为一个图块来对待

3、。选择“删除” 选项,则在用户创建完图块后,AutoCAD将删除所有构成图块的对象目标。4 .“预览图标”选项组控制是否显示图块图标。选择“不包括图标”选项后,AutoCAD将不会显示用户新定义图块的几何轮廓图标。选择“从块的几何图形创建图标”选项后,AutoCAD将在“预览图标”选项组的右边显示用户新定义图块的几何轮廓图标。5 .“插入单位”列表框设置当用户从 AutoCAD设计中心拖放该图块时的插入比例单位。6 .“说明”列表框用户可在其中输入与所定义图块有关的描述性文字。7 .“超级链接”按钮打开“插入超链接”对话框,可用它将超链接与块定义相关联。【例8-1】绘制一个螺钉,并将其定义为块

4、。(1)用AutoCAD 2006绘制如图8-2所示的螺钉,(具体尺寸可查有关手册)。(2)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创建块”按钮,打开如图8-3所示的对话框。(3)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块的名称:螺钉(4)在基点选项组中单击“拾取点”按钮,然后在绘图区单击一点作为基点。(5)在对象选项组中单击“选择对象”按钮,然后在绘图区选取所绘制的螺钉。按回车返回对话框。(6)在“预览图标”选项组、“插入单位”下拉列表框及“说明”列表框的选择如图8-3所示。乒8-2螺钉图8-3块定义对话框按上述方法创建的块,只能在定义该块的图形文件中使用。为了能在其他文件中也能引用该块,必须要使用“写块命令”命令(WBLOCK )

5、将创建的块存储起来。二、块存盘和插入图块(一)块存盘将已创建的块存储起来,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在命令行输入 WBLOCK后回车,打开“写块”对话框,如图 8-4所示。2 .在“源”设置区中,选择“块”单选按钮,并在右边的下拉例表框中选择已定义的 块,如“螺钉”。如果当前没有定义块,可选择“对象”按钮,此时利用“写块”对话框中“基点”和“对象”设置区定义块;或选择“整个图形”按钮,将整个图形定义为块。置。在“插入单位”3 .在“目标” 设置区的“文件名”和“位置”的下拉列表框中设置块的名称和存储位 下拉列表框中设置块使用的单位。图8-4写块对话框4 .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块保存在所指定的

6、位置。(二)插入图块当块保存在所指定的位置后,即可在其他文件中使用该图块了。图块的重复使用是通过插入图块的方式实现的。在AutoCAD 2006中最常用的插入图块的方式是用插入图块对话框,调出该对话框的方法有三种:菜单方式:【插入】一【块】图标方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强插入块按钮。键盘输入方式:INSERT用上述任意一种方法,AutoCAD将打开如图8-5所示的对话框。该对话框有四组特征参数(要插入的图块名、插入点位置、插入比例系数和图块的旋转角度)用户必须定义。1 .“名称”下拉列表框指定要插入的块的名称,或指定要作为块插入的图形文件名。用户可在下拉列表框中输入或选择所需要的图块名。单击“浏

7、览”按钮,可打开“选择图形文件对话框”,选择所需 要的图形文件。图8-5插入图块对话框2 .“插入点”选项组用于确定图块插入图形中时在图形中插入点的位置。该选项组有两种方法决定插入点位置:选择“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则用户可在绘图区内用十字光标确定插入点。不选择“在屏幕上指定” 复选框,用户可在 X、Y、Z三个文本框中输入插入点的坐标。通常我们都 是选择“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来确定插入点。3 .“缩放比例”选项组用于确定图块在 X、Y、Z三个方向上的缩放比例。该选项组有三种方法决定图块的缩放比例:选择“在屏幕上指定” 复选框,则用户可在命令行直接输入 X、Y、Z三个方向 的缩放比例系数。不选择

8、“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则用户可在 X、Y、Z文本框中直接输入X、Y、Z三个方向的缩放比例系数。选择“统一比例”复选框,表示X、Y、Z三个方向的缩放比例系数相同,此时用户可在 X文本框中输入统一的缩放比例系数。4 .“旋转”选项组确定图块的旋转角度。选择“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则用户可在命令行直接输入图块的旋转角度。不选择“在屏幕上指定”复选框,则用户可在“角度”文本框中直接输入图块旋转角度的具体数值。5 .“分解”复选框如选中“分解”复选框,该复选框决定插入块时是作为单个对象还是分解成若干对象。只能在X文本框中指定比例系数。【例8-2】 在图8-6中A处插入已保存的块“螺钉”图8-6图8-8

9、1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块”按钮,打开如图8-7的对话框。图8-7插入对话框2 .单击该对话框中“浏览”按钮,选择已创建好的块“螺钉”,此时在【名称】框中即 会出现“螺钉”。【插入点】选项组,【缩放比例】选项组,【旋转】选项组的设置如图 8-7所 示。3 .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返回到绘图窗口。4 .在绘图窗口选择好插入点位置,单击鼠标左健,即可将图块插入到所指定的位置。如图8-8所示。第三节图块的属性一、图块属性的概念AutoCAD中,用户可为图块附加一些可以变化的文本信息,以增强图块的通用性。若图块带有属性,则用户在图形文件中插入该图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按属性为图块设

10、置不同的文本信息。这点对那些在绘图中要经常用到的图块来说,利用属性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在机械制图中,表面粗糙度值有3.2、1.6、0.8等,若我们在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图块中将表面粗糙度值定义为属性,则在每次插入这种带有属性的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图块时, AutoCAD将会自动提示我们输入表面粗糙度的数值,这就大大拓展了该图块的通用性。二、建立带属性的块(一)定义属性在AutoCAD中,我们经常使用对话框方式来定义属性。打开该对话框的方法有两种:菜单方式:【绘图】一【块】一【定义属性】。键盘输入方式: ATTDEF启动ATTDEF命令后,AutoCAD打开如图8-9所示的“属性定义”对话框。该对话框

11、各部分功能如下:图8-9属性定义对话框1 .“模式”选项组用于设置属性模式。属性模式有4种类型可供选择:(1) “不可见”复选框,若选择该框,表示插入图块并输入图块属性值后,属性值在图中将不显示出来。若不选择该框, AutoCAD将显示图块属性值。(2) “固定”复选框,若选择该框,表示属性值在定义属性时已经确定为一个常量,在 插入图块时,该属性值将保持不变。反之,则属性值将不是常量。(3) “验证”复选框,若选择该框,表示插入图块时,AutoCAD对用户所输入的值将再次给出校验提示。反之,AutoCAD将不会对用户所输入的值提出校验要求。(4) “预置”复选框,若选择该框,表示要求用户为属性

12、指定一个初始缺省值。反之, 则表示AutoCAD将不预设初始缺省值。2 .“属性”选项组用于设置属性参数,包括“标记”、“提示”和“值”。定义属性时,AutoCAD要求用户 在“标记”文本框中输入属性标志。在“值”文本框中输入初始缺省属性值。3 .“插入点”选项组确定属性文本插入点。单击“拾取点”按钮,用户可在绘图区内用鼠标选择一点作为属 性文本的插入点,然后返回对话框。也可直接在 X、Y、Z文本框中输入插入点坐标值。4 .“文字选项”选项组确定属性文本的选项。该选项组各项的使用与单行文本的命令相同。5 .“在上一个属性定义下对齐”复选框选择该框,表示当前属性将继承上一属性的部分参数,此时“插

13、入点”和“文字选项” 选项组失效,呈灰色显示。(二)建立带属性的块属性定义好后,只后和图块联系在一起才有用处。的操作步骤为:1 .绘制构成图块的实体图形。2 .定义属性。3 .将绘制的图形和属性一起定义成图块。J七图 8-10图 8-11【例8-3】建立一个带属性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图块。向图块追加属性,即建立带属性的块图 8-12第一步:绘制如图8-10所示的表面粗糙度符号。第二步:选择菜单【绘图】一【块】一【定义属性】菜单,打开“属性定义”对话框,对话框中各部分的设置如图8-9所示。单击“拾取点”按钮, AutoCAD将隐藏“属性定义”对话框而切换到图形窗口,在如图8-11所示水平线左上方取一

14、点。AutoCAD返回到“属性定义”对话框。在“属性定义”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在绘图区将看到如图8-12所示的图形。第三步:在命令行输入“ WBLOCK ”,回车,打开“写块”对话框。利用此对话框,我 们可以将绘制的图形和属性一起定义成图块,并存入我们指定的位置。在“写块”对话框中,单击“拾取点”按钮,设置“基点”为粗糙度符号的下尖点;单 击“选择对象”按钮,选择整个图形;在“目标”设置区中输入文件名、图块存放位置及插 入单位。如图8-13 “写块” 对话框中所示。图8-13写块对话框(三)插入带属性的块带属性的块插入方法与块的插入方法相同,只是在插入结束时,需要指定属性值。具体

15、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打开一个需要插入块的图形文件,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块按钮,打开“插 入”对话框。2.单击对话框中的“浏览”,选择已定义好的带属性的图块。3 .设置插入点、缩放比例和旋转角度。4 .单击“确定”按钮,然后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所需要的文本信息即可。第四节 编辑图块的属性在AutoCAD 2006中,编辑图块属性的方式有三种。如图 8-14所示。下面我们对每种方式逐一介绍。图案埴充(也多段歌D样条曲线多WM)图像在位编辑外部参照和段圆卜DDDlJa)册复慎偏隆块说明团文字B单个(斗一全局块属性管理黑(电图8-14编辑图块中属性的菜单一、利用“增强属性编辑器”编辑图块属性在A

16、utoCAD 2006中,打开“增强属性编辑器”对话框的方式有三种:1 .双击要编辑属性的图块。2 .图标方式:单击“修改n”工具条中的彩编辑属性按钮。3 .菜单方式:选择菜单【修改】一【对象】一【属性】一【单个】。利用上述方法中的第一种,我们可直接打开如图8-15所示的对话框。而用第二、三种方法,则在单击相应按钮或【单个】菜单时, AutoCAD在命令行会给出如下信息:“选择块”,用户只有在选择了带有属性的块后,AutoCAD才会打开如图8-15所示的对话框。图8-15属性编辑器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显示了所选图块的属性。用户可利用该对话框修改属性。(1 ) “选择块”按钮利用此按钮可选择带属性

17、的块。(2) “应用”按钮该按钮可将修改后的属性应用于图形中的块。(3 )案性”选项卡显示每一个属性的“标记”、“提示”和“值”。但用户在这里只可以修改“值”(4 )"文字选项" 选项卡如图8-16所示,用户可对框中的文字属性进行修改。图8-16文字选项的选项卡(5 ) “特性”选项卡定义属性所在的图层及属性文字的线宽、线型和颜色。二、禾J用“ATTEDIT”编辑图块属性启动“ATTEDIT ”命令的方法有两种:菜单方式:【修改】一【对象】一【属性】一【全局】。键盘输入方式:ATTEDIT启动ATTEDIT命令后,AutoCAD会在命令行给出操作提示,用户可按提示操作, 这

18、里不再赘述。三、利用“块属性管理器”编辑图块属性利用“块属性管理器”,用户可方便地管理块的属性定义。例如可以编辑块的属性定义,从块删除属性,还可以在插入一个块时,改变提示顺序等。在AutoCAD 2006中,若当前图形包含块属性,用户有二种方式打开“块属性管理器” 对话框。如图8-17所示。图标方式:单击“修改H”工具条中的 区 块属性管理器按钮。菜单方式:【修改】一【对象】一【属性】一【块属性管理器】。在该对话框的属性列表中列出了所有已选择的块属性,其默认显示的属性有: 标记、提示、默认和模式。用户可通过“设置”按钮,打开设置对话框修改要显示的属性条目。该 对话框各按钮的含义如下:1 .“选择块”按钮:用户可使用点设备从绘图区中选择一个块。2 . “块”下拉框:该框显示了所有当前图形中具有属性的块定义。用户可以从中选择 要修改属性的块。3 .“同步”按钮:使用当前定义的具有属性的特征,修改所有已选择块的实例。它不 影响块中任何已赋予属性的值。图8-17块属性管理器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