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 1薯类作物新品种创制与清洁安全加工主题专项 项目申报指南任务一 鲜食优质薯类品种选育及采后贮运项目 1 :鲜食薯类作物新品种选育1. 目标任务集成薯类作物鲜食型品种选育的杂交亲本选配与杂交技术、 杂交 后代鲜产早期鉴定技术以及主要品质、 抗性高效鉴定技术, 研究鲜食 型品种的花青素、胡萝卜素、纤维和蛋白质等品质形成规律,建立食 用型甘薯和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抗病育种技术体系。 通过杂交育种, 培 育营养保健、商品性好的鲜食型紫肉与红心型甘薯和早熟优质鲜食型 马铃薯新品种。2. 考核指标育成甘薯紫肉或红心鲜食型新品种 2 个,其食味优于国家对照, 干物质率高于 22%,亩产 2000 公斤以上
2、。紫肉甘薯花青素含量高于 5mg/100g 鲜薯,红心甘薯胡萝卜素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高于 2.5mg/100g鲜薯和5% (鲜薯);育成马铃薯鲜食型新品种1个,亩产 比国家对照品种高 10%,品质、抗晚疫病、病毒病抗性、商品薯率等 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育成蔓尖菜用甘薯新品种 1 个,茎尖光滑无茸毛, 抗性好,茎尖产量高于国家对照 5%,食味评分高于国家对照。每个 新品种示范面积 1000亩。3. 经费设置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 150万元项目 2 :鲜食甘薯贮运技术研究与应用1. 目标任务 开展鲜食甘薯安全贮运、售前品质提升及商品化以及鲜切甘薯、 保鲜茎尖等产品的关键生产技术, 解决我市甘薯
3、鲜食供应链短、 鲜食 甘薯商品化率低、贮藏过程腐烂率高等问题, 。2. 考核指标鲜食甘薯规模贮藏 120 天,腐烂率控制在 5%以内,失重率低于 8%,形成鲜食甘薯贮藏技术规范 1套和鲜食甘薯质量分级标准 1 个, 推广应用3000吨。鲜切甘薯的贮藏期达到10天,不褐变,失重率V 5%,无软化腐败;保鲜甘薯茎尖贮藏期达到 1 5天,商品率高于 95%。 建成鲜食甘薯、鲜切甘薯、保鲜茎尖等产品中试或产业化生产线 1-2 条。申请专利 1-2 项。3. 经费设置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 100 万元。自筹及配套经费不低于 50 万元。任务二 加工专用型甘薯品种选育及薯类清洁安全加工项目 3:优质高干
4、加工专用甘薯新品种选育1. 目标任务 集成淀粉加工型和薯干 (红心)加工型甘薯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 与杂交技术、 杂交后代干物质产量早期鉴定技术, 筛选淀粉品质及抗 旱、耐瘠、抗病等特性的高效鉴定技术,研究白心和黄心淀粉型品种 的淀粉形成规律。 通过杂交育种及其相关研究, 建立加工型甘薯优质 高产抗病育种新体系,培育高淀粉、高产优质的加工专用新品种。2. 考核指标育成甘薯加工型品种 2 个,淀粉加工型品种干物率和亩产分别不 低于35%和2200kg,或淀粉产量比国家对照增产10%以上;薯干(黄 心)加工型品种干物率和亩产分别不低于 33%和1800 kg,商品薯率 85%以上,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
5、 6%。每个新品种示范面积 1000亩。3. 经费设置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 150万元项目 4:甘薯淀粉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1. 目标任务开展甘薯淀粉生产工艺、 设备、副产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成套技 术开发与应用, 实现绿色可持续生产, 大力提升我市甘薯淀粉生产技 术水平,减少浪费,防止环境污染。解决我市传统甘薯淀粉生产方式 粗放、生产污水未有效治理、薯渣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效益低下 等问题。2. 考核指标优化改进甘薯淀粉生产工艺, 改造形成新型甘薯淀粉机械化生产线 1 条,淀粉提取率大于 85%(中、小型甘薯淀粉生产企业 70%),淀 粉质量尤于国家标准。 生产用水节水 40%,与传统薯
6、类淀粉生产污水 比较,有机污染物量减少 90%,可直接排放。 以薯渣等副产物综合利 用开发食品新配料或新食品 2-3种,副产物综合利用率 90%,申请发 明专利 1-2 件。建立甘薯淀粉清洁生产示范线 1 条,并推广使用 5 家 以上。3. 经费设置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 120 万元。自筹及配套经费不低于 150 万元。项目 5:薯类食品安全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1. 目标任务以标准化、 规范化加工为要求, 利用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改造 我市传统薯类加工业,同时开发特色饮品、休闲系列、主食系列、保 健配料等产品,延长薯类产业链,提升产品安全质量。解决我市薯类 湿淀粉贮藏过程易发酵变质、粉丝等主流
7、产品加工过程标准化程度 低、产品质量层次不齐,缺乏有效的质量判别手段和相关标准等问题。2. 考核指标制定湿淀粉大池安全贮藏操作规范 1 套,贮藏期可达 10个月, 无明显的发酵和变味;制定适度规模粉丝厂良好生产技术规范 (GMP)1 套,推广使用 5家以上;建立纯红薯粉丝质量标准及快速 检测方法各 1 个;形成薯类特色饮品、休闲系列、主食系列、保健配 料等 6-8 个新产品的成套标准化生产技术、 产品标准和标准化生产规 范。申请专利 2-3 项。形成 2-3 种薯类食品安全规范生产技术体系, 并建立年产量达到 2000吨示范生产线 2 条,产品安全质量优于国内 同类产品。3. 经费设置市级财政
8、科技经费不超过 160 万元。自筹及配套经费不低于 200 万元。任务三 薯类高产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项目 6:薯类高产技术创新集成示范1. 目标任务集成甘薯脱毒种薯(苗)快速繁育技术,集成套作马铃薯 /玉米 / 甘薯适宜的全程农机农艺高产群体时空配置技术体系, 集成淀粉型甘 薯和鲜食型马铃薯绿色增产技术模式, 集成鲜食型甘薯和马铃薯品种 高品质高商品率的高产技术体系, 示范新品种新技术。 通过技术的集 成与示范,实现薯类作物专用新品种快速应用,实现节本增效、高产 优质。2. 考核指标建立甘薯脱毒种薯(苗)繁殖倍数提高 3 倍以上的技术规程 1套; 集成马铃薯 /玉米 /甘薯套作种收机械与时空配
9、套技术 1 套;集成净作 淀粉型甘薯和鲜食马铃薯绿色增产技术模式 2 套,实现化肥、农药零 增长、产量 2500 kg 以上;集成净作鲜食型甘薯或马铃薯品种主要品 质指标不降低,甘薯中薯率或马铃薯大薯率不低于 70%的技术体系各 1 套。甘薯、马铃薯绿色增产技术模式示范面积 10 万亩,辐射推广 50 万亩。3. 经费设置市级财政科技经费不超过 100 万元任务四 薯类种质资源创制项目 7:薯类种质资源特异性状挖掘与新材料创制1. 目标任务 开展甘薯、马铃薯重要种质资源的表型与遗传关联性鉴定和系统 精准评价,重点挖掘甘薯结薯集中、薯皮薄、耐低温、高低淀粉酶活 性、低多酚氧化酶活性、 SPVD 抗性等特异性状;重点挖掘马铃薯耐 弱光、抗(耐)晚疫病、高蛋白质和维生素 C 以及低还原糖和龙葵 素含量等特异性状。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 快速创制新 材料;建立甘薯淀粉加工型及甘薯、 马铃薯鲜食型品种育种的核心亲 本种质库及其遗传条形码, 创制优质、抗病、高光效的新型种质资源。2. 考核指标完成 200 份以上重要薯类种质资源品质、 抗逆性、功能性营养成 分等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与遗传关联性鉴定; 筛选获得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金建材市场趋势分析
- 区域经理用工合同范本
- 合伙买挖机没协议合同
- 代建协议如何解约合同
- 免税汽车销售合同范本
- 合伙养殖蛋鸡合同范本
- 关于增补保安合同范本
- 合同未到期转租协议书
- 厂区道路工程合同范本
- 养猪疫苗采购合同范本
- 假体周围骨折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技术管理相关知识试卷
- 2025年高等教育工学类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搅拌站员工技能考试题库
- 医院移动护理系统
-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讲座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护理查房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 4
- 法布里病护理查房
-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电路故障分析-学案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