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三版传热习题_第1页
化工原理第三版传热习题_第2页
化工原理第三版传热习题_第3页
化工原理第三版传热习题_第4页
化工原理第三版传热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热一、填空(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侧流体的温度值。(2)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_。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 K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小)一侧的值。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w接近于:值_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 热阻愈(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大、小)。(3)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其两侧的温差愈 。(4) 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扌昔施是。(5) 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

2、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膨胀节、采用浮头式 或U管式结构 ;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 增加面积, 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以提高传热系数 。(6)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 bib2b3,导热系数12 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19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流量较小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 理由。走管间, 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 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 变,在低只6值(Re 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20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传热管的壁温接近哪一种流体的 温度?壁温接近饱和蒸气的温度。21. 在列管换

3、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哪一种流体的 对流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K接近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22. 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如何确定两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 径?为什么?空气走管内,饱和蒸气走管间,以便于冷凝液的排放。23. 污油与汽油换热,如何安排两流体的流径 ? 为什么 ?污油走管内,汽油走管间,便于清洗。24. 为什么内部孔隙多的材料保温效果好 ?因为大量的孔隙中包含着导热系数非常小的气体,对导热不利,从而起到了保温的作用。25. 钢板的黑度为0.78,其反射率为多少?反射率为0.22。26. 在强化传热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想办法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由于对流传热

4、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内,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能减薄层 流底层的厚度,可以提高传热效果。27. 在夏季人们为什么爱穿浅色衣服?由于在阳光下浅色的衣服反射率较大, 吸收的热量少,使人们不至于感 觉太热。28. 换热器的壳程为什么要安装挡板?可以提高壳程流体的湍动程度,增强传热效果。29. 虽然大气层包围着地球,但阳光仍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因为空气是透热体。 此话对吗?为什么?不对,只有单原子气体和对称双原子气体是透热体,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可以部分地吸收太阳发射的辐射能。30. 间壁式换热器与混合式换热器的区别是什么?间壁式换热器是由固体壁面将冷、热两种流体分开,通过固体壁面传热, 而混合

5、式换热器中则是将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混合换热。四、计算1. 一卧式列管冷凝器,钢质换热管长为 3m直径为*25x 2mm水以0.7m/s的 流速在管内流过,并从17C被加热到37C。流量为1.25kg/s、温度为72 C烃的 饱和蒸气在管外冷凝成同温度的液体。烃蒸气的冷凝潜热为 315kJ/kg。已测得: 蒸气冷凝传热系数=800W/(mC ),管内侧热阻为外侧的 40%污垢热阻又为 管内侧热阻的70%试核算:(1)换热器每程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准);(2)换热管的总根数;(3)换热器的管程数。计算时可忽略管壁热阻及热损失, 水的比热为4.18kJ/(kg C)解: (1)换热器每程

6、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准),S;由题意知,水以0.7m/s的流速在管内流过,欲求S,需先知道每程的管子数, 每程的管子数等于所需冷却水的总流量与单管内水的流量之比。两流体交换的热量为:Q 二Whrh =1.25 315 =394kwQ =WcCpc(t2 -tj, Cpc = 4.18kJ/kg C,Wc394C pc 山J) = 4.18 (37 17 ) = 4.713 kg / S单管内水的流量为:Wc -d2 0.785 0.0212 0.7 1000 = 0.2423kg / s每程所需管子数为:Wc4.71319.5Wc10.2423取每程管子数为20,则每程所能提供的传热外表

7、面积为:5#S - :do ln_j =0.025 20 3 二-4.71m2(2)换热管的总根数;由所需的总传热面积可求取换热管的总根数。由题给数据,0.4 0.7 0.4丄)Q = K o So =tm:o:oKo0.4 0.7 0.4 丄)800 800= 476.2W/m2 C :t1- :t2 _(72-17)-(72-37) = 44.25 cIn氏1ln72-37则任务所需的传热外表面积为:3942= 18.7m2#0.4762 44.25So换热管总根数为:So18.7n = dol: 0.025 3=79.4#(2)换热器的管程数#由题意管程数为:Nt二丄=42在一单程逆流列

8、管换热器中用水冷却空气, 两流体的进口温度分别为20 r和 11or。在换热器使用的初期,冷却水及空气的出口温度分别为45r和4or,使用一年后,由于污垢热阻的影响,在冷热流体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冷却水出口温度降至38 r,试求:(1)空气出口温度为多少?( 2)总传热系数 为原来的多少倍? ( 3)若使冷却水加大一倍,空气流量及两流体进口温度不变, 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各为多少? 传热速率有何变化?变为多少? 解:使用初期(:水:空气)(4)冷却水流量加大后,换热器的使用一年后110 r40*110203820(1)空气出口温度T2题意可得:使用初Q 二WcCpc(t2 7) =W

9、hCph(T1 -T2)= KS:tm(1)使用一年后Q =2WcCpc(t2 _切=WhCph(T! _T2)= KS:tm(2)两式相比(2) / (1),得(110一-(38 - 20)10-40厂.(45-20)则:=59.6 r(2)总传热系数K /K(T1 -七2) -仃2 7) _ 65 _ 20 _ 34 2 cC .65 .In -20ln T1 七T2 7(110 -38) -(59.2 -20)72 -39.6ln 113859.6-20= 54.2 C39.6方程式/(1)式,得:(38 - 20)(45 -20)54.238.2=0.50%(3)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t2

10、及 T2一年后Q=WcCpc(t2 7)二WhCph F(3)Q =2WcCpc(t2T) =WhCph(T1 -T2)=K S tm(4)7方程(4)式/ (3),得:9#110 -T2110-59.62(tJ - 20) K 138-20 _ K 542(110_t2)_亿 _20)I11012InT2 -20#整理前半式的方程t; =39.6 -0.17917(5)由等比定理(110T2) -(t2 -20)1(110-t2) - (T2 -20)110-59.6-9-54.2, 110-t2T2 -20则,110-t241.4InT2 - 2054.2整理得,t2 =153-T2(6)

11、又因故二水:空气, K :空气,联立(5)和(6),可得:t; =29.49 ,TT=57.5乜(4)冷却水流量加大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有何变化?变为多少?,r _ (110 -29.4) -(57.5 -20)m57.5-2011029.480.6 -37.580.6In37.5= 56.3 C=56.354才 1.043有一蒸汽加热器,热方:为饱和蒸汽冷凝,T=100C ;冷方:为生垢液体升温,t20C , t2 =60 C。(1)在测试中,维持以上温度条件不变,发现蒸汽凝液流量,在清洗前后之比为1: 2。问:a那些是控制热阻?管程宜走那一方流体?简述理由;b清洗前,污垢热阻约为该时总热阻

12、的多少分数?(2)在操作中,若要求改为维持该加热器的热负荷不变。问:随着污垢的增加,调节饱和蒸汽的温度和生垢液体的流量,是否都能达到要求?简述理由(定 性分析)。注:冷方流型为湍流、面积基准和物性变化可不考虑以及清洗后的垢阻为零。解:(1) a 垢层是主要控制热阻,其次是垢层对液体的给热过程,因传热过程 的传热量取决于热阻大的一方。管程宜走生垢液体,便于清洗,便于增大流速, 可能减少垢层沉积在管子表面上,饱和蒸汽宜在管间(壳程)走,因流速对饱和 蒸汽冷凝给热系数几乎无影响,而饱和蒸汽冷凝的表面又不要求清洗, 且在壳程 流动易于及时排除冷凝水和不凝性气体。b维持A, Atm不变时:清洗前传热量Q

13、=W. = KA.itm(1)清洗后传热量Q 2Wh二KA tm(2)(1) 式与(2)式比较得:K =2K清洗前后总热阻的差值是污垢热阻 RsRsK K 2K2K所以昱=2K一 =0.5=50%R总1 K(2) 在操作中,调节生垢液体流量,企图减少垢层厚度来增加换热量,是不能满 足的,因为生垢液体以为湍流,再增加流量时,所增加的换热量决不能与所 需要的热量相当,这时会使出口温度下降。只有调节饱和蒸汽的温度来增加厶-,使其满足热负荷的要求。假设垢层热阻的增加,使其换热量减少一半,(换热量再减少即不能操作)这时蒸汽的温度提高到160C即可满足要求。假设垢层的生成,其传热面积的变化忽略不计,而传热

14、系数下降一半,则推动力.-:tm =160 一20 1660 =120增加一倍,这样即可满足其换热器的热负荷2不变。4. 有一换热器,管内通90C的热流体,膜系数为1100w/m2 C,管外有某种 液体沸腾,沸点为50C,膜系数:-2为5800w/m2 C。试求以下两种情况下的 壁温:(1)管壁清洁无垢;(2)外侧有污垢产生,污垢热阻为 0.005 m2 C/w解:忽略管壁热阻,并假设壁温为Tw(1) 当壁很薄时,根据壁两侧的对流传热方程式可得:T -TwTw -t90 -TwT1 -1100w 50158001 -:11:2则Tw =56.4 C(2)同理T -Tw _Tw _ t90-Tw

15、Tw - 501 1R01 -1+ 0.005:1:211005800则Tw = 84 C由此可知,壁温总是比较接近热阻小的那一侧流体的温度5. 流量为2000kg/h的某气体在列管式换热器的管程流过,温度由150C降至80C ;壳程冷却用水,进口温度为15C,出口温度为65C,与气体作逆流流动, 两者均处于湍流。已知气体侧的对流传热膜系数远小于冷却水侧的对流传热膜系 数,管壁热阻、污垢热阻和热损失均可忽略不计,气体平均比热为1.02kJ/kgC, 水的比热为4.17kJ/kgC,不计温度变化对比热的影响,试求:(1)冷却水用 量;(2)如冷却水进口温度上升为20C,仍用原设备达到相同的气体冷

16、却程度, 此时对数平均温差为多少? ( 3)此时的出口水温将为多少? ( 4)此时的冷却水 用量为多少?解:(1)冷却水用量;Q = Cpc & -1) = WhCph (T)- T2) q =WC 4.17(65 -15) = 2000 1.02(150 - 80)W 685kg/h(2)如冷却水进口温度上升为20C,仍用原设备达到相同的气体冷却程度,此 时对数平均温差为多少?(1)新情况原情况Q 二WcCpc(t2 7) =WhCph(T1 -T2)= KS:tmiS:tmQ =WcCpc(t2 -匕)=WhCph(T 订2)= KS:tmiS 心爲水二空气, K-:空气, 换热器与气体的

17、情况未变,Q=Q wSi=S, 故 Atm=Mm.:t(150 -65)(80 -15)=75 J2tm(150 -t2 ) (80 -20)211#t 60 C,C-:tr氏2 2=1 104w/m2 C钢的导热系数,=46.5w/ m C污垢热阻总和R= 0.0003m2 C/w解:对库存换热器进行传热能力核算Q = KoS。心其中So = n二do(L-0.1) =72 3.14 0.025 (3-0.1)=16.4(T -ti) -(T t2)t2 -tiIn 7T -t260 - 20=85.4,127-20 In127-60蒸汽冷凝宜走壳程,NaOH水溶液走管程。求管内NaOH水溶

18、液一侧的 宀23600 0.785 0.02172/2=0.67m/sduPRe 二.21 O67 1100 =10300 1041.5 1033彳7710 侥 10=9.750.583021#143 600.021丸0 80 40.580 80 4-0.023 - (Re) - (Pr) - -0.023(10300) -(9.75)-d0.021= 2560w/m2 C1Ko1100000.0252560 0.0210.002 0.02546.5 0.0230.0003 -11097Ko =1097w/m2 C换热器的传热速率Q= KoSo. tm =1097 16.4 85.4 = 1536kw该换热器的热负荷Ql -WcC(t2 - J ) = 30 1100 3.77 (60 - 20) = 1382 kw3600因为 Q Ql所以库存的换热器能够完成传热任务。另一种解法:由传热方程式求得完成传热任务所需要的传热面积为:So同上,换热器的热负荷 Ql =1382kwKo -1097w/m2 C,:tm =85.4 C 故So 138214.75m21097 咒 85.4该库存换热器所提供的传热面积的传热面积为:So二do(L-0.1) = 72 3.14 0.025 (3-0.1)=16.4因为So So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