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 .现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 混合物的质量相同,则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A. 4: 1C. 16:3D. 32:32 .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高温SiO2 +2C;Si+2CO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3 .己知固体氨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则可以加 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
2、混有少量二氧化镒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 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 而变化的图象是()氧气的质量AB.UD.0 时间4 .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4g,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1.8g,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A. AI2O3B. CuOC. CaOD. FezOj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2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 X2Y5B. X2Y3C. XY2D. X2Y6.已知某气体由H八CO,、CO、CH,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
3、其成分进行了下而的实验:将 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 成: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那么对该混 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压和C&B.可能是CO二和COc. 一定含有CO:D, 一定含有CO7 .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0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高锌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
4、不变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A. AB. BC. CD D8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单质9 .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C.组成出0、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10 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
5、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1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5),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 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2O3属于氧化物B. 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C. 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D.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量的稀盐酸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量澄石水人体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02的含量至出气体12. “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1纳米左右(1 纳米米)。
6、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从而对外做功。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溶滋中的溶质质量gA.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一0 时间 再恢复到原温度液质分/%溶的量数KNO?Ca(OH)2加热的饱和溶液的KN03和饱和溶液的Ca(OH)2 (不考虑溶剂0溶质的温度也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将水通电一段时间气体质量/5 a14
7、.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BGO是错酸钿(化学式为Bi4Ge30i2)的简称。已知在BGO中错(Ge)的化合价与GeOz中信的化 合价相等,则在BGO中钮(Bi)的化合价为()A. +5B. +4C. +3D. +215 .将5.6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 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的质量为OA. 6.4gB. 15.2gC. 16.0gD. 30.4g16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乙0反应时间十X化匕的所吊0反应H问II二 时间tA.向盛有一定量的 出。2溶液的
8、烧杯中 加入MnO2B.二氧化镒与氯酸钾混合受热C.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D.红磷在装有空气 的集气瓶中燃烧D. DA. AB. BCe C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g碳和80g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B.用酚酸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C.加热Ca(OH)z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加热一定量高钵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18.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量为26,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2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C. 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
9、完全燃烧可生成13.2g二氧化碳D. 5.2g该化合物与6.9g酒精(C2H5OH)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19 .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24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丫、Q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 9Z是反应物,X、Y、Q均为生成物 反应后X的质量为0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L 4A.B.C.D.20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a铜国飘白磷21 .小安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氧气支持燃烧,常
10、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22 .现有一包CaC0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 : 1 ,则此 混合物中Ca元素与0元素的质量比是A. 15:16B. 15:14c. 5:4D. 15:823 .下列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的是()导管内液面低 于烧杯内海面下动两液水 上移、端面平24 . (2011年浙江宁波,19题、)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 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
11、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茉氧气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3. 99. 6000反应后质量/g006. 62. 7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m的值为13. 5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25 .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的微观示意图钠原子氯原子C.氯化钠的形成氯化钠D.平均速率 560 ni-S'1 、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平均速率480 nvs-1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26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C收集氧气,证明集满的方法是实验室制取C0发生反应
12、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F是小亮制取CO:的气体发生装 置,用它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答出一点即可)。(4)加热氯化核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NHs,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一(填字母序号)。已知NHs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某同学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反应生成的 双,试纸变蓝,原因是;27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上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实验示意图,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程中,与a管相连的电极是极,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处,打开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通过对电解水产物的验证,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在上图的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0三、九年级化学上册
13、推断题28 . AG是目前我们已学的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给出)。己知:A是黑色粉末;B、E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都是无色液 体;D气体能支持动植物呼吸;F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G;(2)写出图中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A物质在反应中起 作用。29 .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玲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 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图乙表示的是A、C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
14、(1)D、E的化学式分别为、,(2) C的用途之一为,写出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可能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A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0.现有A、B、C、D、E、五种物质。A为白色固体,B、C都是黑色固体,将A、B混合 加热时产生无色气体E:且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C在E中剧烈燃烧发 生白光,生成无色气体D, 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物质之间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A, E:(2)写出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D:(3)写出下列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C+E-D: :A-E: o【参考答案】*试
15、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 A解析:A【解析】【分析】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 物的质量相同,根据相关化学方程式可知,铜粉和碳粉的质量和等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详解】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占燃AC+O,=CO,和2Cu+O,=2CuO ,最后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 同,也就是说铜粉和碳粉的质量和等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推知碳粉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 氧元素的质量,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64:16=4:1 0故选A。2. B解析:B【解析】【详解】A、地壳中元素
16、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硅元素比氧元素少,故选项A 不正确;B、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是置换反应, 故选项B正确;C、硅元素在反应前的化合价是+4价,反应后的化合价是0,化合价降低,故选项C不正 确:D、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元素,体现了碳的还原性,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o3. 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锌作催化剂 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铭的固体氯酸钾,即b反应快,但b中氯 酸钾的质量小来解答.解:因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镒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
17、b的质量相等, 由二氧化锌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则b反应快,时间短,b中混有二氧化镒,则b中氯酸钾的质量小,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小, 显然只有A符合,故选A.4. A解析:A【解析】 【分析】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乎xlOO%=45%,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l00%=40%,所以要达到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另一种金属氧化物中 40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需大于45%o【详解】A.AL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 100% =47.1 %>45%,此选项符合题意:102B.Cu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00%= 20%<4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80CCa
18、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00%28.6%<4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56D.FezC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x100%=30%<4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160故选Ao5.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知: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 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A、化合物X2Y5的相对分子质量=14X2+16X5E08W76:故A不正确:B、化合物X2Y3的相对分子质量二14X2+16X3=76:故B正确;C、化合物XYz的相对分子质量=14X1+16X2F6W76;故C不正确:D、化合物X?Y的相对分子质量=14x2+16x1=44x76 ;故D不正确; 故选B
19、.6. A解析:A【解析】【详解】由“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可知,其成分中没有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铜被置换出来,氢气、一氧化碳均能 还原氧化铜为铜,故可推断其成分中有氢气或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说明该气体是CO或CH,,点燃后生成二 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A。7. C解析:C【解析】【详解】A、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该说法正确:用生石灰不能吸附水中的异 味,要吸附水中的异味,用活性炭,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该说法正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 放一
20、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高锌酸钾加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钵酸钾、二氧化锌和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减 少,该说法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该说法 正确,故选项C符合题意:D、氮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也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氮气和二氧化碳中 都熄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该说法不正确:铜丝是红色的,铁丝 是银白色的,可以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o8. D解析:D【解析】【详解】A、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中的“镁、碘”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单质,故选项A不正确: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
21、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B不正确;C、组成比0、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但构成出0、H2O2的分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 同,故选项C不正确:D、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D正确; 故选:Do9. D解析:D【解析】【详解】A、氧化物是由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 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选项A不正确: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原子核带正电,但它不是 阳离子,故选项B不正确;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蒸馀水具 有均一性、稳定性
22、,但蒸储水不是混合物,也就不是溶液,故选项C不正确: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化合物 的定义,故选项D正确。故选:Do10. D解析:D【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详解】A、三氧化二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A正确:B、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B正确:C、根据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z, C正 确:D、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
23、,因此C2O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 故选:Do【点睛】此类试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考查三氧化二碳实际是对一氧化 碳性质的考查。11. A解析:A【解析】【详解】A、锌和镁的形状不同,不能比较其活泼性,符合题意:B、Y型管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而热水中 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不符合题意;C、相同条件下,活塞越难压缩,说明微粒之间的间隔越小,越容易压缩,说明微粒之间间 隔越大,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 明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高,不符合题意。故
24、选A。12. B解析:B【解析】A、由题可知:“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是说该机器 很小,跟分子一样属于纳米级的,并没有标明能直接观察到分子;B决定物质种类的是物 质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机器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 生改变,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即物质的结构改变,所以物质的种类改变,是化学 变化:C.分子机器的驱动需要能量:电能、光能:D.由题中信息可知分子机器“发动 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不相同:选B13. A解析:A【解析】【详解】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CaO + HzO=Ca(OH)z溶剂 被消耗
25、,溶质析出,属于放热反应,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放热阶段, 析出的溶质更多,待冷却恢复到原温度过程中,会溶解少量溶质,溶质质量会增加;故选 项正确;B、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加热的饱和溶液的KNO3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 项错误;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产生相等质量的氢气时,消耗 锌的质量大;故选项错误。D、水通电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故选项错误。 故选:Aa 14. C 解析:C 【解析】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详解】在BGO中错(Ge)的化合价与GeOz中错的化合价相等,故求出Ge
26、Oz中错的化合价即可,设 在GeO2中楮的化合价为x ,则x+ ( -2 ) x2=0,解得x=+4,即在BGO中楮(Ge)的化合价为 +4:设在 BGO 中钮(Bi)的化合价为 y, yx4+ (+4)x3+ (-2) xl2=0,解得 y=+3。故选Co 15 . B 解析:B 【解析】 【详解】由于铁在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所以铁完全反应,根 据三者反应关系可得关系式(或者根据铁元素守恒得关系式)求硫酸亚铁的质量。设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根据 Fe+H2so4=FeSO4+H2 和 Fe+CuSOquFeSOs+Cu 可得关系式为 FeFeSCU 或根据
27、铁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为:Fe-FeSO4;设生成FeSCU的质量为XFe FeSO4 561525.6g x 56 _152 5.6g xX=15.2g 故选:Bo16.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向盛有一定量的心。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MnOz,迅速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当%。2溶液完 全反应后,不再生成氧气,氧气质量不再增多,此选项正确:B.二氧化钵与氯酸钾混合受热,其中二氧化锌作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此 选项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此选项正确:D.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是与氧气发生反应,氮气的质量不变,此选项正 确。故
28、选B,【点睛】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是否正确。17. B解析:B【解析】【详解】A、根据方程式C+Oz点燃CO2,碳和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是3: 8,所以12g碳和80g氧气 不会恰好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92g,故A错误;B、酚酸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故用酚酷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故B正 确: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小,故C错误;D、加热一定量高锯酸钾固体制氧气,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故剩余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D错误。故选B。1
29、8. D解析:D【解析】【详解】A、C2H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 2 = 12: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12x2+1x2 = 26,该选项说法正确:24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三X100% =92.3%,该选项说法正确;26c、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3.9gx -=13.2g,该26 44选项说法正确:24D、5.2g该化合物、6.9g酒精中碳元素质量分别为:5.2gx =4.8g.6.9gx = 3.6g,因此碳元素质量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46故选D。19. 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8+2+40+5=待测值+
30、24+8+23,可求得待测值=0,根据反应前后XYZQ 的质量变化可知,XZ为反应物,YQ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该反应中不能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故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错 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XZ为反应物,故错误:由分析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为 0,故正确:由表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参加反应的Z的质量为32,故参加 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 4,正确。故选C。20. 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选项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B选项既能得到需要氧气也能得到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选项得到燃烧需要可燃物;D选项可得到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
31、备,故答案选择A21. . A解析: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 作保护气,故B正确:C.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C正确:D.稀有气体性质 稳定,能作保护气,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故D正确;故答案为A。22. .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40 x10混合物中只有CaCOs含有碳元素,设CaCO3中Ca的质量为x ,=-,x= ,设CaCO,中12 13O的质量为y , -T = -,y=4, CaO中Ca的质量为,设CaO中O的质量为 16x3 y3 3_22 14w, 4。_耳,w=,混合物中0的质量为4+ =一
32、。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 -33 316 w14比是5 : 一=15:14。故选B。 3【点睛】掌握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23 . C解析:C【解析】【分析】 【详解】A、当将导管插入水中后,密闭空间的体积变小,故内压增大,所以当管内的液面低于烧 杯的液而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故错误:B、当气密性良好时,在瓶内气体的压强的作用下,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故错误: C、上下移动水平管,两端的液面高度相同,说明气密性不好,故正确:D、用手握着烧瓶,当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是良好的,故错误。故选C。24 . C解析: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苯、氧气质
33、量都减少,为反应物,而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 物,M 茎+M «t=3.9g+9.6g=13.5g, M 的尔+M *="6.6g+2.7g=9.3" g, 13.5g >9.3 g,故 X 反应 的质量为m="13.5" g -11.6 g=1.9g,故A、B说法错误;3.9g苯含氢元素质量=3.9gx6 / 78="0.3g" ,7.2g水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7gx2/18=0.3g,二者含氢元素质量相等,说明X不 可能含有氢元素,D说法错误;2.7g水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7gxl6/18=2.4g, 6.6
34、g二氧化 碳含氧元素的质量为6.6gx32 / 44=4.8g,二者之和2.4g+4.8g = 7.2g,故X含有氧元素质量 为9.6g-7.2g=2.4g, 3.9g苯含碳元素3.9gx72 / 78=3.6g,6.6g二氧化碳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6.6gxl2 / 44=1.8go则X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6g-1.8g=1.8g:则X中碳元素与氧元素所含有 原子个数为二理:学 =1:1,故X的化学式为CO, CO能在氧气中燃烧,C说法正确。1216答案为C。25 . B解析:B【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状态变化,分子间距变小,不符合题意:B、水分子通电时变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氢原子
35、重新组合形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 子,一个氧气分子需要两个氧原子,所以微观电解示意图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 意:C、钠失去电子,氯得到电子,分别变为离子,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不符合题意: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27的速度小于127的速度,不符合题意。故选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26 .酒精灯,铁架台;2H2022H20+02 t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CaC03+2HCl=CaC12+H20+C02 t ; 可 以控制反应解析:酒精灯,铁架台:2H。迪£ 2压0+0";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 木条复燃,则已集满。CaC03+2
36、HCl=CaCl:+H:0+C0: t :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 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氨气和水【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仪器b的名称是铁架台:(2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钵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H-Q-MnO2 2H:0*0: t : C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 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 式为CaC0C2HCl=CaCk+压0+C0" ; F装置与B装置比较的优点是通过调整铜丝的高度来控 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该反
37、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A;试纸变 蓝,原因是氯化铉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氨气和水。27 .水氧气+氢气负极 木条复燃此试验证明水是由H、0元素组成的【解析】【分析】【详解】电解水实验的文字表达式为,电解水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 解析:水UU氧气+氢气负极木条复燃此试验证明水是由H、0元素组成的【解析】 【分析】 【详解】电解水实验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氧气+氢气,电解水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氢气为氢离子得电子,故a为负极,b管产生氧气,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瓶口,则木条会复燃,此试验证明水是由H、0元素组成的。图示应为j 三、九年级
38、化学上册推断题28 . H2O2 KMnO4过氧化氢一气化江 水+氧气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催化 【解析】【分析】AG是目前我们已学的几种常见的物质,D气体能支持动植物呼吸,所以D是氧气,F是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F是二氧化硫,A是黑色粉末,B、E组成元素相同,常温 下都是无色液体,所以A是二氧化锌,B和C在二氧化钵催化下生成氧气,故B是过氧化 氢溶液,C是氯酸钾:D和E能够相互转化,E是水:G分解会生成氧气、A、H,所以G 是高钵酸钾,A是二氧化铭,H是镒酸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1)B是过氧化氢,化学式为也。2; G是高钵酸钾,化学式为KMnO«:(2)反应是过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企业管理办法
- 制服及管理办法
- 新种子管理办法
- 出版挂历管理办法
- 农资店管理办法
- 公关人员管理办法
- 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 兵团医保管理办法
- 盯现场管理办法
- 华电发票管理办法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 麻醉中级晋升汇报
- 卫生服务站消杀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保健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高清版)DB62∕T 446-2019 河湖及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
- DB33-T 2099-2025 高速公路边坡养护技术规范
- 医院安检工作管理制度
- 文言文阅读-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汇编原卷版
- 宗教工作专题培训实务
- 村专职书记笔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