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1页
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2页
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3页
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4页
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随着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逐渐受到重视.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他的工作对象是有思想有意识的成长中的人. 在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 的一言 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家索罗门曾说 过,在个体人格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 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 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心 与保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然会造成许多身心开展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对中学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据杭州市教科所对市区30

2、所学校的近2000名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有 13%的教师存在 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 北京市对500余名中 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 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王有智等通过对158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 评结果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10个有关心理健康因子的平均分值都高于国内成人常模,表现突出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女性和年龄较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优于 男性和年龄较小的教师.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目前成都市中 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能从实际着手促进成都中学教师的心理健

3、康水平,为更好地提升成都市根底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可供 参考的数据和建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从成都市3所中学随机选取教师122人进行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91份.调查对象分布情况为:男 30人,女61人; 班主任42人,非班主任 47人;2029岁20人,3039岁48 人,4049岁20人.5059岁3人.1. 2测量工具采用SCJ 90病症自评量表对被试进行测 查.该问卷涉及较广泛的精神病症学内容,包括感觉、情感、思 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采取 5级 评分制15分.问卷含10个因子,统计指标分为总分和因子 分.1. 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测试具有统一

4、的指导语,问卷施测采用匿名操作技术,调查结束后采用 SPSS12.0 for Windows200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2结果2. 1中学教师SCL- 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拟.本次调查的91名中学教师量表的总得分略高于全国常模, 在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因子上的平均分也高于国内常模, 进一步检验发现,总分与各因子的得分与相应常模均没有显著性 差异.从整体情况来看,这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人群要 差一些,这一点与1995年戴昭的研究出有所不同,李建芹的研 究那么有类似的结果.2. 2量表总分和总平均分在各群体上的比拟.在各群体上,非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班主任 教师;各个

5、年龄段的教师虽然差异不明显, 但也接近显著性水平, 其中50多岁教师的得分已经超过了常模;平均总得分在性别上 差异较小.2. 3量表因子分在各群体上的比拟2. 3. 1量表各因子得分在性别上的比拟.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以及敌对4个因子上,其中男教师主要 表现在前两个因子,而女教师表现在所有这四个因子上.焦虑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女性得分高于男性.除精神病性因子 外,其他九个因子的得分均是女性高于男性,可见女教师,的心 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高于男教师.2. 3. 3量表各因子得分在年龄段上的比拟.4个年龄段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病症、其它3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在躯体化因子上2029岁的

6、教师与30多、 40多、50多岁的教师均有明显差异,在强迫病症和其它因子上 也主要是这个群体和其它群体有差异.3039岁年龄段上的教师和50多岁年龄段上的教师在躯体化和其它两个因子上存在显 著差异.在得分上这两个群体在大多数因子上低于其它3个年龄段.总体看来,各因子得分有随年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029岁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达在敌对因子上,3039岁教师那么主要表达在强迫病症和抑郁因子上,4049岁教师更可能发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 3个因子上,5059岁教师躯体化、 强迫病症、人际关系敏感、其它4个因子上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 性都非常大.通过各年龄段教师得分与常模的比拟发现,2029岁教

7、师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病症、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的得分 均显著的低于常模,4049岁教师在躯体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 高于常模,5059岁教师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的高于常模.2. 4各群体在量表各因子和相关条目上呈现阳性的百分比 的比拟经统计发现,在强迫病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敌对4个因子上呈现阳性的教师比拟多,平均比率均接近40%.值得注意的是在抑郁、敌对、偏执 3个因子上,得分大于常模的教师 虽然较少,但呈现阳性的比例却不低, 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心 理往往队伍健康教育,以预防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心理健康恶化.从总体上看来,呈现阳性的教师的比例高达33%,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在具体条

8、目上,6、14、26、61、86 5个条目呈现阳性的教 师的比率高达60%以上.在这些条目中6、61属于人际关系敏 感因子,14、26属于抑郁因子,86属于焦虑因子.呈现阳性比 率高于40%的条目中有3项属于躯体化因子,4项属于强迫病症 因子,5项分别属于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不同性别群体在8个条目上的选择,即呈现阴性还是阳性有 显著性差异,这些条目主要属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通过群体性质与相关选项呈现阴性还是阳性的独立性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 19个条目上的选择有明显 不同,这些条目大局部属于抑郁和其它 2个因子.而是班主任和 非班主任这两个教师群体在 14个条

9、目上呈现阴性还是阳性也与 本身的身份有显著的相关, 这些条目那么大局部属于躯体化、强迫病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 4个因子.抑郁因子在所 有不同群体上都表达出了差异,应该受到重点关注.3讨论3. 1成都市中学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所调查教师的量表总分略高于成人常模,出现阳性的比率高达 33%,中学教师的 整体心理状态相对一般人群来说是不太健康的, 但具体到每个因 子和每个条目上,具体到每个群体和每个个体上差异就很大了.对此,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因给以格外的关注.在躯体化、强迫病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这 4个因子上,大部 分群体的得分都很高,呈现阳性的比率也高于其他因子.不同群体得分出现

10、差异也主要表达在这 4个因子上.在他们所属的条目 上,呈现阳性的比率也很高, 不同群体呈现阴性还是阳性也有明 显的差异.综合这些可以看出,中学教师的心理应激源主要来自 这4方面尤其是人际关系上的压力.4. 2 班主任教师和5059岁的教师 班主任是值得特别关 注的群体,他们在总得分和大局部因子的得分上以及呈现阳性的 条目数量上均高于非班主任教师.中学班主任除教学上的压力外,他们还会受到其他方方面面的压力,这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更易失衡,并表现为心身上的不适应、 强迫病症以及产生抑郁和 敌对的情绪.所以,在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针对班主任 的心理特点,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渠道宣泄不良情绪.505

11、9岁的教师是中老年即将离退休的教师,他们在所有的教师群体中 是最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在量表总分上他们的得分已经超过常 模,进入了警戒状态,尤其表达在身体、强迫病症及人际关系上. 由于这局部教师开始进入更年期,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加上面临即将退休的不适应,相对年轻的教师来说,他们在很多方面诸如 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使用上等会感到较大压力.对于这些中老 年教师,应着重增强放松、疏导练习,帮助他们协调好人际关系, 并提前做好离退休思想工作,保证好他们退休后的经济来源.3. 3影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 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学生的、同行的及 自身的.在社会因素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开展迅速,知识 的传播普及也很快,这让教师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 源,教师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当前素质教育普及和教改,对 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些都冲击着教师的心理. 在职业方 面,在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 负荷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的根源.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救 好每个学生,但是学生作为具有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开展中的个体,其学业成绩较易衡量,但兴趣、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不仅缓慢、难以评价,而且往往与教师的付出不成比例,大局部教师难以证实自己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这很可能导致教师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也常常被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