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_第1页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_第2页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_第3页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_第4页
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问题及示范案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生态旅游的政策、产品类型、发 展遇到的问题及示范案例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2008年,国家制定纲要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 2008-2015 。2016年,重要指导性文件发布 -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2016-2015 年。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共有 7 中类型:山地攀爬生态游、 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景生态游、 湿地观鸟生 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和人文历史生态游。三、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 分为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示范生态旅游产品、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种。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生态旅游内涵要求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开发带来负面影响景区基础与服务设施

2、生态化不足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与专业人才不足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五、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案例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篁岭古村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 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 崇尚绿色、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 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已逐步成为共识。继 1999 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游年”之后, 2009 年又被定为“中国生态旅游 年”, 2013 年开始进行首批国家生

3、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 护部联合推出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显示, 截至目前为止, 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生态旅游 示范区共计 111 处(见附录)。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生态旅游是实现自然保护、 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一种最佳手段。 从概念 引进到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生态旅游在近期也得到理性发展。其中, 国家政策对生态 旅游发展的规范和推动尤为突出。2005 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200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GB/T 20416-20

4、06 ,该 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准则, 以及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容量测算、 生态旅游规划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技术性经济指标和原则性要求。2006 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强调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2008年,制定纲要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等做出了明确指示。确定2009 年为“生态旅游年”。2009 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与评估。2011 年,确定规范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国家生态旅游区示范建设 与运营规范 GB/T26362-

5、2010 。2011 年,“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推动生态旅游。2016 年,“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发展生态旅游;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联 合发布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2016-2015 年。规划确定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 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任务,是未来十年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指 导性文件。2017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 施方案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方案强调推广生态旅游标准体系,建设 生态旅游示范区,做大做优做强江西生态旅游产业。推广“生态+大健康”产业模式,在南昌市、宜春市等地开展大健康产业发展试

6、点。开展生态旅游发展制度创新试验。2018 年 1 号文指出,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 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2018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 联合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其中提到,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这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标志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规范逐步体系化, 同时也将有助 于对生态旅游实践进行规范化整理。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根据 2016 年 10 月国家发改委与旅游局联合印发的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2016-2025 年,我国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湿地公园、沙漠

7、 公园、水利风景区等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基本涵盖了山地、森林、草原、湿 地、海洋、荒漠以及人文生态等 7 大类型。1、山地攀爬生态游:指以山地环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科考、登山、 探险、 攀岩、 观光、漂流、滑雪等活动。2、森林休憩生态游:指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大面积竹林 (竹海 )等区域。适于开展科考、野营、度假、温泉、疗养、科普、徒步等活动。3、草原风情景生态游:指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也包括草甸 类型。适于开展体育娱乐、民族风情活动等。4、湿地观鸟生态游:指以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湿地为主而建设的生态 旅游

8、区, 主要指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也包括江河出海口。 适于开展科考、 观鸟、 垂钓、 水面活动等。5、海洋度假生态游:指以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包括海 滨、海岛。适于开展海洋度假、海上运动、潜水观光活动等。6、沙漠探险生态游:指以沙漠或戈壁生物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适于开 展观光、探险和科考等活动。7、人文历史生态游:指以突出的历史文化等特色形成的人文生态与其生境为主建设的 生态旅游区。主要适于历史、文化、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适当的特种旅 游项目及活动。三、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1、大众生态旅游产品 : 适应大众化旅游消费市场而开发形成的生

9、态旅游产品, 主要包括 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保单位、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生态资源 中进行的游览、观赏、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2、示范生态旅游产品 : 主要指生态资源独特, 旅游开发管理服务水平较高, 经营发展模 式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在自然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区、生 态功能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公园、文保单位等生态旅游资源单位内,进行的 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等活动形式。3、特种生态旅游产品 : 主要指生态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在市场上形成独特吸引力的生 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鸟、观察野生动物迁

10、徙、沙漠探险、自然生态考察等。这部分产品 数量少、品位高、容量低,是我国生态旅游的主要品牌。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由于中国发展生态旅游时间短, 理论基础薄弱, 生态旅游开发在较大程度上仍沿袭了传 统大众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生态旅游理念贯彻不深入, 影响了生态旅游综合效益 最大程度的发挥。01 生态旅游内涵要求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有时被当成了一种标签和市场营销策略, 以迎合旅游者司向往自然、 回归自然 的心理和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 甚至, 有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把大众旅游的开发 和经营管理方式完全植入生态旅游景区, 忽视了生态旅游的保护要求、 环境教育和社区发展 责任,开发

11、活动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内涵。02 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开发带来负面影响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开发而带来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现象依然存在, 例如开发规划不 当和运营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 过多游客进入后,超过合理的环境承载力, 产生的生活废水、 固体废弃物和燃煤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 破坏了自然和人文景观 的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03 景区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很多生态旅游景区基础与服务设施建设依然沿袭大众旅游建设模式,以游客需求为标 准,生态兼容性易被忽视,景观不协调、动物通道被占用、迹地处理不当、路面生态材料采 用率低等诸多问题仍没有很好地解决。04 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与

12、专业人才不足生态旅游社区发展忽视了生态、 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应, 经济效益一项独大的局面普遍 存在, 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不够。 社区参与程度较浅,缺乏决策权或参与决策权。既懂生态学 知识和旅游学知识, 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生态旅游规划、 环境教育、 生态导游 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05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 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国内各保护地基本建立了解说系 统,但解说内容深度不够, 甚至有一部分有明显错误, 专业读物与专家解说等专业化解说模 式使用率也不高,影响到环境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五、我国生

13、态旅游示范区案例1、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篁岭古村 错落有致色彩绚丽的晒秋景观, 一百多栋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民居, 千株古树环绕, 万亩梯田簇拥,这就是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的中国最美乡村篁岭古村。晒秋民俗是篁岭村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极具创造力的生活习惯, 成就了一 处在中国独一无二的特色景观。 农民在自家的屋顶上搭个晒楼, 架上木杆, 把圆圆的竹晒匾 放在屋顶上,晒上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一到秋天, 整个篁岭村庄就像一个调色板。 这就是晒 秋。据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介绍,篁岭古村从 2014 年开始试营业, 到 2017 年游客量达到了 112

14、万,今年估计有望达到 130 万。所以,篁岭在全国旅游景区里 面可以算一匹黑马,能够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游客从零到一百万,是绝无仅有的。吴向阳还介绍说,如今的篁岭人,一家一户一年下来,经济收入可以达到几十万, 旅游 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可见一斑。 这座有着5 8 0年历史的古村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古村落发展生态旅游的优秀样本。2、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西双版纳野象谷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以北 36 公里处,以“亚洲野象、山地 民族及热带雨林文化”为主题特色。获评中国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 50 个地方”金奖等多项荣誉称号。野象谷景区因地处勐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之内,因而自然资源特别丰富,汇集了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种群, 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是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世界自然基金会WW的合作项目-亚洲象研究基地和西双版纳野生蝴蝶饲养繁殖的研究基地,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野象谷景区交通便利,有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能安全、 方便看到亚洲野象。中国的亚 洲野象, 主要集中生活在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内。 而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东、 西两片区 结合部的野象谷景区, 是生活在两片区的野生亚洲象交流汇聚的中心通道, 景区加强生态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