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_109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_109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_109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_109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_1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驻马店市优质课教学设计水污染及其成因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 环境污染及防治根据有关资料, 说出主要的环境问题。 以某种环境污染事件为例, 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过程及危害。 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课标分析: ( 1) 根据有关资料, 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根据资料判断环境污染能够带来的问题; 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类型。 ( 2) 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 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过程及危害这条课标要求我们以事实为例进行教学, 熟悉的案例, 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投入到情景学习里去, 从而较好的理解污染事件的原因、

2、过程以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在分析环境污染事件的成因与危害之后, 自然会引发学生对主要防治措施的思考。 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根据成因逐条分析考虑对策, 也可以找到某一成功治理环境污染的典型例子, 让学生整理出案例中所用的治理措施, 再归纳出思考方法和过程。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选修6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本章知识在必修模块略有涉及, 但当时要求较低, 而本章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拓展, 要求更深入的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编写时为了避免重复, 在三节中分别重点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 危害和措施(水污染及其原因;固体废

3、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说出其形成的原因、 过程及危害” 、 “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但教学时要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必须要对三个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措施进行分析,使知识完整。为了避免课堂乏味枯燥,在详细分析第一节水体污染后,对于后两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参照分析,也起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关于水体污染,教材从3 个污染源来介绍: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石油污染,分别选用了三个案例:日本水俣病事件、太湖蓝藻爆发、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来说明。 以上案例离学生生活较远, 没有亲和力, 无法

4、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照本宣科必然会使课堂乏味、死寂。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增加了“河南南阳赵河水污染事件”案例,以此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危害、措施。为了增加课堂趣味,走进学生生活,本人利用“屈原穿越”的形式来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 增强了教学情境的趣味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原先较孤立的 3 个案例有意义的联系在一起,撑起了本课的知识框架。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水体污染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问题。 所谓熟悉, 是因为在必修阶段有所涉及, 学生对其成因和危害有所了解。 但选修部分对学生提高了要求, 作为高二选修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 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但面对具体问题,往往不能从具

5、象中提炼共同的本质, 通过案例进行归纳总结, 再运用该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法:1教法:启发引导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尽可能地运用地图、图片增强素材的直观性,并在观察图片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讨论采用问题式引导学生阅读地理资料,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学会分析资料、提取信息。案例分析引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学法: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一定弹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又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角色扮演通过不同角色的站位思考

6、解决水污染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联系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结合实际,理解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 (2)理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掌握学习水污染问题的方法,提高提炼信息、分 析理解归纳等综合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生对“河南南阳赵河水污染事件”这一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学 习地理、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2)通过案例分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 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

7、重点: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方法。2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环境污染的一般分析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PPT “屈原穿越”师“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2000多年前 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穿越到21世纪,想寻找一处清水濯缨。他可找的到? PPT展示“中国水污染”图片,播放“中国水污染报告”视频,以说明当今水 污染的严重性。【设计意图】通过诗句中“濯我缨、濯我足”这些行为活动,对比当今,学生深 切感受到当年水质的清澈,和今日水污染的严重性,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课题。 同时结合当今最热门的剧情设计“穿越”,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并生出探究的 欲望

8、。教学新课板书水污染及其成因自主学习区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学生活动】1 .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 消纳、回化能力,这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2 .天然水体净化作用机理:主要包括 物理净化、化之净化、生物净化等。3 .不同类型水体自净能力的强弱: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4 .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的意义: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 立 也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5 .水污染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 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 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 丧失的现象,称

9、为水污染。【思维活动】为什么河流水的自净能力强?【学生回答】河水不停地流动,若干天就可更新,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流 动的河水含有的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湖泊水流动性小,更 新周期长,污染物常只与局部湖水混合,稀释慢,污染后自净较难。【教师小结】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主要受到水体的流动速度、更新周期、 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水体自净能力原因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河流水最强最快取短最多居中湖泊水居中居中居中地下水Mff最慢最少【学生活动】结合P15课文,帮屈原解惑。屈原的疑惑:当年我们也把污染物投入水体,为何没有发生蓝藻爆发现象?而且为何这次蓝藻爆发只是出现在太湖,而长江没有?【设计意图】

10、水污染产生机理相对枯燥,但是该活动设计成替屈原答疑解惑,一 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帮屈原解惑,学生在认识“水体自净能力”的概念、 特点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转承:当水体的污染速度超过了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水污染现象。自主学习区二、水体污染现象【学生活动】1 .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及、?磁等。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水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危害:a.?藻类迅速繁殖,出现“水花(水华)或赤潮;b.湖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c.鱼类大量死亡,?水生生态系统到严重破坏;d.湖泊演变成?沼泽。2 .重金属污染(1)含义:?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铭)等 进入水体经

11、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 累造成人畜伤害。(2)来源:?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 ?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 水。(3)表现: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人畜病症。(4)危害: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3 .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 必、加工、?运输。危害:a.油污染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 ?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 ? 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b.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 ?光合作用,沉降到海底 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c.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探究活动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创设情景:新华社

12、郑州8月3日电2018年7月27日,河南省南阳市跨镇平县、 邓州市河流一一赵河发生水体污染事件。记者从南阳市环境保护局获悉,初步判 定污染源位于镇平县赵河支流淇河流域, 镇平县污水处理中心北厂3天直排污水4 .9万吨。【提出问题】(1)水污染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归纳】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的数量超过其 自净能力,就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提出问题】(2)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归纳】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一是取决于水量; 二是取决于水的流速或水体 的更新速度。同样数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的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水 体的自净能力越强。【提出问题】(3)水体的自净

13、能力与水污染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归纳】一般而言,在水体污染强度相同的条件下,自净能力强的水体因其 自净速度快,相对来说容易使水体变得清洁;而自净能力差的水体, 污染物常只与局部水体混合,稀释慢,污染后自净较难。【提出问题】(4)为什么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入海口附近?【学生归纳】海洋的面积大,流速也快,水体对工业排放的污染物的自净能力也强得多,相对来说不易造成水体污染。【小结】【设计意图】水污染产生机理相对枯燥,但是该活动设计成替屈原答疑解惑,一 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帮屈原解惑,学生在认识“水体自净能力”的概念、 特点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水体流动恢,更新周

14、期亶| 污染物的数量士水体净化污染物的薮量:水污染物理净化,I水体化学净化|匈净能力生物净化 弱水体流动迤,更新周期此【设计意图】水污染产生机理相对枯燥,但是该活动设计成替屈原答疑解惑, 一 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帮屈原解惑,学生在认识“水体自净能力”的概念、 特点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探究活动二水体污染现象创设情景:随着太湖、巢湖和滇池相继暴发大规模的蓝藻, 危及周边群众的饮水 安全,湖泊生态危机再次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 漂浮。太湖蓝藻每年

15、一般5月底6月初 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材料二 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 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 千米1000人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但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材料三 2019年 5 月 30 日上午,这几天闷热的天气,让太湖的大量死亡的淡黄色蓝藻泛出水面, 随风集聚到了无锡太湖贡湖湾水域。 沿太湖大堤十几公里的湖面上,蓝藻已经是一望无际。今年蓝藻治理的压力非常大。【 提出问题】 (1

16、)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爆发事件属于?【 学生归纳 】水污染(或环境污染) 。【 提出问题】 (2)试分析太湖每年出现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学生归纳】自然原因:太湖初夏季节水温高;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人为原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湖水氮、磷含量较高,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影响:太湖蓝藻,会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周边人们生活用水的质量。【 提出问题 】 (3) 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越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 学生

17、归纳 】 优点: 污水经过芦苇等植被的生物净化, 解决了太湖地区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问题。缺点:运输线路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且要协调各方力量。【 角色扮演 】面对水污染我们怎么办?小组讨论:从“政府、企业、公众、专家”等角度说说我们该做些什么来防治水污染?【设计意图】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保护措施, 体会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通过分小组讨论活动, 加强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并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展示自我, 增强自信。 同时措施由学生提出, 而不是教师简单说教,更能让这些措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落到实处,真正从自我出发保护环境。【 专家总结 】 从政府层面, 兴建污水处

18、理厂; 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污水净化技术积极清淤除污。从企业层面,清洁生产;合理施肥、科学使用农业;污水处理达标再排放。从个人层面,少用含磷洗涤剂;不乱丢垃圾。【 课堂小结 】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水体的自净机理、 水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全球的水污染问题很严重, 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相信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定能重塑清清水环境。 最后让我们用屈原的诗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同引用共治理板书设计水污染及其成因净化机理净化能力与污染污染源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H污染物石油泄漏危害水污染防治措施教学反思:新课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 环境保护一书的教学,不只是对知识的教学,更是应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本人在利用“太湖蓝藻事件”分析水污染的原因时,强调个人生活对水污染的影 响;在分析防治措施时,强调个人的参与。这些都能无形的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 意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关注身边的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