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作文必知的五种基础理论知识、主题(一) 主题及其相关的概念1 1 主题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贯穿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等。2 2 .标题标题也叫题目,是文章的名称。它是一篇文章的旗帜、眼睛。标题可以引导读者去理解文章 的内容、探索文章的主题,也可画龙点睛,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标题同文章主题的关系十 分密切。体现在:有的直接点明主题,如桥之美;有的用形象的手法间接暗示主题,如白杨礼赞:有的揭示内容的范围和性质,如中国石拱桥;有的说明主题表达的方式、体裁,如杂感;有的标明所要表现主题
2、的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用设问、感叹句式表明主要的倾向,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有的虽用“无题”立题,但也暗示了主题的色彩、基调等。标题的形式,主要有大标题、副标题、小标题三种。(1)大标题,也称主标题、正题、母题。他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主题、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暗示文章的体裁,是文章标题的主要形式。(2)副题,也称子体、辅题。它用于补充正题的不足,或指出文章内容的范围,或补充交代 事实,或点明主题的来源、依据等。(3)小标题,也称分题、插题。是篇幅较长的文章中每一小部分的标题。它同大标题是目与 纲的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用于概括文章中每一个相对独立部分的中心内容,使长 文章眉目清楚
3、,条理分明。(二) 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1.1.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1)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2)主题决定材料的取舍提炼。(3)主题支配文章的谋篇布局。(4)主题制约文章表达手法的运用。2.2.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主题不仅是文章写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决定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大小, 主要看其主题是否有意义,即是否提供了深刻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有益的知识、健康的情感, 是否传递了正能量,是否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文章,都是作者的某种政治思想、 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的2能动反映,而主题则是这种反应的集中概 括和思想结晶。(三)确定主题
4、的原则1 1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2 2反映客观事物的某种真相、本质。3 3要考虑作者的主观条件。(四)确立主题的要求1 1主题要正确 正确,是对主题思想性、科学性和审美价值的要求。主题要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符合 科学规律,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它应该着力宣传先进的思想,歌 颂新时代涌现出的新人新事,鞭打对社会发展起障碍作用的东西,起鼓舞斗志、陶冶情操等作用。2 2主题要集中 集中,主要指主题的简明和单一。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只能用一个主题。否则就会枝乱叶蔓。初学写作,主题往往不集中。主要原因有:对所写事物的意义还没有想清楚,想在文章中 告诉读
5、者过多的意思,什么都想作为重点来写,结果主题分散,使读者理不清头绪,感到困惑。 对无益于主题的材料舍不得割爱,觉得这也生动那也有趣,不加选择地全写进文章中去,结果 旁生枝节、文意叠出,主题分散。3 3主题要鲜明 鲜明,主要是指主题的倾向性。作者对写进文章里的敌我、是非、美丑等,要有强烈的爱憎 或明确的态度。4 4主题要深刻 深刻,是指主题的深度。主题不能停留在罗列和叙述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应该揭示事物的某 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深刻的主题须寄寓在个性鲜明的具体材料之中,两者巧妙结合,文章才能既生动又深刻。(五)主题的提炼1 1立足全部材料2 2开掘事物的本质3.3.选取新的角度4 4 进行
6、反复淬炼二、材料(一)材料及其相关概念1 1 材料凡是用来提炼和表现主题的事物和观念,都可称之为材料。既指用于文章中的材料,也指作 者写作前积累和搜集的材料。2 2素材、题材素材,一般指作者创作或写作前,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从生活中摄取来的、尚未经过取 舍加工提炼的原始3材料。素材也可以间接从他人手中或书本中获取。题材,一般指文学作品描绘的对象,也泛指经过作者筛选、集中、加工提炼,写到作品或文 章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材料。题材是在丰富的素材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材料和主题的关系1.1.材料是提炼和形成主题的基础2 2材料是表现、演化主题的手段3 3.材料的取舍和组织受主题制约(三)材料的积累和
7、搜集1.1. 观察:要留心、细心,有敏锐的眼光。2.2. 体验:要设身处地、激发感情、捕捉感受。3.3. 调查:要尊重事实、满腔热忱、方法正确。4.4. 查阅资料。(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1.1. 材料的选择原则要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要真实、确凿;要典型;要新颖、生动;要考虑到问题 的特点。2.2. 材料使用要注意的三个方面(1 1)取舍。取舍材料一般应遵循两条原则:保留能有力表现主题的材料,舍去与主题无关或 不贴切的材料。所举例子要有特殊性和代表性,合在一起对主题的表达和深化能够起相得益彰的 作用。(2 2)详略。详略是指表述材料、 说明观点时用笔的轻重、 繁简。确定详略要顾及读者的情况。 如
8、在议论性文章中,读者有所了解或容易了解的材料可从略;读者感到生疏或难于把握的材料须从详。抒情性的文章中,易于激发读者感情、引起共鸣的材料从详,一般材料则从略。(3 3)组合。材料的组合是指根据材料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将材料合理归纳使用。它需要注 意两点:用来说明某一问题的材料要互相支持、扶助,不可互相矛盾、排斥;根据材料的性 质和份量决定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排列顺序。三、结构(一)结构的概念及实质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通常把安 排文章结构称为布局谋篇,它的任务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材料、观点等内容要素,有步 骤、有主次地加以组织和安排,使文章
9、成为一个紧密、有机、统一的整体。4(二)结构的基本要求1 1 完整性。首先,构成文章的各个局部应该结合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其次,构成文章整 体的各个局部要相对齐备,不可无故残缺。第三、各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要适当。2 2连贯性。是指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在内容脉络上互相贯通,在语言形式上有紧密的衔接与 合理的过渡。3 3严密性。结构的严密性主要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不得出现互相矛盾或 互不相干的现象。4.4.灵活性。(三)结构的原则1 1 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2 2 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3.3.适应文体特点。(四)结构的基本内容1 1 层次和段落(1 1
10、)层次通常是指从整体上安排文章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文章结构的步骤。又可称为“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段落”。(2 2) 段落。这里所说的段落是指“自然段”。设自然段的原则:保持段意的单一性,内 容要完整,长短适度,不必等齐划一,可长可短。52 2过渡和照应(1 1)过渡。过渡是指段落与段落或层次之间的衔接形式及手段。常见的过渡形式或手段有:过渡词语,如“因此”、“由此观之”、“然而”、“但是”、“总之”、“综上所述”等。过渡句, 即起承前启后、过渡搭桥的句子,一般放在前一段之后或后一段之前。过渡段,其作用与过渡 句相同。常放在两个段落或两个层次之间。有时过渡段就是一句独立成段的话。文章内容转换时 一般要运用过渡手段,表达方式或表现方法改变时常常需要运用过渡手段。四、表达方式(2 2)照应。即前有呼后有应的结构手段。它必须由前后相关的成双成组的语句或段落构成。通常:交代在前,照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应笔在后。常见的照应有:开 头和结尾照应,正文和标题照应,行文中互相照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