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 11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概况 袁茄路为大渡口区重要交通干道,道路两侧多为成熟商业及住宅区,本项目为袁茄路改造的一部分,包括两人行地道,本次设计为1号地道:1号地道位于大渡口区袁茄路(三期)改造段K0+ 43.3,北侧为大渡口区法院,东南侧为跃进路及现状住宅区,西侧为平安路及已拆迁住宅区。该地道为“工”字型平面布置,可解决十字路口周边人群过街通行的问题,我院在接受业主委托后,对此处地道进行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工程范围1:500现状地形图。 2、大渡口区袁茄路改造勘察报告。 3、工程所在区相邻路网资料。 4、我院已完成的大渡口袁茄路(三期)拓宽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道路设计
2、及管线改造设计。 5、主要采用的规范: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D63-20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08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热轧带肋钢筋规范(G B1499.2-2007)热轧光圆钢筋(G B1499.1-2008) 2 / 11 三、设计标准 1、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汽车荷载: 公路
3、-I级;人群荷载: 4.0KN/m 23、净空尺寸: 通道净宽×净高: 4.0米× 3.0米 4、地震基本烈度:6度 5、防水等级: 一级抗渗等级:P6 6、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 四、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勘察区属构造剥蚀及剥蚀堆积丘陵地貌,除重钢体育场一侧地形高差较大(高差13m)外,其余路段地形起伏小。道路起点北端高,终点南端低,地面高程 327.876 255.193m,高差 73.0m左右。 3 / 11 2、地质构造 拟建线路区位于金鳖寺向斜东翼,岩层倾向260°,倾角8°,沿线未发现崩塌、滑坡
4、及不稳定边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道路沿线在基岩存在2组裂隙,L1:倾向:18°20°,倾角71°73°,间距 1.0 1.5m,裂隙张开宽度320mm,裂隙面一般呈褐色,个别钻孔可见裂隙面充填黄灰色粘土,该裂隙裂面平直,贯通性好,结合差很差,为软弱结构面,是本勘察场地内最主要的一组裂隙,全线均有发育。L2:倾向80°,倾角48°,间距一般大于2m,裂面平直,微张,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此外,岩体层间裂隙较发育,该类裂隙为硬性结构面。 3、地层岩性 拟建场区内地层结构较为简单。经钻探揭露,场区内第四系土层主要由人工填筑土组成,亚粘土分布局
5、限。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砂岩和泥岩。 现将场区内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3.1第四系土层(Q4) 填筑土(Q4me): 分布于钢花路路基和沿线人行道及居民区。呈灰色、灰褐色,路基部分主要由灰岩、砂岩碎石,少量卵石和亚粘土组成,表层为厚30cm的沥青混凝土。碎石粒径一般314cm,含量约5060%,碾压堆填,堆填时间约20年,密实,厚 1.8 4.40m。人行道及居民区内填筑土成分混杂,由砂岩、泥岩碎石和亚粘土夹混凝土块、砖块等建筑垃圾组成,稍密为主,部分松散,堆积时间220年,土石比一般为6:4,厚 4 / 11 0.5 12.60m。本层分布范围广,钻孔均有揭露。亚粘土(Q4el+
6、dl): 黄褐色,可塑状为主,部分呈硬塑状,刀切断面较光滑,有少量光泽,粘性较强,韧性中等,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本层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分布于K2+600K2+800段,其余地段仅个别分布,揭示厚度为 0.30 2.45m。 3.2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拟建场区内出露的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砂岩,以砂岩为主,个别钻孔见泥岩,岩层产状为260°8°。 砂岩(J2SSs): 呈灰色、浅灰色、黄灰色,主要由长石、石英及岩屑组成,中粒结构,厚层巨厚层状,钙质、泥质胶结,平行层理发育,次为斜层理。 强风化层厚 0.4 2.8m左右,岩芯多呈黄色、黄褐色,岩芯多呈碎
7、块状短柱状、饼状,岩石质软;弱风化砂岩岩质坚硬,岩芯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节长一般1230cm,层间裂隙较发育。岩石为较硬岩。 泥岩(J2S-Ms): 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层局部含砂质较重,并间断夹粉砂岩透镜体。强风化泥岩厚度一般为 0.85 2.60m,岩质软,岩芯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力学性能较差。弱风化层岩质软,风干易碎裂、崩解,岩芯较完整,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层间裂隙发育。岩石为软岩。 5 / 11 4、不良地质现象及地震 4.1不良地质现象根据钻探资料,拟建场区内没有发现软弱夹层、地下采空区。经地面调查,拟建场区内没有发现滑坡、崩塌、泥石
8、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4.2地震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五、建筑设计 1、建筑概况 1号地道按业主要求布置商业用房。该方案设计为“工”字型通道,设于袁茄路正下方,主通道与袁茄路斜交,两端设置4个出入口,分别连接跃进路东侧住宅片区、法院和平安路住宅区。主通道长 32.34米,结构净宽为10米,通道宽度4米,两侧商业用房宽度各3米,净高为3米。 根据管线布置,顶板上覆土不小于 2.3米。出入口位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上,且保留人行道宽度不小于2米,出入口净宽 2.5米。 地道
9、建筑总面积为 605.12,地道内两侧设有商业用房,建筑面积为 163.72。地道内设置商业用房,采用100厚加气混凝土或页岩空心砖作为分隔墙。商业用房比通道地面高出100mm。 本图所注尺寸,除标高与总平面尺寸以米为单位外,其余均以毫米计。所注标高均为绝对标高,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设计坐标采用重庆市城建坐标系统。 6 / 11 2、装饰 地道两侧墙面:2cm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加10水泥含量的永久防水剂,分两次粉刷),采用微晶石贴面 地面:2cm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加10水泥含量的永久防水剂,分两次粉刷),微晶石地板 梯道:2cm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微晶石贴面顶板:2cm厚1:
10、2水泥砂浆找平层,轻钢龙骨铝合金栅格吊顶 33、出入口设施: 入口采用坡道,梯道两侧考虑无障碍设计,分别于 0.9米和 0.7米位置设双层扶手。出入口设置雨篷和截水沟,以保证地道内环境舒适,减少排水量。 出入口外部挡墙高出地面至少400mm,非封闭雨篷的情况设置栏杆,栏杆埋入外部挡墙内,高出相临室外地面1050mm。出入口轻钢雨篷由专业厂家设计制作安装。 六、结构设计 1、基坑开挖及地基地道开挖采用明挖施工,临时边坡可按地质情况放坡,土层1:1,基岩强风化带1: 0.5,基岩中风化带1: 0.2或直壁开挖。为方便管网布设,顶板覆土厚约 2.0 2.5米。 地基: 7 / 11 根据地勘报告,挖
11、方主要是强、中风化岩层,范围内无地下水,基础以中风化砂岩层为持力层,承载力不小于400KPa。 2、主要材料混凝土: 人行地道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混凝土中掺入胶凝含量8%的HE高效抗裂防水膨胀剂。人行地道垫层采用C15混凝土。 钢筋: 必须符合G B1499.2- 2007、G B1499.1-2008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采用HRB335级、HPB235级钢筋 3、沉降缝 沉降缝设置在地质变化处,施工时根据实际地质分界点进行调整。其中变形缝止水带采用HXZ10型钢边止水带(350*10)。施工缝采用PN(BW)遇水膨胀止水条(30X20)。 4、防排水设计 根据二级地下工程的
12、设防要求及环境条件,以防排结合为原则对下穿道进行了如下防排水设计: 排水: 顶板及侧墙外侧采用软式透水管对岩石裂隙水及渗透地表水进行收集,通过100PVC管每隔10米接入地道排水沟内,最终排至排水管系统内。 地道内排水设计: 8 / 11 地道内根据单向坡度设置排水沟,在入地道口处设置截水沟,排水沟的尺寸为400*300mm,沟顶设置预制盖板,根据地道坡向(1%)最终汇集在集水坑里,通过d300钢塑管道重力流接入市政雨水管道系统。 防水: 主体结构采用C30自防水混凝土,外包半封闭式GUW100湿铺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变形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及防水嵌缝材料。施工缝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 5、混凝土
13、构造要求 (1)保护层 侧墙、顶板迎水面:50mm,内侧非迎水面:30 mm梁、柱:40 mm (2)钢筋的连接 a.钢筋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b.当受拉钢筋直径20mm及受压钢筋25mm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I级。 c.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 d.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 L =la,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300mm。 e.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应相互错开,接头连接区段长度35d,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50%,机械连接
14、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应满足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间距25mm。 f.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35d且500mm,受拉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 9 / 11 (3)墙、板a.跨度大于6米的梁和板,应设置预拱度 0.003L(L为梁跨度),拱高不小于20mm。 b.一般情况下板、墙上孔洞应预留,避免事后开槽打洞。板上圆形孔洞直径d及矩形孔洞宽度b均300mm时,洞边不设置加强筋,受力钢筋可绕过洞边不切断。 c.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应避开剪力集中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50%。 七、其他 通风
15、采用自然通风。 排水及电照详水电图纸说明。4八、施工要点 1.施工前应准确落实既有管网和拟建管网位置及标高,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既有管网,并为拟建管网的建设预留条件。 2.施工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土体的稳定,并量测监控,随时注意可能危及施工安全和周围建筑安全的情况,并应预先制定应急措施。 3.施工前,应准确放线,并经业主、监理确认后才能开挖施工。 4.地道结构形式采用U型结构的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200KPa,应注意地基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当不满足时,按图纸设计进行换填。 5.地道顶部土体的回填应先回填50厘米厚不透水的粘土隔水层,而且顶部土体应采用人工夯实。 6.基坑开挖后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应保持基础的干燥。地道防水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文明施工,防止柔性防水层破坏。 7.地道处于土层地基时,应对土层进行分层碾压,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地道下1米范围内应该采用沙砾石进行回填,且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 8.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格执行,并在施工时共同协商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 2025年贞丰事业编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烟草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房车使用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煤矿安资考试题及答案
- 情景课件教学
- 健康设备考试试题及答案
- 恐龙课件文案简短
- 急诊科护理岗位职责
- 急诊科护士课件培训
- 2025年新学校军训合同协议书
- 邯郸市永年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医师临床“三基”训练综合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剧院设施全面维修与日常维护服务协议
- 学易金卷:段考模拟君之2025-202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01(考试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土地要素保障课件教学
- 2025年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秋新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 《鸿蒙应用开发项目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