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操作规范_第1页
煤炭操作规范_第2页
煤炭操作规范_第3页
煤炭操作规范_第4页
煤炭操作规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监管物品种:煤炭(入洗原煤、洗精煤)一、保管要求:主要是露天存放 ,重点防风、防汛和防自燃:1、防风:天气干燥遇大风就会把一些比较细小的颗粒吹走,特别是汽车碾压过的煤 场,大风能造成亏吨,通过洒水能有效的解决煤尘飞扬的问题,还能起到环保 的作用;2、雨天要做好防汛工作:下雨太大的话有可能把煤炭冲走或者引起货堆的塌方,如果煤场没有围 墙,可以用装满煤的编织袋围拢在煤垛的四周,高约 1 米,能有效地防止塌 方,另外要保持排水设施畅通;3、防范自燃: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份与煤碳的接触,防止温度 或水份过度积聚,并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应该强调,采用水喷淋降温 是防止煤堆自燃的

2、下策,如果喷水量不足,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另外, 有条件的话,应在煤场煤堆中布臵测温元件,以便及时控制煤堆的自燃问题。4、煤炭存储区应尽量避免存放其他散货,防止对其他货物产生污染或引起 煤炭质量发生变化。二、包装要求1、无包装三、首次盘点一)验收方法1、过磅:累计过磅单;2、理论换算方法:重量=货堆体积 *密度。3、要求出质人出具详细的库存表,内容包括质物规格型号、重量、货位、 化验单等,并附上原始磅单。二)注意事项:检尺:根据煤堆的体积,取若干个截面,分成不同的堆体,方便测量计算。按棱 台、锥体、长方体或正方体来计算体积,尽量切割成长方体获得。密度获取:可以用规则形状的铁制容器先称出重量

3、,然后装满煤称重量,要求和现场松散度大致相当,由净重除以体积可得出密度。对于体形较大的原煤堆,如果是经过铲车推平、碾压,则密度会相应大的 多,保守计算一般按1. 4 的比重。可根据实际测量情况来确定(1.1-1.4 吨/ 立方米之间)。精煤堆均是自燃堆放,密度在0.9 吨/ 立方米。注释:灰分的大小是影响原煤密度的重要原因,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煤质获取:对现场堆积的煤炭进行取样化验,取样不低于 5 个点,深度要求不低于0.5 米,将各点取得的煤样掺均匀后取出一份进行化验,可以得到水分、 灰分和挥发分等指标。重量确定:根据测得的体积乘以密度得出重量后扣除所含水分,最后根据堆积的规则 程度打8.5

4、9.5 折作为实际重量。精煤的扣水公式:重量*(1-化验水分 +7)四、日常监管一)入库监管1、验收方法A、现场监管员对出质人每天提供的进出库日报表(应核对原始入库单据) 和现场入库货物核对后,按孰低原则确定入库量按确定的入库量作为入账的依 据,由出质人授权人填写货物入库质押申请 /批准单并签章,现场监管员签 章确认并保存。B、外购精煤入库,原则上要做扣水处理,适用上述扣水公式。C、监管现场有洗煤生产线的洗精煤入库量为入洗原煤消耗量乘以出煤率来 计算。出煤率根据原煤的质量确定,一般在 50%-65%之间。质量的确定,由入 洗原煤的灰分指标来把握。D、现场监管员根据货物入库质押申请/批准单记帐,

5、表明入库货物从 此成为质物,进入监管状态。二)解除监管、出库1、出质人是生产企业的质押物出库数确定:A、原煤以实际减少量、出库量(核对磅单)或皮带秤读数(皮带装车,原 煤入洗)作为入账依据,现场监管员核对原始单据或现场存货后确认。B、精煤的出库量为电子磅读数(汽车过磅单)或装车量(火运轨道衡计量 单)或消耗量(焦化厂适用,有皮带秤的以皮带秤读数为准,可以参考焦炉的 装料数)。C、精煤入库时,或盘点时做过扣水处理的,较大规模出库时原则上也做扣 水处理,避免出入库口径不一致,导致的统计数据偏差。2、出质人是贸易企业的,质物出库时查看销售合同记载的供货量,监管员 应核对出库磅单,并核对现场存货减少情

6、况,确定最终实际出库量,大规模出 库时,必要重新检尺确定。3、质物出库,出质人应填写 质物解除质押申请 /批准单,并向我方提供进 出库日报表。三)日常盘点1、盘点要求及周期现场监管员每天根据质物台账对质物按比例抽查盘点或全部盘点确定库存 量,至少每周两次全部盘点并填写现场检尺记录计算表。发现现场存货和 账面价值有较大出入的,应及时调账,并通知监管部,解决相应问题。2、计量方法参照初始盘点,特殊的另行要求。四)日常现场巡查注意事项1、检尺2、查看账目,核对一周、半月或一个月的进出量是否平衡,结合检尺结果 判断库存质押物的增减变化程度。3、检查原始出入库单据的完善性和现场质押标签的有效性。五)监管

7、物数量盈亏的处理日常盘点中误差内超出 5时及时通知出质人共同核实,与出质人协商处 理。(六)如何进行货位管理(货位图及其他替代手段的应用)现场监管员应 根据监管现场质押物存放情况制作货位平面图,可分为固定货位、移动货位, 并根据变化情况实时改变。五、是否需要上保险要求上保险 :基本险。六、监管物风险等级D-A-序号B关别C-品种计量标准E-是否为危险品F-防火要求I-G-保质期H-保管要求外包装情况J季节性要求N-K市场价格波动情况L-变现能力M-是否保险综合风险等级原煤煤、20 炭精煤七、质押操作部应配备的工具和劳保用品卷尺、雨靴、雨衣、手电和台秤等。八、监管过程中遇到特殊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8、由于监管方在确定原始数量的保守,往往导致监管账目的数量比实际库存要低。在发生较大规模出库时,一定要重新检尺来核定库存。由原煤到精煤的过程,发现出精煤量和消耗原煤量不匹配时,应及时取样 化验,并告知质权人结果,以提示风险。九、相关知识1 煤的品种:按用途分为电煤、动力煤和洗精煤A、电煤或动力煤,为电厂或大型制造企业用煤,一般关注的指标为发热 量、挥发份、硫份等,特别是发热量易受季节影响,该指标呈下降趋势;本操 作规范未涉及该品种,但同样适用;贸易商的存货由于以次充好的问题,原则 上不能作为质押物;B、洗精煤是焦化厂或钢厂用原料、燃料,一般考察粘结指数、灰分、挥发 份、含硫、丫值等指标,并影响其销

9、售价格;C焦炭是焦化厂产品,冶金用或工业制气用,其原料为精煤,大致1.3 吨精煤能出 1 吨焦炭,煤质差的耗费更多。一般考察其固定碳、挥发、含硫等指标,密度较低,在0.8 吨/ 立方米。1 煤堆自燃的影响因素1.1 化学成份的影响煤中含有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其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1.2 氧气的影响在各种光、热、雨水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煤炭表面与大气中的氧气接触后 发生氧化分解与碎裂,并放出热量,同时形成新的表面,新表面又再次氧化, 如此反复循环,导致煤堆温度不断上升,逐渐达到自燃的温度。1.3 水份影响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促使

10、煤中的各种反应的进行,如硫份的酸化,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1.4 气温气压的影响经验表明,煤堆的自燃经常发生在秋后大气温度下降时,此季节大气密度 比煤堆的空气密度大,因此,渗入煤堆的空气量增大,导致自燃加剧。一般来 说,大气温度降低,密度变大,渗入煤堆内的新鲜空气量增加,煤堆的自燃加 快,反之亦然。2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份与煤碳的接触,防止温度或水份过度积聚,并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2.1 堆煤的方位由于我国地理位于北半球,阳光照在顶空时偏南,因此,煤堆的方向以南 北方向取长为好,以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地理条件好的电厂,煤场

11、应布置在 小山丘的北侧。2.2 堆煤的场地煤堆的场地以水泥地面最为理想,地面不宜铺垫空隙度较大的炉渣等物, 以防空气由此进入煤堆而增加自燃的危险。场地四周应设有排水沟与煤泥沉淀 池,以便排除积水及回收煤泥。煤堆的地势最好比四周稍高一些,以保证排水 的通畅,减少水量积聚。2.3 堆煤的方式尽量在较低的温度下贮存煤炭,避开中午烈日下进行堆煤,以减少热量的 携带。块煤、粉煤混在一起的煤堆,由于煤堆里面即有相当多的空气可以把煤 氧化,空气又不能畅通,所以氧化时产生的热量就容易积聚在煤堆里而使温度 迅速升高,因此,块煤和粉煤以分开贮存为宜。粉煤单独贮存时可以用推土机 一层地压紧,尽量减少煤堆里的空气,这样也就不易引起自燃。2.4 堆煤的形状煤堆形状以屋脊式为佳,以减少阳光照射及雨水渗入。堆煤角度控制在4045。”,顶部平齐。煤堆的高度一般不超过 6 m,煤堆过高,一旦发生自 燃,很难进行倒堆或喷水处理。2.5 堆放的时间煤堆的存放时间应根据煤质牌号而定,一般无烟煤和贫煤的存放时间可稍 长一些,但以不超过 4 个月为宜。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和褐煤的堆存时间 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宜。2.6 煤堆的维护煤堆部分采煤后,应避免煤堆顶部出现凹陷的面积过大,以减少雨水的聚 积及阳光的照射。长期未用的煤堆,有条件的话,煤堆上可铺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