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太极拳缠丝劲的形成太极拳缠丝劲的形成太极拳行功时,不仅和一般内功拳相同,要引导内气在肢体 中不停顿地收放运转,还要使肢体不停顿地做屈伸进退的螺旋缠 绕运动,二者结合,就形成了太极拳特有的缠丝劲。换句话说, 太极拳的缠丝劲,就是以内气的运转为动力,肢体做螺旋屈伸进 退的太极拳特有的一种劲。太极拳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是太 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重要标志之一。太极拳,缠法也 ,缠法如螺 丝形运于肌肤之上,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内气,我国传统医学称之为真气或元气,中气或丹田气。它 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物质,不是呼吸的空气。内气充沛,则身 强力壮;内气不足,
2、则体弱力薄;内气消失,则生命终止。练习太 极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植和运用内气。关于内气的产生、 贮存和运转,气生于肾,贮于丹田,出入于命门,顺骨而行,充 于肌肤,发于丹田复归于丹田。划弧转圈和螺旋形的屈伸进退,是太极拳在外形上的特点。太极拳行功时,手足和身躯都不停顿地划弧和转圈。有的是顺时 针转,有的是逆时针转;有的向前转,有的向后转;有的转正圆, 有的转斜圆,有的转椭圆,有的还是像古太极图的转圈。弁且, 在手足伸缩进退的同时,既要有以肩肘胯膝为轴作弧形运转的大 圈,又要有以股肱骨骼为轴做正反缠绕的小圈。后者是太极拳缠丝劲的表现形式,尤为重要。太极拳缠丝劲是内气收放运转同肢体螺旋形屈伸进退
3、的结合。 只有内气的收放运转,而无肢体的螺旋形屈伸进退,或者只有肢 体的螺旋形屈伸进退而无内气的收放运转,都不能构成太极拳的 缠丝劲。二、太极拳缠丝劲的分类区分太极拳缠丝劲,常见的方法,是分为顺缠和逆缠,就是: 小指侧向手心旋裹或小趾侧向足心旋裹叫顺缠。大指侧向手心旋 裹或大趾侧向足心旋裹叫逆缠。这种方法,没有同内气的收放结 合起来,显得过于简单。太极拳把缠丝劲分为十二种,就是: “进 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 小缠”,则显得过于繁琐。根据太极拳缠丝劲的内涵和特点,把它 区分为出劲顺缠、收劲顺缠、出劲逆缠、收劲逆缠四种缠丝法, 比较容易掌握。出劲顺缠。凡
4、手足向外伸展,内气循臂腿内侧向前斜缠而 下至于手足者,称为出劲顺缠。比较详细些说,手臂伸展向外, 内气由丹田发出,经命门穴,循脊而上,过大椎穴,逾肩井穴向 后,绕臂斜缠而下,从尺骨端向里,过掌心劳宫穴,达中指端, 是上肢的出劲顺缠。足腿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下行至会 阴穴,经前裆向外,过胯向后,绕腿斜缠而下,经内踝,过足心 涌泉穴,沿脚掌里侧向前,达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劲顺缠。收劲顺缠。凡手足向里屈收,内气循臂腿外侧向后斜缠而 上至于肩胯者,称为收劲顺缠。比较详细些说,手臂屈收向里, 内气从中指端回收,过掌心劳宫穴,从梯骨端向外,绕臂斜缠而 上,至肩,经胸部膻中穴,向下归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劲
5、顺缠。 足腿屈收向里,内气由大趾端回收,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外侧 向后,经外踝,统腿斜缠而上,过胯,由后裆至会阴穴,再向上 归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劲顺缠。出劲逆缠。凡手足向外伸展,内气循臂腿外侧向前斜缠而 下至于手足者,称为出劲逆缠。比较详细些说,手臂伸展向外, 内气由丹田发出,经命门穴,循脊而上过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前, 绕臂斜缠而下,从梯骨端向里,过掌心劳宫穴达中指端,是上肢 的出劲逆缠。足腿伸展向外,内气由丹田发出,下行至会阴穴, 经后裆向外,过胯向前,绕腿斜缠而下,经外踝,过足心涌泉穴, 沿脚掌外侧向前,达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劲逆缠。收劲逆缠。凡手足向里屈收,内气循臂腿内侧向后斜缠而 上至于
6、肩胯者,称为收劲逆缠。比较详细些说,手臂屈收向里, 内气从中指端回收,过掌心劳宫穴,经尺骨端向外,绕臂斜缠而 上,至肩,经胸部膻中穴,向下归于丹田,是上肢的收劲逆缠。 足腿屈收向里,内气由大趾端回收,过足心涌泉穴,沿脚掌里侧 向后,经内踝,绕腿纠缠而上,过胯,由前裆至会阴穴,再向上 归于丹田,是下肢的收劲逆缠。三、太极拳缠丝劲的功能在医疗保健方面,以内气运转为内容的缠丝法,有利于疏通 经络,增强脏腑功能,锻炼肌肤、骨骼和关节。出劲缠丝着重疏 导手三阴和足三阳经气, 收劲缠丝着重疏导手三阳和足三阴经气。 手足每转一圈,十二经和任督二脉都得到疏导。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
7、,利关节者也。”经络疏通了,脏腑机能就可加强,肌肤、骨骼和关节就可能得到濡 养。缠丝法的划圈旋转与通常的手足屈伸相比,能使更多的肌肤、骨骼和关节参与活动,也有利于提高肌肤张弛的机能,增强骨骼 和关节的柔韧性。在技击竞赛方面,缠丝劲是太极拳各种技击方法的基础。太 极拳主张因势利导,借力打人。与人交接时,肢体螺旋形的屈伸 进退,能够避免同对方来力顶抗,化减来力强度,便于利用力学 原理适当加力,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动摇对方身体 重心,造成我顺人背的形势。缠丝劲的沾连法,还能够沾连住对 方的肢体,使其不易脱离。陈鑫说:“拳中必用缠丝者,沾连之法 全在于此,引进之法亦在于此。”又说:“唯以柔软
8、缠丝法接之, 未沾住人身则已如既沾住,则吾以缠丝法捻住其皮肉,缠而 绕之,沾之,连之,粘之,随之,令其进不得进,进则前入坑坎 退不得退,退则恐我击搏,故不敢硬离去。此缠丝劲之在拳中最 为紧要妙诀也。”缠丝劲还是技击爆发力的基础。身躯和四肢的缠丝法,可以 使内气的收放运转畅通无阻;可以使全身劲力以腰脊为枢纽节节 贯串,达于手足;可以使关节运动幅度增大,灵活性提高,稳定性 加强;可以使全身肌肉一部分充分松弛,另一部分充分紧缩,增强 肌肉的伸缩机能。因而当技击发放时,内气自丹田猝发,肌肉张 弛倏然一转,就可做到动力完整,爆发力增强。四、练习缠丝劲应注意事项太极拳缠丝法要求周身内外密切协调,需要经过长
9、期练习才 能掌握。开始,应着重练习一手或一足的缠法, 在意念的引导下, 一只胳膊或一条腿缓缓屈伸旋转,做顺逆出收的缠丝。一手一足 有了体会,再练习两手或两足的同时缠丝,或者练习身体一侧手 足的同时缠丝。如此,逐步掌握各个部位的缠丝法,周身缠丝就 自然形成。在练习太极拳缠丝劲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贵用意,尚行气,戒用力。太极拳重内不重外,重意不重 形,重气不重力。练习和运用缠丝劲,首要是培植和运用内气。 要用意念引导内气在肢体中做螺旋形循环运转。有少许的意念就 行,不要强缠硬扭。如果过分注意外形的缠扭,则易导致气血滞 涩,促使肌肉、关节甚至内脏受损。应像陈鑫说的“轻轻运行, 徐徐停止,意念运以微
10、细,毋使波澜忽兴。”腰为枢纽;手足相随。缠丝劲以腰脊命门穴为枢纽,上通手 指,下通足趾。行功时,身体同侧手足的缠法一般相同;右手如是顺缠,右足一般也是顺缠;右手如是逆缠,右足一般也是逆缠。左 侧手足也如此。比如“白鹅亮翅”式,右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顺缠 转为出劲逆缠,左侧手足都是由收劲逆缠转为出劲顺缠。陈鑫曾 说:“腰是上下体之关键。 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 又说:“上面手如何运,下面足如何运。”“中间胸腰随手足运,上 下一气贯通。”顺逆出入,循环无间。太极拳行功,“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手足运动,要划圈旋转,不走直线,不走回头路。缠 丝劲从顺到逆,从逆到顺,从收到出,从出到收
11、,循环无间。下 半圈如是顺缠,上半圈则是逆缠;下半圈如是收劲,上半圈则是出 劲,反过来也是如此。弁且从始至终,缠丝劲一刻也不能丢失。陈鑫诗云:“阴阳无始又无终,来往屈伸寓化工,此中消息真参透, 圆转随意运鸿蒙。”吸蓄呼发,纯任自然。人的呼吸对内气的运转和缠丝劲的 收放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吸气可以引导内气从手足四梢向丹田 回收,此时多为收劲缠丝;呼气可以引导内气从丹田外发通向手足, 此时多为出劲缠丝。但是,初学太极拳的人,首先要注意呼吸自 然。开始,只要做到每一动作的起点是吸气、落点是呼气就行了, 在拳势运行的中间过程,呼吸要纯任自然。随着功夫的增长,缠 丝法与呼吸就会逐步协调起来。陈式太极拳缠
12、丝劲面面观(一)摘自上下五千年陈式太极拳要求:以心运身,以身运手,以手领劲,足随手 转,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顺缠丝和逆缠丝,从内劲上讲出劲为顺 缠丝;入劲为逆缠丝。从体形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上肢出劲为“以 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领劲。 ”入劲为“以手领肘, 肘领肩,以腰为主宰。”下肢的出劲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 膝催足,以足趾领劲(出步时尤为多见)入劲为“以足领膝,以 膝领胯,以腰为主宰(收抬腿时尤为多见)。”腰劲的出、入劲更为 重要,要注重两肾气滚动,催动两腰眼 (隙)互相传递,各领半身 转动。左腰眼出劲时右腰眼催,同时入劲时反之亦然。如以第十四式掩手肱拳最后一动为例:在前腿把后
13、腿蹬的同 时,以拧腰为主,双手同步以右(阴)手为主(运阳劲),以出劲(为 阴中阳)的运动方式,向前猛然勃发,左(阳)手同时为宾(运阴劲), 以入劲的运动方式,待劲贯於肘尖时向后猛然一抖,以助右手出 劲。这就是说,其劲在勃发的一瞬间,不要过多的注意右手的发劲效果,必须注重后手的入劲程度,促使其劲顺着左大臂上串, 通过左肩传递於右肩的“通背劲”以助其右拳的发放动作。这即 是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势和理法。太极拳的精髓一一混元运动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棚、捋、按、采、歹I、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 下肢有棚、捋、挤、靠、采及进、退、
14、顾、盼、定五步和“裆走 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为“混元劲” o为了在太极拳技击 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以下要求:逢力必棚,逢朋必缠,逢缠必转,逢转必沉。这些要求包括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细 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方宝剑 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下边我们从三 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一、六个方向的圆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弧是圆的一部分,可 入圆中进行讨论。我们先来定义;具有六个方向的力为“混元力”, 也就是说,“混元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拥有六个方向一一前、 后、左、右、上、下,即立体的圆。有的人虽然走得也是圆,也 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这样的力不能构成“混元
15、力” O一对方向的力,比如前后或左右或上下,这样的力产生的劲 叫直劲,对对方构不成威胁。因为它是直来直去的,严格的讲它 不属于太极拳劲别的范畴。 四个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圆和弧线运动, 但对方的大脑可以作出判断,肢体的本能反应可以跟上你,随上 你,对对方的威胁也不大。只有是六个方向的圆弧运动,即立体 的圆运动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这是太极拳有别 于其他拳种的精妙之处。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扰和 改变你的运动方向,使你处于被动和无目标状态,然后便是我的 打击,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奥妙所在。在这个具有六个方向的劲力之中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 上下是奥妙。“前后”是人们的习惯,
16、“左右”经过训练可以掌握, “上下”则不易掌握且容易被人们忽略。凡是在推手和散手中产生了顶劲是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 不是左右就是上下。凡是被对方冲垮了, 一定是少了左右方向的劲;凡是自己左右 转动不灵时一定少了前后方向的劲;凡是被对方提起或压垮了,-定是少了上下方向的劲。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注意每一 个动作,每个转换式都必须有六个方向, 否则拳式就是不正确的, 在实战中也是不管用的。二、肢体的公转和自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形式是公转加上自转。太极拳运动 中以腰脊为轴,身体各关节的运动也是公转与自转的同步交叉运 动。一般来说,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是自转 ;上关节对下关节而言 是公转;前关
17、节对后关节而言是自转, 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是公转O 自转相对于公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大,公转相对于自转时关节 运动的幅度要小一一这里讲的是在走缠丝劲时关节运动的规律。上肢运动相对于腰脊来说,腰脊是公转,手臂是自转。说腰脊的转运幅度大于手臂是不对的,打击腿(起的腿)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腿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比手的运 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膝关节的前边一节,可它自转的幅度 弁不大,而膝关节转动的幅度更大一些,这是特殊情况。因为脚 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拧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 样转那样大的圈(用腿攻击时除外)。公转运若轴,自转方圆生,相随勿枉动,三节自分清。太极拳运动
18、要求我们明三节一一梢节、中节、根节。全身多处分三节,比如:手分三节,臂分三节,胸腰 .下肢亦分三节。没 有了公转和自转,便分不出三节来,自然也没有“节节节贯串” 可谈。所以公转和自转学说是建立在“节节分家”基础上的。明白了公转和自转的规律,我们便可以做到以腰脊为轴,以 手领劲,含胸塌腰,屈膝松垮,五趾抓地,将全身的劲力整合为 一处,施加到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这就叫“节节贯串”,因此公转与自转是“节节贯串”的外在运动形式。人们常出现的毛病是靠后关节的运动代替前关节的运动,这 样不可能有“节节分家”的效果。后关节运动大于前关节运动也 是不对的,因为这里缺少了稍节意识,不可能达到“空”、“灵”、“活”、“脆”的效果。在对抗中,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收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 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没有公转则自转就失掉了轴心的根 基,肢体运动就会显得飘浮无力。明确身体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治考核试卷
- 禽类屠宰设备性能提升与优化考核试卷
- 网络安全防护在智慧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中评估考核试卷
- 聚环氧乙烷纤维的可持续性评估考核试卷
- 羽绒制品行业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考核试卷
- 物流设备绿色制造与回收考核试卷
- 木竹浆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试卷
- 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考核试卷
- 索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考核试卷
- 科技创新趋势的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考核试卷
- 财务英文词汇大全
- 年产吲哚美辛的生产设计设计说明书
- QD型吊钩桥式起重机使用维护说明书
- 新高考:地理选科指导
- 各种变频器的使用说明书.lg-ig53parameter list
- GB/T 19582.2-2008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第2部分:Modbus协议在串行链路上的实现指南
-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 解剖学课件神经系统课件
- 印巴战争(修改稿)
-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方案(5篇)
- 2021年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基础设施、设备及设施管理过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