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五章5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五章5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五章5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五章5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五章5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五章5第五章主要专项规划5.01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1.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 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两大部分。2.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5.02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是与城市即交通行为的运作、交通行为的通道、交通行为的控制。用地布局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1 洛杉机的分散布局与它密集的高速分路网 有关;2伦敦的生活方式与19世纪形成的铁路网有关;3 纽约曼哈顿的繁华有赖于它 发达的地铁和公交系统;4.我国城市形态呈同心圆式的发展模式则与我国普遍采用自行车和公共汽车

2、作为客运工具的生活方式密切关联。5.03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1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2 城市用地布局形态;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5.04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1城市在地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2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5.05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1满足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2满足运输要求:与沿路开发性质协调结合;结构完整,分布均匀,有可靠性;密度和面积率应适应;利于分流;利于组织管理;对外交通联系方便;3环境要求;4布置管线要求。其中城市干道的适当距离为7001100m干道网密度2.81.8km/km2。大城市道路网密度以 4

3、6km/km2为宜,道路面积率以 20%左右为合适。5.06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程序 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经济发展、交通现3交通规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状、用地布局资料)及图纸;2.道路系统初步规划方案(功能、骨架要求);划初步方案(交通量预测及分配,道路面积密度的预测);(深入研究道路红线、断面、交叉口);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含平面图、横断面图)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说明书。5.07城市道路分类1.按国际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平面交叉口间距为7001200m 次干路350500m 支路为150250n。2按功能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5.08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

4、局1干道网类型:方格网、环形放射、自由式、混合式。2道路网性质:常规和快速。3 功能:交通性路网、生活服务性路网。4.道路衔接: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5.09城市交通枢纽布局城市交通枢纽包括货运交通枢纽、客运交通枢纽及 设施性交通枢纽3类。停车场包括城市中心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停车场、超级市场和0.8 1.0m2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按照城市人口每人安排。5.10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1 .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交通性次干道相连。 2对于特大城市,可以直接引到城市中心地区边缘,连接城市外围高速公路环路,再由此环路与城市快速路相连。

5、3对于较大城市,通过立体交叉引出联络交通干道,与城市快速路网连接。4 .对于小城镇,通过立体交叉引出联络交通干道,与主干道连接。5.11 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1交叉口间距:取决于道路性质和等级及设计车速、隔离程度。2.道路网密度: S干一般2.54.0km/km2; S路一般58km/km2。3.道路红线: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分隔带。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分别是:60 100m 40 70m 3050m2030m 4 .道路横断面类型:1块板(适于钟摆式交通)、2块板(车速50km/h)、3块板(交通适应性)、 4块板(较

6、少使用) 。5.1 2交通调查的内容土地使用调查、居民出行调查、货物流动调查、机动车出行调查、公共交通调查、社会经济因素调查、出入口调查和车速调查。 5.13 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城市交通调查包括交通基础资料调查、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和交通出行调查等。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出行的起、终点调查,以得到现状交通的流动特性。交通区划分。5.14城市交通及对外交通的主要设施及规划要求1.基本概念城市交通的概念是指人和交通运输工具在水、陆、空线路上的流动过程。通常分为市际交通(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2对外交通(1)铁路交通:速度快、运量大,通过性好,不受天气、气候限制,但一次性投资大,建成之后运输成本较低

7、。站场起主要作用,包括会让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客运站。客运站: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中小城市可以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则应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方便旅客。(2) 公路交通:一次性投入大,速度快,运输方便,减少装卸损耗,运量小,运输成本高。分类:国道、省道、县道3 类。分级: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120km)、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客运站:常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3) 航运交通:运输成本最低,运量大,速度低,易受天气、气候影响。港口分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水深1 0米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 (4) 航空交通:速度高,运量小,运输成本高,投资大,易受天气、气候

8、影响。航空港:大型机场(7000 X 1000m)中型机场(5500 X 1000m)小型机场(4000 X 1000m)o净空要求:机场跑道轴线位于城市侧面相切位置,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边缘最小距离为57km;轴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城市一端与市区边缘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与城市距离:交通30min以内。5.15 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作用1.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协调各种运输方式。2.提出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3使交通系统获得效益。 5.16 规划方案实施 1 拟定较为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对策和交通投资计划分析。2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3交通规划的目标年

9、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一般为20年,以 5 年为一期对方案实施进行评价并做修正。 5.17 长途汽车站的类型长途汽车站包括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和混合站。 5.18 港口 1 港口基本情况( 1 )港口分类 - 客运港和货运港,小规划港口可合并设置。( 2)港口分为水域和陆域,陆域要求有一定的岸线长度、纵深和高程。 2港口城市规划布局要点港口城市要处理好岸线利用、港区布置及城市布局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贮存及后方集疏4 个环节的布置。( 1)货运港的疏港公路应与干线公路及城市货运交通干道连接。(2)客运港要与客运交通干道衔接,并与铁路车站、长途汽车站有方便的联系。(3)运

10、量大的临港工业区与港口布置紧密结合。( 4)港口宜“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但不应把岸线全部占用。( 5)石油作业区应的城市、港区、锚地、重要桥梁的下游。(6)妥善安排水陆联运和水水联运,提高港口的疏运能力。5.19 规划方案实施评价的原则有效率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5.20 交通需求预测 1顺序总体需求预测。2直接总体需求预测。3个体行为需求模式。5.21 城市交通政策的概念城市交通政策是在一定的交通发展战略 控制之下,政府对交通事业所做出的系列决策,用以指导、约束、协调城市交通观念和行5.22 我国交通政策为,是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的管理手段,也是制定交通法规的基本依据。概况目前

11、,我国交通政策不成体系,偏重交通工具、交通管理政策等产业政策及标准性政策,缺乏关于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相关政策和内容。5.23 城市交通政策内容 1政策目标。量标准经济、迅速、准点、方便、安全、舒适。3基本概念概念含义:行驶速度、运营速度、行人时间间隔(正常48min)运载能力、线路网密度(市中心区34km/km2,边缘区 2 2.5km/km2) 、非直线系数 ( 不大于 1.4) 。4规划一般要求 (1) 拥有量:公共汽车、电车大城市每 800 1000 人 1 辆,中小城市每1200 1500 人 1 辆;出租车大城市每千人22政策背景。 3区域范围 - 适合区域。 4政策种类 - 政策依

12、据的社会、经济及经济、文化环境,所需经费,所要达到的目标等。5执行机构。 6城市交通法规。 5.24 城市交通政策的制定原则 1保持持续的能力来满足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2限度地提高人们总体生活质量; 3具有社会可持续能力。5.25 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1类型公共汽车、2衡电车、轮渡、出租汽车、地铁、轻轨以及缆车、索道等客运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辆,小城市 0.5 辆。规划人口超过 200 万人口城市,应预留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2) 公交线路长度:宜为8-12km ;快速轨道线路不宜大于40min行程。(3)公交车站:服务面积以 300m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面积 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小于

13、 90%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迎面错开 30m.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5.26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1.城市供电工程由城市电源工程和输配电网络组成。电源工程有城市电厂和区域变电所(站)等电源设施。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由输送电网与配电网组成。2城市燃气工程由燃气气源工程、储气工程、输配气管网工程等组成。3城市供热系统由供热热源工程和传热管网工程组成。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由邮政、电信、广播、电视4 个分系统组成。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组成。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由雨水排放工程、污水

14、处理与排放工程组成。7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工程、抗震工程、防空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8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有城市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车辆清洗场、环卫车辆场、公共厕所以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设施。 5.2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1按工程管线性能和用途分类(1) 给水管道; (2) 排水管道; (3) 电力线路; (4) 电信线路; (5) 热力管道; (6) 可燃或助燃气体管道; (7) 空气管道; (8) 灰渣管道; (9) 城市垃圾输送管道; (10) 液体燃料管道;(11) 工业生产专用管道。 2按输送方式分类压力管道:给水、煤气、灰渣

15、管道。重力自流管道:污水、雨水管道。 3按敷设方式分类架空线:电力线、电话线。地铺管线:雨水沟渠、地面各种轨道。地埋管线:给水、排水、煤气、电信、电力电缆。4按弯曲程度分类可弯曲管线:电讯电缆、电力电缆、自来水管道。不易弯曲管线:电力管线、电讯管道、污水管道。 5综合管线避让原则 (1) 压力管让自流管; (2) 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3) 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4) 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5) 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6)新建的让现有的; (7) 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6共沟敷设原则(1)热力管不应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 (2) 排水管道应布置在沟底

16、,当沟内有腐蚀性介质管道时,排水管应位于其上面; (3) 腐蚀性介质管道的标高应低于沟内其它管线; (4)火灾危害性气体、液体不应共沟; (5) 凡可能产生互相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5.28 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1原则(1)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3)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5)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2主要内容 (1) 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 (2) 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 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 (4)

17、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3方法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5.29 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竖向规划的方法,一般有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和纵横断面法。设计等高线法 - 确定、标注设计等高线(标高),尽量保护土方量基本就地平衡。高程箭头法- 确定、标注标高,以箭头表示排水方向;适用于地形变比较简单的情况;工作量较小、制作快,但比较粗略。纵横断面法 - 绘出方格网,标注每一交点的原地面及设计标高;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工作量较大。设施高标准设防;设施的地下化;设施节点的防灾处理;设施的备用率。5.31 城市消防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包括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

18、消火栓、水池、望塔,其中,消防站和消火栓是必不可少的消防设施。消防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基层单位),指挥高度中心设立在总队、支队。 5.32 城市绿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城市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用地的绿地 5.33 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1任务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及其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进行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2内容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具体条件,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作为指导城市各项绿化的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3.规划指标XXXX年人均公共绿地为57? 0,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少于 30%XXX

19、X年人均公共绿地68? 0,绿化覆盖率不少于 35%街头绿地面积不小于 400? 0,化占地大于 65%。广场绿地率不应小于 50%。5.34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及规划原则 1基本原则 (1) 舒适性原则; (2) 城市审美原则; (3) 生态环境原则; (4) 因借原则;(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6) 整体性原则。 2主要内容调查与评价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户外游憩条件,研究、协调城市景观建设与相关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评价、确定和部署城市景观骨架及重点景观地带,处理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景观的有序发展。 5.35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可以保存城市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城市的记忆;可以继承传统文化,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5.36 熟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泛指城市地域之内地地上地下所有的有形遗存和无形文化积累,含 3 个层次 -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 5.3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1历史文化名城概念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截止XXXX年 12月国家公布3批历史文化名城共99个;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82个。2与城市总体规划关系 (1) 城市总体规划从城市发展的整体和宏观层次上为名城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宏观决策问题往往是名城保护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