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美文欣赏二_第1页
《将相和》美文欣赏二_第2页
《将相和》美文欣赏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将相和?美文欣赏二血泪“和氏璧荆山人卞和,砍柴见凤凰站立青石,便认定石为宝石,将那不起眼的青石献厉王,失左足,献武王,失右足。文王继位,卞和想献宝,但无足,于是,在山脚悲泣三天三夜,文王知,命玉匠将青石雕琢,见光润无暇,雕成璧,以卞和之名相命“和氏璧。卞和是砍柴人,非玉匠,仅凭“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坚决信念就认定这是宝石,其意之坚,断足也不能磨其志,失双足,不能行走,也不知几十年如何生活。为献宝,堂堂七尺男儿,号啕于荆山之下,幸好这果真是宝石,倘假设本身是普通石头一块,岂不双足白砍,眼泪白流?和氏璧现世,遇上卞和这样的傻人,以泪相浇,以血铺道,从而奠定了它不平凡的一生。和氏璧的不平凡还在于遇

2、上一个“好时代,王侯将相迷信“璧环象天,它就成了无价之宝,从它被雕琢得晶莹剔透,浑身散发宝光时,它的身价一天高似一天,由璧玺传国玺,身份几与皇帝相等,甚至让人不惜以城池,以性命相交换。“和氏璧确实威风,它是皇帝的宠物,权利的象征,被施与人时是皇上的大恩惠,住朱红楼阁,锦衣玉盘,出门车马开道,小心翼翼,所遇崇敬之目光,这身份,除皇帝能享,还有几人?古曰:“高处不胜寒。“和氏璧所住之处已是人间极限,其上是雪风,冰风,它所见的人间欢乐只是在其未成璧之时,其后所见都是血腥杀戮,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王朝更替,而自身,也因这耀目光环惹来杀身之祸。先有蔺相如设巧计,从秦昭王手中夺回,差点同蔺相如一同赔了性命,再

3、有孝元太后使命一摔,被摔缺一角,后王莽用黄金修补,也应证了“伴君如伴虎之言,它还屡次被盗,即便现今还不知在何方漂泊。“和氏璧威风凛凛,却过的苦不堪言,倘假设它知道荣华富贵所要付出的代价,定会回绝凤凰降落,卞和以身献宝,还不如就呆在青石里,呼天地之灵气,见自然之风光,花草树木为伴,清风明月为伍,过的还自在逍遥,偏偏不由自己做主,做了一块宝玉!“和氏璧怎么也脱不了血腥的,它由楚到秦,秦始皇时为玺,刘邦时为“传国玺,王莽时身受重伤,后到曹操,再后来音信杳无。每一次交接,都有多少亡魂相伴,多少鲜血相浸,血流成河,“和氏璧就在血河中间飘荡,红的血,白的璧,真可谓触目惊心,即便有光,在浓稠的血浆中也散不开。“和氏璧一生始终伴着各种各样的目光,敬畏的、贪心的、悲戚的。它历经了人间的大悲欢,集爱愁于一身,这也不能怪它,它只是比一般人更多地理解人类。孝元太后称它为“亡国玺也没错,任何朝代都有开场和灭亡,它转移到另一个朝代时,也就是前一朝代灭亡时,它的身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几个字也没能支持秦王朝长久的国运,可它还是被觊觎,蒙骗了一代又一代国君,或者说各朝皇帝用它来蒙骗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和氏璧,一块青石罢了,它的身上被套上一圈又一圈绳索,笼上一层又一层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