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公司所得税“股利扣除法”的效应和可行性研究(1)_第1页
实施公司所得税“股利扣除法”的效应和可行性研究(1)_第2页
实施公司所得税“股利扣除法”的效应和可行性研究(1)_第3页
实施公司所得税“股利扣除法”的效应和可行性研究(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施公司所得税“股利扣除法”的效应和可行性研究(1)莫迪格里安尼与米勒( 1958)定理已经证明:在无税收的状态下, 业 的 金融 决策是无关紧要的。这一定理反证了“真实” 经济 具有这样特 征:税收必然会通过扭曲企业的财务政策和资金结构对企业股权与债务融 资决策产生 影响 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和一国的资本市场。本文的主 旨是:探讨这种“链式”作用可否产生积极的意义以及其实现所依赖的条件, 从而达到调节各方的经济利益和行为,缓解压力和风险,为当前 中国 资本市 场的稳定 发展 构建基本的制度平台这一目的。目前 世界各国对公司所得税的课征,在税制选型上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为独立课税制,根据法人

2、实体说 理论 ,认为公司为有独立纳税能力的纳税 主体。公司所得课征公司所得税后,其盈余分配予股东时须再征个人所得税。 在国际税收实践中,这是一种传统的观点,因此又称为“古典制”。另一类为 合并课税制(以欧洲国家为主),根据法人虚拟说理论,认为公司法人仅为 法 律 的虚拟体,无独立纳税能力,仅作为将盈余传送至股东的导管。公司阶段的 所得与股东阶段的股利,应仅课征一次所得税。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古典制” 做法。“股利扣除法”( dividend paid deduction system )作为合并课税制 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指公司 计算 应税所得时,可将其已付全部股利视同费 用扣除 (以区别于抵免

3、支付股利一定比例的“抵免法” ),以余额作为应税所得 额计算公司所得税,使公司所得税具有末分配盈余税的性质。股东取得股利 时,应将股利数并入分配年度的所得,计算其所得税。、企业资本成本考虑一离散时间的经济。企业使用劳动与资本并依照具有正且递减的 边际产品与不变规模报酬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生产产品,假设企业可以用产出待 分配收入、发行新股票或举债为其资本支出筹资。导出企业资本成本表达式的 思路是:考虑一般均衡经济中个体(企业、政府和消费者)所具有的特征,从 厂商的预算约束开始,推出决定企业市场价值的微分方程,方程和消费者的最 优条件相结合,其可由市场利率和各种税收参数表示。企业所形成的目标函数 就是

4、:确定金融政策以最小化其资本成本。在文中,我们忽略通货膨胀对消费 者和企业的行为影响,并假定企业无折旧以及企业发行股票和举债的成本为零 和无交易成本。对税收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1)开征税率为 tp 的公司利润税;( 2)公司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 3)个人所得的利息和股利均要交税,其税率为 ty ; (4)资本利的有效税率为 0,这一特征与当前中国的现实是相符的。 并且,假定一切税收结构均是线性的,这样,在某一时点上,税收函数定义 为:Th(u)=ty(wl rgbg rpbp isE) (1)Tf(u)=tp(y-wl- rpbp) (2)Tf(u)=tp(y-wl- rpbp- i

5、sE) (3)(1)式中,个体收入来自时点u上的工资(wl)、利息(rgbg rpbp , 其中 rgbg 为政府债券收益, rpbp 为企业债券收益)、股息( isE, 其中 i 为股 息支付率,s为股票价格,E为未清偿的股票总额)和资本利得(s 为股票价 格从时点 u-1 到时点 u 的上涨额)。在( 2)式针对企业利润征税的函数中,对 债券持有者的利息支付被充分扣除。很明显,(2)式表达的是“古典制”函数;相应的,( 3)式是公司所得税“股利扣除法”下的税收函数。企业面临如下两项金融约束:n (U) = rpbp D RE Tf(4) K= RE $? E bp ( 5)(4)式中,公司

6、的生产利润 n (它等于y-wl )在债券利息支付(rpbp)、 留存收益(RE、股息支付D (它等于isE )和税收之间分配;(5)式的含义 是企业的资本增量K由留存收益、新发股票的市值($? E)、债券规模的增 量(bp)三部分组成。定义企业在时点 u 未清偿证券的市场价值 v 和真实现金流量 R v(u)= bp sE (6)R(u)=(1- tp) n - K由式(4)和(5),可消去RE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s?E,同时引入“古典制”税收函数( 2)和“扣除法”下的税收函数( 3),分别得出方程(8)和(9): s?E s? E bp= (rp ( 8 ) s?E s? E bp= (

7、rp s?E (9)(1- tp ) bp- (1- tp) n - K) (1- tp)D不难发现,方程( 8)点(u-1和u)之间的增量( 义,得出方程( 10)和( 11)和V)9)左边均是企业证券的市场价值在两个时。将 D=isE 带入方程,并结合V和R的定V R=(rp(1- tp(10) bp/ V (i s/ s )sE/ VVV R=(rp(1- tp(11) bp/ V (1- tp)isE/ V-s E/ V V(1- tp ) bp- (1- tp) n - K) D s?E令:0 1= (rp (1- tp )bp/ V (i s/ s ) sE/ V0 2=( rp

8、( 1- tp )i s/ s )( 1/(1 T0 2 =rp (1- tp )(T /(1 T(1- tp)i s/ s (1/(1bp/ V (1- tp)i s/ s sE/ V01和 02分别“古典制”税制和“扣除法”下企业债务资本和股权 资本的真实成本加权平均数。其中,债务资本的真实成本是征收企业利润税之 后的名义利率;而股权资本的成本是股息支付率加上股票的真实资本收益率。、股息支付率 i 和企业筹资结构 T(T = bp/sE)定义(T = bp/sE。由v= bp sE ,01和02可写成如下形式:0 1 =rp (1- tp )(T /(1 T(12)(T(13)考虑经济均衡时家庭行为的特征,任何资产的真实报酬率不能大于其 消费报酬率(它等于货币和消费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在不考虑对资本利得征 税和无通货膨胀的情形中,家庭来自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报酬率相等并等于 消费报酬率。令 X 为消费报酬率,得出:i(1- ty) s/ s= X (14)rp (1- ty ) =x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