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村居》语文教案_第1页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村居》语文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村居语文教案 村居课文原文 村居 【作者】高鼎 【朝代】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

2、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 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

3、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习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 “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

4、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

5、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

6、、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村居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习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

7、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习的重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对于集中识字的'把握比较的好,但在随文识字的时候,因为怕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学时,基础打的不够扎实,没有采取多种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反复认。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这个环节包括:1、学生自由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分行读,比赛读,表演读。3、展示读,教师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4、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师

8、生间、生生间互评,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朗读效果,再通过肢体的配合增强语感并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遗憾的是学生个别朗读不够到位,初次学习朗诵古诗,抑扬顿挫把握不住。背诵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在课堂完成。诗句的感悟没有及时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 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没有让学生从品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加强朗诵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词的语言、音韵、意境的美。 村居课文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9、。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