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问题探讨_第1页
《静夜思》问题探讨_第2页
《静夜思》问题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夜思?问题讨论两年前进修时,教文学的老师在说到李白诗篇时,让我们说说关于李白的诗。大家不约而同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静夜思?,随开口诵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刚诵完,殊不知老师话锋一转,问到:“‘床前明月光’中,你们知道‘床’指什么吗?我们顿时面面相觑,这“床从小到大,老师教的和课本里学到的,甚至如今教学参考书里写的不都是指睡觉的床吗?虽然觉得的有点“幼稚,但转念一想,老师既然能提这样的问题,说明另有深意。果然,至今我还记得当时老师面露得意之色,说:“不是指睡觉的床,而是另指它物。有

2、谁知道?这下谁都不敢造次,喃喃的脸红不敢吭声,只愿自己书读得不够多,文化修养不及文学老师。老师要求我们课外查证,谁知这事就一直被耽误了下去,真是汗颜。去年寒假里,爱上古玩的丈夫买回一套马未都先生的书?马未都说收藏?,我也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来,居然收获不少!令我惊喜的是,对于“床前明月光中的“床马先生专门进展了讲解!这句话中的“床不是指我们今天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而这就要从中国人的起居方式说起。马先生在书中说到,我们是唯一改变过起居习惯的民族,世界其他民族都没改变过。以专业而论,人类的起居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席地坐,一种叫垂足坐,而我们是席地坐的民族。席地而坐的的起居习惯,使我们今天

3、的语言上还保存了很多席地坐的痕迹。比方,我们说席位、出席、筵席。?论语?中有句话:席不正不坐。说的是规矩,席子一定要摆正。那么,我们祖先席地而坐的习惯什么时候改正来了呢?马先生认为可能就是要从李白说的那个“床胡床开场的。我们是席地而坐的民族,游牧民族带给我们很多耳目一新的东西。当时我们的祖先坐在地上,游牧民族的兄弟们翻身下马,从马背上翻开一个扎捆的东西坐下,这就是马扎,意思是马背上捆扎的东西。李白的?静夜思?中说的“床就是马扎。他的语境非常明晰,动作清清楚楚:李白拎着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在明月下思乡。对此,马未都先生还专门对唐朝的建筑特色进展了说明:唐代的窗户非常小,月亮的光几乎不可能进入室

4、内。尤其是当窗户糊上纸,糊上绫子的时候,光线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李白写得很清楚:他在院子里坐着。为了证明这一点,马未都先生引用了李白另一首流传甚广的?长干行?,开头这样写: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诗中以小女孩的口吻说:我小时候拿了一个马扎坐在门口,折了一枝花在门前玩耍。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我绕圈起腻。假如将“床解释为睡觉的床的话就出现这样的问题小男孩围着一张大床转。这种解释根本行不通,当时的大床都是顶着墙放的,根本不能绕圈转,而且也不是李白的原意。这句诗就是成语“青梅竹马的来历,表示两小无猜。通过拜读马未都先生的作品,这才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对“床前明月光的误解。在这本书中马先生还解释了古代很多名词是一词多用,而当今社会由于文化的进步,名词都尽可能分类,一个事物就是一个名词,说得很清楚,不清楚就要加附加词。古代却不这样,古代的一个名词可能代表多种事物,比方“床。读到这,我不得不叹服马未都先生对艺术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