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方案_第1页
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方案_第2页
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方案_第3页
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方案_第4页
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方案一、论坛背景及目的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均已进入高峰期,环境状况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环境与资源是影响中国今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建立一个长期吸引勘卜智力和人才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达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应对我国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已成为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近二年来,我会与海外多家海外华人环境保护及科学组织联系,经多次磋商,拟设立一个由华人科学家为主体的高层次环境保护论坛,利用学术交流这一平台整合全球华人科学家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引进人才,加强国际合作,真正发挥海外华人科学家顾问参谋作用,为

2、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增强我国环境保护科技与管理的自主创新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国际竞争力。论坛将每两年举行一次,期间将根据需要,不定期举办其它专题论坛、研讨会、培训等活动。论坛设中国秘书处和海外秘书处,中国秘书处设在学会,负责国内论坛筹备组织工作。海外秘书处设在美国洛杉矶,主要负责海外论坛筹备组织工作,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南加州华人环保协会(SCCAEPA),海外华人环境保护学(OCEESA),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Sino-Ec。),国际电除尘协会(ISESP),华美环境保护协会(CAEPA)等十五个海外社团组织和三十多位海外环境科学家积极参与到论坛的筹备与组织工作中。首届全球

3、华人环境科学家论坛拟于20年5月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和环境保护展览会在上海同期举办。会期为三天,本届论坛将是代表华人环境科学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综合国际性会议,邀请来自全球100多位华人环境科学家和国内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主要围绕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热点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会议征集的论文和成果将汇编成册,为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建言献策,提供咨询建议。二、论坛组织机构1 .指导单位: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2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3 .海外联合主办单位:美国南加州华人环保协会(SCCAEPA),海外华人环境

4、保护学会(OCEESA),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Sino-Ec。),国际电除尘协会(ISESP),华美环境保护协会(CAEPA),华人环境学者工程师协会(CESPN),北美华人岩土工程师协会(NACGEA),国际华人交通运输协会(ICTPA-SCC),美西华人协(CAPS),美国南加州华裔教授学者协会(CSA),中国学生学者环境与公共健康合作会(ENCSS),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洛杉分会(CAST-LA),交通大学南加卅校友会(CTUAA-SC),中国科技大学南加州校友(USTCAA-SC),英国蓝橡控股(BlueOakGlobalHoldings)等4 .国内联合主办单位:(待定)三、论坛内容(

5、-)、时间:20年5月5-7日(-)、地点:中国(=)主要活动:主旨报告、学术交流和专题讨论四)、主题及议题1 .主题:适应低碳社会的环境技术与经济发展模式2 .主要议题:议题一:污染防治与管理(1)水污染防治及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2)大气污染防治技术(3)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管理与利用(4)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管理(5)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与管理(6)海洋污染防治技术与管理(7)生态修复技术(8)城市噪声及其他物理污染控制技术与管理(9)环境突发事故及灾害的预警及应急技术(10)相关的环境技术标准(11)环境税收、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机制等环境经济政策议题二: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1)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及产业(2)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及产业(3)环境友好技术及产品及产业(4)清洁生产机制(5)环境产业发展议题三: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政策、法规及策略(2)气候变化可能诱发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评估(3)建设低碳社会的新能源、新技术和绿色建筑(4)适应低碳社会的经营、消费与生活方式(5)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合作(6)低碳发展的标准、规范和考核制度(7)低碳产品研发、碳足迹产品的标示和认证议题四:中国的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主要围绕十二五期间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