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6 点到直线的距离【学习目标】1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2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并能灵活应用于求平行线间的距离等问题ET问题导学-知识点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思考 1 一般地,对于直线 I: Ax + By+ C= 0(A丰0,0)外一点 P(x, y),点 P 到直线的距离为 d,过点 P 分别作 x 轴和 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 I 于 R 和 S,贝Ud 同线段 PS, PR,RS 间存在什么关系?思考 2 根据思考 1 的思路,点 P 到直线 Ax+ By + C= 0 的距离 d 怎样用 A, B, C 及 x,y表示?思考 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对于A= 0 或 B=
2、0 时的直线是否仍然适用?梳理(1)定义: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3)公式:d =_知识点二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图示:思考 直线 li: x + y 1 = 0 上有 A(1,0)、B(0,1)、C( 1,2)三点,直线 “:x + y+ 1 = 0 与直线li平行,那么点 A、B、C 到直线 12的距离分别为多少?有什么规律吗?梳理(1)定义: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公垂线段的长(3)求法: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类型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例 1(1)求点 P(2, 3)到下列直线的距离41 y= 3X+ 3; 3y= 4; x= 3.求过点 M( 1,2),且与点 A(2,3), B( 4,5)距离相等的直
3、线 I 的方程反思与感悟(1)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直线方程应为一般式,若给出其他形式应化为一般式2点 P 在直线 I 上时,点到直线的距离为0,公式仍然适用3直线图示:(4)公式:两条平行直线11: Ax+ By + C1= 0 与 I2: Ax+ By+ C2= 0 之间的距离题型探究方程 Ax+ By+ C= 0,当 A= 0 或 B= 0 时公式也成立,但由于直线是特殊直线(与坐1点 P( 1,2)到直线 3x 1= 0 的距离为标轴垂直),故也可用数形结合求解(2)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时,首先考虑斜率不存在是否满足题意跟踪训练1(1)若点(4,a)到直线 4x
4、3y = 0 的距离不大于3,则 a 的取值范围是已知直线 I 过点 P(3,4)且与点 A( 2,2) ,B(4, 2)等距离,则直线 I 的方程为 _类型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例 2 (1)若两直线 3x+ y 3= 0 和 6x+ my 1 = 0 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_ .已知直线 I 与两直线 11: 2x y+ 3= 0 和 l2: 2x y 1 = 0 的距离相等,则直线 I 的方程为反思与感悟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一般是直接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当直线I1: y|b1 b2|、=kx+ b1, I2: y= kx+ b2,且 b1丰b2时,d = :-;当直线 I1: Ax
5、+ By+ C1= 0, I2: Ax +/k2+ 1|C1 C2IBy+ C2= 0,且 G 工 C2时,d =(.但必须注意两直线方程中 x, y 的系数对应相等屮2+ B2跟踪训练 2 (1)求与直线 1: 5x 12y+ 6= 0 平行且到 I 的距离为 2 的直线方程;两平行直线 11, 12分别过 P1(1,0) , P2(0,5),若 I1与 I2的距离为 5,求两直线方程当堂训练2若点(1,2)到直线 x y+ a= 0 的距离为 乎,则实数 a 的值为_.3已知点 P 为 x 轴上一点,且点 P 到直线 3x 4y+ 6 = 0 的距离为 6,则点 P 的坐标为4到直线 3x
6、 4y+ 1 = 0 的距离为 3,且与此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_ .5 若点 P 到直线 5x 12y+ 13= 0 和直线 3x 4y + 5= 0 的距离相等,则点 P 的坐标应满足的 方程是_p规律与方法 -11点到直线的距离即是点与直线上点连线的距离的最小值,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解题时要注意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当直线与坐标轴垂直时可直接求之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直线的方程,有时需结合图形,数形结合,使问题更清晰|C1 C2I3已知两平行直线,其距离可利用公式d=j求解,也可在已知直线上取一点,转化帖+ B2为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导学知识点一仍然适用,当 A= 0, B丰0 时
7、,直线 I 的方程为 By+ C= 0,当 B = 0, A丰0 时,直线 I 的方程为 Ax+ C = 0, x=A,d= |x0+弓|=八乂;,适合公式.AA|A|梳理mA|知识点二思考 点 A、B、A 到直线-的距离分别为 2、2 ,2 规律是当两直线平行时,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题型探究41例 1y= x + 3 可化为 4x 3y+ 1 = 0,点 P(2, 3)到该直线的距离为|4X2 3 X ( 3 片 1| = 18(42+(-3f5.3y = 4 可化为 3y 4= 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3X34|=13,02+ 32= 3.3x= 3 可化为 x 3
8、 = 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邑色1.1(2)解 当过点 M( 1,2)的直线 I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l 的方程为 x= 1,恰好与 A(2,3), B( 4,5)两点的距离相等,故x= 1 满足题意.当过点 M( 1,2)的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 I 的方程为 y 2 = k(x+ 1),即 kx y+ k+ 2= 0.答案精析思考 1PR PS思考 2dJAx 卄严严A2+B2思考 3由点 A(2,3)与 B(-4,5)到直线 I 的距离相等,得4k 5+ k + 2|1解得 k= 31此时 I 的方程为 y 2= -(x+1),即 x+ 3y 5= 0.综上所述,直线 I
9、的方程为 x= 1 或 x+ 3y 5= 0.131跟踪训练 1(1),勺(2)2x y 2 = 0 或 2x+ 3y 18= 0例 2专(2)2x y+ 1 = 0跟踪训练 2 解(1)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5x 12y+ C = 0, 在直线 5x 12y+ 6 = 0 上取一点P00,1,1小12X+C|则点 Po到直线 5x 12y+ C= 0 的距离为 p2=,52+ 122由题意,得 CJ= 2,所以 C = 32 或 C= 2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5x 12y+ 32= 0 或 5x 12y 20 = 0.(2)依题意,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设 l1: y= k(x 1),即 kx y k= 0,I2: y= kx+ 5,即卩 kx y+ 5 = 0.因为 l1与 l2的距离为 5, 所以l1= 5,解得 k= 0 或名.Qk+ 112所以 l1和 l2的方程分别为 y= 0 和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鼠排尿行为实时监测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 晋中市中医院冲击波安全防护考核
- 铂基催化剂合成及其光催化硅氢加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 2025第二人民医院绩效反馈改进考核
- 邯郸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技术考核
- 通辽市中医院脊柱结核规范化治疗考核
- 基于深度学习的7T超高场并行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
- 家具买卖合同(京津冀版)2025年保密协议
- 2025年管道疏通清洁服务承揽合同
- 餐饮服务合同样本2025年规范文本下载
- 湾汇云中心公馆500㎡超豪宅方案
-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个人电动汽车购买协议
- 无人机测绘课件
- 养老机构销售技巧培训
- 创意笔筒产品设计与制作方案
- 公文格式培训课件
- 快递员安全寄递培训课件
- 2025公务员考试《常识》高分题库完美版附答案详解
- 文库发布:五岳课件
- 学堂在线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