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梧桐湖新城双湖大道道路、排水工程(红莲大道一环湖路) 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书第一部分:道路工程一、设计依据1、湖北省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省联投)的设计委托函2、鄂州市湖北省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1:1000地形及地质详勘3、鄂州市梧桐湖新城市政工程规划4、现行的相关规范二、采用规范及设计标准(一)采用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3、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TJ50-
2、2001 )7、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CJJ 25-97 )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 B5768-1999)(二)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I级2、设计车速:50Km/h3、设计荷载:BZZ-100KN4、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2年5、路梢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不小于 25MPa6、停车视距:60米三、现状概述双湖大道是鄂州市梧桐湖新城南北向中轴线,北接红莲大道,南连梧桐湖 环湖路,建成后将成为梧桐湖连接红莲湖的主要对外交通通道。本次设计双湖 大道工程全长5.59公里,道路沿线多
3、为鱼塘和沟渠,地质情况复杂,道路填方 量较大。四、设计要点(一)平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本工程道路中线依据公路设计院对双湖大道的设计及现已施工完的道路土 路床中线进行合理调整、圆顺,道路起点红莲大道桩号K0+00Q控制坐标(X二3359464,360, Y= 560207.365 ),道路止点环湖路桩号 K5+594.836,控制坐标 (X= 3354461,286, Y= 558375.294) o双湖大道工程沿线共有十字交叉口7个,丁字交叉口 8个,都是平面交叉,对其中的15个进行交叉口设计。与各道路相交标桩号及坐标交叉口 :桩号 K0+628,066,控制坐标(X= 3359092.237
4、, Y= 559719.938 ),桩号 K1+813.3 控制坐标(X= 3357925.780, Y= 559522.648);桩号 K2+083.508,控 制坐标(X= 3357658.539, Y= 559483.024);桩号 K2+371.160,控制坐标(X二 3357374,002, Y= 559440.806);桩号 K2+440.181,控制坐标(X= 3357305.727, Y= 559430.682);桩号 K2+509.202,控制坐标(X= 3357237.454,Y=559420.553); 桩号 K2+851,369,控制坐标(X= 3356895.604
5、, Y= 559405.948 );桩号 K2+995,624,控制坐标(X=3356752.039 , Y=559393.722);桩号 K3+299.170, 控制坐标(X=3356467.934, Y= 559288.105);桩号 K3+555.467,控制坐标(X二 3356230,611, Y=559191.326);桩号 K3+874.679,控制坐标(X= 3355935.000, Y=559070.866);桩号 K4+280.341,控制坐标(X= 3355538.088 ,Y= 558999.084); 桩号 K5+026,704,控制坐标(X= 3354860.864
6、, Y= 558807.647 ) o第1页道路横断形式为一块板形式,规划路幅红线宽 40.0米,本次实施红线宽 24.0米(人行道5.0米+机动车道14.0米+人行道5.0米),道路横断结构采 用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设计。横向坡度:机动车道1.5%的向外,人行道2.0%的向内,填方边坡1: 1.5, 挖方边坡1: 1o(二)纵断面设计结合鄂州市梧桐湖新城市政工程规划及已施工部分双湖大道土路床,对双 湖大道进行纵断设计,道路最小坡度为0.0%,最大坡度为1.405%,变坡点在道 路交叉处,不适宜设置竖曲线,利用交叉口竖向处理,道路纵坡较小,全线在 机动车道两侧安装卧石,形成锯齿形边沟。(三)路基路
7、面设计1、道路路基、设计路基强度要求:机动车道:(均为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段路梢下。80厘米为95% 80厘米以下为90%挖方路段路梢下。30厘米为95%管道沟梢回填土的要求与以上相同。土基回弹模量不低于。土路基顶层弯沉 Ls<250 (1/100毫米)。压实填土一般采用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须通过击实试验及室内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以确保填土的压实度。也可用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硝, 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料。鉴于局部地段填土高度较大,为保证土基压实的质量和减少沉降,要求高 填方路段采用40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路基边坡路基填方边坡坡度是
8、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质条件,并经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后确定。路基填方边坡坡率为1: 1.5 ,挖方边坡1: 1o、路基宽填、清除表土及耕地填前压实为了充分保证路堤边部的压实,设计路堤两侧各宽填 30crn要求与路堤填 土同步施工,分层压实,待路基竣工后再整修边坡,削去多余土。填方路基施工前应清除表层有机土、种植土及松散土层。设计时,清除表 土厚度全线按30cm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中,当清至规定厚度仍不满足要求时, 应据实清除,并计列相应工程数量。所清除的表土应回填至取土坑用作取土坑 临时用土复耕。路堤基底在清除表土之后,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并分层回填压实至原地 面标高,压实度
9、要达到设计强度。当路基填土高度 v80cm (路床厚度)时,清表 厚度除满足前述要求之外,必须清至路床底部标高,基底的压实度要达到设计 强度。、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处理目的主要是保证路堤在施工及使用期间不会发生局部和整体 剪切破坏,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并且确保在使用期间内发生的沉降和不均 匀沉降控制在规范规定的允许值以内,保证路面结构完整和车辆行驶平稳、安 全、舒适。从带状图观察,软土地基多分布于鱼塘,沟渠,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分析, 确定需要处理的地段及合理、经济处理方法(详见道路软基处理详图)。2、路面结构机动车道结构:、4厘米厚AC13c型细粒式改性沥青硅、6厘米厚AC25II型中粒式型沥
10、青硅、3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 95)、20cm厚级配碎石第2页、素土夯实密实度不小于 95%人行道结构(人行道彩色预制硅步石专的平整度要求达到 5mm)、6厘米厚预制C30人行道彩色步石专、2厘米厚1:3水泥砂浆、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5: 95)、素土夯实密实度不小于 95%单位出入口接顺段采用机动车道结构。站卧石的线性直顺度要求达到100mm(20m长度)。路面抗滑标准:在一般路段,F0 (路面摆式仪竣工9收测定值)在 45以 上,F (设计年限内路面摆式仪使用值) 在37以上,构造深度TD在0.40.6mm 之间,石料磨光值PSV在37以上。机动车道弯沉值不大于 30 (1/10
11、0mmi,水泥稳定砂砾基础顶面弯沉值不 大于100 (1/100mn), 土路基顶面弯沉值不大于 250 (1/100mm。人行道要求全线形成无障碍设计和盲人导向道。人行道每6米留一树穴,尺寸为1.2 xi.2m。五、集料(一)粗集料对于集料中的粗集料必须使用坚韧的、粗糙的、有棱角的优质石料,必须 严格限制集料中的扁平颗粒含量,所使用的粒石不允许用颗板式轧石机破碎, 需用捶击式或者锥式碎石机破碎。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石料压碎值%< 25洛杉矶磨损失%< 30视密度d / 31/m> 2.60吸水率%< 1.0与沥青的粘附性级> 4坚固性%< 1
12、2针片状颗粒含量%< 15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1软石含量%< 1(二)细集料细集料在整个集料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为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其 应具有良好的棱角性和嵌挤性能。建议采用机制砂,或者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 使用,且机制砂的含量应大于天然砂,天然砂含量不大于 10%。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视密度t/m 3> 2.50坚固性%< 12砂当量%> 60棱角性%> 45(三)填料集料中的填料部分采用磨细石灰石粉。石粉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视密度t/m 3> 2.60含水率%< 1.0粒度范围 0.6mm%10
13、0< 0.15mm%90 100< 0.075mm%75 100外观无团粒、不结块亲水系数< 1填料的塑性指数%< 4本工程选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AH-70及改性沥青,其中改性沥青应用于机动车道上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六、沥青技术要求(一)沥青技术要求1、沥青指标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表C1要求。2、改性沥青改性沥青可采用规范要求的SBS I-D型。改性剂参量根据试验由供货方自行确定。主要技术指标:针入度> 40软化点A 60 c延度(5 C )A 20cm针入度指数>0.5135 C运动粘度<3Pa.s闪点A 230c溶解度> 99%
14、弹性恢复> 80%RTFOT后残留物:质量损失< 1%针入度比>65%延度(5C)A 15cm回弹率>75%延度(5C)A20cm针入度指数>0.2(二)沥青硅技术要求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GB 500092-96)试验项目沥青混合料类型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城市次干路、支路击实次数(次)沥青混凝土两面各75一两面各50一稳定度(kN)I型沥青混凝土1 >7.5>5.0n型沥青混凝土>5.0>4.0流值(0.1mn)I型沥青混凝土12040120 45n型沥青混凝土”0 4020 45空隙率(%)I型沥青混凝土3636n型沥青混凝土
15、410410沥青饱和度 (%)I型沥青混凝土70 8570 85n型沥青混凝土60 7560 75残留稳定度 (%)I型沥青混凝土>75>75n型沥青混凝土>70>70注:1、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度可降低 1kN;2、I型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6%3、残留稳定度根据需要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或真空饱水后浸水马歇尔试验进行测定;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宜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最大集料粒径(方孔筛)(mm)37.531.526.519.016.013.29.54.75矿料间隙率VMA (% >1212.5131414.51518(三)沥青
16、硅路面施工要求1、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普通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要求沥青加热温度150 165 c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140 165 c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20150 c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c (不超过165C)碾压起始温度不低于110140 c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 C开放交通温度路面冷却后注:改性沥青施工温度,要求比以上温度提高 20Co以上摊铺和碾压温度应用改性沥青粘度-温度曲线校核。2、沥青硅的拌合及摊铺要求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机械拌制,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 合料拌合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拌和 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面料、无
17、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 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机械摊铺的混合料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用人工反复修整,以保证路面平整 度达到规范的要求。沥青硅以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其压实度应达97%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摊铺沥青面层。3、沥青硅的接缝要求沥青硅在施工缝及构筑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纵向接缝在摊铺时应采用热接缝,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必须洒粘层油使之粘结良好。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 1m以上。中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 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 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
18、预热 的混合料铲除。斜接缝的搭接长度宜为 0.4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平接 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4、为了保证沥青硅的层间结合力,沥青硅层间均要求布洒粘层油。 粘层油 要求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时要求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喷洒要求均 匀,边角处要求人工均匀涂刷。粘层油洒布后应紧接铺筑沥青层,但必须待破乳、水分充分蒸发后铺筑。粘层沥青(粘层油)采用SBR乳化改性沥青。5、为了保证沥青硅与水稳层间结合力,水稳面和沥青硅间要求布洒透层油。SBR?L化改性沥青技术指标指 标要求试验方法1.18mm筛上剩余量()<0.3JTJ02-93贮存稳定性(%5d<51d<1粘度C253 (秒)>16蒸发残留物含量()>55残留物性质针入度(25C, 0.1mm40 100延度15cm (5C)>50>10软化点()>50第二部分:其它工程一、公交车站双湖大道二期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沿道路两侧对向设置,全线共设置4对公交车站。公交车站结构见公交车站大样图,根据规划按照公交车站间距约 1公里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苹果7充电协议书
- 水工闸门运行工(中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2年黑龙江省养老护理员技师模拟考试题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番石榴酱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家具泡沫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企业上市辅导协议书
- 协议书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竹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抗癌药物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报告
- 2025电子产品购销合同范本大全
- 2022年北京市房山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 第七章绳索取心
- 《心脏麻醉》课件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组建课后习题答案
- 《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知识培训
- 金融科技金融大数据风控平台开发与应用方案
- 【MOOC】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生活处处有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国开药物化学(本)形考4
-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解读
- 电线电缆行业绿色生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