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大体内容,熟悉中国初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识整合有序识记理线索明要点助学习一、初期国家起源:1、标志:2、权利传承方式:二、夏商的政治制度一、夏代:2、商朝:三、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1)内容(目的、对象、权利与义务、):(2)影响:二、宗法制(最大特点)(1)内容:影响:归纳归纳:宗法制理解中的几个要点(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4)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O3、礼乐制度:易混易错

2、分封制的分封主体是“姬”姓贵族而不是周姓,当时“周”为国号。知识图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彼此关系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血缘纽带(里)宗法制利使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 的地位,扩大了疆域;为未来向成 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契定了基础。弊一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 立性,具有较娱的离心力,必然形 成诸俟割据局面利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 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 的民族凝聚力6弊一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 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 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 束,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和法制意 识相违背史论结合重点深化主题二宗法制主题一分封制史料西周分封制形势图上图表明:(1)西周封国的主要类型有:同姓亲

3、族成立的封国,如_、等;功臣、姻亲成立的封国,如国;商朝降族成立的封国,如_国。(2)散布特点:史料西周宗法制示用意信息解读本漫画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的特点是:主题三中国初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史料一在考古中发觉了大量的新石器时期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址;复商周的王被称为“天子”;据殷墟出土的大量的甲骨文卜辞,表明那时的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意来决定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联接天人意志的神据史料记载,“巫”是初期国家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史料二(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路。周天子在宗

4、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品级与政权组织中的品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史料三初期的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夏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之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王国维在谈到初期国家权利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据材料归纳中国初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宗法制度、分封和品级制度示用意材料二2010年9月,主持孔子世家谱修谱工作的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谈起了续修的不寻常经历。本次续修的孔子世家谱是海内外

5、合族谱,累计收入约200万人,共123个有叙支,分80册,合即全谱,分即分谱,并第一次允许女性、少数民族及外籍后裔入谱。福建是台湾民众的重要祖籍地,闽台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族谱就是最为重要的见证。最近几年来,随着闽台交往的不断深切,两地族谱对接工作也接踵展开,但互动性不足,有来无往或多来少往的现象突出。请回答:(1)材料一中两示用意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其核心精神是什么?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宗法制的实施对西周统治的实际意义。(2)你以为材料二中“允许女性、少数民族及外籍后裔入谱”和闽台族谱对接各有何重要现实意义?(3)宗法制内涵对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影响。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

6、遗产(包括统治权利、财富、封地)继承法”。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现实生活全面熟悉宗法制所产生的影响。答案(1)历史现象: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一卿医生一士”的品级序列。核心精神:嫡长子继承制。实际意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保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固与团结。(2)允许女性后裔入谱,进一步表现了男女平等,还能够收录更多孔子家族后裔成员。众多少数民族和外籍后裔入谱,证明通过2000连年的变迁,孔子家族已经成为一个多民族、多国籍的大家庭。闽台族谱对接是增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纽带,可增强台胞同根共源的认同感。(3)踊跃表现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壮大的民族凝聚力。

7、消极表现一强调家庭本位,过度重视人情关系,人为的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选修一: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开始)1 .变法大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和大进展时期。商鞅变法的背景原因有: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展,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箱诸侯。秦国掉队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秦孝公希望建建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2 .目的/宗旨:富国强兵3 .性质:一次较完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运动。4 .内容:(1)经济改革:以农求富。废井

8、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对尽力耕织的人进行奖励,对弃农做生意或不事劳作者进行惩罚。调动了农人生产踊跃性,增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尔后一千连年对商业进展抑制的整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进展的阻力。公布标准器,统一气宇衡: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对秦国经济的进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必然的增进作用。(2)政治改革:增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全国划分为41个县,县的令、丞由国塞任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定辘,严格刑罚:在乡里和军队中推行连坐制度,并规定轻罪重刑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完全执行,有利于

9、增强统治,稳固社会秩序;但后来产生暴政。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取得靠得住保证。(3)军事改革: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工冲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扩大了统治基础。(4)文化改革:增强思想控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质是文化专制。(5)风俗改革: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进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增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域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增进了秦国的进展,也有利于民族融合。5 .作用:(1)踊跃:是战国时期最完全的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推动了泰国社会的进展,为秦后来统一六国、成立大一统帝国莫定了基础:对后世的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2)消极: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文化高压政策不利思想文化的进展:重农抑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