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吴兴刻书家闵、凌二姓世系考-最新年精选文档_第1页
明代吴兴刻书家闵、凌二姓世系考-最新年精选文档_第2页
明代吴兴刻书家闵、凌二姓世系考-最新年精选文档_第3页
明代吴兴刻书家闵、凌二姓世系考-最新年精选文档_第4页
明代吴兴刻书家闵、凌二姓世系考-最新年精选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提要吴兴闵氏、凌氏家族是明代后期浙江重要的私家刻书商。本文根据上海图书馆藏吴兴闵氏宗谱和凌氏宗谱等文献,对闵、凌二姓的世系关系做出考证和梳理。作者周兴陆,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上海 200433)明代刻书业,江南以浙江为中心,浙江则吴兴最繁盛。吴兴刻书的重要特点是采用多色套印和多刻评点书,将评点和套印完美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吴兴刻书业的代表,是以闵齐?澈土?鞒跷?核心的闵、凌二姓家族私刻。目前学界关于闵、凌二姓的世系,有过一些重要的考证,掘发不少新的材料,研究有所深入。但是,吴兴闵、凌二姓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研究者还较少论及,一般仅引 晟舍镇志?人物关于凌 ?鞒醺咦媪璺

2、笕胱搞墒系囊辉虿牧隙?已,没有进一步地追究凌氏与闵氏的宗族关系。笔者依据 晟舍镇志、 湖州府志、乌程县志和上海图书馆藏的吴兴闵氏宗谱、 凌氏宗谱, 并在时贤研究的基础上,拟对闵凌世系的关系及一些与刻书有关的人物做些考证。吴兴闵氏:吴兴闵氏,据晟舍镇志?人物记载,远祖为孔子弟子、 “笃圣”闵子骞, 汴梁人, 至宋南渡时始迁吴兴晟舍,始迁祖为将仕公,传至第八代闵,吴兴闵氏始大盛。据吴兴闵将仕公 (1) 德渊 (2) 天福 (3) 逊 (4) 性(5) 绶 (6) 节、复 (7) 、 (8,闵节之子), (8,闵复之子)闵 (1430-1511) ,字朝瑛,天顺八年进士,弘治七年迁南京刑部尚书,不久

3、召为左都御史。刘瑾用事,连章乞归。年八十二卒,赠太保,谥庄懿。著有闵壮懿公诗集、文集,明史有传。闵与李东阳同年进士,并有深交,李东阳十同年图序曾叙及闵。至万历时期,闵的玄孙闵一范、闵振业、闵振声( 一作闵声,系同一人) ,始有以刻书为业者;闵氏套印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闵齐 ?场 ?闵齐华,为闵一范之子;闵梦得,为闵一范的长子,官至兵部戎政尚书,襄助齐?场牖?刻书;闵元衢、闵元京,乃是闵一范侄子。闵氏套版就是从振业、振声、齐?场牖?这两代兴盛起来的,时间在明代万历、天启时期(详见下表)。上海图书馆家谱室的吴兴闵氏宗谱,对于闵氏一些刻书者的生平还有简要的介绍,特别是关于闵氏刻书者的生卒年的记载,是难得

4、一见的重要材料,现摘抄其要者如下:闵一范, 字仲甫, 号龙池。子六:文齐、 梦得、齐商、齐华、齐 ?场胙浴?于嘉靖辛丑(1541) , 卒于万历癸未(1583) 。 邑廪生,以春秋举万历癸酉浙江乡试,登庚辰进士,历官湖广岳州府巴陵县知县。闵一 ?颍 ?字景修,号荆巫,生于万历乙亥(1575) ,卒于崇祯庚辰 (1640) 。邑庠生。闵振业, 道庆, 继子, 字隆仲, 号华釜, 又号瞻台,郡庠生,入太学,万历已未,授按察司经历,终本生严宜人养,未谒选,崇祯庚午,严宜人以寿终,辛未公亦卒。生于万历丁丑(1577) ,卒于崇祯辛未(1631) 。闵声,字毅甫,号骏有,又号雪蓑。郡廪生,以春秋举崇祯壬

5、午浙江乡试副榜。生于万历丁酉(1597) , 卒于康熙庚申(1680) 。闵光瑜,字韫孺,号韫如,邑庠生,生于万历庚辰(1580) ,卒于顺治戊戌(1658) 。闵于忱,字丹叔,号瑶台,生于万历癸未(1583) ,卒于崇祯癸未 (1643) 。闵绳初, 世文长子。字维始, 号玄宰, 生于隆庆辛未(1571) ,卒于天启癸亥(1623) 。闵元京,闵世宠长子,洪泰,世宠次子,字子京,郡庠生,入太学。生于万历庚寅(1590) ,卒于崇祯辛巳(1641) 。闵元衢,字康侯,号欧余,生于万历庚辰(1580) ,卒于顺治年间。吴兴凌氏:吴兴凌氏世系,学界研究较多,然而凌氏与闵氏到底是什么关系?是需要考证

6、的问题。吴兴凌氏,出自浙江练溪。据凌氏宗谱中右佥都御史凌晏如墓表载,练溪凌晏如( 凌敷的父亲) 官都察院右佥御史。凌晏如的正室周氏有一子,名敬;周氏早卒,继室唐氏有四子,名启、肇、敦、敷。宣德九年(1434) ,凌晏如卒于官,年53 岁。凌敷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早卒,于是入赘乌程闵氏,迁晟舍。凌敷入赘闵氏大致在宣德九年(1434) 后不久。关于凌敷入赘闵氏,可查考的史料很多:1. 凌氏宗谱录有刘麟明故湖广黔阳县儒学训导练溪凌公墓志铭一文,其中说:“敷早失怙,赘于晟舍闵氏,遂籍乌程。”2. 凌氏宗谱?谱录载:“凌敷,字达夫,号怡云,娶本里闵氏寿官梅隐公复女,始迁晟舍。”3. 晟舍镇志?人物载:

7、“凌怡云( 敷 ) ,练市人,佥都御史晏如子。幼极贫,闵庄懿公相识于京师,甚器之,归而白于梅隐伯,赘为婿,为凌氏迁晟始祖。”4. 晟舍镇志还引录了凌介禧的一首诗来说明此事。诗曰:“当年甥馆陇西开,练水晟溪远溯洄。赐第连云新画锦,缔姻闵氏始迁来。”那么,凌敷入赘吴兴闵氏哪一支呢?这是目前学术界没有回答的问题,然而,却是弄清楚闵、凌辈分关系的关键。上引凌氏宗谱?谱录提到“娶本里闵氏寿官梅隐公复女”,晟舍镇志?人物也提到“梅隐伯赘为婿”。“梅隐伯复”是谁呢?就是闵复,号“梅隐”, 成化间授八品寿官。查 吴兴闵氏宗谱?世经人纬图,吴兴闵氏,第七代有闵复、闵节、闵颐、闵常、闵豫等数人,并在闵复下注:“梅

8、隐寿官,东房始此。”在闵节下注:“竹深,封山东道御史,累赠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西房始此。”也就是说,吴兴闵氏从第七代闵复、闵节开始分为东西二房。闵节闵,再传至后来的闵齐?车瓤淌榧摇筛础?闵、凌敷,传至后来的凌?鞒醯瓤淌榧摇?关于凌敷入赘闵复为婿,吴兴闵氏宗谱还有明确的交代:七世闵复,字以声,号梅隐,娶孺山柳氏,继王氏、林氏,子二: 、 珩, 林女三 ( 长赘本里凌敷) 。 生于洪武乙亥三月十八日,卒于成化辛丑。东房始此。成化间授八品寿官。自注的“长赘本里凌敷”,完整的说法是:凌敷入赘闵复,娶闵复和继室林氏所生的长女。弄清楚了凌敷入赘闵复,娶闵复长女这一层事实,我们就可以根据闵、凌二姓家谱将闵、凌

9、二姓的世系对应关系给予清晰的排列,现列表如下( 所列重点是参与刻书的人物) :从上表排列可知,凌敷和闵从辈份上说是一代人。清人闵我备重修闵竹深公封茔记追溯云:“递传至七世,派分东西两房,东房为梅隐公,而竹深公( 闵节,字竹深) 实吾西房之鼻祖也。”也就是说从闵节和闵复开始,“派分东西两房”:东房为梅隐公闵复,下传至凌敷,乃至凌?鞒醯龋晃鞣课?竹深公闵节,下传至闵,乃至闵齐?车取飧鍪老刀杂?关系,从其他记述也可以得到旁证。如凌氏宗谱录有凌震的会饮序,说他在六十余岁时,倡为会饮之举,年过七十的闵闻也参与其事,他们是顺甫, 号鹿门, 归安人。 精古文,与闵宏庆、凌迪知为逸老,续社于岘山,暇时则寓居晟

10、溪焉。”称闵宏庆、凌迪知为逸老,二人应该为同辈,若为叔侄或其他,大约不会这么说的。闵、凌之交往:闵、凌二氏在晟舍的故址,今已难考,但是据清代闵宝?拧蛾缮嵴蛑尽肪矶?记载,凌氏的赐老堂、栖霞楼 ( 为凌敷迁居晟舍始移建) 、 书林楼 ( 凌约言建) 、 致远堂 ( 凌嗣音第) ,在敕二圩;达尊堂( 闵第 ) 、昭德堂( 闵故居 ) 、承恩堂( 闵故宅 ) 、式宏堂 ( 闵梦得第) 、三层楼( 闵光德别墅) 、息影庐( 闵如霖宅) 、一草堂 ( 闵元衢建) 、北庄 ( 闵象泰 ) ,在敕一圩。也就是说,凌氏多居住于敕二圩,闵氏多居住于敕一圩,应该相距不远;而在谨一圩、二圩、三圩,闵、凌均有住宅。可

11、知闵、凌二氏居地、世交之近。晟舍镇志?杂记记载云:我里闵与凌,世为婚姻。元旦,两姓互相至宗祠团拜。阳年凌先谒闵祠,阴年闵先至凌祠。又录凌介禧诗,云:两家仪物礼相齐,不让朱、陈是晟溪。婚媾云?i 十数世,凌南北与闵东西。岁朝家庙肃雍将,合族衣冠迎送忙。拜罢先人更拜贺,往来凌闵两祠堂。我们仅仅从晟舍镇志之“节孝”“烈女”部分,就可以推测闵凌二姓“婚媾云 ?i 十数世”的概况,凌氏嫁闵姓而入节孝志的有闵然妻、闵申之妻,闵氏嫁凌姓而入节孝志的凌熙纯妻。谱入“烈女”的则有闵贞女凌锡纯聘妻、 闵烈女闵桐女幼字凌忠介孙、凌贞女闵熊聘妻,等。吴兴闵、凌二氏在明代多有显宦,如闵氏的闵、闵梦得,凌氏的凌义渠。同时

12、二氏亦为诗礼之家,藏书甚富,特别是凌氏一族。如凌?鞒醯脑?祖凌震,焦?f国朝献征录称其“有俊才,诗文缜密清壮,钩索富闻”; 凌?鞒醯淖娓噶柙佳灾?有 椒沔集、凤笙馆简抄( 嘉靖 45 年凌稚德刻本) 。万历年间,栗祁、唐枢纂修的湖州府志称凌约言“文有藻致,为词林所宗”( 卷六 ) 。据晟舍镇志卷二,从刑部员外位上归田的凌约言回到晟舍后建造了“凤笙阁”,“藏书数万卷,为士人觞咏之所”。书林楼, 也是凌约言所建,后来专门为藏书板的地方。凌庚诗曰:“昔我先大夫,枕 ?z 爱古训。建阁富藏书,环波一月印。”明弘治、正德时期的大名士孙一元( 太初 ) ,寓居吴兴,凌约言专门为他建造吹箫楼( 参晟舍镇志卷

13、二) 。闵、凌二姓的显宦富庶和藏书好学,都为后代刻书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万历时期,浙江嘉兴人冯梦祯,与吴兴凌氏有密切的交往。冯梦祯在 乙巳十月出行记中说: “晟舍凌、 闵二姓所居。世为姻戚,而不免仇妒。”( 快雪堂集卷二十八) 世为姻戚,我们前面已经提及。“不免仇妒”,可能因为同行是冤家,难免互相竞争。闵、 凌二氏在刻书上是有过合作的,如天启 6 年 (1626)刊刻的湘烟录十六卷,就是由闵元京和凌义渠合辑的;郭正 域的系列评点,也是由闵、凌二氏分别刊刻的:闵氏刊刻郭正域评点杜律韩文,凌氏刊刻郭正域选诗选赋等,算是 资源共享。但更主要的可能是竞争关系。明代吴兴刻书,首先是万历初凌 ?鞒醯母副

14、擦柚陕瓤?刻史记评林、汉书评林等“评林”系列, 获得巨大的成功。王世贞 史记纂序说, “ 评林行, 而自馆署以至郡邑学官,无不治太史公者矣”, 兴起了“ 史记热”。凌氏的成功,吸引了闵氏加入刻书行业,闵齐 ?吵銎嬷剖?于万历四十四年首先将套印与评点结合起来,刊刻春秋左传套印本。闵齐?吃凇洞呵镒蟠?凡例中说:旧刻凡有批评、圈点者,俱就原版墨印,艺林厌之。今另刻一版,经传用墨,批评以朱,校?l 不啻三五,而钱刀之靡,非所计矣。置之帐中,当无不心赏。其初学课业,无取批评,则有墨本在。很显然, 大有以“套印”取代“评林”之势。 面对闵氏“套印”的挑战, 凌氏随即“旧刻翻新”, 将“评林”改为“套印”,

15、一方面是为了倚重当年“评林”的广泛影响, 另一方面可能是新的评点本难以一时找到,所以凌氏采取“旧刻翻新”的方式, 很快地参与到吴兴的套印中去。我们现在看到的凌稚隆史记纂24 卷朱墨套印本;汉高诱注,陆游评,凌稚隆批吕氏春秋26 卷;凌瀛初汇辑批点世说新语8 卷四色套印本,都是在原来的墨刻本基础上的翻新套印。闵氏多三色套印,凌氏来个四色套印世说新语,五色套印文心雕龙,也不无竞相斗奇取胜之意。吴兴闵、 凌二族, 具有久远而复杂的姻亲关系,既相互扶持,又相互竞争,共同促进明代吴兴刻书业的繁盛。注释:叶德均 凌?鞒跏录的辍罚?戏曲小说丛考第 591 页,中华书局1979 年; 赵红娟 凌?鞒跸仁篮颓闱榭隹疾臁罚?明清小说研究1998 第 3 期; 赵红娟 五位著名闵板刻书家考述,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