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35KV10KV变电所课程设计_第1页
KV35KV10KV变电所课程设计_第2页
KV35KV10KV变电所课程设计_第3页
KV35KV10KV变电所课程设计_第4页
KV35KV10KV变电所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介绍一、系统介绍系统可以视为一个无限大系统,有充足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 地的方式。枢纽变电站距离设计变电所50公里,建议采用LGJ-185导线。所用电:占总负荷的1%(4)35KV侧,I类荷采用双回路供电:II类荷占总负荷的40%;其余为III类负荷。10KV侧,I类荷采用双回路供电:II类荷占总负荷的35%:其余为III类负荷。二、电压等级及负荷情况1、电压等级:110 KV、 35KW 10KV2、主变:近期2台,远期2台3、进岀线回路:(1)35KV侧近期岀现5回,远期出现8回,各回路负荷分别为:3500KV(双回)1000KV1000KV1800KV

2、1000KV 1500KV1220KV(2)10KV低压侧出现本期5回,远期9回,各回路负荷为:2000KV (双回)1000KV1500KV 800KV1000KV 1800KV 200KV 1000KV (双回)三、所址:年平均环境温度(+25C):气候条件一般,无严重腐蚀;地形平坦,海拔765米:位于城市远郊,污染较小:四、设计要求完成以下内容:(1)设计说明书(2)短路电流计算及设备选择校验(3)绘制电气主接线图,方案论证(4)试确定防雷及接地,保护方案(5)汇总主要设备淸单五、设计要求:(1)设讣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设计政策(2)依据国标及有关规左(3)在保证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疑满

3、足经济性(4)积极推广成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不得使用淘汰产品第二部分电气主接线方案确定一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电气主接线又称为电气一次接线,它是将电气设备已规定的图形和文字符号,按电能生 产、传输、分配顺序及相关要求绘制的单向接线图。主接线代表了发电厂或变电站高电压、 大电流的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电力生产运 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同时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豊和控制方 式等诸多方面都有决泄性的关系。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经过技术与经济的充分论证比较, 综合的考虑各个方而的因素影响,最终得到实际工程确认的最佳方案。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原则是以设

4、计任务数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 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 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的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的设计先进性 和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结合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所设 计的主接线应满足供电可靠性、灵活、经济、留有扩建和发展的余地。在进行论证分析时更 应辩证地统一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关系,方能做到先进性和可行性。二确定主接线方案1原始资料分析本设计变电站为降压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即HO/35/lOKVo高压侧电压为110KV, 有两回进线,采用双回LGJ-185导线

5、与枢纽变电所相距50km:中压侧电压为35KV,有八回出 线:低压侧电压为10KV,有九回岀线。经分析可知,本变电站为地区变电站。35KV侧,I类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II类负荷占总负荷40%,貝余为三类负荷。经分 析计算,远期八路负荷为:I类:3500KVA (双回);II类:1000KVA. 1000KVA. 1800KVA. 1000KVA (添加);HI类:1000KVA、1500KVA. 1220KVA。10KV侧,I类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II类负荷占总负荷35%,英余为三类负荷。经分 析计算,远期九路负荷为:I 类:2000KVA. 1000KVA; II类:1000KVA. 180

6、0KVA. 700KVA(添 加):三类:1500KVA、800KVA.1000KVA、 200KVA。双回路工作方式:两条双回路互为备用,平时均处于带点状态,一旦一条回路发生供 电故障,列一条回路自动投入,从而保证不间断供电。2各类接线的选用原则主接线的基本形式: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概括地 分为两大类。(1)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2)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基本环节是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母线和岀现(馈线)。 各个发电厂或变电所的岀线回路数和电源数不同,且每路馈线所传输的功率也不一样。在进 出线较多时(一般超过4回),为便于电能的汇

7、集和分配,采用母线作为中间环节母线起着 汇总电能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可使接线简装淸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但有母线 后,配电装置占地而枳增加,使用路断器等设备增多。无汇流母线的接线使用开关电气较少, 占地面积较小,但只适于出线回路少,不再扩建和发展的发电厂或变电所。结合原始资料所提供的数据,权衡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将各电压等级适用的主接 线方式列出:110KV只有两回出线,且作为降压变电所,11OKV侧无交换潮流,两回线路都可向变电 所供电,亦可一回向变电所供电,期一回作为备用电源。所以,从可靠性和经济性来左,11OKV 侧适用的接线方式为内桥接线和单母分段两种。35KV侧,出线回路有

8、八回,且I、II类负荷占总负荷69%,所以,可选用单母分段和 单母分段带旁路两种。1OKV侧,出线回路有九回,且I、I【类负荷占总负荷65%,所以,可选用单母分段和 单母分段带旁路两种。这样,拟泄两种主接线方案:方案I: 11OKV采用内桥接线,35KV采用单母分段带旁路接线,1OKV采用单母分段接 线。方案II: 11OKV采用单母分段接线,35KV采用单母分段接线,1OKV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方案-方案II的接线图如下方案I主接线图:方案I【主接线图:图2-2方案II主接线图3拟泄方案中设计方案比较(1)主接线方案的可靠性比较110KV 侧:方案I:采用内桥接线,当一条线路故障或切除、投入时

9、,不影响变压器运行,不中断 供电,并且操作简单;桥连断路器停运时,两回路将解列运行,亦不中断供电。且接线简单 淸晰,全部失电的可能性小,但变压器二次配电线及倒闸操作复杂,易出错。方案II: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任一台变压器或母线、线路故障或停运时,不影响其它 回路的运行:分段断路器停运时,两段母线需解列运行,全部失电的可能稍小一些,不易误 操作。35KA 侧:方案I :单母线分段兼旁路接线,检修任一台断路器时,都可用旁路断路器代替:当任 一母线故障检修时,旁路断路器可代替该母线,使该母线的出线不致停运。方案II:单母线分段接线,检修任一台断路器时,该回路需停运,分段开关停运时,两 段母线需解列运

10、行,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段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 不至失电,另一段母线上其他线路需停运。10KV侧:由于两方案接线方式一样,故不做比较。(2)主接线方案的灵活性比较110KV 侧:方案I :操作时,主变压器的切除和投入较复杂,需动作两台断路器,扩建方便。线路 的投入和切除比较方便。方案II:调度操作时可以灵活地投入和切除线路及变压器,而且便于扩建。35KV 侧:方案I :运行方式较复杂,调度操作复杂,但可以灵活地投入和切除变压器和线路,能 满足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方式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较易于扩建。方案II:运行方式简便,调度操作简单灵活,易于扩建,但当断路器检修时线

11、路要停运, 影响供电。10KV侧:两方案相同。(3)主接线方案的经济型比较将两方案主要设备比较列表如表2-1:表2-1项主变圧器110KV断路110KV隔离35KV断路器35KV隔离开10KV设备(台)器(台)开关(组)(台)关(组)I 2381335相同II25101233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岀,方案I比方案II综合投资少一些。(4)主接线方案的确左对方案I、方案II的综合比较列表,对应比较它们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从中选择一个最终方案表2-2方案I方案II可靠性K简収淸晰.设备少1.简单清晰,设备多2、35KV母线检修时,旁路母线可代2、35KV僚线故障或检修时.将导致该母线上替工作.不致

12、使重要用户停电:任一所带出线全停断路器检修时,均不需停电3.任一主变或110KV线路停运时.均不影响3.任一主变或110KY线路停运时,其他回路停运均不影响其他回路停运4、族电圧等级有可能出现全部停电的概率不4.全部停电的概率很小大5、操作相对简单,误操作的几率不5.操作简便,误操作的的几率小大灵活性K运行方式较简单,操作稍微复杂1运行方式简单.调度灵活2.便于扩建和发展2.便于扩建和发展经济性K高压断路器少.投资相对少1设备投资比方案I相对多2.占地面积较小2、占地而枳较大通过以上比较,可靠性上方案【优于方案1【,灵活性方而方案I比方案II稍差一些, 经济性上方案I比方案II好。该变电所为降

13、压变电所,110KV母线无穿越功率,选用内桥要优于单母分段接线。现在 35KV及10KV全为SF6断路器,停电检修的几率极小。在35KV侧重要负荷所占比重较大, 为使重要负荷在母线或断路器检修时不致停电,采用单母分段带旁路接线方式。在10KV侧 采用成套开关柜,主变圧器10KV侧经矩形铝母线引入开关柜。经综合分析,决上选方案I最终方案,即110KV系统采用内桥接线、35KV系统采用单 母分段带旁路接线、10KV系统采用单母分段接线。第三部分主变压器形式确定一相数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直接彫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巻的结构。它的确立除依据传 递容量基本原始资料外,还应根据电力系统510年发展规划

14、、输送功率大小、馈线回路数、 电压等级以及接入系统的紧密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选择。如果变压器容量选得 过大、台数过多,不仅增加投资、增大占地而积,而且也增加了运行电能损耗,设备未能充 分发挥效益:若容量选得过小,将可能“封锁”发电机剩余功率的输岀或者满足不了变电站 负荷的需要。这在技术上是不合理的,因为每千瓦的发电设备投资远大于每千瓦变电站设备 的投资。在330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一般都应选用三相变压器。因为单相变压器组相对投资 大、占地多、运行损耗也较大,同时配电装置结构复杂,也增加了维修工作量。若受到限制 时,则可选用单相变压器组。本设il变电所地处海拔765m,地形平坦,有较

15、好的运输条件; 且变电所有三个电压等级,有大量I、II类负荷。所以选用三相变压器作为本设il变电所的 主变压器。二主变压器容量、绕组及接线方式1、取同时率为 0.9, cos二0.85。装有两台变压器的变电所,每台变压器的容量St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总计负荷S3。大约70$的需要,即Stq07 S3035KV侧总负荷为12020KVA, 10KV侧总负荷为lOOOOKVAo所以, St 07* (12020KVA+10000KVA) =15. 4MVA(2)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全部I、II类负荷Ssod-II)的需要,即St S30( HID即

16、 St (3500KVA+4808KVA) + (2000KVA+1000KVA+3500KVA)二14. 8MVA所以,主变压器容量选为16MVA。2、机组容疑为125MW及以下发电厂多采用三绕组变压器,但三绕组变压器的每个绕组 的通过容量应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概以上,否则绕组未能充分利用,反而不如选用2 台双绕组变压器在经济上更加合理。三绕组变压器根据三个绕组的布宜方式不同,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降压变 压器用于功率流向由高压传送至中压和低压,常用于变电站主变压器。经综合分析,以及本变电所是降压变电站,采用三绕组变压器。3、变压器三相绕组的联结组号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

17、并列运行。电力系 统采用的绕组联结方式只有星形“Y”和三角形“d”两种。因此,变压器三相绕组的连接方 式应根据具体工程来确左。发电厂和变电所中,一般考虑系统或机组的同步并列要求以及限制3次谐波对电源的 影响等因素,主变圧器联结组号一般都选用YNdll和YNynOdll常规接线。全星形接线变压器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时,3次谐波无通路,将引起正弦波电压畸变, 并对通信设备发生丁扰,同时对继电保护整左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均有影响。结合变电所设计任务书,综合考虑,采用三相三绕组变压器,联结组号采用YNynOdll 常规接线。三冷却方式汕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冷却方式随其形式和容量不同而异,一般有自然风冷却、强迫

18、风 冷却、强迫油循环水冷却等。中、小型变压器通常采用依靠装在变压器汕箱上的片状或管形辐射式冷却器及电动风 扇的自然风冷却及强迫风冷却方式散发热量。本设计变电所的变压器为中、小型变压器,选择采用自然风冷却方式。四、确定主变压器型号及参数经以上分析计算,主变压器容量为16MVA。参考电力工程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选 择两台沈阳变圧器厂生产的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型号为SFS7-1600/U0型变压器。表3-1主变压器型号及参数型号额定电压(KY)空载损耗(KW)空载电流(%)联结组标号阻抗电压启冲高低中低SFS7-160110+_2*2. 5%19.81.2YN.10.5176.500/11038

19、. 5+_2*2 5%ynO,dll10.5容量校验:低负荷系数K1二实际最小符合/额上容咼二(1+0.2) /16=0. 075髙负荷系数K2二实际最大负荷/额泄容虽二(3. 5+2) /16二0.344另外,査发电厂电气设备规泄:自然油循环的变压器过负荷系数不应超过1.5。 可见:此变压器能满足要求,故应选用此型号的变压器。第四部分短路电流计算一短路计算的目的短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故障。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情况以外 的一切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发生通路的情况。引起短路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载流部分 绝缘损坏。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由于系统的总阻抗大为减小,因此伴随短路所产生的

20、基本现象 是电流剧烈增加,短路电流为正常工作电流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在大容量电力系统中发生 短路时,短路电流可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在电流急剧增加的同时,系统中的电压降大幅 度下降,例如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点的电压将降到零。由于短路所引起的后果是破坏性的,因此,在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设计中,短路电 流计算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短路电流讣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而: 1)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接线方案或确左某一接线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均需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讣算。在选择电气设备时,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都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同时 又力求节约资金,就需要进行全而的短路电

21、流汁算。例如:计算某一时刻的短路电流有效值, 用以校验开关设备的热稳左、计算短路电流冲击值、用校验设备动稳泄。,(2)在设计屋外高压配电装置时,需要按短路条件校验软导线的相间和相对地的安全距离。3)在选择继电保护和进行整泄计算时,需以各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为依据。(4)接地装豊的设计也需用短路电流。二短路计算得一般规定1合理假设:(1)电力系统中所用电源都在额泄负荷下运行。(2) 同步电机都具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包括强行励磁)。(3) 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4) 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5) 正常工作时,三相系统对称运行。(6) 应考虑对短路电流值有影响的所有元件,但不考虑短

22、路点的电弧电阻 对异步电动机的作用,仅在确左短路电流冲击值和最大全电流有效值 时才予以考虑。2最大运行方式:计算短路电流是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 接线方式(即最大运行方式),而不能用仅在切换过程中的能并列的 接线方式。3发生三相短路: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若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中性点直接接地 系统以及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 情况严重时,则应按严重情况进行校验。三具体短路计算图4-1 短路等效图XcK1110KV 匕35KVX: X3ZK210KVK3在110KV侧、35KY侧、10KV侧母线短路时,短路电流值,冲击电流值,全电流有效值,短路容

23、咼值如下表4-1表4-1短路点VN(KV)运行方式暂态短路电流r * (ka)冲击电流g(KA)全电流有效值g KA)短路容址Sd(MVA)K1110KV最大6. 4916. 559. 801299K235KV最大3. 857.084. 20247K310KV最大9. 0516. 659. 86164第五部分电气设备选择一各种电气设备选择原则电气设备的选择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正确的选择电气设备是 使电气主接线和配电装宜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在进行电气设备选择时必须符合 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政策。技术要先进,经济要合理,安全要可靠,运行要灵活,而且要符合 现场的自然条件要

24、求。所选设备正常时应能可靠工作,短路时应能承受多种短路效应。电气 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2.按短路状态校验。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的具体条件:=Usno(2) 额左电流:电气设备的额左电流h是指在额立环境温度久下,电气设备 的长期允许电流。h应不小于该回路在各种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 工作电流1碎:,即InIoaxo由于变压器在电压降低5%时,输出功率可保 持不变,故其相应回路的1阴:应为变压器的额左电流的1.05倍;母联断 路器回路一般可取母线上最大一台变圧器的Imax。按短路状态校验的具体条件: Qk o(2)电动力稳左校验:电动力稳左是电气设备承受短

25、路电流机械效应的能力,亦称电动力。满足动稳左的条件为:匚二:。选择设备的基本原则:1、设备按照主接线形式进行配宜2、按装置位置及系统正常运行情况进行选择,按短路情况进行校验3、所选择设备在系统中最恶劣运行方式下仍能可靠工作、动作4、同类设备尽量同一型号,便于设备的维护,订货和相互备用5、考虑近期5年发展的要求二母线型号选择经计算和校验后,最终选择母线和导线如下表5-1:表5-1 母线和导线型号类级工作电流130(A)母线岀线110KV83. 97LGJ-18535KV239. 91LGJ-95LGJ-7010KV879. 77单条、平放(60mm* 10mm) 矩形铝导线单条、平放(60mm*

26、 10mm)矩形铝导线三 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电抗器的选择限流电抗器:当短路电流很大,致使短路容量过大,无法选择“轻型”断路器时,在 10KV、35KV甚至110KV的变电所主接线中常采用电抗器来限制短路电流。所谓轻型”,是 指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与所控制电路的短路电流相适应,使断路器及其相应的电器比较经济 合理。电抗器的基本参数是额定电抗百分数,它等于在电抗器中流过额定电流时的感抗压降占/q /* Y其额左电压的百分数,即 *100U NL经短路电流计算.可知短路电流不大,能在此条件下选择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经校验后,都满足要求。所以,不采用电抗器主变压器110KV侧电气设备有关参数表5

27、-2 UOKV侧电气设备安装地点电气条件设备型号规格项目数据项目LW6-110I断路器GW4-110D/600隔离开关LCTO-UO电流互感器JCC2-110电圧互感器UN/KV110UN/KVno110110孚/岁/0.1I30/A83. 97IX/KA2500600100/5Ik/KA6. 19Ioc/KA31.5i 訪/KA16. 55Imax/KA1255072*150*0.4= 84.85Qk/KA2 s160I,/KA2 s2500980(75 * 0.4)2 * 1= 900主变压器35KV侧电气设备有关参数表5-335KV侧电气设备安装地点电气条件设备型号规格项目数据项目LN2

28、-35I断路器GW4-35G/600 隔离开关LCW-35电流互感器JDJJ-35电压互感器UN KV35UX/KV353535學妙01V3、你I3O/A239. 91IX/KA1250600400/5Ik/KA3. 85Ioc/KA16ish/KA7. 081Imax/KA105072*100*1.2= 169.7Qk/KA2 s45. 95川/KA2s1021980(65*1.2尸*1= 6084主变圧器10KV侧电气设备有关参数表5-4 1OKV侧电气设备安装地点电气条件设备型号规格项目数据顶HLN2-10断路器GN19-10/1000隔离开关LBJ-10电流互感器JDZJ-10电压互感

29、器UN/KV10l KV101010芈澤/0.1V3、行I30/A879. 77IN/KA125010001000/5Ik/KA9. 05Ioc/KA25ish/KA16. 65Imax/KA638072*90*3= 381.8Qk/KA s212. 95/KA2 s25003969(50 * 3)2 *1= 22500第六部分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一防雷保护的论述,保护概念及意义1、变电所防雷保护的必要性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枢纽,担负着电网供电的重要任务。由于变电所和架空线直接相 连,而线路的绝缘水平又比变电所内的电气设备高,因此沿着线路侵入到变电所的雷电波的 幅值很髙。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就

30、有可能使变电所内的主变压器或其它电气设备的绝 缘损坏。而变电所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将使设备损坏,造成大而积停电,给工农业生产和人 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所以,对于变电所而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雷电的危害。2、防雷保护措施2. 1装设避雷针保护整个变电所建筑物以免直接雷击避雷针可以防护直击雷。避雷针可以单独立杆,也可以利用户外配电装宜的构架或投 光灯的杆塔:但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不能用来装设避雷针,以防I匕雷击产生的过电压对变压器 发生闪络放电。2. 2装设架空避雷线及英他避雷装置作为变电所进出线段的防雷保护这主要是用来保护主变压器,以免雷电冲击波沿高压线路侵入变电所损坏了主变电所

31、 的这一关键设备。为此要求避雷器应尽量靠近主变压器安装。2. 3装设阀型避雷器对沿线路侵入变电所的雷电波进行防护变电所的进出线段虽已采取防雷措施,且雷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逐渐衰减,但沿线 路传入变电所内的部分,其过电压对内设备仍有一立危害。特别是对价值最高、绝缘相对薄 弱的主变压器更是这样。故在变压器母线上,还应装设一组阀型避雷器进行保护。610KV变电所中,阀型避雷器与被保护的主变压器间的电气距离,一般不应大于5m 为使任何运行条件下,变电所内的变压器都能够得到保护,当采用分段母线时,其每段母线 上都应装设阀型避霜器。2. 4低压侧装设避雷器这主要用在多雷区用来防止雷电波沿低压线路侵入而击穿

32、电力变压器的绝缘。当变压 器的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时,英中性点可装设阀型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保护间隙。需要注意的是,防雷系统的各种钢材必须采用镀锌防锈钢材,联系方式要用焊接。圆 钢搭接长度不小于6倍直径,扁钢搭接长度不小于2倍宽度。在装设避雷针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为防止雷击避雷针时雷电波沿导线传入室内,危及人身安全,所以照明线或电话 线不要架设在独立的避雷器上。(2)独立避雷针及英接地装苣,不应装设在行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 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厚度为50mm80mm的 沥青加碎石层。二选择避雷器的型号避雷器:是用来防止雷电产生的

33、过电圧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或其他建筑物内以免危及被 保护设备的绝缘。避雷器的类型主要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几种。保护 间隙和管型避雷器主要用于限制大气过电压,一般用于配电系统、线路和变电所进线段的保 护。阀型避雷器用于变电所和发电厂的保护。保护间隙:虽然限制了过电压,保护了设备,但将造成线路跳闸事故。管型避雷器:是一种有较高熄弧能力的保护间隙。(1)伏秒特性较陡且放电分散性较大, 而一般变压器和苴他设备绝缘的冲击放电伏秒特性较平,二者不能很好配合:(2)动作后工 作母线直接接地形成截波,对变压器纵绝缘不利。阀型避雷器:分普通型和磁吹型两类。普通型的熄弧完全依靠间隙的自

34、然熄弧能力,没 有采取强迫熄弧的措施,其阀片的热容疑有限,不能承受较长持续时间的内过电压冲击电流 的作用。磁吹型利用磁吹电弧来强迫熄弧,其单个间隙的熄弧能力较高,能在较高的恢复电 压下切断较大的工频续流,故串联的间隙和阀片的数目都较少,因而其冲击放电电压和残压 较低,保护性能较好。氧化锌避雷器:其阀片以氧化锌为主要材料,附以少虽:精选过的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 烧结而成。氧化锌具有很理想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无间隙、无续流、电气设备所受过电压可 以降低、通流容量大。综合考虑,采用阀型避雷器。FS型避雷器:性能一般,主要用来保护10KV及以下的配 电设备。FZ型避雷器:保护性能好,主要用于3220KV

35、电气设备的保护。FCD型避雷器:性 能很好,主要用于旋转电机的保护。所以,本设计变电站的避雷器采用FZ型避雷器。选用避雷器如下表6-1:表6-1选择避雷器如下型号组合方式额定电压(KV)灭(K11 ;M电压V 有效工频放电(KV.有效值)预放电时间 l5、20us的冲击 放电电压(KV幅 值)不大于5、10KA冲击电流下的残斥(KV,幅值不小于不大于5KA下不大于10KA 下不大于FZ-*1独1012.726314545(50)10元件FZ-2*FZ-354184104134131(148)3535FZ-FZ-20110126254312375375(440)1105*FZ-15第七部分总结个

36、人课程设计总结程海洲 电气08040801120409我很感谢邵老师给我们安排的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有一次锻炼的机会。作为组长,我尽量做到合理分工,积极组织小组会议讨论,综合大家的思想,总结岀 最好的方案和方法,圆满完成这次的课程设计任务。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整合和排版,这里 也是我最头疼的地方,在这里感谢组员和同学的建议和帮助。课程设计中涉及到很多计算, 起初很头疼,工作效率很慢,经过同学的帮做,特别是在邵老师的指点下,我终于会灵活运 用word的公式编辑器了。做设计讲究协同工作,如果靠自己独自完成,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以前的我很 倾向于自己做东西,通过这次的设讣,我明白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

37、。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感 到我们组的配合工作做得很好。大家都很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大家讨论, 并最终确立出出完美的方案。两周的时间,确实很短。刚刚把有关的知识点了解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得急急忙忙的 在电脑上规划任务书。确实是很紧迫。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感到很充实。我加深了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知识的理解,基本 掌握了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步骤,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际工程中。这次的 课程设计,跟以往的不同。不是一两本参考书就能解决的。这次我翻遍了课程设计的有关资 料。由于学校图书馆的参考书不是很多,无法满足这次的课程设计任务,我跑到书店去査阅 更多的参考书。感谢这次的课程设计,让

38、我学到了很多我应该用到却不太淸楚的知识。通过 此次课程设讣,我熟悉和学习了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和各种计算。苴中包括:短路电流计 算、电气设备选型、导体选择计算、防雷保护等。掌握了各种电气主接线使用条件、优缺点、 接线形式。了解了各种电气设备的性能指标,校验方法,以及导线的选择除了从网上下载的一些资料和跑图书馆外,我还从学校图书馆借了几本好书,不应该 说是好书,而应该说是很有用的书,帮我们解决了一些很棘手的问题。虽然每本书的内容都 大致相同,但各有各的优点,综合取英对设计最有用的东西。比如理论性的分析、实用性的 计算以及主变压器和电气设备选择的参考资料。我感觉这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就业有很大的帮

39、助,也许这就是老师安排这次课程设讣 的目的。但是,冈悻到设计任务书的时候,一点头绪都没有,更別提怎么做了。在老师的引 领和帮助下,才逐步有了思路,最终圆满的完成任务。回想最初而对任务书的困惑,到完成任务的轻松感,感觉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而对 困难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凭着执著和努力就能成功,一定会有个完美的结局。在此,感谢我们的邵小强老师。作为老师,看着比我们还着急,努力帮我们解决困惑。 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让我很是倾佩,以及老师的谆谆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 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的设计,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在我们的努力和您的帮助下,我 们终于完成了这次的课程设计。个人课程设计总结桑

40、瑾 电气 08040801120407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本次变电所所电气主接线课程设讣。回想这十多 天的努力,虽然辛苦,却有很大的收获和一种成就感。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在我们小组,我主要负责变压器选型以及短路电流计算,在电气主 接线形式的确左中也发表了主要意见。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加深了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知识的理解,基本掌握了变电所电 气主接线设讣的步骤,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了实际工程中。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涉及了很多知识,知识的掌握深度和系统程度都关系到整个设计的完整性和完善性,正是这 样有趣而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了我的兴趣,我会尽可能的搜罗信息,设计尽疑合理的 电

41、气主接线,而这个过程,也是我学习进步的过程。因此本次设计不但是我对所学的知识系 统化,也锻炼了我査找资料、分析信息、选择判断的能力。在之前的理论学习中,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各种信息了解不够全面,对于电 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以及发电厂电气部分等专业可乘的知识不能联 系起来,所学到的知识感觉都是分散的,不能融会贯通。而且以前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在 整个课程设讣中达到轻车熟路的程度。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熟悉和学习了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和各种讣算。其中包括: 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型、导体选择计算、防雷保护等。掌握了各种电气主接线使用条 件、优缺点、接线形式。了解了各种电气设备的性能

42、指标,校验方法,以及导线的选择。在整个的程设计中,把遇到的疑问做了笔记,并通过各种资料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也 希望带着这些疑问在学习中与其他同学讨论或请教来解决。除此之进行外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设计通过边做边学习及向同学、老师请教,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任务范弗I内的工作。回顾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自己还有以下一些方而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可以在以 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勉励自己:虽说对整个设计过程中涉及的il算机基本的规范已有较为深 刻的了解,但因为初次做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对部分设备性能、使用方面了解不足,在 今后的学习中应通过多查阅各种相关资料来掌握;对于所学专业知识应多熟悉,将所学的知 识联系

43、起来。本次课程设计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自学的能力,以及实践能 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此外,还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別人认同自 己的观点,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基石。课程设计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 有的一段经历,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也打开了我们的视野, 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个人课程设计总结王小武 0804 0801120408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为期两周的llOkv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已接近尾声,在我们组员 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已基本泄型,但是,我感觉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同时,

44、在这次实习中有苦有乐,但最多的是收获,在认真完成设计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首先,我感觉到这次课程设计的实习,对今后我们的毕业设汁有很大的帮助,也许这就 是安排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但是,冈悻到设计任务书的时候,一点头绪都没有,在老师的 引领下,才逐步有了思路。通过对设讣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分析,我们认识到这个变电所适合建于室外,根据设汁所 给的负荷及一、二类负荷的多少来添加适戢的负荷使其满足基本负荷平衡。紧接着根据总负 荷来选择主变圧器和站用变压器的型号。然后,设宜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又由于此 系统为无穷大系统,故该系统的短路时的次暂态电流、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和冲击电流可认 为相等。断

45、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母线型号等等都要根据要求,选择适合的型号,并进 行动、热稳泄的校验。英中,每一步都需要查找很多的资料,单这一方而,就有很大提高, 打破了以往的学习模式,懂得查阅什么样的资料,以及怎样分析、取舍,最终为我所用,并 且开阔了视野,更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验证和升华。在这次设计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也相当 于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和升华。这次实习让我们耙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结合起 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纵向联接,也相当于一次总复习。此外,在本次设计中还要求绘 图,在绘图过程中是我对AutoCAD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设计期间,我们组员能勤奋、严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完成每

46、一项任务,每 个人都付岀来艰辛的劳动。感觉虽然是累的,但是课程设计如期完成,一种成功的喜悦掩盖 了奋斗的辛酸,回头想想最初而对任务书的困惑,到完成任务的轻松一笑,感觉成功苴实很 简单,只要面对困难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凭着执著和努力就能成功。这次设计圆满成功, 对我可谓是一次全而的复习和总结,更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课程设计个人总结王恒斌 电气0804 0801120435课程设计结朿了,我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感受良多,获益匪戏。但 我们一起奋斗的精神和这份宝贵的经历将会成为人生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感动,经历了一起奋斗的酸甜苦辣,也培养了我如何 去把

47、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 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 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也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这次的课程设il对我们每个 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所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防雷接 地一块。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 终于找岀了原因所在,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电力系统专业方而知识与认识。集露出了前期我 在这方而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岀貞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 是纸上谈兵

48、。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 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右,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 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左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左 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 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 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

49、门 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 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在此感谢我们的邵小强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 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模具设汁的每个实 验细卩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 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汁。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我想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会学到很多,学会了怎样去和别人沟通,理解别人所做的事, 别人也会宽容的对待我们,从而我们就在无形之

50、中加强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个经验对 我们以后的人生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人类这个群体之中的。假如世界上 只剩下一个人,那么他不可能长久的生活下去的。第八部分附录一短路电流计算系统可视为一无穷大系统,有充足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根据系统接线图,绘制短路等效电路。系统短路等效电路如图:图8-1短路等效图Kl110KVx35KV1x:&纟10KVK3解:(1)取基准容fi: Sb=1OOMVA,基准电压 UB1=115KV, UB2=37KV, Uw=10. 5KVo 则基准电流为Sb-l()() KA-Q.5KA炉115Sb100V3*10.5KA = 5.SKA(2)il-算各元件

51、电抗标幺值UKl% = - (t/K1_2 %+UKi_3 % - UK2_3 % ) = - (10.5 +17 - 6.5) = 10.52 2UK2% = - (UKl_2 % + UK2_3%-UKi_3 %)=丄(10.5 + 6.5-17) = 022UK3% = - (U 23 % + Ug % 一 5-2 %)= -(17 + 6.5-10) = 6.522线路L阻抗:X/ =1*0.410*50 = 10.250 2X詁 0.077变压器阻抗:心幣*汁罟656(3)K1点短路时的总等效阻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X;=X;= 0.077 二讣二貉KA49K4iih =

52、255/川=2.55 *6.49= 16.55 曲几=151八】=151水649曲=980曲= A- = -MV-A = 1299 M4-AXS1 0.077(4)K2点短路时的总等效阻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X;2 = X; + 丄(X; + X;) = 0.077 + - (0.656+0) = 0.4052 2XL几=184/心=l84*385K4 = 7084K4g =109=109 *3.85 K4 = 420K4* 一 X-100-MU A 247MV A0.405八 2s-rwv(5) K3点短路时的总等效阻抗标幺值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X;3 = X; + 丄(X: + X ;) = 0.077 + - (0.656+0.406) = 0.6082 2J_ G .1K3才= oX=9O5=1.84/A-3 = 1.84*9.0574 = 16.65 7C41議=1.09/A3 = 1.09 *905K4 = 9.86K4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