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_第1页
工程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_第2页
工程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_第3页
工程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_第4页
工程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莱州市RR机械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文件编号:JT/C-8. 2. 3J-003版号:A/0工序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批王春审尹宝永编吕春刚受控状态: _ 分发号: _20RR年11月15日发布20RR年11月15日实施工序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JT/C-8. 2.3J-0031目的采取适宜的方法对制造过程的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以验证其制造过程能 力能够保证输出的需要。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制造过程能力的分析研究。3职责3. 1技术科负责初始过程能力(PPK)的研究分析。3. 2车间在检验科的指导下进行制造过程能力(CPK)的研究分析。4工作程序4. 1计量型数据一R控制图的使用4. 1. 1公式法一

2、R控制图的介绍:4. 1. 1. 1准备建立适合于实施的环境(人、机、料、法、环、测均已受控的环境)识别过程的关键特性(包括顾客要求的特殊特性和公司确定的重点工序 特性)。定义可操作的测量系统的特性(包括测量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密性)。4. 1. 1.2收集数据1)选择子组大小、频率和数据1子组大小:在初期的研究中子组选择由45个连续生产的产品的组合。2子组频率:每班抽样4次(上午、下午各两次)。3子组数据的大小:满足100125个子组。2)由分析部门给负有检验任务的人员下达数据采集计划,并将其作为 收集、记录及将数据画到控制图上的依据。3)建立控制涂图并记录原始数据1一R图通常是将图画在R图的上

3、方,下面再接一个数据栏,和R的值为纵坐标, 按时间先后的子组为横坐标, 数据值以及极差和均值点应纵 向对齐。2数据栏应包括每个读数的空间,同时还应包括记录读数的和、均值 ()、极差(R)以及日期/时间或其它识别子组的代码的空间。3填入每个子组的单个读数及识别代码。4)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和极差(R)画在控制图的特性量是每个子组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极差(R),合在起后,它们分别反映整个过程的均值及其变差,对每一个子组,计算:JT/C-8. 2. 3J-003R=R最人值R最小值式中:Ri, R2-为子组内的每个测量值,n为子组的容量。4. 1. 13选择控制图的刻度1 )两个控制图的纵坐标分别

4、用和R的测量值。2)图坐标的刻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至少为子组均值()的最大值与最 小值的2倍。3) R图坐标的刻度值应从最低值为0开始到最大值之间的差值,为初始阶段所 遇到的最大极差(R)的2倍。4) R图刻度值设置为均值图刻度值的2倍。4. 1. 1. 4将均值和极差画在控制图上。1)将均值和极差分别画在各自的图上。2)将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从而得到可见的图形和趋势。3)观察所画的和R点在纵向是对应的。4)对还没有计算控制限 (由于没有足够的数据) 的初次操作控制图上, 应 注明“初始研究”子样。这些标有“初始研究”的控制图,是允许用在 生产现 场中还没有控制限的过程控制图。4. 1. 1

5、5计算控制限1)计算和过程均值在研究阶段,计算:JT/C-8. 2. 3J-003式中:K为子组的数量,和即为第一个子组的极差和均值,弘和为 第二个子组的极差和均值,等等。2)计算控制限计算控制限是为了显示仅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时子组的均值和极差的变 化。控制限是由子组的样本容量以及反应在极差上的子组的变化的量来 决定UCLR= D4LCLR= D3UCL二+ A2LCL = -A2式中:D3、D4、A2为常数,从下表查到n2315678910D43. 272. 572.282. 112.001.921.861.821.78D3RRRRR0. 080. 140. 180. 22A21. 881.

6、020. 730. 580. 480. 420.370. 340. 31R对于样本容量小于7时,没有极差的(LCLR)的下控制限3)在控制图上作出平均值和过程控制限的控制线。将平均极差()和过程均值画成水平实线,各控制限(UCLR, LCLR, UCL ,LCL )画成水平虚线;把线标上记号,在初始研究阶段,这些被称为试验控 制 限。4. 1.1. 6程控制解释JT/C-8. 2. 3J-0031)通过分析极差图和均值图上的数据点,识别超岀控制限的点和出现 异常的链图以及明显的非随机图形(参见手册SPC) o2)识别并标注特殊原因,识别变差的特殊原因并填写过程记录表将 生产的不合格输出降低到最

7、小,并获得诊断用的新证据,必要时采用排列图或 因果图进行图形分析。4. 1. 1. 7重新计算极差图和均值图的控制限在进行初次过程研究或重新评定过程能力时,失控的原因已被识别、消除,应重新计算控制限。1)重新计算新的平均极差()和极差图()和控制限,并画下来,确 保 所有极差点均值点与新的控制限比较时,表现为受控。2)从极差图和均值图中去掉岀现特殊原因对应的子组。3)重新修改极差图和均值图的试验控制限。的。按下列公式计4. 1. 1. 8为了继续进行控制延长控制限1)技术科完成初始能力(PPK试验后,过程的均值和极差保持为受控时, 可将试验控制限延长到该车间/工序,由该工序的监控人员使用这些

8、控制限继 续用于对过程的控制。2)如果有证据表明过程的均值或极差已被改变,则应根据当前的性能重 新计算控制限。4. 1.2软件法一R控制图的介绍:4. 1.2. 1选择适用的软件。4. 1. 2. 2确定需要控制或实验的质控点工序。4. 1.2.3下达数据采集计划,具体参照4. 1.1.2执行。4. 1. 2. 4按时间顺序填写软件数据栏每个读数的空间以及其它识别子组的代JT/C-8. 2.3J-003码的空间。4. 1.2.5软件自动生成结论时,应采用PPK、CPK、PPM值进行评价。1)计量值的初始过程能力要求1当PPK 1.67时,初期能力可能满足顾客要求,批准后可以开始 生 产。2当1

9、.33 1.33当PPKV 1.33时,初期能力不符合顾客要求,这时过程改进成为必要工作,并将纠正措施书面化,增加检验与测试频率直到CPK 1.33为 止。2)计量值的稳定过程能力指数要求 当CPK 1.33时,过程能力足够;2当l.OOW CPK 1.33,过程能力尚可;3当CPKV 1.00时,过程能力需要改进。3)计数型的过程能力可采用PPM评价1PPM=(不良数+检验数)X 1062评价方式:A级:PPM 233 B级:223V PPMV 577C级:577V PPMV 13503等级说明:A级:过程能力充足;B级:过程能力尚可,视产品特性要求,进行改进措施;C级:过 程能力不足,必须

10、进行改进。4)当顾客对过程能力提出要求,比如顾客要求组织的稳定过程能力指数CPK要达到2.0,那么组织必须按此要求执行,如果顾客没有要求,组织执 行1)或2)要求即可,或确定更严格的要求。5)当组织的过程能力指数很高(如PPK/CPKA 3. 3时),组织可以适当的修 改 控制计划,如修改控制计划中的检验频率,降低量具的精密度,修订标 准等, 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成本。6)当过程能力不足或过程能力不稳定(如忽高忽低)时,组织应适当修改反 应计划。反应计划的方法包括:.JT/C-8. 2. 3J-0031返工/返修;2拒收;3停机处理;4调整系数;5改变作业方式;6通知质量负责人;7增加检验频次;8改换材料;9改换工装;10100%检验。当控制计划中的反应计划不能解决过程能力不足和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