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孝文化_第1页
中国传统礼孝文化_第2页
中国传统礼孝文化_第3页
中国传统礼孝文化_第4页
中国传统礼孝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传统礼孝文化柴旭健礼文化v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v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伦常v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封建时代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为五伦,认为这种尊卑、长幼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常道,称为伦常。伦就是关系,常就是永远不变的规律。v朱子家训:“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乖舛”即违背、背叛自然规律。这句话意思是违背了伦常大道,就等着立见消亡吧。五伦 即君臣、父子、

2、兄弟、夫妇、朋友五种基本伦常关系。v一是父子有亲。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昬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礼记曲礼上)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礼记曲礼上)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礼记曲礼上)弟子规入则孝 v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v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v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v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v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v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

3、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v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v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v二是长幼有序。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弟子规入则孝) 长幼有序起始于兄弟关系,推而广之,提醒人重视年龄长幼问题。 兄友弟恭,以尊敬自己哥哥的心情尊敬别人的哥哥,以爱护自己弟弟的心情爱护别人的弟弟,以恭敬自己长辈的心情恭敬别人的长辈。弟子规出则悌 v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v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v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v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

4、待 百步余 v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v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v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v三是夫妇有别。 夫妇有别,本质上是“内外有别”、“男尊女卑”。封建时代无论是君权、父权、夫权,本质上都是男权。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格局。在封建的男权社会,女人处于从属和支配地位,没有话语权力,没有主体人格,她们的家庭作用是“相夫教子”,并在“三从四德”的驱使下努力打造“贤妻良母”的形象,作为男人的欲望客体,在“贤妻良母”美誉的掩映之下作传宗接代和男人泄欲的工具。 v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礼记曲礼上)v父不祭子,夫

5、不祭妻。(礼记曲礼上)v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后汉书列女传)v四是君臣有义。v五是朋友有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v女人的礼教规范女人的礼教规范v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礼记曲礼上)v椸:y,衣架;枷,通“架”。均指晾衣服的衣架。v巾:手巾;栉:zh,梳子和篦子。v梱(kn):门槛。v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缨:女子系在颈上的五色带子,这里作动词,系缨以示已有所属。

6、女子子:古时女儿亦称“子”, “女子子”指女儿。 币:聘礼。v孟子离娄上:”淳于髡(kun1)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男女大防男女大防v“男女大防”就是授受不亲。 在上古时代,男女交际十分自由。甚至延续至春秋时期仍保持着原始婚媾的孑遗。 周礼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礼记内则:“聘则为妻,奔者为妾。” 战国以后,儒家经典不断强化了男女交际礼仪,严防非夫妻关系的男女过多接触,禁止女子发生婚外感情和性行为。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孟子离娄上v宋司马光涑水家仪:“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

7、共浴室,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宫,传致内外之物。”v明沈采千金记第十一出:“多谢客官。自古道男女授受不亲,待奴家放在地下,客官自取。”三从四德v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v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德行(德)

8、、言辞(言)、容貌(容)、技艺(功)的培训和修养,包括了传统“妇学”四项教育内容,所以儒家称作“四教”,又叫“四行”。 v“妇德”是女教妇学中最重要的一项,郑玄所说的“贞顺”是妇德的核心。“贞”是坚守节操,守身如玉,对丈夫忠诚不贰;“顺”就是礼记中说的“婉娩听从”,对公婆、丈夫甚至对家族所有人谦恭有礼。v儒家对妇女的容貌修饰有特殊的标准,孔子主张重德轻色,要丈夫对妻子“贤贤易色”, 郑玄将妇容解释为“婉娩”,就是温顺柔和。 v“妇言”,是礼教对妇女的言辞方面的规定。规定女人要说话得体,不多言,不妄言。v“妇功”,是指妇女从事的劳动与工作。蓝鼎元认为“妇功,先蚕织,次中馈;为奉养,为祭祀。” “

9、一夫不耕天下为之饥,一妇不织天下为之寒” 孝文化v孝的观念,早在殷商时代即已形成。最初的含义是奉养父母谓之孝;到西周时发展为尊祖敬宗谓之孝;到春秋战国时,发展为善事父母谓之孝。孔、孟、荀将敬的观念引入孝的范畴,拓宽了孝道的内涵,提升了孝的层次。 v汉代以后,孝突破了家庭道德的范围,发展成为一种政治伦理概念,即“以孝治天下”,正如孝经所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将忠孝一体化。父为一家之长,君为一国之尊,故孝亲与忠君是一致的。忠孝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顺民”,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最有利工具。忠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准则,是构成“三纲”的基本内容。 v一、孝的基本涵义一、孝的基本涵义v

10、1、孝是养亲。 荀子曰:“能以事亲谓之孝。”(荀子王制)可见,孝首先是赡养父母。v2、孝是尊亲。 论语中,子游问孝于孔子,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中庸:“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v比较比较“养亲养亲”与与“尊亲尊亲”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牢;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认为为父母操劳,奉以酒食,是养亲,但养亲还不是孝;而在养亲的同时,还能够做到尊亲,即对父母能始终保持身敬、辞逊、色顺才算是孝。 养亲是外在行为,尊亲是心理动机;养亲是孝的外表,尊亲是孝的实质。v古有对联:百

11、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v3、孝是“无违”。 孔子所谓的“无违”即无违周礼。对父母尽孝道,就要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即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特别是父母死后要守丧三年,穿粗衣,吃稀饭,荒废时光,损害儿女身心健康。“无违”表现了父权思想的至高无上。v4、孝是“无改”。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v5、孝是立嗣。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魏书李孝伯传:“三千之罪,莫大不孝,不孝之大,莫过于绝祀。”也就是说,没有儿孙敬

12、仰父母,扬名显亲,祭祀先祖都将成为泡影。v二、孝的作用:二、孝的作用: 1、孝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儒家将孝视为做人的根本。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父子关系是封建时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核心。在家行孝,在国忠君。在家恭敬兄长,在外就能友爱同辈,敬重长者。因此,孝确实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确保封建政权的长治久安。 2、孝可治国平天下。 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v三、孝的方法:三、孝的方法: 1、尽心竭力 尊亲养亲;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3、2、守丧三年 丧三年,常悲咽。守丧三年并不过分,但三年守丧,无所事事,为官者离开官位,回乡守孝,因私废公;农人守孝三年,废耕作,荒农事。 3、父为子隐 即不公开父亲的过错和丑行。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4、不远离父母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盲目尊亲,恪守孝道,让青年人困守家乡田园,放弃事业理想的追求,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v四、何为不孝?四、何为不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不孝有三”即,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v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