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跟说和做学对举作者简介王佑军,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副院长, 中学语文教研员,湖北省中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长江大学硕士生导师。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学作文课程化”主张,带领荆州教师开展作文教学课程化实验,使荆州作文教学做到了序列化、模块化和规范化。成果获湖北省教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5 部,发表论文100 余篇。“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总能给人朗朗上口、精练警策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现象?在具体写作中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句子结构,叫作对举句。对举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组成的相
2、互衬托、对照、并举的句子,这些小句的字数大致相等,在结构上平行或依存,在语义表达上相反、相似或相称。在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警报迭起,形势紧张”“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等等。这些句子都是相对举出,相映成趣,不仅形式整齐美观,音韵回环铿锵,而且语词典雅简洁,语意丰厚,对学生极具积累价值和模仿价值。为此,本文将从对举这种语言现象入手,挖掘其写作价值和思维价值,供同学们学习参考。第一,对举是一种构词法。在汉语中,有很多四字词都具有对举的特征。如说和做中的“不动不响” “无声无闻”“昂首挺胸” “心会神凝”等;还有论语十二章中的
3、“温故知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等等;在古文经典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如爱莲说中有“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岳阳楼记中有“政通人和” “朝晖夕阴” “迁客骚人”“忧谗畏讥” “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等等。这些词语有的是相对而举,有的是并列而出,有的是相依而存,多积累或运用这样的词汇, 会让你的文章语言精练、 意蕴丰赡、文采斐然。第二,对举是一种构句法。在汉语中,经常会采用两个句子相对举出,形成对应、对称、对比的表达效果。如说和做中的句子: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句中不仅写出了两种人在“说和做”上的不同表现,而且暗含着比较衬托的意思,两个句子放在一起,不用说,读者就能读出
4、“做了再说”比“说了再做”在人格上要高出很多。下面的一句:“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也是同理,“做了也不一定说”比“说了也不一定做”要高出更多。再比如老王中 ?_篇一句“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其中的“他蹬”和“我坐”形成对举,强烈地暗示出“他”和“我”之间的地位悬殊。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对举的句子在语义上具有增值的功能,这就是对举句的表达效果好于散句的内在原理。再比如诫子书中的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基本上是以对举句式连缀成篇,文章虽极简短,内蕴却极为精警深邃。第三,对举
5、具有联想功能。在古典诗文中,运用对举构成句子或句群的例子很多。如观沧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还有我们邓稼先文中引用的吊古战场文“河水萦带,群山纠纷”等句子,它们都有着相对举出、相伴相生的特征。这种“相伴”与“相生”的特性就给我们的写作带来了联想效应, 你看,“水何澹澹” ,从“水”就会联想到 “山”;同理, 从“说” 就会联想到 “做”,从“说了再做” 就会联想到 “做了再说” ,或者“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就是一种对举联想思维。如说和做中,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6、,这是从高度上说的,写作的时候,自然会想到“深度”上该如何说呢?于是有了“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同样的道理,在这篇文章结尾处,他写道“他,是口的巨人。 ”这是从“说”的角度来写的,那么自然会联想到从“做”的角度又该如何呢?于是有了“他,是行的巨人”这样的经典名句,这就是联想的效应。再比如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从“街灯”联想到“明星” ,下面自然是从“明星”联想到“街灯”了,所以有了“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对举就是由此及彼,再由彼及此的想象路径。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这样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这是文化积淀的自然生成。如谭嗣同潼关 “河流
7、大海犹嫌束” ,上句从 “河” 入手,下句自然从 “山” 起句,所以下句是 “山入潼关不解平” 。在中国古代经典中,这种对举联想思维是非常普遍甚至固化的,如由“山”想到“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由“前”想到“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从“生”想到“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兴”想到“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物”想到“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从“忧”想到“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有”想到“无”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例子你也可以找到很多!常用对举思维,你会洞悉写作创新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由此
8、及彼,或由彼及此的联想,回环往复, 无穷尽也。 古人有云:“得句先登稿, 成联始命题。 ” 说的就是在句子写作中,执此而寻彼,由一句话想到另一句话,这是普遍实用的方法。第四,对举暗含着章法思维。如果仅仅从词法和句法上理解对举,还是不够的。你看, 说和做中,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 ,后半部分写“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 ,这是不是一种对举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就是先说一个方面,再说另一个方面;或者先说一个方面,再说相反的方面,两相映衬或对照,以凸显主题。这种创作思维,在经典名篇中是十分普遍的。如秋天的怀念 ,一个“深情慈爱的母亲” ,一个“少不更事的儿子”,这就是一种对举思维,把母亲写得“深情” ,把儿子写得“任性” ,二者对举而立,相去越远,则儿子在母亲去世之后的愧悔之情越是痛彻心扉;在老王中,大量的细节描写都是把“老王对我如何”和“我对老王如何”相对举出,最后领悟到“老王把我当朋友,当亲人” “我没有把老王当朋友,当亲人” ,由此而生愧怍之情。这样的创作思维,在古文经典中更是普遍,如岳阳楼记 ,一段写“若夫淫雨霏霏” ,接着一段就写“至若春和景明” ,两种天气,两种心境,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医院品牌加盟医疗耗材供应与品牌合作推广合同
- 体育明星代言赛事活动赞助及权益转让合同
- 医学实验设备租赁及配套试剂供应协议
- 儿童摄影加盟体系技术授权与摄影设备采购合同
- 夫妻离婚房产使用权限过渡期合同书
-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教练员企业人才培养与输出聘用合同
- 绍兴市上虞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评估
- 茶具加工并出售合同协议
- 装潢改装店学徒合同协议
- 药房手续转让协议合同
- 拌合站基础承载力计算
- 湘潭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2014-2021年湘潭市中考数学近八年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 (本科)旅游管理学2版全套教学课件完整版PPT
- 会计师事务所自查自纠报告范文3篇
- 信用评级ppt全套教学课件
- 抖音认证公函(企业认证申请公函)
-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完整版)
- 柜式气体灭火系统培训
- 用人单位常见用工风险防范与应对培训讲义(PPT42张)课件
- 135调速器操纵手柄设计工艺卡片
- 《山东省消防条例》(2022年最新版)[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