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传导现象的宏观规律与微观机理 摘要:热传导是个非常重要的物理过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普遍的应用。本文从宏观 和微观上分析了热传导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理, 介绍傅里叶定律,最 后指出了其在生活生活中的应用。 尖键词:热传导;热量;热传导现象;导热系数 The phenomenon of heat conduction of macro-mecha nism and micro-mechanism of the law Abstract: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a very important physical processes in the product ion o
2、f life and have widespread applicatio n. In this paper, macro-a nd micro-a nalysis of the heat con duct ion of macro-a nd micro-mecha nism of the law to in troduce the Fouriers law, con eluded that its applicati on to live life. Key words: Thermal con ductivity; heat; heat con ducti on phe nomenon;
3、thermal con ductivity 、八 、亠- 、亠 刖吕 热传导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强弱程度(即温度)不同所产生的能量传递。当气体中存在温度 梯度时,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气体分子,在空间交换分子对的同时交换了具有不同热运动平均能 量的分子,因而发生能量的迁移。固体和液体中分子 热运动的形式为振动。温度高处分子热运 动能量较大,因而振动的振幅大;温度低处分子振动的振幅小。因为整个固体或液体都是由化 学键把所有分子联结而成的连续介质,一个分子的振动也将导致物体中所有分子的振动,同样 局部分子较大幅度的振动也将使其他分子的平均振幅增加。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就是这样借助于 相互联接的分子的频繁的振动逐
4、层的传递下去的 1 热传导的宏观规律 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热传导是热传递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它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不流动的液体或气 体层中层层传递,在流动情况下往往与对流同时发生。热传导实质是由大量物质的分子热运动 互相撞击,而使能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至低温部分,或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的过程。在 固体中,热传导的微观过程是:在温度高的部分,晶体中结点上的微粒振动动能较大。在低温部分,微粒振 动动能较小。因微粒的振动互相联系,所以在晶体内部就发生微粒的振动,动能由动能大的部 分向动能小的部分传递。在固体中热的传导,就是能量的迁移。在金属物
5、质中,因存在大量的 自由电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热运动。 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中对热的传导起主要作用。 在液 体中热传导表现为:液体分子在温度高的区域热运动比较强,由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 用,热运动的能量将逐渐向周围层层传递,引起了热传导现象O由于热传导系数小,传导的较 慢,它与固体相似,因而不同于气体;气体依靠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碰撞,在气 体内部发生能量迁移,从而形成宏观上的热量传递。 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个系统的现象叫热传导。 有矢热传导的基本概念 1.1.1温度场和等温面 温度场:某一时刻,物体(或空间)各点的温度分布,有公式( 1) tf
6、X, y,乙 式中t某点的温度,C; (1) x,y,z某点的坐标; 不稳定温度场:各点的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温度 场,有公一时间。 式(2) tf x, y,乙 (2) 稳定温度场:任一点的温度均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温度场,有 公式(3) tlt2 等温面:在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组 成的面。不同温度的等温面不相交。(如图1) 图1等温面 1.1.2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两等温面的温度差 t与其间的垂直 距离n之比,在n趋于零时的极限(即表示温度 t-1 图2温度梯度与热流方向 t+ A 场内某一点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有公式(4)。(如图2) gradt 馬 n 傅里叶定律 1
7、21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定律:某一微元的热传导速率(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与该微元等 温面的法向温度梯度及该微元的导热面积成正比,有公式( 5),即 dQ d AL n 式中dQ热传导速率,W或J/s ; dA . 导热面积,m2; t/n 温度梯度,C/m或K/m; 导热系数,表征材料导热性能的物性参数, 越大,导热性能 越好,w/ (m)或yy/(m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同温度升咼的方向相 r) 0 反。 用热通量来表示: dQq d A 一维稳态热传导:d Q 如图3所示,一维导热问题,两个表面均维持均匀温度的平板导热 根据傅立叶定律,对于x方向上任意一个厚度为dx的微元层,单位时间内通
8、过该层的导热量 与当地的温度变化率及平面积成正比。 1 -2.2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 (5) A d t X dd 量称为热流量J记为1,单位w0 1.2.3热流密度(面积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 热流密度,记为 q,单位w/ m2 当物体的温度仅在 x方向放生变化时,按傅立叶定律,热流密度的表达式 为: q 巴 (8) A dx 说明:傅立叶定律又称导热基本定律,式(8)是一维稳态导热时傅立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通 过分析可知: didi (1 )当温度t沿x方向增加时,二0而q VO,说明此时热量沿x减小的方向传递; dtdt (2 )反之,当二V0时,q0,说明热量沿X
9、增加的方向传递。 (3 )导热系数入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是一种物性参数,单位: w/mk。 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值不同,即使同一种材料导热系数值与温度等因素有尖。金属材料最 高,良导电体,也是良导热体,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 热传导的微观机理 不同材料的导热机构不同O气体传递热能方式是依靠质点间的直接碰撞来传递热量。固体 中的导热主要是由晶格振动的格波和自由电子的运动来实现的。 金 属有大量自由电子且质量轻,能迅速实现热量传递,因而主要靠自由电子传热,晶格振动是次 要的,入金属较大,在w-m-1 K-1 (入 V WF K-1的材料,称隔热材料);非金属晶体,如 一般离子晶体位面积的热
10、量称为 晶格中,自由电子是很少的,因此,晶格振动是它们的主要导热机构。 从微观角度分析气体、液体、导电固体与非金属固体的导热机理。 (1) 气体中:导热是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温度升高,动能增大,不同能 量水平的分子相互碰撞,使热能从高温传到低温处。 (2) 导电固体:其中有许多自由电子,它们在晶格之间像气体分子那样运动。自由电子的运 动在导电固体的导热中起主导作用。 (3) 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的,即原子、分子在其 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4) 液体的导热机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因液体 分子的间距
11、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导电固体,主 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的作用。 3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定义 由傅立叶定律给出: (9) 物理意义: 温度梯度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的热通量;导热系数在数值 上等于单位 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越大,导热性能越好。从强化传热来看,选用大的材料;相反要削弱传 热,选用 小的材料。 与相似,是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与分子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有尖,数值大小取 决于物质的结构及组成、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各物质的导热系数可用实验测定。常见物质可查手册。 (1) 固体 纯金属T增
12、大, 减小,纯金属比合金的 大。 非金属T增大,增大,同样温度下,越大,越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不太大),大多数均质固体与t呈线形尖系,可用下式表 示: o (1 at) (10) 式中tC时的导热系数,W/ (mC )或W/ (m - K); 0 0C时的导热系数,W/ (nrC )或W/ (m - K); a 温度系数,对大多数金属材料为负值(a v 0),对大多数非金属 材料为正值 (a 0)。 (2) 液体液体分为金属液体和非金属液体两类,金属液体导热系数较高,后者较低。 而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 除水和甘油等少量液体物质外,绝大多数液体T增大,减小(略微)o-般
13、来说,纯液 体的大于溶液。 (3) 气体 气体T增大,增大。在通常压力范围内,p对的影响一般不考虑。气体不利用导热, 但可用来保温或隔热。固体绝缘材料的导热系数之所以小,是因为其结构呈纤维状或多孔,其 空隙率很大,孔隙中含有大量空气的缘故。一般来说,(金属固体) (非金属固体) (液体) (气体)O的大概范围: (金属固体101i02W/(mK)、 (建筑材料10- 1 10 W/ (m - K)、 (绝缘材 料 10一2 10W/ (m K)、(液体 10W/ (m*K)、(气体 10一2 10W/ (m K)。 4.热传导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差的地方就有热量传
14、递。传热不仅是自然界普遍存在 的现象,而且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地 位,与化学工业的尖系 尤为密切。工业上有许多以热传导为主的传热过程,如橡胶制品的加热硫化、钢锻件的热处 理等。在窑炉、传热设备和热绝缘的设计计算及催化剂颗粒的温度分布分析中,热传导规律 都占有重要地位。在高温高压设备(如氨合成塔及大型乙烯装置中的废热锅炉等)的设计 中,也需用热传导规律来计算设备各传热间壁内的温度分布,以便进行热应力分析。化工生 产中的化学反 应通常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为此需向反应物加热到适当的温度;而反应 后的产物常需冷却以移去热量。在其他单元操作中,如蒸憾、吸收、干燥等,物料都有
15、一定的 温度要求,需要加入或输出热量。此外,高温或低温下操作的设备和管道都要求保温,以便 减少它们和外界的传热。近十多年来,随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和对环保要求增加,热量的合 理利用和废热的回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化工对传热过程有两方面的要求: (1) 强化传热过程:在传热设备中加热或冷却物料,希望以高传热速率来进行热量传递, 使物料达到指定温度或回收热量,同时使传热设备紧凑,节省设备费用。 (2) 削弱传热过程:如对高低温设备或管道进行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一般来说,传热设备在化工厂设备投资中可占到40%左右,传热是化工中重要的单元操 作之一,了解和掌握传热的基本规律,在化学工程中具有很重要的
16、意义。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叉学科研究的进展,在不远的将来热传导可望取得较大进展并获 得工程应用。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的运动(包括移动和振动),使热量从物体的高温 部位向低温部位传递的过程,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一切物体,不论其内部有无质 点间的相对运动,只要存在温度差,就 有热传导。 参考文南犬: 1顾建中第二次修订,热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83,99-100. 2杨世铭传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 89. 3 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118, 126. 4 Liang S Ma X, Zhou A. A Symmetric Finite Volume Scheme for Selfadjoint Elliptic Problems J. J Comp Appl Math, 2002,147:121 136. 5 Ma X, Shu S, Zhou A.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品设计师证书考试的职业素养提升试题及答案
-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课件
- 驿站合伙合同协议书
- 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解析中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废旧门窗回收合同协议书
- 《跨国物流操作》课件
- 合同协议书范文
- 合同毁约协议书
- 爱情合同协议书
- 退款合同协议书
- 低空经济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药品注册与生产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内文言文主题阅读训练主题二:治国劝谏篇(解析版)
- 计算机毕设管理系统答辩
- 2025年湖北行测试题及答案
- 闽教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 2025视频号内容生态发展白皮书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与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 2025年四川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招聘工作人员16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