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概括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作用:突出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侧面描写: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烘托) 他人(对比、衬托) 引述他人的话等也属于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个性丰满、鲜明。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真实性 自然景物、 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 还起到象征社会 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概括文章特定事件 事件概括型试题,指要求考生对人物某个特定阶段主要事迹、贡献的概括或对故事 情节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概括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设问涉及的内容
2、在文本中的跨度比较大,有的 甚至涉及文章的全篇。作用分析题1、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的作用: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对塑造形象、突出情感、主旨有什么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 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承上启下,红线串珠;总结上文,呼应前文;总领下文,伏笔铺垫,。文末:照应前文或标题,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耐人寻味,留有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2、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小说)。2、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作铺垫(诗歌)。3、渲染气氛。作
3、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 事的真实性。4、烘托人物形象。5、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6、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小说)。7、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作品主题3、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主要有哪些?(1)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思想感情。(2)烘托传主的心情、性格、形象等。(3)用特定的环境来渲染气氛、交代背景。(4)为内容、情节起引起铺垫的作用(5)景物有比喻、象征义,用来表现传主的形象。4、作用分析题 细节描写的作用(1)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使人物个性丰满、越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
4、用)(2)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4)真实性。(传记适用)(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 心情作用。2(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5、文本引入大量原始材料 引用的作用 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1)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1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2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2)引用故事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3)引用书信、日记的作用: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
5、真实感人的 力量。增加真实性与可信度,有利于突出人物及主题。(4)插入史实的作用: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5)插入某一事件的作用:1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丰富文章内涵的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 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6、作用分析题 不同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 感,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 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
6、如。7、作用分析题 表达方式作用题(1)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2) 细节描写准确鲜明传神的表现传主;(3) 夹叙夹议、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4)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者观点情感;(5)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委婉含蓄的表现作者观点情感等。8、类比或对比对传主形象的塑造的作用主要有哪些?类比与对比都是为了突出传主的形象。 类比主要是把人物提升到类比对象的高度,相当于正衬的作用。 对比是利用差异来反衬突出传主的形象。9运用选材(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塑造传主的形象的作用主要有哪些?从选材上看,传记作品主要是以以小见大和点面结合的方式来突出传主的高大形象。1、其中写伟人的作品常常
7、用以小见大的方式。2、点面结合就是以生活中某一小事推及到做人做事的准则上,可以全面看出一个人的品质。10、作用分析题 传记中评论部分的作用 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 评论性文字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公允的评价对形象刻画或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原因分析题1、分析人物事迹、成就取得原因内因:自身性格,兴趣爱好, 勤奋努力的品质,坚持不懈的意志, 克难攻坚的举动等。外因:家庭熏陶,学校教育, 社会援助等。32、就文章内容问原因 做出某种抉择,采取某种行为的原因分析 分析文中某事发生、发展的原因要把握住一个思路一个原则:一个思路:多数情况应该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作答; 一个原
8、则:依据原文内容发掘 “原因 ”,需要分点概括原因。 特色分析题特色分析题 文章标题特点应考虑标题的意思标题是怎样统率全文的 标题的艺术性等内容3、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表明写作内容,透露情感主旨。寓意含蓄,引人深思;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2)结构上: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 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特色分析题 文章结构特点 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 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从结构安排角度: 开头总领全文,结尾升华主旨,首尾呼应; 烘托铺垫,前后呼应; 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文章材料
9、选择的特点(选材)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正侧结合选材典型叙议结合道理加事实正反对比多角度刻画文章材料的安排特点 (剪裁(1)详略安排: 为什么选择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来详细记叙? 因为这一阶段是传主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时期,他这一阶段的经历最能突出 他的主要品格或这一阶段最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2)记叙顺序: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插叙:1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2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3)材料围绕线索按什么顺序组织的(时间 地点 逻辑) 这样选材剪裁的效果: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10、更好的表达了作者观点评价 增强了阅读性(4)蒙太奇手法:画面组接。分析文章语言特色(1)从语言的句式、修辞、风格分析: 从句式入手。整句与散句、推测与肯定、议论与抒情、祈使与反问等特殊句式,往 往有着不同一般的表现力。从修辞的角度体会。抓住修辞特点,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加以体味。 从语言风格上揣摩。如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苍劲 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用形象表达主旨。(2)从文体看:不同类别传记具有不同特点。 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表现了传主或坦荡磊落,或谦
11、逊谨慎的精神;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表现了作者对传主的敬佩、赞 许、肯定之情。(3)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4(4)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文章的写作特色分析 可以分析文章的选材剪裁的特点(选用典型材料以小见大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可以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的特点(顺序安排 倒叙、插叙,线索的运用等) 可以分析文章的语言运用的特点(生动幽默 平实通俗 引用详实等) 可以分析文章的手法技巧的特点 衬托(侧面烘托)(他人衬托、环境烘托) 对
12、比 抑扬 引用 反复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写作视角独特 如为评传,则夹叙夹议 技巧分析题1、描写(1)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传主心情;展示传主性格;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3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4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3)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 作用:刻画传主的形象,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再现传主所处的典型环境和所表现 的典型性格,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展现传主的精神品
13、质,增强传记的可读性和感染力。2、修辞 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对比: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借代: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3、结构 从选材剪
14、裁角度: 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 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4表达1、象征法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 下咀嚼回味的余地。2、对比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两相比较, 使形象美丑显 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53、衬托法事物与事物之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它
15、可以突出强调表现的主体事物,表达强烈的 感情和感受,在文中可以丰富文章的表现技法,深化文章的主题。4、先抑后扬法 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塑造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行动描写 突出人物性格,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使形象血肉丰满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 自然环境 烘 托侧面描写 社会环境他人 (衬 托) 细节描写作用1、突出人物的性格。 生动的细节描,使人物个性丰满、越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用)2、 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3、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4、真实性。(传记适用)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
16、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 托人物心情作用。(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选材的作用(事件类)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 细写; 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详写 读者陌生,不为人知符合写作意图(主题)/突出传主性格略写 读者熟悉 不符合写作意图(主题) 不典型理解分析题1、理解分析文中词句的含义(1)理解词句的语境意思(表层意)(2)分析词句对形象塑造的作用,对情感主旨突出的作用(深层意)(3)从词句手法技巧的角度理解分析效果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表现手法(有时没有)+作用效果。2
17、、理解分析文中人物或作者的观点这类试题着眼于文中的重点语句命题,注重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答案一般要求两个以上要点。首先,要明白文中 “观点 ”的实质是什么。其次,要在文中寻找支持观点的依据,并将其简明化、条理化。鉴赏探究题题型归类 唯一型: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 择这一观点来作答。选一型: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 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6融合型: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 观点来作答。自创型: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 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比如 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 前三种可按照问答论述题来对待: 表明观点+论述(分条列点)自创型探究题答题思路可概括为: 观点 内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年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PLC 编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 新《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 新版mba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卷焊接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游仙诗杂县寓鲁门课件
- 材料员题库试题及答案最终版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宣贯培训试题考试题答案
- 毕节市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水利系统安全生产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拆除复杂事件应急预案(3篇)
- 销售技巧培训(酒店餐饮)课件
- 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点亮生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
- 驾校教练员安全培训
- 《意象对话技术》课件
- 动静脉内瘘的评估
- 珠海科技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2023
- 内浮顶储罐施工方案
- 场车安全总监职责
- 二类固废填埋场可研7.16
- 作业中断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