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国初年的中学国文教科书1912年,民成立后调整中学修学年限、课程设置及教学目的:中学年限由五年调整为四年;废止读经;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不再作为修身的惟一教学内容,修身也不再承担古诗歌的教学任务;民初虽有乐歌课,但任务是“谙习唱歌及音乐大要,以涵养德性及美感。乐歌先授单音,次授复音及乐器用法”1,也不承担教授古诗歌的功能。课程调整后,中学生是否需要学习经部文献、儒家学说及古诗歌,通过什么途径学习,这是当时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1912-1913年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和中学校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国文教学任务集中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与“自由发表思想”上,并以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为辅助课程,且不承担清
2、末经学和修身课的任务。1914-1915年,总统袁世凯、教育总长汤化龙在特定教育纲要却规定中学国文教科书“明道统之源流”、“养成政治知识”等。2这体现了政府对于中学国文教学究竟要承担何种功能,内部看法并不一致。林纾、吴曾祺所编中学国文教科书以“作文之法”为内容。民初3套新编中学国文教科书亦重“作文之法”。刘法曾、姚汉章说:“中学校学生,国文程度渐深,急宜授以古人作文义法”3,许国英也说:“中学国文程度,较高于小学,故宜授以适当之作文法理,”4谢蒙声称其教科书第一册目的在于使学生“习于近世适用文体,能自由发表其思想”。5说明在三位编者眼里,“作文之法”是其考虑的重心。这是跟林纾、吴曾祺的中学国文
3、教科书的相似之处,在此不展开论述。本文重点论述的,是民初3套新编中学国文教科书在重“作文之法”外,还设计了另外的内容,从而跟林纾、吴曾祺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区别开来。选入骈文辞赋,突破了清末林纾、吴曾祺将国文基本等同于古文的局限,但这毕竟还只是在集部之内扩大范围。民初3套新编中学国文教科书,不仅打破骈散界限,还突破集部限制,广泛选入经、史、子部文献。其实,不论是骈体辞赋,还是经史子部文献,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都有选入,仅从这个角度来看,黎锦熙认为民初属于“曾选标准时期”,是有道理的。但民初中学国文教科书与经史百家杂钞的区别也是明显的:经史学家及理学家之文,曾国藩几乎不涉猎,却为民初中学国文教科书编者
4、录入。汉代经学家文,曾国藩仅选许慎说文序,许国英不仅选入说文序,还选入孔安国的尚书序,谢蒙则除前两篇外,增选郑玄诗谱序。宋代理学家之文,曾国藩不及,其他桐城一系的古文选家,多选入朱熹的通鉴室记之类的杂记体,它体不选,而新制国文教本却选入了朱熹大学章句序、程颐易传序之类能够体现其学术思想的文章。清朝考据家之文,曾国藩不涉及,林纾、吴曾祺在国文教科书中予以痛斥,新制国文教本却选入了戴震与方希原书这样能体现考据家“论文主旨”12的文章。谢蒙选这篇文章,说明其国文教科书选文已经摆脱清代文坛的派系之争。谢蒙还选入其他两类文章:一是介绍舆地方志之文,如何景明武功县志序、吕温地质图序;一是探讨哲学命题之文,
5、像刘禹锡天论、刘峻辨命论、李康运命论。前者为桐城一系选家所不及,后者仅曾国藩选入少量几AW篇。此外,民初中学国文教科书大都选录古诗。清代古文选本,绝大多数不及诗歌,仅梅曾亮古文词略例外。古文词略全书24卷,后4卷为诗歌,“取王渔阳古诗选为鹄而汰其大半,于李杜韩之五古,则增入之”13。古文词略这一创例不获时人认可。在古文词略的多种翻刻本中,多略去后4卷。光绪二十五年成都志古堂古文词略刊本删去后4卷的理由是:“梅本原有古诗四卷,盖取渔洋本而增减之,亦约姚选古文之例也,然古诗佳本极多,渔洋之书亦不繁重,学者似宜目睹全豹,今暂从略”,实际上是为了保持古文选本的纯洁性。林纾和吴曾祺的中学国文教科书,也不
6、选古诗。民初3套新编中学国文教科书,除新制国文教本不选诗歌外,刘法曾、姚汉章、许国英都让其教科书承担讲授古诗歌的功能。刘法曾、姚汉章在其教科书中“略择著名之诗歌附焉,大率先近体而后古风,取其声律和顺,易学易解,其在三代以下六朝以前之古诗,有篇幅短而词义浅,足以起学人之情趣者,又多录于编,不拘成例,盖亦由浅入深之意云耳。”14许国英所编教科书“每册列入数首,不拘时代派别,虽三代以来汉魏六朝之诗,但词义浅显,情韵并佳者,无不采录,各次于文辞之后。”15民初3套新编中学国文教科书收入经部文、先秦诸子文、历代诗歌及经史学家甚至理学家文,是否还只是以文章本身的好坏为标准,以“作文之法”为主导内容?这通过
7、编者们对经史子部文献及古诗歌的评注处理上透露出部分信息来。湖南省志?人物志评价刘宗向说:“精研经史,探程朱理学之精微,尤擅长桐城派古文”。在给弟子罗书慎的信函中,刘宗向将千年学术思想归结到曾国藩,说他“既治方、姚之文术,亦涉乾嘉之藩篱,而躬行一以程、朱为的。值异教之猖狂,倡率友生,用理学于事功,卫孔孟之名教。千年之间,一人而已。”25看来,以曾国藩为榜样,刘宗向试图将乾嘉考据、桐城古文、程朱理学结合起来,而一归于躬行实践。突破门户派别之见,将传统文化资源整合为一,实际上体现了清末以来,在国势日蹙的形势下,士大夫深深的危急感及希图救亡的努力。这从中等学校国文读本里也表现了出来。中等学校国文读本共
8、4册,1914年4至7月出版。分甲乙二集:甲集三卷,合为第一册;后三册由乙集十二卷,别录二卷组成。刘宗向将“古文”选在第二、三册。第二册为乙集一至三卷,另附诗词一卷,第三册为乙集四至六卷,另附古体诗卷。乙集一卷选清文31篇,属桐城一系的仅8篇。另选阮元、汪中、李兆洛、孙星衍、章学诚、张惠言之文共12篇。阮元等人,除张惠言后来习古文外,多为经史学者,并大多推崇骈文。该卷前8篇,除梅曾亮书棚民事为古文家所熟悉外,余下各篇或讨论农事,或讨论工艺,或讨论习俗。目的在经世致用,而非文章义法。同样,卷二选宋元明文15篇,欧阳曾王三苏文仅4篇。值得注意的是,该卷选入了戴侗六书故序、顾炎武方音、与叶?书,此三
9、篇属学者之文;此外尚选有王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序,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为晚明时期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的重要著作,其序文并不以文见长,此文不仅历代古文选本所不及,就是同时期的国文教科书也未有选入者。卷三选唐文,除陆贽等人的4篇文章外,其余都为韩柳文。四五六卷选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多选贾晁马班之文,不及辞赋,大体跟古文辞类纂标准相似,但其选入的王充论衡两篇,刘徽九章算术注序,裴秀禹贡九州地域图序,则决不会入桐城古文选家法眼。由此可见,刘宗向完全突破古文藩篱:一方面不排斥桐城古文,另一方面则大量选入学术文章及有关民生日用之文。刘宗向特别注重“学”对于“文”的重要性,他在叙例中说:“班氏有言,古之学者,博学乎
10、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又曰,禄利之路然也。学兴于斯,文兴于斯”,故多选讨论农事工艺之作及学术文章。虽中等学校国文读本也选唐宋八大家之作,但于三苏父子,?H选苏轼志林?鲁隐公一篇。三苏父子经论史论策论,为历代古文选家所青睐,但因其所论跟历史事实多有不符,历来就有不少指责。刘宗向基本不选三苏父子之文,出于如下考虑:“自汉以还,群流持论,条理日疏,说多疑似,勿可董理,极于三苏父子,号为驰骋曲折,穷究笔势,而贼真弥盛,流波风扇,被于人人,偶尔吐词,尽乖轨则,渐及后生,虽入科学,犹难治疗。”其实不仅三苏父子,就是后世经论史论,刘宗向也很少选取,“诚欲扫蔽景
11、之翳,树立诚之鹄,则后世论文,不得率取。”就是甲卷的十多篇顾炎武、王夫之的史论,刘宗向也特意声明这些文章不能作为作文范文,奉劝教师“勿轻以论题课士”。不取三苏父子之作,其实跟多取学术文与经世之作一样,是为了强调“学”对于“文”的重要性,“文与学术相表里:南北末叶,欧苏流派,由学敝也;周秦以上,文质相宣,学之盛也。六艺九流,国之菁英,虽非远志之士,要当略有诵习。”26刘宗向强调“六艺”为“学”之基,为“文”之基,但重点强调的是“六艺”与“学”,于“文”很少着力。无论是重视“厉行明史”,是要求于“古代群籍”“尝鼎一脔”,还是强调“文与学术相表里”,中等学校国文读本都不以教授具体的“作文之法”为目标。其实,在当时的刘宗向看来,比起具体的“作文之法”,在刘宗向看来,“弁髦国俗,鄙夷宗祖,自恶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连锁质量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 青鸟消防调试编程语法规则
- 移动端调试性能提升-洞察及研究
- 半导体芯片可靠性测试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云多渠道销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纳米吸附污染物-洞察及研究
- 医院医护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 医疗机构行政管理2025年度工作计划
- 核能气候变化应对-洞察及研究
- 医疗器械公司市场部经理岗位职责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
- 风电场道路维护与管理方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下册新七年级分班(奖学金)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 智鼎在线测评题高潜人才
- 高中历史说课课件
- 干部履历表填写范本(中共中央组织部1999年)
- 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 ICU护理进修汇报
- 2024年初中生物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套
- 武汉××岩土工程勘察详细报告
- 豆制品购销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